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

宋五帶來的這個消息讓陸四很是有些傻眼,那感覺就像準備好了去劫道,到地方卻發現被劫的就剩條褲衩子。

“誰去打淮安城了?!”

聽說宋五還活着趕過來的周旺聽的一頭霧水,陸小四子還沒帶大夥去打淮安呢,怎麼淮安城那邊倒有人先下手了。

這他孃的到底怎麼回事!

“是啊,五爺,到底昨回事,你跑哪去了?我們還以爲你...”陸文亮的傷勢只是簡單包紮,尚未找郎中醫治,所以不能站,只能坐着。

“是其他縣的河工嗎?”

蔣魁想着夜裡清江埔的動靜太大,肯定有別的地方河工聽到動靜也起事了,加上鹽城縣的河工也不全在這裡,弄不好還真有別的河工隊伍也意識到淮安城的重要性,搶先一步去打了。

真要是這個情況,那可是好事啊!

“五爺,你坐下,慢慢說!”

陸四將腳邊的小凳子遞過去,宋五接過一屁股坐下,喘了幾句很肯定的說了句:“不是咱們河工,是官兵!”

“官兵!”

包括陸四在內的衆人再次懵住,一個個都是一臉愕然。

“五爺,你是不是看錯了?”

陸文亮懷疑宋五當時太驚慌,誤將河工隊伍看成官兵的隊伍,不然實在沒辦法解釋。

河工造反可以說是官逼民反,官兵造反怎麼說?這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啊!

“錯不了,我看得清楚着咧,真是官兵!”

宋五見衆人都不相信,忙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當時工地大亂,宋五跟縣衙的人叫胡亂殺人的官兵嚇住,慌亂中一幫人跟着錢戶房他們亂跑,後來一想自已不能把家裡人拋下不管,就獨自又跑了回來,但當時河工大隊已經往桃花塢衝去。

宋五想追上大隊伍,卻發現前面有一大隊官兵尾隨在河工大隊後面,他根本過不去。

和那些不敢出聲提醒的河工一樣,宋五最終也沒敢出聲示警,因爲打心眼裡他也害怕。

這時又有不少沒被官兵發現的河工趁機往北邊跑,宋五不想跑,有人卻說他們得去淮安城報訊,只要府縣衙門的人趕過來,官兵就不會再胡亂殺人。

宋五一想也對,於是就跟着這幫人跑。黑燈瞎火的他們又是外地人,根本不熟悉這一片的道路,直到天快亮了才撞見一幫扶老攙幼逃難的村民。

這幫村民也是往淮安城跑的,宋五他們便跟着一起,沒想他們還沒到淮安城,就見前方有很多人往回逃,一問才曉得有官兵造反,此時正在攻打淮安城。

宋五開始跟陸文亮他們一樣也不信官兵會造反,便壯着膽子摸到淮安城那邊想看個究竟。

結果發現真的有官兵造反,不止是官兵,還有好幾千河工也跟着在攻城。那城牆下已經摞了不少屍體了。

無奈之下宋五隻好再次折返逃回,不過這次卻沒往家鄉方向逃,而是咬牙回到了桃花塢。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他當時沒有多想,只想着天亮了官兵怕是殺夠了,過來能找到活人更好,實在找不到也得把人屍首尋着,再求人幫着化了將骨灰帶回去。

這樣,總算是給家裡人一個交待。

結果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桃花塢竟羣集河工!

........

“你們說我孬種也好,說我怕死膽小也好,我宋五都認了,但你們要打淮安城的話動作得快,遲了的話那淮安城就叫造反的官兵給奪去了!”

宋五說完,忽的難以自制,竟是抱頭痛哭起來。這五尺大漢經了這一夜的磨難也終是承受不住了。

“五爺,你千萬別這麼說,就衝你能想着給咱們收屍,這份情義大傢伙就一輩子忘不記!”

陸四上前安慰了宋五幾句,陸文亮和甘二毛他們也來勸宋五。

“廣遠,把那個孫二郎叫過來,”陸四吩咐侄子一聲。

廣遠忙應聲去找人,不一會就把和降兵們呆在一起的孫武進帶了過來。

“啊?”

一聽有官兵帶着河工造反去打淮安城,孫武進聽得也是一愣。

“據你所知,你們這支監河軍中誰能幹出這事?”陸四有點佩服那個領頭造反的傢伙,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

“吳參將和任千總都死了,葛把總也死了,咱們當中能幹出造反這事的...”

孫武進絞盡腦汁想了又想,“啊”的一聲:“肯定是李士元!”

“李士元是誰?”

“陸爺,那李士元是個把總...”

據孫武進講,李士元早年間是關外寧遠的士卒,因欠餉煽動士卒譁變,導致當時的一個巡撫上吊自殺。後來朝廷秋後算賬,這李士元眼見不妙就帶了幫人逃了當馬賊。

過了兩三年,當時因爲寧遠兵變被撤職的左良玉東山再起,隨遊擊將軍曹文詔和清軍作戰。

因爲知道李士元是個悍卒,左良玉就偷偷將他們那幫人收在麾下。再之後這李士元就一直跟着左良玉在關內和流寇作戰,積官至遊擊。

只是這傢伙匪性難改,時常縱容部下劫掠百姓,並屢屢殺良冒功,被當地士紳告到了督師楊嗣昌那裡,楊嗣昌大怒命左良玉以軍法處置李士元。

可左良玉對部下素來寬容,於是就偷偷命人殺了個枉死鬼冒充是李士元,而真的李士元則改了個李保國的名字撥到了金聲桓部下。

金聲桓也不喜李士元,不肯重用他,只叫他擔個把總的銜頭隸在參將吳高麾下。

因而,李士元對金聲桓很是有些怨氣。

“這麼說來,是那李士元裹挾河工造反?”

“多半是他,淮安城中財富頗多,李士元定是知道吳高、任萬年已敗,這才率衆去打淮安城。”

“要真是這樣的話,事情就麻煩了。”

陸四眉頭微皺,那李士元先下手爲強是正確的,這節骨眼誰佔了淮安城誰就是老大。

但這傢伙顯然是硬來,竟然強行攻城,這就使得城中駐守的兵馬有了準備。他陸四想派人瞞天過海混進城中裡應外合的計劃勢必得夭折。

孫武進想了想卻喜道:“陸爺其實不必擔心,李士元攻城是好事!”

“噢?”

“若是淮安城未失,陸爺的淮軍便是城內的援兵;若淮安已失,陸爺的淮軍同樣也可以是李士元的友軍。”

“你的意思是?”

陸四覺得可以這樣理解,孫二郎是讓他淮軍兩邊都不是人,但兩邊也都可以是人。

只要能進城,是不是人無所謂。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七百四十四章 定北撫南俱歸順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八十章 我要淮軍只從我一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隨我來!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