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

幸好是新興場賣油郎問的這個問題,如果是蔣魁、周旺他們這些鄰居問,陸四恐怕又要尋摸個說法,不然怎麼解釋他又懂起孫子兵法這個問題的。

總不能說是天父上身了吧...

似乎天父也不懂孫子。

有風,有林,無火,無山。

卻是眼下的條件只夠編風、林二營,雖說參與反抗的河工多達數千,但始終奮戰在一線拼命的只其中一小半,其餘多不過是隨大潮而矣。

此一時彼一時,陸四固然需要淮軍聲勢浩大,營頭嚇人,但於淮軍的中堅力量卻只要一個精字。

大刀隊和竹篙隊這兩個在夜裡爲了活命而形成的隊伍,給風、林二營提供了足夠的兵員,也將敢於和官軍拼命的氣勢帶到了二營之中,使得新組建的風、林二營在一開始就明顯具有不同於其餘諸營的特點——血性!

接下來便要看這兩營河工是不是能承受一次比一次猛烈的戰鬥了,有幸活下來的才能稱爲兵,稱爲將,將來更可稱爲開國元勳。

陸四從來沒有替明朝續命的想法,也沒有給滿清效犬馬之勞的念頭。

他要爲自已,也爲這易子而食、千里無人、活人不及死人香的時代去拼!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青天!

廣遠這孩子見程霖和夏大軍兩人都能獨領一營,他這個和老叔最先起事的大侄子反而沒啥事幹,肯定有些不樂意。

論拼命的勁頭,廣遠不覺得自已比程、夏二人差。

論忠心,他這個打小跟老叔一塊長大的侄子還能差得過別人?

老叔叫他跳河,他絕不上吊!

那憑什麼老叔不給自已差事?

廣遠想不通,有些委屈。

這小子還尋思萬一老叔將來真帶着大夥打進北京城,他這個皇帝的大侄子一點功勞沒有,就太說不過去了。

“老爺,我也要當營官!”

掙脫父親的手後,廣遠跑到老叔面前表達了自已的抗議。

“營官是那麼好當的麼?不僅要管好一營人,關鍵時候還得做這一營人的榜樣,要隨時做好犧牲的準備。”

“我不怕死!老爺你知道的!”

“我知道你不怕死,我們陸家人就沒有孬種,”

陸四看了眼不遠處牆角坐着的堂哥,輕嘆一聲摸了摸侄兒的頭,並沒有遂了侄子的願,卻告訴侄子他可以當掌旗官。

“掌旗官是什麼?”

“我們淮軍有大旗,自然就要有掌旗官。”

廣遠一聽就不樂意了,他以爲掌旗官就是扛大旗的,沒想到老叔告訴他這個掌旗官可以統領整個淮軍的旗牌兵。

“旗牌兵又是什麼?”

廣遠精神頭子上來了,帶兵他高興着咧。

陸四真建了一支旗牌兵,由120名大刀隊員、80名竹篙隊員,以及孫武進爲首的70餘名降兵組成。

名義上叫旗牌兵,擔負淮軍各營之間的傳令聯絡,實際是陸四給自已編的親兵。

出於各種因素考慮,陸四沒有辦法現在就將淮軍的大權抓在手中,讓鹽城縣以外的河工都唯他號令是從,卻可以通過現有的資源打造自已的嫡系班底。

風字營,林字營是這個嫡系班底,旗牌兵同樣也是。

“當好這個掌旗官,我死了,咱們淮軍這大旗就得你來扛!”

陸四鄭重的將那杆簡陋的淮軍大旗交到了侄子手中,他不要侄子說旗在人在的話,他只要侄子記住這句話。

淮軍是建立了,但很弱小,即將到來的卻是疾風驟雨,是風暴閃電。

陸四不知道自已哪天會不會戰死,但他不怕死,只要廣遠能將淮軍這杆大旗一直打下去就成。

淮字可以滅清。

歷史證明過。

........

風、林二營作爲淮軍現在的“精銳”,陸四肯定要帶去淮安城,其餘各營要麼還在編,要麼就是隊官、哨官人選沒落實,要麼就是沒什麼武器裝備,拉上去壯壯聲勢可以,真要擺開架勢上陣殺敵恐怕不行。

另外,就是河工雖然接受了淮軍這一概念,但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老百姓的角度,突然間叫他們服從管理,聽從號令,同當兵的一樣正式上陣殺敵,難免不適應。

倉促間,能把風、林二營和旗牌兵組建起來,已經是陸四的幸運了。

山陽縣那邊情況大體同鹽城縣差不多,最後王二先生和山陽縣的營官們商量了一下,決定由秦五的秦字營和郭老四的海字營跟着陸四一同前往淮安,餘下各營抓緊整編,爭取下午能和鹽城縣其餘的各營一起出發前往淮安。

陸四對此沒有意見,四營人馬加在一起有兩千多人,還是雙方都認爲敢於拼命的“精銳”,且有四百多降兵編組在內,戰鬥力不會弱於李士元手下的那幾百官兵。

畢竟,淮軍取得過對官兵的兩次勝利,士氣高昂的同時,戰場廝殺的本領也得到了提升。

至於被李士元裹挾的幾千河工,陸四不認爲會對淮軍構成威脅,更大可能是淮軍只要取得對李士元部官兵的稍許優勢,那些被裹挾的河工就會反水投向淮軍。

因爲,淮軍纔是河工的隊伍。

........

“那還等什麼,出發吧!”

夏大軍性子急,見雙方人馬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恨不得馬上飛到淮安城和那裡的官軍一較高低。

秦五也是這個想法,想着桃花塢的官兵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淮安城那邊的官軍肯定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卻沒想過他們取得的這些勝利,是以陸四爲首的鹽城縣河工在付出上千條性命後才取得的。

“再急,也得讓大夥把肚子填飽,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陸四也急,可他知道河工們經歷了夜裡到白天這一場廝殺,肯定都餓的慌,要是不把衆人的肚子填飽,到了淮安城一個個肚子呱呱叫的怎麼行?

打仗,拼的不僅是殺人的本領,還有士卒的體力。

就是他陸四自已也餓啊!

“倒忘了這茬!”

王二先生一拍腦袋,趕緊叫人把工地上的糧食都蒐羅過來。

陸四這邊也讓廣遠帶旗牌兵去將任萬年軍營中的糧食都拿來,又叫各營將婦女組織起來在石橋兩岸就地架鍋做飯。

河工們也的確早就餓了,恐懼興奮之後一個個胃子都空得很,聽說上面讓做飯,各營都不用命令就忙活開了。

鍋不夠,桃花塢的居民們將家中的鐵鍋拿了過來,甚至一些桃花塢的居民主動參加淮軍。

原因自不必說,這些居民們大仇得報之後豈能不怕官兵報復?

索性參加淮軍一塊造反得了!

這其中就有那位用鐮刀替女兒報了仇的阿福。

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