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

造反十幾年,一次次起起落落,或直接或間接死於張獻忠之手的明朝官員多達數百人,其中不乏如楊嗣昌這樣的經略重臣,藩王也有好幾人,因此如何看不出眼下他西軍在陝西是佔了上風,但實際上他大西的家底子拿已經攻克了北京,佔據數省之地的大順差的遠。

故而即便他西軍能趁順軍主力不在陝西之際輕鬆奪取西安,也將迎來剛剛消滅滿洲韃子的順軍主力重擊。

於兵馬實力,張獻忠倒不慮那黃毛小兒。

但於錢糧這一塊,八大王卻是真的心虛。

若非西北貧瘠,難以養大西這數十萬大軍,他也不會不顧一切同順軍撕破臉皮。

東征陸黃毛,對張獻忠乃至整個大西而言,就是長痛不如短痛的事。

此次東征西安可以說是張獻忠拿家底子進行的一次豪賭,贏了纔可以憑藉陝西和順軍扳一扳手腕,進而同李自成一樣問鼎中原。

可要是輸了,怕是他八大王連底褲都要賠沒了,天大地大,可能再也沒有他張獻忠流竄之地嘍。

因此張獻忠需要李過,因爲李過能幫他贏了那黃毛小子。

只要李過肯向張獻忠歸降,其李自成親侄的身份肯定會讓陸黃毛手下的原順軍將領脫離大順陣營,而現在的順軍主力有三分之一,甚至多達一半都是原李自成的兵馬,這幫人要聽從李過號召改投大西,陸順不亡也得亡!

爲了讓李過來降,張獻忠更是親筆給李過寫信。老張原就是秀才出身,寫的一手好字。信中張獻忠大量篇幅述說從前與李自成一起並肩戰鬥的友情,爾後表達自己聽聞李自成之死的惋惜和震怒,總之,無論是口吻還是用筆,張獻忠都是以一個自家長輩的身份同李過說話,並表明對大順如今姓陸而不姓李的詫異和不滿。

除了封李過爲順王外,張獻忠更是許諾只要肯隨李過來降的順軍將領,一律比之在順軍時官升一級,所謂“西王賞功,金銀多賜。”

可惜張獻忠誠意十足,李過卻當着西軍使者面直接將此信焚燬,看也不看,並對西軍使者道:“你回去與八大王說,秦人不可無信。”

使者將此話帶回後,張獻忠先是一怒,繼而忽的一笑,嘿嘿一聲:“也是,是咱老張不講信用在前,怪不得我那大侄子。”

爾後桌子卻是重重一拍,吩咐左右:“傳朕旨意,叫三小子壓上去,今日誓破鳳翔!”

老萬歲發了話,頓時就有侍衛前去傳令。

“三小子”便是西軍的“三小王子”,分別是虎威將軍張能、右軍都督張化龍,領御營援剿、英勇二營的總兵張廣才。

三小王子麾下都是追隨張獻忠至少十年的精銳老卒,更是張獻忠御營的禁軍,甚得張獻忠喜歡,打起仗來更是悍不畏死,爲大西立下不小功勞。

而但凡用兵,如攻堅城,拔硬寨,拼得都是人命,非不得已,嫡系精銳是不會動用的,故而張獻忠要三小王子所部當先攻城的軍令一下,劉文秀、王自奇、馬元利等將都是詫異,不知老萬歲怎捨得叫老本兵們打這損耗戰的。

劉文秀打馬來到御營,試圖勸說義父不要讓精銳本兵在這鳳翔多消耗,還是先叫新編的雜營兵攻城,他這邊繼續督促挖掘地道,到時雙管齊下,包準拿下鳳翔,生擒李過。

“這要多久?不能等了,今天必須拿下鳳翔,明日你們幾個就同我去打西安。”

張獻忠看了眼義子,拍拍他的肩膀道:“四小子,兵事如水無常態,西安於我大西關係甚緊,於那陸小子也是關係重大,此刻定在率軍往陝西趕,咱們和陸小子拼的就是速度,誰先拿下西安,把潼關鎖了,誰就佔上風。要不然,咱們兵馬再多,又有什麼用?”

