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

煤山幾百年前不過是一座小丘,名青山。

明成祖時期興建紫禁城,曾於青山大量堆放自西山運來的煤炭,又將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於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如此青山逐漸變得高大起來,被人稱爲“萬歲山”,又有人說這萬歲山就是紫禁城大內的“鎮山”。不過於北京百姓而言,卻還是喜歡把那萬歲山稱爲煤山。

自青山變成萬歲山後,前明皇室於此山腳下大量種植花草、果木,歷代朱家皇帝都常來此山賞花,飲宴,或登山觀景,儼然就是一座風光絕倫的皇家花園。

可歷代朱家皇帝都不曾想到,有朝一日這座萬歲鎮山卻成了大明最後一位皇帝的殉國之處。

陸四進京之後並沒有立即前往皇宮,而是帶人前往煤山。

文臣只帶了行營掌書記姜學一,武將則帶了羽林軍統領樊霸,除此之外就是侄子陸廣遠。

樊霸出於安全考慮,提出由他先帶人上山搜索一遍,確保沒有韃子餘孽潛藏山中。

“尚未爲九五之尊,便爲萬金之體不成?莫忘記,我這闖王也是屍山血海過來的,也是曾於滿洲陣前赤身揮過大刀的,小小煤山便是真有幾個韃子餘孽,又有什麼好擔心?正所謂小小寰宇,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而矣。”

陸四哈哈一笑,大手一揮,命帶路的太監先前開道。

“萬歲,從前上煤山的路有兩條,不過東邊那條在嘉靖年間斷了,便只剩西邊這一條了。”

擔任嚮導的是留在宮中無家可歸的一個魏姓老太監,說來也是稀奇,此人不但同前明天啓年間的大閹魏忠賢同姓,老家也是河間肅寧的。

老太監名喚魏良臣,前明萬曆三十六年進的宮,歷萬曆、泰昌、天啓、崇禎及僞清順治五朝,如果連只有一個多月的永昌朝也算上,便是歷經六朝,因此可以說是十足宮中“地頭蛇”了,人老也精滑,一口一個“萬歲”叫着,滿臉的忠厚老奴相。

若不是陸四對閹人並無好感,單這魏良臣的忠厚賣相,必然要留在身邊聽用,如此對這魏良臣而言,也算是苦盡甘來,大器晚成。

擡頭看了眼荒草叢生的煤山,陸四心中有些感觸,隨口問那魏良臣:“當年崇禎有來過煤山嗎?”

這自不是問崇禎死的那次。

“回萬歲的話,崇禎爺在世那會倒不常來煤山,約摸有過兩次是在重陽節的時候同皇后她們一起登高...”

說話間,魏良臣快步用右手將前面的樹枝折到一邊,生怕那些不長眼的樹枝戳着了大順陸闖王。

姜學一看了眼這怕有六十多歲的宮中老奴,目中滿是鄙夷。

陸四點了點頭,默不作聲帶着侄子繼續走當年崇禎走過的道路。

越往上,樹木越是雜亂,陸廣遠不得不拔刀揮砍那些將路都擋住的樹枝。

陸四注意到,這煤山上長有很多槐樹,有許多看上去怕是兩百年都不止,心道崇禎吊死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樹倒不是刻意爲之,而是山上本就多是槐樹緣故。

“你們幾個去那邊,你們幾個去那邊!”

樊霸護衛重責在身,還是讓幾隊軍士穿過密林往上搜索。幾個貼身保護的侍衛親兵則是始終保持距闖王不到三尺的地方,以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陸四沒說什麼,他這闖王肩上有重擔,部下肩上同樣也有重擔。

“崇禎死的時候,身邊真的只有那個叫...噢,對,那個叫王承恩的太監一個人?”

陸廣遠來之前聽顧君恩講過崇禎上煤山吊死的事,對崇禎這個皇帝死時身邊只有一個老太監跟着頗感驚訝,總是有點不太相信。

“回將軍的話,當時確是王老爺跟着,沒別的人。”

魏良臣回答的很肯定,因爲當時李自成大軍進城後到處找崇禎,可始終沒找到,爲此大順軍還頒了懸賞令,說有能供出崇禎下落者賞千金,然而還是沒有找到。

大順軍不甘心,就組織宮裡太監上煤山尋找,結果一個太監在山腳發現崇禎騎過的馬,這麼着纔在山上找到了崇禎和司禮秉筆太監王承恩的屍體。

而魏良臣正是當年被順軍命令上山擡屍體的衆多太監一員,算是此事的親眼見證者。

“這麼說來,那個王承恩也是忠臣。”

陸廣遠說完意識到他這說法有點不對,要是王承恩是忠臣,那大順軍算什麼,他們又算什麼?

“是忠臣不假。”

陸四伸手拉了侄子一把,對姜學一道:“下山之後你查一下王承恩的屍首埋在哪,若葬在崇禎陵寢就罷了,若沒有則移葬過去,另外再尋訪一下王承恩有無侄子等後人,若有,擇其一人可遷家至昌平,一來替崇禎守陵,二來也替王承恩續上香火。將來修明史時,也要在史書給其留名。”

以階級立場來看,崇禎也好,王承恩也好,都是人民的敵人。

但眼下大順並不以階級劃分立場,更多是傳統的官逼民反,改朝換代,所以陸四即便不能以大順皇帝的身份去給崇禎更多的“洗白”,但給予對方及對方的臣子尊重卻是必須的。

如王承恩護佑君主,不畏強敵,忠貞殉死的事蹟,不管站在哪個立場,都應給予正面褒揚。

畢竟,這也是漢人的傳統觀念。

任何時候,無論哪朝哪代,對於傳統觀念,對於能夠一直傳承下來的習俗,都是要給予尊重並繼續保持下去的。

因爲,這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陸廣遠無意回頭望了一下,驚道:“老爺,這煤山上能一眼看到紫禁城哎!”

陸四聞聲也朝山下看去,果然遠處紅牆禁宮盡入眼簾。

姜學一下意識道:“此山不可讓居心叵測之人停留,稍後可下令禁山。”

老太監魏良臣聞言,忙道:“先前這山也是不叫百姓來的。”

“爲什麼不能讓百姓上山?難道就因爲在這山上能看到皇宮大院,便不讓人上山了?擔心百姓從這山上攻到皇宮中去?我看,這要麼就是杞人憂天,要麼就是因噎廢食。”

陸四卻是擺手,吩咐樊霸道:“過兩日你領人來清理煤山,再於東側將那斷路續上,不管什麼時候老百姓要上山都要讓人家上,不許阻攔!...

你們也要記住,咱大順是由千千萬萬百姓建立的,不是我姓陸的一人建立,這帝國也是人民的帝國,不是我姓陸的一家之帝國!”

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