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

瀋陽,盛京崇政殿。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稟攝政王,山西範家來報,李自成已經攻取寧武關,明總兵周遇吉從馬上摔下猶徒步奮戰,身中數箭被擒,闖軍將周遇吉懸於高竿之上亂箭射死,後將屍體肢解。據聞周遇吉的夫人劉氏領數十名婦人拒守公廨不降,被闖軍以火燒死。又因周遇吉頑抗,闖軍損失很大,遂屠寧武,嬰幼不遺...”

正向攝政王多爾袞奏報的是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此人原是正紅旗貝子碩託的包衣奴,去年碩託和郡王阿達禮向鄭親王濟爾哈朗、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遊說,謀立多爾袞爲君,結果被多爾袞以擾政亂國的罪名處死,范文程遂被撥入鑲黃旗。

殿上除了范文程外,還有大學士希福和剛林二人,固山貝子尼堪,議政大臣葉臣等數人。

“山西範家等八人實於我朝有大功,以後不可薄待了。”

32歲的多爾袞摸了摸光滑無比的頭頂,看了眼躬着身的范文程,說道:“十五弟搶你妻子的事,本王和諸王貝勒議了此事,決定罰多鐸銀一千兩,奪其十五個牛錄,你看這個處罰可叫你服氣?”

“奴才不敢對主子有怨言,一切悉聽攝政王處置!”

范文程哪敢不服氣,他雖是大學士,但在八旗只是個包衣奴,從前先帝在時對他極爲器重,八旗權貴們都要敬着他,現在先帝不在了,再給范文程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對搶他夫人玩弄的豫王有什麼意見,更不敢說自己不服。

“這事是十五弟做的不對,在這我這個做哥哥的給你道個歉。”

多爾袞實際也頭疼,他不知道自己那個弟弟是怎麼想的,漢臣的妻妾有貌美年輕的取用可以,但怎的對范文程那個四旬婦人起了興致的。他難道不知道這個范文程對大清很有價值麼。

所以,將範的夫人還回去是不可能的,沒有主子看上的還要賞回去的道理,但面子上總要過得去,所以多爾袞這才罰多鐸一千兩銀,削十五個牛錄。

他相信范文程應該不會再有話說。

果然,范文程很識趣,知道奴才的本份。

尼堪咧嘴看了眼范文程,轉頭興奮說道:“十四叔,那李自成現如今看着倒是真成了勢,寧破關一破,北京可就沒擋頭了,照我說,崇禎那糊塗蛋頂多還有個把月就得完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道:“李自成進軍是神速,不到一月就盡取山西之地,現在那個還算能打的周遇吉也死了,崇禎這龍椅是坐不住了。”

尼堪是多爾袞大哥禇英之子,所以管多爾袞叫十四叔,年紀卻比多爾袞還大兩歲。

和他兩個哥哥杜度、國歡不同,尼堪打小就和多爾袞玩在一起,很是得多爾袞喜歡。

“是啊,誰想到明朝亡得這麼快呢,想當年先帝還想過向崇禎稱臣,沒想到先帝這才走了不到一年,崇禎就要成亡國之君了。”

說話的葉臣是皇太極時期的十六大臣之一,曾斬殺過明東江鎮的悍將沈世魁,現佐理正白旗事。

“當年咱們大清實力不如明朝,先帝欲嚮明朝稱臣不過是積蓄實力,”

多爾袞笑了笑,“不過今日稱臣,明日亦可稱君,只要能爲大清獲取足夠利益,虛名不值一較。”

說完,示意范文程別躬着了,對他很是親切說道:“文程先生入金以後,反反覆覆向先帝言及農耕之重要,並親自在各地推廣你們漢人的農耕之法,這幾年我大清國庫充盈,文程先生功不可沒。”

范文程哪敢居功,忙謙虛道:“奴才不過是執行先帝旨意而矣。”

說完,想了想卻複道:“稟攝政王,奴才以爲明朝亡國已成定局,此番關內情形如秦失其鹿,楚漢逐之,故奴才以爲攝政王當出兵進取中原!”

“進取中原?”

多爾袞目中閃過精光,“文程先生以爲我大清當如何進取中原?”

“稟報王爺,奴才以爲我大清八旗戰必勝,攻必取,賊不如我;然而順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賊...”

見多爾袞似有進取中原之意,范文程激動之下忙將心中所想道了出來。

他提出這次入關是爲奪取關內天下,因此要一改以往入關只爲削弱明朝採取的屠戮搶掠政策,要嚴禁軍卒,秋毫無犯。並且每奪得一座城池都要改以往不守之策,駐軍設官安民,以招攬人心...

洋洋灑灑一通,聽得多爾袞不住點頭,爾後看向衆人,道:“文程先生所言入關之事,你們怎麼看?”

大學士剛林當即上前奏道:“稟攝政王,我大清已有中原歷代朝廷傳國之寶,此是君臨天下的象徵!昔五虎上將扈爾漢率兵東征,爲黑龍江滔滔江水所阻,天公相助,一夜冰凍封江,天塹變成通途;薩爾滸大戰前夜,尼雅瑪山紫氣縈繞...種種跡象表明,我大清順天愛民,爲上蒼所佑,有神人相助。今明失其鹿,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請攝政王上承天意,下順民心,早日發兵定鼎中原!”

尼堪和葉臣等人也是心潮激動,紛紛跪倒在地,齊呼:“請攝政王早發大軍定鼎中原!”

大學士希福卻沒有如尼堪等人那般激動,而是斟酌後,出列奏道:“稟攝政王,賊李自成雖東逼北京,然明朝百足之蟲僵而不死,若我八旗現在入關仍需與明朝的關門之兵作戰。勝則才能入關,然屆時必與李自成的賊軍主力相爭,我大清雖兵強馬壯,但兵馬之數卻不足以和賊軍相爭,萬一失利,我大清根基必爲之動搖,故奴才以爲入關之事,攝政王當三思。”

希福還有句話沒敢說,就是多爾袞真有入關之心,也當與諸王貝勒相商,尤其是要取得另一位攝政王、鄭親王濟爾哈朗同意纔可,然後上奏天子,而不是由他一人決斷。

“賊兵馬衆多又如何?我大清自太祖皇帝十三付鎧甲創業以來,哪次不是以少擊多,先帝於松山之役更是傾我國之兵,連那老人少年都要執兵隨戰,此等氣度又豈是那明朝與賊人配有!今明朝敗亡已成定局,我大清若不趁勢入主中原,等那李賊穩固關內,怕我大清再無機會!”

多爾袞並非叫范文程說動起了入關之心,而是早有逐鹿之意,當下便令明日召開諸王會議,相商入關之事。

同時命范文程廣派細作入關,隨時掌握關內明軍及賊軍動向。至於關門明軍那裡,更是要在大清爲官的諸多降將降官書信招降。

又令漢軍多造大炮火器,以爲入關之用。

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報告政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四百零四章 陸四的婚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一百六十五章 都督,南京那個娘們來了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二百五十六章 淮陰侯的價碼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墳者在哪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四百章 白面書生盡壞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二百零七章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