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

南都那邊,用淮揚話講,一個個都是二逼卵子,瞎扯蛋。

扯蛋到能上能下,甘爲大明拋灑熱血的孫武進都想摞挑子走人了。

累人,太累人。

大明南都京營統帥現在就想求淮軍陸都督給他一個鞍前馬後的機會,至於南都這份尊貴差事,誰愛幹誰來幹。

現在的南都,用漿糊來形容,也是不爲過的。

完全按照合理程序登基的朱常淓上崗後,南都朝廷就幺蛾子不斷,先是馬士英求進中樞不成,憑自個實力又難以渡江,一氣之下在北逃的崇禎朝大學士魏炤乘的鼓動下,竟讓好朋友阮大鋮在南都宣講什麼淮西大兵不日將至,嚇得南都朝廷都有“遷都”去杭州的聲音了。

由淮軍陸都督親賜弘光天子的潞王朱常淓更是嚇的要命,接連兩次拉住京營統帥、親軍大將孫武進的衣角,問如何辦。

孫武進如何辦?

他手下這萬把人加上鎮江張氏兄弟也打不過淮西的黃得功、朱紀他們,所以趕緊向老東家求援。

淮軍第四鎮在七月中旬收到軍令,由郭嘯天帶兩旅往天長方向動了下,擺出淮軍將要大舉進攻淮西的動作,本來就不敢帶兵渡江的馬士英順坡下驢,於是這場淮左和淮右兩大軍事集團的戰事沒有打起來。

沒能打起來的主要原因還在於替叔父主持後方的淮安、揚州、徐州三節度陸廣遠向淮西諸將發出一封公開信,信中稱韃虜入關竊居中國,此中國存亡危急關頭,凡中國之軍民都當團結用命,共抗韃虜。

爲了表示淮軍聯合的誠意,陸廣遠在未經叔父同意的情況下,採納太監高歧鳳的意見,讓淮安府尹鄭標、揚州府尹鄭元勳籌白銀三萬兩、糧十萬石相贈淮西黃得功、朱紀等部。

黃、朱二將雖於去年率兵圍攻淮安,黃得功部更在揚州寶應險些斬殺陸廣遠,但時北京尚未淪陷,二將也是忠於職守,各爲其主。

現聞北京爲關外建奴佔據,先帝殉國,黃、朱二將自是以北伐收復神京爲念,加之監軍太監盧九德對馬士英近來作爲頗不滿意,因此對於淮軍釋放的善意倒是受了,雙方未有大的摩擦,皆在觀望。

不過駐紮在濉溪一帶的劉良佐部將胡守金卻不理會陸廣遠的“團結一致,共御外敵”的號召,竟派兵偷襲淮軍佔據的徐州蕭縣,殺害軍民兩千餘人。

陸廣遠大怒,親自披甲出征率徐州駐軍(從通泰調來的兩個旅)及徐州留守兵九千餘人攻打濉溪城,迫使胡守金棄城南逃。

入城後,陸廣遠沒有報復屠殺濉溪城中百姓,也善待那些降卒,收得軍民萬餘北歸。

劉良佐聞濉溪大敗,不敢提兵北犯。

如此,淮左、淮右的緊張局勢方又歸於平靜。

馬士英此時也顧不得替劉良佐報仇,他謀入內閣不成,恐嚇渡江也不成,使得被東林黨掌控的南都朝堂對他甚爲排擠,尤其是南都派了不少官員前來淮西拉攏由他節制的將領,據說監軍太監盧九德也對他馬總督有不滿之意。

唯恐失勢的馬士英在急於想在南都朝堂復起的崇禎朝大學士魏炤乘的蠱惑下,竟然派人去聯繫武昌的左良玉,說什麼潞王於南都是擅自登基,是東林黨一家之勝利,其餘有德官紳皆無法入得朝堂。又說什麼潞王信佛,爲人懦弱膽小,根本不是中興之君。真要立天子,近有鳳陽剛武唐王可立,遠有神宗親藩桂王可立,怎麼也輪不到潞王。

馬士英是想手握重兵的左良玉能夠同他一起向南都施壓,至於是不是另立天子,倒不是當務之急。

左良玉這人自崇禎十二年後長期擁兵自重,蹂躪地方,朝廷無可奈何,崇禎更是一味姑息牽就。

潞王在南都登基的時候,左良玉坐鎮武昌,位處南都上流,扼據戰略要地,部下有兵將二十餘萬,號稱八十萬。不過其主力在去年朱仙鎮大戰中覆沒大半,可稱精銳能戰之兵不過三四萬人,其餘多是收編的各路雜兵和強徵的伕役。

按慣例,南都方面將潞王登基的詔書頒發到武昌,左良玉卻不肯承認,因爲早在知道北京淪陷消息時,左良玉就有挾兵馬立楚王爲帝的打算。如今南都卻跑過去一個潞王登了基,把左良玉的算盤都給打亂,心中自是不快活。

左良玉的部將馬進忠、李國英、徐勇、張勇等人不承認南都的潞王政權,請求帶兵東下。

好在湖廣巡撫何騰蛟、巡按黃澍等人還是深明大局的,這幫人極力勸說左良玉,左才同意開讀詔書,表示擁戴,並示意副將馬士秀對諸將道:“你們哪個再不聽左公命令要東下,我殺了他!”

隨後,馬士秀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斷長江航線,李國英、徐勇等鼓譟東下的將領這才安靜下來。

只是左良玉這個擁戴也就是嘴上說說而矣,崇禎在時尚奈何不得他,況一個潞王。

南都方面可能也知道節制不了左良玉,所以只是將其寧南伯的爵位提升爲寧南侯,被左良玉把持的平賊將軍印授予其子左夢庚,另外蔭左良玉一個兒子爲錦衣衛正千戶,額外又給了左良玉一個太子太傅的加銜。

左良玉對南都方面的封賞沒有表示不滿,李自成在山海關的大敗讓他得到了喘息之機,也有了進取之意,於七月至九月這三個月,相繼派兵收復了湖北西部的荊州、德安、承天等地。

仍被弘光朝任命爲湖廣巡撫的何騰蛟及崇禎朝任命的總督江西、湖廣、安慶、應天等處軍務袁繼鹹同左良玉的關係都不錯,使得左良玉在湖北的經營越發穩固。

馬士英的聯絡讓剛剛穩定湖北西部的左良玉覺得有利可圖,只是何騰蛟卻不同意與馬士英聯名或聯兵對南都施加壓力,

巡按御史黃澎卻另有打算,認爲此時大明諸軍鎮以寧南侯左良玉最爲強大,而他與左良玉的關係特別密切,因此可以左良玉的兵力爲後盾,入朝成爲中樞重臣。

九月十九日,黃澎上書南都痛罵首輔史可法無能,竟然在天下人皆知吳三桂已經降清,還說他是借清兵收復神京,是什麼功在社稷的義舉。

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九百五十二章 史閣部又犯病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