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

“第四,戶籍所在地的百姓成丁之後,一律可以去官府領取身份憑證,以後如果需要離開戶籍所在地的人員,官府只需要查驗其身份憑證即可,而以往的制度全部廢除;第五,男女以後都只分成丁,不成丁,女子的大口,小口的稱呼一律廢除;第六,因戰亂或者災荒使得戶籍遺失者,只需有當地裡長甲長提供擔保,或者三名以上擁有當地戶籍者提供擔保,情況屬實者,便可補辦。”朱由校說道。

“陛下,新的黃冊制度實行之後,是否要廢除民籍、軍籍、匠籍的劃分?”畢自嚴問道。

“正是,朕要徹底廢除賤籍制度,廢除以前不合理黃冊的制度。”朱由校點頭道。

“陛下,新的戶籍制度將會造成帝國人員大範圍的流動,實在不利於帝國的穩定。”黃士俊說道。

“所以在第二點朕加入了暫住證制度,這個制度還需要內閣進一步的完善。這次一定要將帝國的人口數字統計精確,現在帝國已經取消人頭稅了,朕要知道帝國到底有多少人口。”朱由校說道。

“臣以爲第三點可以暫緩執行,可以先統一發放暫住證,待黃冊大造完成之後,再統一執行第三點,這樣可以減輕黃冊大造的負擔,縮短黃冊大造的時間,以便獲得更爲精確的數字。”胡應臺建議道。

“衆位愛卿以爲如何?”朱由校問道。

“臣附議,如果帝國需要得到精準的人口數字,這次黃冊大造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臣認爲此次戶籍改革前期的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人口統計上,其餘的事情應該放在黃冊大造完成之後。”黃士俊也贊成道。

“臣附議,許多百姓爲了逃稅,使得朝廷統計的帝國人口數量與實際的數量相差很大,帝國現在已經取消了人頭稅,的確應該統計出一個比較精準的數字,這纔是這次黃冊大造的重點。”溫體仁也贊成道。

“既然衆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就按胡閣老的意見來辦。”朱由校說道。

“諾。”

“皇太極在盛京也就是阿勒楚喀要塞稱帝之事衆位愛卿應該都已經知道了吧。”朱由校說道。

“是的,當初陛下仁慈才放了皇太極這個賊子,沒想到此人居然如此執迷不悟,真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黃士俊氣憤地說道。

“朕聽聞皇太極現在兵精糧足,有意再次南下,朕決定不給皇太極機會,朕要在明年北伐後金,具體的北伐戰略佈置會由大都督府及瀋陽都督府共同制定,待北伐戰略制定完畢之後,朕希望內閣能全力配合,滿足帝國此次北化後金的所需的一切軍需物資。”朱由校說道。

“這次南征東籲,雖然所獲甚多,但是也僅僅只是填補了帝國這幾年來的虧空,現在東籲的土地還有超過三千多萬畝土地沒有出售完畢,而國庫需要等到今年稅收上來之後,纔有錢鈔支持此次北伐建虜。”侯恂說道。

“從今年起,緬中和仰光兩省待出售的土地價格再漲三成。”朱由校說道。

“陛下,緬中和仰光兩藩司的土地還有三千多萬畝沒有出售完畢。”侯恂再次強調道。

“朕知道,朕說土地價格再漲三成。”朱由校也再次申明道。

“那陛下爲何還要漲價?”侯恂問道。

“當然要漲,明年土地的價格會再漲三成,如果在三年之內再賣不出去一律收歸皇莊,朕統一來安排。”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對於朱由校的處置,衆人都一臉茫然,甚至有人認爲是朱由校不想再出售這些土地了,故意漲價讓土地賣不出去。

“內閣這邊會全力支持此次的北伐,內閣也一定會在正式北伐之前做好一切準備。”孫承宗保證道。孫承宗在遼東的時間待得最久,他深刻地知道後金坐大後的危害。

……

在內閣的主導下,帝國在五月份正式開始了黃冊大造,實際上也就是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爲了圓滿地完成這次黃冊大造,國庫特意撥出了一筆專款。

而在戶籍制度改革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各地的房價以火箭般的速度開始飆升,尤其是京師的房價,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而且還是有價無市,需求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供應量。

九月底,刑惠房地產在城西住宅區正式開盤。這次刑惠定的價格已經比上次漲了一倍。但是在開盤前一天晚上,刑惠房地產的銷售部前已經排出了一條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甚至都驚動了順天府,順天府的衙役也不得不連夜出動維持秩序。

可想而知,刑惠商品房的銷售是多麼的火爆,就好像刑惠的商品房不要錢似的,整個成交過程極短,根本就不存在着要去看房,也沒有人會陪同去看房。來買房的人也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價格的問題,而是隻考慮自己的手上的錢能買幾套。這個時候房價還在上漲,有些人已經在考慮做轉手買賣了。

還好朱由校沒有引入房貸制度,否則的話,在這個監管不完善,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朱由校相信十到二十年之內就必定會爆發極其嚴重的信貸危機。

五百多套房子依然只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搶購一空。刑惠在京師囤積在手中的土地已經不多了,最多還能夠建造一千到一千五百套房子。而現在京師的百姓也都精明瞭,刑惠再想用以前的價格收購土地已經不可能了。

朱由校也趁機給刑惠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制度,而且還通過內閣和貴族院制定了相應的嚴苛的法律。

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四十五章 下黑手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四百一十章 出兵安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三百五十章 商品房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兩百二十九章 赤兒山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八十八章 嚴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兩百四十四章 “妖孽”第九章 上朝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三十七章 新幣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五十三章 臉盲(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