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

劉文秀同中軍都督王尚禮還需要數日才能趕到鳳翔,御營老萬歲催逼破城旨意甚急,王自奇同馬元利商議之下決定繼續強攻。

然前後組織的兩次攻勢西軍都沒有得手,總是功虧一簣,王自奇便使人射書城中,勸白鳴鶴、黨孟安投降,直言西軍萬歲大軍不日將至,屆時小小鳳翔如何能守住。又將鞏昌總兵牛萬才被西軍所敗之事告於城中,稱只要白、黨二人開城,大西皇帝必會重用。

白鳴鶴對大順甚爲忠心,知大順已克北京,盡殲北方韃子,此時陝西方面固然吃緊,但只要東征主力能及時回返,西軍來勢再兇也不可能奪取西安,又見城外西軍接連三次攻城不克,更是堅定據守之意,對王自奇、馬元利的勸降不予理睬。

黨孟安心裡卻犯嘀咕。

此人早前爲順軍將領,但李自成撤離西安後,其和賀珍、郭登先、武大定等人認爲李自成大勢已去,故爲自保便於漢中降了滿清的阿濟格,更在賀珍的帶領下襲擊過率領順軍西路軍轉進入川的李過,後經大順新監國闖王陸文宗的再三勸說,方與賀珍等重新易幟歸順。

賀珍率部隨監國東征後,黨孟安同另一順將田虎率兵駐防西安城,黨被授予西安總兵一職,大順方面待他不可謂不信重。

然而眼見八大王張獻忠將率大軍前來攻打鳳翔,己方一路援軍鞏昌總兵牛萬才全軍覆沒,另一路援軍漢中的郭登先也是遲遲不至,黨孟安心中難免焦慮起來,擔心以他和白鳴鶴的兵馬難以守住鳳翔。

又過兩日,西軍方面的撫南將軍劉文秀率部趕至,在聽了王自奇、馬元利三次攻城失利的具體後,劉文秀一方面派中軍都督王尚禮率騎兵數千南下堵截有可能至漢中方面來援的順軍,另一方面再次射書城中勸降白、黨二將。

同時命各部於城外展開陣營,表面大張旗鼓似要再次強攻,實則暗地偷掘地道準備以棺材火藥法炸塌鳳翔城牆。

不出意外,劉文秀的勸降再次被城中的白鳴鶴拒絕。

黨孟安雖心中犯疑,畏懼西軍勢大,但漢中援軍不日將至,倒也抱了不少期望。

然而郭登先部卻沒能如期趕到鳳翔。

奉劉文秀之命前往封堵漢中方向的王尚禮率精銳騎兵搶佔了漢中同鳳翔必經之地的大散關,這讓剛剛率部穿過武都山剛出和尚原的郭登先被生生堵在了大散關前。

十一月初七,郭登先督其部強攻大散關,起初攻勢還算順利,然而未幾大散關門突然大開,其後王尚禮親率騎兵衝擊郭登先部。

郭部不防西軍出關襲殺,瞬間被西軍騎兵衝得七零八落,等郭登先退到和尚原收攏殘兵時已不足千人,再也無法北進一步,無奈只得率部退回漢中同總兵羅岱會合,再作它圖。

王尚禮將繳獲的郭登先將旗並漢中順軍的諸多旗幟使人快馬送到鳳翔城下,城中的白鳴鶴同黨孟安見狀都是大吃一驚,心頭也俱是陰沉一片,因爲漢中軍的敗亡意味着當初馳援鳳翔的三路援軍已去其二。

而西安方面很難再調兵馳援鳳翔,隨監國東征的主力最快也得下個月才能趕回來。

劉文秀出於順軍西軍本是同根,不忍兩家廝殺太慘,所以再次使人進城勸降。

這一回,白鳴鶴依舊沒有動搖,但黨孟安卻有了投降之意,而曾於白鳴鶴率部攻打鳳翔時於城上砍倒清旗,樹立順旗,率城中紳民奉上黃冊丁薄口呼“迎大順天兵”的鳳翔知府聞元,更是早早的準備起奉迎大西皇帝的香案來。

城外西軍越來越多,用連營三十里都不能形容,每日於鳳翔城下縱馬馳騁的西軍騎兵揚起的灰塵簡直是遮天蔽日,而城上順軍卻是士氣越發低迷。

白鳴鶴已經做好死在鳳翔城內的準備,其也不指望西安方面能再向鳳翔派來援軍,現如今只盼着能多拖西軍一日好過一日。

黨孟安這會則是心中天人交戰,既想綁了白鳴鶴開門迎大西皇帝,又覺這樣做會裡外不是人,叫西軍方面恥笑。而且再怎麼說大順和大西當年都是一個鍋裡攪馬勺的,對於出賣兄弟這種事不管是順軍還是西軍都是瞧不起的。

他黨孟安當年已經犯過一次糊塗,難道這一次再犯不成?

可不開門,那八大王真到城下,三通鼓炮,鳳翔能守住?

正當黨孟安爲之苦惱時,讓人想不到一幕發生了——鳳翔竟來了援軍。

留守西安的徵西將軍、興國公李過率領陝西總督孟喬芳拼湊的四千餘兵馬,冒着被西軍合圍的風險拼死突入鳳翔城內。

李過的到來讓白鳴鶴頓時有了主心骨,也讓黨孟安動搖的心思稍稍定了下。

城外劉文秀聽說突進城中的是李過,並沒有責罵部將放李過入城,只命各部將先前有些疏鬆的包圍圈合攏,對鳳翔嚴加監視即可。

同時命加快掘進地道。

先前西軍挖掘的地道離鳳翔城牆已是極近,然而卻突然於地底挖到大量石板地基,使得所挖地道無法通到城下。

詢問當地人方知,這鳳翔城是在先秦古都雍城舊城基礎上修建而成,所以地下埋有很長一段雍城的舊地基。

不得已,劉文秀只能命改從鳳翔南門地底重新開挖地道,這一插曲使得鳳翔城避免了今明兩日就被炸塌的危險。

兩天後,只帶了幾千御營騎兵趕來的張獻忠終是抵達鳳翔城下,見義子劉文秀同幾個都督遲遲沒能破取鳳翔城,張獻忠很不高興,不過待得知李自成的侄子李過也在鳳翔,不禁又變得十分高興,讓劉文秀派人進城勸李過投降,說只要李過肯降,他就封李過當順王。

“李過就算不肯降,破了城之後你們也千萬別殺他,將他好生帶到我面前來,不看僧面看佛面,衝着李瞎子同朕的情份,朕也不能虧待了這個大侄子。”

張獻忠是真心想勸降李過,同時也是想借李過分裂現在的順軍。

畢竟李過纔是李瞎子家當的真正繼承人,如今卻讓李瞎子的女婿把家給當了,這道理李過能想通於他大順是好事,想不通於他大順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