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

對孟喬芳這等降官,陸四沒有隱藏自己的野心,因爲他的野心於對方也是一種激勵,而且他也需要這些降官能夠第一時間擺正自己的身份,清楚知道他們現在是誰的人,要替誰做事,而不是天真的以爲他們還是在替永昌皇帝賣命。

對有本事的降官降將用好了,對陸四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事業,也是一大臂助。

他比這個時代任何一方都有個獨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他陸文宗知道誰可用,誰不可用!

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也是最大的光環。

“心亭還有什麼要問的?”

話說到這份上,陸四也不想孟喬芳還有什麼顧慮。所謂上了“賊船”就死心塌地搖漿吧。

好比牌桌上的兩個賭客,該掀牌就掀牌。

從籌碼多寡而言,現在陸四的籌碼是中國這場賭桌上最大的贏家,隨着西安光復,整體戰略格局對陸四是最爲有利的。

如何將這個戰略優勢放大“變現”,就需要有人來幫他完成。

孟喬芳這個替滿清坐鎮西北十年的能臣,無疑是最佳人選。

而對眼前這位年輕侯爺的野心,孟喬芳又驚又喜,旋即覺太正常不過,自古兵強馬壯者爲天子,那李自成名爲大順皇帝,可實則如喪家之犬;這淮侯名爲大順臣子,但無論是地盤還是兵馬都比李自成這皇帝多出許多,如此,還怎麼可能甘心向李自成稱臣,將一手打出來的基業全盤交出去。

換作他孟喬芳,也是萬萬不會!

這淮侯真要假仁假義說出一番大義凜然的話來,孟喬芳估摸心中怕得有所保留。

因爲,那李自成流寇成性,毫無眼光,屢出昏招,他孟喬芳真要替李自成賣命,焉知道將來這李自成會不會再一敗塗地。

反觀這年輕的淮侯,對滿洲國情之瞭解中國罕見,胸襟氣魄也是人上之人,更難得的是其眼光狠辣,自入山東用兵以來,無不打在滿清七寸險處,待人之誠更是豪傑風範,此不是天子氣度又是什麼?

聯想到剛剛在西安城上演的“真龍降世”奇觀,孟喬芳也不禁懷疑天命就在眼前了。

心中盤算一番後,孟喬芳已經有了決奪,就是全力以赴。繼而問出他現在最關心的事,便是河南那邊究竟什麼情況。

陸四不瞞,直言李自成連同御營殘部現被阿濟格困在新野,現時新野是否城破,他並不知道。

“如新野未破,則陛下...”

孟喬芳漸漸進入狀態,提出三個可能。

第一是新野未破,李自成尚在堅持,阿濟格也在堅持,從時間上看,至少還得有幾天阿濟格才能知道商洛糧道被斷,西安被佔的消息。

第二是新野已破,李自成身亡,阿濟格部連戰多日,正在休整。

“不管新野破與未破,清軍一旦知商洛消息,必定班師。”孟喬芳對此十分肯定,現在滿洲最大的敵人不是殘明勢力,而是淮軍。

要是阿濟格知道商洛糧道被斷還無動於衷,此人也不配被封英親王,領三分之二八旗主力了。

第三個可能則是同陸四所想那般,新野雖破,但李自成逃往荊襄,阿濟格在不知後路已斷的情況下依然率軍追往荊襄。

“如果是第三個可能的話,下官建議侯爺在接引李、高二部後,要馬上回師河南將清軍主力堵在荊襄,不使他們北歸...”

孟喬芳認爲陝甘那些綠營兵不足爲慮,基本構不成淮軍的威脅,因此只需以李、高所部順軍堵截荊襄,其餘淮軍主力立時攻打北京,必能使北京動搖。

他甚至提出兩個同時進軍的方略,即山東淮軍主力從山東出擊,陝西方面如果賀珍等人願降的話,就驅使他們連同願降的綠營兵重複李自成東征策略,從山西進軍,於東西兩線同時合擊北京。

如此還有遼東與北直的兩路淮軍呼應,能戰之兵不過三四萬的北方清軍如何能敵。

“到那時,下官認爲多爾袞必定放棄北京,北京一棄,滿洲根基盡喪,便是多爾袞能率餘部退入關外也對中國再無危脅...阿濟格所部兵馬雖衆,但於荊襄也是無根之樹,長久不得,屆時是戰是和,甚至是招撫,都是侯爺便宜之事。”

孟喬芳說的竟是陸四心中所想,此次西奪商洛,光復西安是兩手準備,一是能接引李、高所部出商洛封堵阿濟格。

此是建立在李自成未死前提下。

若死,則在阿濟格還在南陽時席捲陝甘,東征北京,擒賊先擒王。

原先,東征這個設想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如今有西安存糧,又有可能接引過來的李、高十萬順軍,可能願降的賀珍等部,東征就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的戰略。

這也是勢,大勢。

要形成淮軍席捲的大勢,陸四才能徹底奠定北方格局。

“一切就全靠心亭了!西安以外諸府州縣能否歸順,還要心亭多費心。”

陸四起身突然向孟喬芳作輯一拜,後者忙側身避讓,避讓不得又趕緊回禮。

“侯爺以真待心亭,心亭豈敢以假對侯爺。陝西之事,心亭全力而爲,不使侯爺操心,只是...”孟喬芳的樣子告訴陸四,他心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擔憂。

陸四忙問:“只是什麼?”

“若陛下身亡,侯爺縱有萬歲之念,也請忍耐,北京未下之前千萬不能急於求成...”

孟喬芳竟是擔心萬一李自成敗亡,眼前這年輕侯爺就迫不及待登基爲帝,到時順軍餘部不服號令內訌的話,這大好局面就又要傾覆了。

“李、高所部爲順軍精銳,又皆是陛下親信,侯爺雖是陛下半子,但於倫於序皆無繼承陛下事業資格,侯爺於陝西之兵馬又不及李、高二人,獨威望最重,故下官以來侯爺可以爲陛下復仇之大義號令李、高二部,待東征大功告成後再於北京登基...至於李、高等人...”

孟喬芳沒有明言,陸四卻知道這位陝西總督想說的是讓他翻臉不認人。

陸四沒有直接對孟喬芳的勸諫有所表示,只淡淡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帝位最正。”

孟喬芳微怔,旋跪,道:“侯爺真天子!”

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一千零一章 明室優待法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展抗清敵後鬥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傢伙做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好的教育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