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

朱國弼有苦難言。

當日潞王由北兵護送自崇明登陸,江南百姓人皆擁護,而朝中以史可法爲首的羣臣對立唐王爲帝,還是立神宗子嗣爲帝始終不能拿定主意,面對北兵“護駕”而來的潞王也拿不出應對方針,因此朱國弼便生了竊奪擁立之功的念頭。

此念頭產生除了因爲朱國弼這撫寧侯跟史可法去趟江北後,成了勳臣間的笑話有關外,也因爲了從淮軍手中贖身搞得他撫寧侯府差點傾家蕩產有關。

朱國弼從江北帶回來的幾千兵馬也被淮軍全殲,賴以爲依仗的小袁營餘部更成了淮軍一部。重新回到南都的朱國弼風光不再,一無權,二無錢,三也無兵,漸漸的便被勳臣冷落,朝中大事也沒人通知他,更休說擁立大事了。

潞王的北來無疑讓被人遺忘的朱國弼看到了鹹魚翻身的機會,權衡再三,認爲潞王有萬餘北兵護衛而來,遠比囚在鳳陽高牆中的唐王更有機會祭拜孝陵,故而朱國弼果斷以撫寧侯的身份往蘇州“接駕”。

潞王順利登基,他朱國弼就是南京城中第一個支持潞王的勳臣,將來朝堂之上豈能沒有他一席之地。

怎料在潞王身邊,朱國弼卻看到一個無比熟悉的人影,這個人影曾在一段時間幾乎是他撫寧侯夢魘們的存在。

孫武進也沒想到會在蘇州撞見熟人,並且立即意識到這個吊侯爺很有可能會壞了都督的大事。

因爲,這吊侯爺畢竟是明朝的侯爺。

這要是發現護送潞王南來的兵馬竟是“賊兵”,縱是潞王這裡再如何解釋,說賊兵爲他忠義感動投誠什麼的,南京那邊也多半不會信。

就在孫武進準備殺人滅口時,不想吊侯爺卻雙膝一軟跪倒在他面前,口呼:“不知老爺到此,小侯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嗯?

孫武進眉頭一挑,旋即一落。

原是吊侯爺竟從懷中摸出幾張銀票輕車熟路的塞在了他手中,瞥一眼,都是千兩一張,蓋有江南有名錢莊大通號的印跡。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儘管因爲贖身被淮軍那邊狠狠敲詐了一番,可朱國弼他家七代保國公積累下來,又怎麼可能沒點底蘊。

也就是手裡能動用的活錢(現銀)緊張些,其它土地、店鋪及各式產業還是數目可觀的。

潞王這裡不知道撫寧侯同孫二爺過往,但知這撫寧侯是南都勳臣第一個跑來支持自己的,也是感動連連,摸遍身上也沒找到什麼值錢玩意,便將自己親手抄寫的一本《金剛經》賜給了撫寧侯。

朱國弼也是七竅玲瓏心,隱隱琢磨出點什麼,可隱隱又覺不可能,大體介於真相即將揭開前的困惑中。

但他知道什麼事可爲,什麼事不可爲。

不管姓孫的帶來的這幫北兵是不是賊兵假扮,這個潞王總是貨真價實的。因此只要潞王搶先進了南京城,這天子也是貨真價實。

於是,把心一橫,管他北兵是不是賊兵,便在潞王這裡打起他撫寧侯的旗號,派人給南京其他勳臣致書,要大夥一起來擁潞王這位賢王。

後來的事情發展特別順利,沒有兵馬能夠抵禦北兵的南都接受了潞王“兵臨城下”的事實,等到潞王監國登基改元弘光後,朱國弼也是如願以償的繼承了他家國公爵位,成爲第八代大明保國公。

在潞王的器重下,朱國弼又頂替了魏國公徐弘基的差事,如今赫然是南京城中能排在前五的大人物。

只是保國公和武安公的關係卻是十分不好。

倒不是保國公不懂做人,自晉爵國公後,朱國弼就屢次向京營孫統制表達“親善”之意,然而卻屢屢被孫統制怒斥拒絕,甚至有一回孫統制更是在百官面前狠狠羞辱了一通保國公,令朱國弼顏面無存。

在外人眼中,保國公自絕非武安一黨,如此纔有弘光起意以保國公協領京營一事。

這也是佛天子在爲祖宗江山和自家性命做的一層保障,保國公乃開國勳臣之後,與那孫賊關係極壞,有他在京營監視,縱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總能起個提前示警的作用吧。

朱國弼這邊正猶豫是不是接下這燙手差事時,內侍來報說是大學士黃道周同吏部尚書錢謙益求見。

弘光命二人入內。

果然,如錢謙益所料,黃道周開口便先奏親軍跋扈,目無重臣,請求天子下旨訓斥,並整頓親軍。

弘光面色平靜,內心也是憤怒,但也尷尬。

因爲那幫錦衣親軍其實是他這個皇帝管不了的,名義上這幫親軍是保護他這個天子,實際卻是看管。

沒辦法,誰讓他這個弘光帝是北邊那位一手扶保出來的。

“陛下,臣以爲...”

有大局觀的錢謙益趕緊出來打圓場,指出當前平奴戰事要緊,不宜整頓親軍,可待江南平定之後再作決奪。

給天子化了難堪後,錢謙益忙將順賊拉攏勸反鄭芝龍之事道出,請朝廷爲社稷着想,能封侯鄭家。

“流賊海盜,蛇鼠一窩,俱不足信!”

兵部尚書呂大器反對給鄭芝龍封侯,對於鄭家這幫從前的海盜也是極爲厭惡。

“鄭芝龍自崇禎元年受撫,對朝廷還算忠心,並敗紅毛夷,長年備海剪除夷寇、剿平諸盜,還是爲朝廷立了不少功勞的。”

司禮太監韓贊周說了句公道話。

錢謙益亦爲鄭芝龍說了不少好話,言下之意此事非封侯不能定。黃道周沒有說話。

保國公朱國弼也是低頭不語,不知心中想什麼。

“東南爲我朝腹心之地,萬不能有失...”

弘光思索一番,儘管內心對鄭家那幫海盜十分不恥,可想到萬一鄭家被江北那位勸反,他這天子寶座立時就要不穩,只能先行安撫之策。

除此,也實在是沒有其它辦法。

總不能派人去福建責罵鄭芝龍蛇鼠兩端吧。

見皇帝納了自己的建議,錢謙益不由鬆了口氣,想起還沒給天子賀喜,趕緊賀起喜來,說京營如此堪戰,江南不日必能平定,我朝也必將中興。

弘光微微點頭,卻是看向一直沒說話的保國公朱國弼。

朱國弼知皇帝心思,便道他願往寶華山犒賞京營將士。

“那,一切便拜託保國公了。”

弘光走到朱國弼面前,對這位南京城第一個支持自己的開國勳臣之後,他內心是真的萬分信任的。

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二百五十章 我這破落戶能穿皇袍?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