劉文秀思慮眼下局面的確如此,十幾萬大軍可不能叫鳳翔給拖住,那李過從西安跑來鳳翔恐怕也是爲西安方面爭取時間的,因此誠如父皇所言,這鳳翔必須速下。

當下也不二話,回營調撥兵馬配合三個義弟攻城。

三小王子在義父身邊呆久了早就摩拳擦掌,盼着能夠多立戰功同幾個大哥一樣獨當一面,因此得了軍令吹號的吹號,傳令的傳令,一時鳳翔城外好大聲勢。

首先動的是指揮援剿、英勇二營的總兵張廣才,兩營五千兵皆披甲衣,手執卻非火銃,而是清一色大刀。

同前番雜營兵攻城不一樣,此二營兵不是一窩蜂往前衝,而是集成一個個方陣往城牆下推進。 Www. ttκǎ n. ¢ ○

虎威將軍張能部下則是幾千火銃兵,排成一行行人陣,每隔三行便有軍官手執三角旗,看着好不威風。

其餘各部配合的兵馬也都向鳳翔各城抵近,炮聲隆隆,喊殺震天。

李過望城外動靜,知是西軍主力精兵來攻,不敢怠慢,親自在城頭督戰。雙方在鼓炮聲中上演殘殺一幕,城牆上下墜落士卒跟下餃子似的不絕。

西軍此次攻勢太猛,城上順軍傷亡極大,擡運傷員和屍體的青壯隊伍幾乎就沒停過手。城道上也滿是血跡,個別地段的血泊甚至滑腳,不時有順軍和經過此地的青壯不小心摔倒。

城上的傷亡開始大多是西軍炮火和火銃造成,等到西軍蟻附攻城後,刀矛和弓箭造成的傷兵便多了起來。

不過相對城下到處都是的西軍屍體而言,順軍的傷亡要小得多,敵我雙方的傷亡交換比甚至估計能有三比一甚至更多,這其中還包括徵發的那些青壯傷亡。

白鳴鶴在督戰時一枝羽箭貼着他的臉射過,還有一發炮子就在他幾尺外炸開,要不是身邊的親兵替他擋了下,那發炮子崩起的石子險些打瞎白鳴鶴的眼睛。

擡運屍體的青壯很快就有人受不了眼前一幕,蹲在地上不斷嘔吐,也不能怪這些青壯如此,實是那些屍體上的一道道紅肉翻起的傷口讓平日從未見過此血腥的人本能感到麻木,感到難受,就如同這些傷口是砍在自己身上一樣。

順軍的抵抗是堅強的,然而城外的西軍卻仗着雄厚的兵力優勢,一波又一波發起進攻,根本不敢城上的順軍任何喘息之機。

顯然,張獻忠是真的決意今日必破鳳翔了。

一開始,精銳的巨大傷亡讓劉文秀等將領都是心疼,但等發現順軍的反擊越來越弱時,就又覺得精兵的犧牲是值得的了。

一心要立功在義父面前表現一下的三小王子更是賣力,都督張化龍甚至穿着鐵甲就在城牆下親自執刀爲攀城將士鼓勁。

每面城牆涌來的敵人都是守軍數倍的壓力,終於讓順軍支撐不住了,尤其是他們根本看不到敵人有撤退的跡象。

黨孟安終是動搖,他不敢去綁李過和白鳴鶴獻給西軍,卻敢打開自己鎮守的北門。

然而就在其準備動手開門時,南門方向傳來一聲巨響,繼而就聽城外的西軍高聲歡呼“城破了”。

城,的確破了。

這個世上不止是順軍掌握爆破法,西軍同樣也會,甚至他們還多次實戰過。

大量西軍隨着城牆的豁口攻進城中,李過同白鳴鶴率士卒寧死不退,與西軍展開激烈的巷戰,然而大勢已去,最終李、白二人連同部分士卒被西軍逼到了鳳翔知府衙門外。

李過準備退入衙門時,卻發現衙門大門被裡面的知府聞元帶領差役死死抵住,並聽那聞知府朝外大聲喊叫:“大西皇帝萬萬歲,萬萬歲!”

黨孟安開城及時,使得他沒有成爲俘虜,心中有愧的他卻是不敢引西軍去追殺李過。

“萬歲有旨,不得對順王無禮!”

馬元利帶着一衆親兵縱馬入城一路高呼,很多西軍士卒不知道順王是哪個,但圍住了李過同白鳴鶴的張化龍卻是清楚義父所說的順王是哪個。

“李過,聽到了嗎?我萬歲封你爲順王,你還不趕緊放下刀隨我去見萬歲!”

馬元利好聲勸降李過。

“我乃大順興國公李過!”

李過將手中長刀朝當面一衆西軍指去,喝了這一句後再無一言。

態度不言自明。

“沒有萬歲的命令,絕不能殺李過。”

馬元利擔心年紀輕輕的張化龍會胡來,趕回御營報訊時不忘囑咐這個年輕的右軍都督。

張化龍當然明白眼前這個義父要封順王的李自成侄子重要性,笑嘻嘻的答應下來,命部下只將李過等人圍住,不許進逼。

“我那大侄子性子犟的很,不像他叔李瞎子同俺老張圓滑些,這樣吧,四小子你過去對我那大侄子說,不降就不降吧,但眼下我這個當叔父的也不好放他走,就請他在鳳翔城中先住着,回頭再接他去長安。”

張獻忠只要有李過在手中就行,至於李過降還是不降,倒不是太在意。吩咐完四小子劉文秀後,又不忘叫來一個內侍,命他專門去伺候李過,好酒好菜招呼着。

“委屈了我那大侄子,朕就把你蛋都給你捏碎!”

說完,張獻忠哈哈一笑,鳳翔一破,通往西安門戶洞開,棋盤全活,豈能不高興。

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二百五十一章 辮子,辮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七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驁不馴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