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

揚州,沈家大宅。

前明崇禎十六年淮軍攻打揚州時,宅主沈於泰攜家小南逃江南,此後沈家大宅便爲淮軍大都督陸文宗暫居之所。

陸四率揚州淮軍北上之時,曾命揚州府尹鄭元勳派人過江找那“逃難”的沈於泰,一是允其可以攜家小重回揚州仍安本宅,二是揚州方面作價收購沈家這座老宅。

沈於泰沒多想就選擇後者,因爲佔他老宅的可是淮賊,他哪敢把家小再往虎口送。

按市值,沈家這座老宅雖說不是揚州最好的園林,但其位於東關繁華之所,該地段屬於揚州寸土寸金地區,因此真賣的話怎麼也得上萬兩。前些年揚州郊區有一座園子出售,當時成交價就高達四萬餘兩。

一座宅子趕得上一個縣的賦稅,這事擱其它地方想都不敢想,可擱揚州這裡卻是再正常不過。

因爲,這地方鹽商多,絲商多、糧商也多。

尤其是鹽商,不敢說個個是富可敵國,但富可敵縣卻都是能稱爲鹽商的基本要求。

最終,在鄭元勳的爭取下,沈於泰將其家一百多年的老宅作價六千兩賣給了淮軍。

當時負責跟沈家簽訂契約的就是陸四的堂兄陸文亮。

交易成功之後,沈家大宅便徹底成了陸家大宅。

陸四得知那座大宅只用六千兩便完全歸陸家所有後,當場就搖了搖頭,知道這是人家宅子原主人害怕自己這才低價賤賣,不過也沒有故作高風亮節讓他大哥陸文亮再補那沈家人多少錢,只傳話過去,將來大軍渡江後對那沈家人稍稍照顧,如此以補人家賤賣之情。

有了屬於陸家的大宅子,從鹽城遷至揚州的陸家近親便都在此宅居住。包括陸四的大伯陸有才一家,二伯陸有富一家,以及陸四親爹陸有文。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陸四奮鬥這麼多年給陸家弄來一座大宅,那肯定是要讓他爹、大伯、二伯他們好生享個晚年的。

揚州這地方也着實是好,至少在當下,揚州的經濟水平是全國屈指可數的,更不用說北邊還有個直轄市性質的淮安。

作爲“老根據地”的淮揚,經三年經營,如今僅賬面上的人口、賦稅便佔了大順政府的三分之一,相比殘破往往百里無一人煙的北方地區,簡直就是天堂。

陸四對淮揚也十分重視,兵力部署上淮揚名義上只有通泰的第三鎮,揚州的第四鎮,但實際上卻多達四鎮兵馬。

通泰程沈集團除建制第三鎮外,又有新編一鎮,另外還有水師一部,總兵力近三萬人,承擔着自通州至揚州的長江防禦任務。

揚州陸文亮、蔣魁原編第四鎮之外,又有兩個獨立旅編,一旅位於寶應,一旅位於儀真,總兵力近兩萬人。

南京方面因爲政治因素不可能渡江“北伐”,故對淮揚地區能夠直接構成威脅的是“半獨立”性質的明軍淮西集團。不過淮西明軍兵馬不過三萬餘人,其北側又受徐州、山東、河南淮軍威脅,根本不可能有膽量進攻淮軍“老巢”。

另外,陸四倚爲“劉伯溫”的現宮內廳提督太監高歧鳳又策反了鳳陽監軍太監盧九德,所以哪怕鳳陽總督馬士英頭腦發熱想給淮軍來個“雷霆掃穴”,其也難以指揮得動盧九德提調的黃得功、朱紀二部。

早前劉良佐部倒是進犯過徐州,但被時任淮揚徐節度使陸廣遠領軍擊敗,此役之後綽號“花馬劉”的劉良佐更是不敢打淮軍主意。

軍事力量保證地區安全,地區安全肯定保證地區民生及商業。

陸四雖一直領軍在外,但淮揚地區在淮揚通會劉暴、揚州府尹鄭元勳、淮安府尹鄭標等人的治理下,可謂如朝升之日,欣欣向上。

也正是因爲淮揚地區的穩定和富庶,因此在淮軍攻佔北京後,原河工出身的將領如夏大軍、左潘安對殘破的北方地區便十分看不上,認爲除了北京城和紫禁城有些氣派外,北方現在是一無是處,故而二帥建議大順可以遷都到淮安。

遷都淮安這個意見得到了不少淮軍將領的支持,除了淮揚地區富庶外,更多的則是鄉土情誼做怪。

好比當年朱元璋有意從南京遷都鳳陽,李自成將西安作爲大順都城。

淺而顯之的道理,家鄉要成了都城,那家鄉人民肯定要跟着沾光。不說免稅減稅的優待,就是土地價值、房產價值都會大幅度提高,其它隱姓好處更是數不勝數。

陸四肯定明白部下們的心思,帝都嘛,光一個戶口都勝千兩銀。

但他陸文宗是中國的拯救者,不是淮揚的拯救者。

他要着眼於全局,而不是侷限於鄉土。

天津的徐和尚倒是堅定支持以北京爲大順都城,徐和尚給出的理由是北京龍氣不減。

綜合考慮之後,陸四沒有腦子發熱將首都搬到淮揚,仍就定在北京。

畢竟,北京於此時而言,乃是政權承繼的唯一合法所在。

定下都城,陸四那邊按禮制肯定要派人將遠在揚州的老爹同伯父他們請到北京,尤其是前者,涉及到大順帝位的大禮儀。

早在保定聽聞多爾袞被殺之時,陸四就已經行文淮安府,讓淮安知府鄭標派人到揚州接迎陸四他爹北上。

鄭標不敢怠慢,趕緊讓在淮安衙門當差的陸有德和陸文才兩個陸家人去接人。

陸有德同陸文才都是陸家族人,前者是陸闖王的族叔,後者是族兄,二人早先同陸義良、陸有貴一起作爲陸家優傑的後生被族長陸有學派到陸四這邊。

陸有德同陸文才識字,所以陸四當時叫二人在鄭標手下當差鍛鍊,不識字的陸有貴跟着第二旅的楊祥在軍中學本事,叫自家爲四爺爺的陸義良則帶在身邊栽培。

陸有德同陸文才已從鄭府尹那裡知道淮軍已經攻破北京的事,又聽鄭府尹語氣他們陸家終於要出皇帝,那是激動的一宵沒睡覺,天還沒亮叔侄二人就乘船沿運河南下揚州接人,又將文宗大侄子(兄弟)馬上就要在北京登基做天子的喜訊傳回鹽城老家。

到了揚州東關碼頭,出示官憑驗明身份後,當時就有東關碼頭的官吏過來同他們打招呼,那態度當真是客氣萬分,左一口“陸親”右一口“陸親”叫着,使得陸家叔侄直感覺人在雲端。

二位陸親還飄着,就有兩輛豪華大馬車過來,碼頭官吏恭敬萬分請二位陸親上車,還給二位陸親的隨從也安排了專門車輛,甚至還派了一隊兵士持牌在前面開道,一面“迴避”,一面肅靜。

不時還有個官差銅鑼一敲,扯着嗓子喊一聲:“陸親開道,閒人勿近!”

...........

中堂特別事項:今有《全民進入修真時代》一書着實不錯,作者爲中堂早年混跡縱橫時的老友,現到起點奮鬥,因爲人不生地不熟,所以老友請中堂加以友情推薦,還請各位社會賢達能給中堂幾分薄面,予以收藏推薦,不勝感謝!

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有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四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五百一十四章 喜迎大順天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怕死的跟我殺過去!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