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

官紳降清,陸四表示理解。

宗室降清,算哪門子事?

人家滿清可是要奪你朱明江山社稷的。

所以朱帥欽這個自遼事以來第一個降清的宗室讓陸四大感驚詫,之前張有芳他們決定降清時並沒有強迫這位“濟王”同他們一起,原因是朱帥欽只是宗室第六等的奉國中尉。

按明太祖朱元璋給兒孫定的爵位制度,一等親王、二等郡王、三等鎮國將軍、四等輔國將軍、五等鎮國中尉、六等輔國中尉。

六等以下,一律爲奉國中尉。除親王、郡王世襲外,餘皆降等,後來滿清也採用了明朝這一降等襲爵制。

但哪怕是不入流的輔國中尉,總是朱明宗室,你要不抗清也行,絕無道理降清。

因此在處置了不應該匯入清水的污水後,陸四命人提來朱帥欽,想弄明白這位奉國中尉降清時是個什麼樣的思想,然後請這位好好上路,然而得到的回覆卻讓陸四驚掉下巴。

朱帥欽可能是已經做好被殺準備,顯得很“光棍”,直接回說他是爲吃飽肚子降清的。

這個答案可謂是真稀奇。

堂堂朱明宗室爲了填飽肚子毅然降清,厲害了。

陸四一臉我不信,除非你開水燙那玩意的樣子。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這快死的人,跟你這賊人又有什麼好花頭的。我降清就是爲了填飽肚子,我假稱什麼濟王,也是爲了填飽肚子,你道我真要保他朱明不成!”

“......”

“你可是太祖子孫,朱明宗室!”

陸四必須提醒面前這位好漢他的身份,從而注意說話時的態度。

“啊呸,狗屁的朱明宗室!”

陸四不強調還好,一強調朱帥欽激動起來了。

“崇禎未死之前,我一家老小八口人連鍋都揭不開,逼得我這太祖子孫出去偷盜,前後叫官府抓了不知幾回,捱了多少頓打!...當時他朱皇帝怎麼不想起我這宗室來!嘿,他崇禎把太祖留下的江山敗光了,倒叫我們這幫宗室出來保明,世間沒這道理!”

朱帥欽一臉氣乎乎,想來真是恨那朱皇帝。

陸四一陣無語,語氣稍稍弱化,問道:“你好歹也是奉國中尉,不至於慘到要出去偷東西養家吧?”

“咱們這幫太祖子孫除了姓朱,撈着他朱皇帝啥好處了?...科舉不讓我們考,生意不讓我們做,手藝不讓我們學,要這樣也成,你朝廷把祿米按時發我們啊!...

再苦一些,按太祖定的規矩,我這奉國中尉一年怎麼也有200石糧食,可實際上呢?一年就給我三四石糧食,一家七八口人攤不到五十斤糧,怎麼活!就這還是我跑到德藩、衡藩那邊哭訴纔給的!”

wωω ▪Tтkan ▪c ○

朱帥欽兩眼通紅,這是真苦。

“朱家的宗室真這麼慘?”陸四半信半疑。

朱廷翰點了點頭,遲疑了下又給陸四講了一個笑話。

這個笑話說的是周王系鎮國中尉朱勤熨家裡實在是沒米下鍋,一家老小餓得嗷嗷叫,結果跑到京裡要告御狀卻被奪爵關進了鳳陽高牆。

爹去做牢了,朱勤熨的兩個兒子還在外面捱餓。

這時有個聰明人給這兩個兒子出了個主意,說宗室進諫不過被囚高牆,不會被殺,但要是關進鳳陽便和你們的爹一樣吃喝不愁了。

朱勤熨的兩個兒子越想越覺得這人說的有道理,於是瞎琢磨一番後,兄弟二人便聯名上書抨擊當朝國政,反正就是胡說八道一番,之後很順利的同他爹在鳳陽高牆碰了面,從此再也不用擔心被餓死,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這兩個人的事蹟感動了很多同樣沒吃喝的宗室,於是鳳陽高牆一下成了宗室們的嚮往之地,最後逼得朝廷不得不下令不許宗室再議國政,總算是把這歪風邪氣給打壓了下去。

想打皇帝的秋風,哪怕是親戚,都不行!

一個好荒唐的故事,一個和陸四前世廣爲流傳的百萬朱明子孫吃垮明朝的故事完全不同的版本。

同鳳陽花鼓戲有的一拼。

陸四牙酸。

“宗室確是過得慘,年過三十不得婚配的大有人在,有死後十年無錢下葬的,有行乞市井,有行乞民間,有流徒他鄉,有餓死道路。名雖宗室,苦甚窮民,俯天仰地,無門控訴。”

周祚鼎有感而發。

因爲朝廷的祿米根本發下不來,大多數宗室窮的要命,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宗室開始作奸犯科,尤其是奉國將軍以下的宗室。

而當地藩王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三法司也不敢俱奏,導致那幫沒飯吃的宗室在一些地方成了有“特權”的小偷專業戶。

“終明一代,宗室作亂六起,燕王之靖難,宣德漢王之亂,景泰廣通王叛亂,正德安化王、寧王叛亂,以上諸王皆懷野心而亂,唯那奉國將軍朱聰灼是吃不起飯而亂。”

朱廷翰說的這個奉國將軍朱聰灼是明太祖十三子代王的六世孫,同樣因爲家裡窮的揭不開鍋,就跑去搶知府劉永的行李,結果被嘉靖處以剝奪一年祿食的重罰。

本來就沒什麼祿米的朱聰灼急了,竟然聯絡一幫宗室準備殺代王及鎮撫大臣,勾結蒙古韃靼入邊,可惜在出塞路上被邊兵擒獲鎮壓。

所以,人朱帥欽爲了一家老小有口飯吃站出造大順的反,又同樣爲了填飽肚子投降大清,完全是合理合規的。

這個人,很聰明的。

他知道可以把自己這個朱皇帝都不管的宗室價值發揮到最大。

“現在朱明宗室到底有多少人?”

陸四有必要弄清這個問題,因爲這個問題很重要。

可朱廷翰和周祚鼎又哪裡知道太多,二人算了下,太祖開國時宗室58人,到成祖永樂時擴至127人,最近一次關於宗室人口數量的官方調查是隆慶年間內閣首輔李春芳編篆的《宗藩條例》,上面好像說是兩萬八千多人。

萬曆至今這幾十年因爲種種原因,明朝沒有公佈新的《宗藩條例》,但推算最多翻兩到三倍,也就是說現在朱明宗室人口當在七萬人左右。

“不是說有百萬宗室的麼?”

陸四詫異。

朱廷翰和周祚鼎也是詫異。

朱帥欽見面前的賊將竟然同人在那給宗室算人數,不由嗤笑一聲:“有什麼好算的?玉牒之上不錄名,宗室同乞丐有什麼不同?這宗室,誰愛當誰當去,反正老子不當,老子也不保什麼朱皇帝!我話說完了,要殺就殺,別他孃的廢話。”

有種!

陸四微微點頭,他很喜歡這位很光棍的朱帥欽,於是決定放其一條生路,但前提是這傢伙得做件事。

“那個衡王你知道吧?”

“昨滴?”

“他在青州,你去幫我把他殺了,我就放你回家,噢,對,再給你幾百兩銀子,省得你這個宗室餓死了。”

弄明對方降清不過是爲混碗飯吃的陸四,同情心一下就起來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鷂子北進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零二章 生擒張獻忠,封親王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五百五十八章 闖王與你們同在!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