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

鹽城縣,陸家祖墳,新土之上,遍地紙錢,上百根嶄新的哭喪棒插滿了大大小小的墳堆。

按照當地習俗頭戴白帽外加麻繩繫腰的陸四已經嚎哭了大概有一柱香時辰,聲嘶力竭,悲痛萬分。

本名徐大富,現爲淮軍第一鎮第二旅旅帥的徐和尚端坐在地,領着一幫真和尚在那一邊唱着佛經,一邊“嘟嘟嘟嘟”的敲着木魚。

別說,徐和尚的功底還真不賴,那經文從他口中唱出來,比那“依呀呀”的崑曲、江淮戲都好聽。

都督家祖墳重新下葬這種事肯定要有和尚來做法事,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由“大將”來充和尚的,一來與禮不合,二來有辱淮軍旅帥身份。

再者,徐和尚還擔着大順興化都尉的“掛職”,所以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陸四也不能讓徐大富替他家敲木魚唱佛經,那樣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可徐大富非要這樣幹,還說什麼都督不讓他唱經,就是瞧不起他什麼的。沒辦法,人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陸四無奈點頭的同時心裡也很暖和。

孫武進眼瞅着徐和尚都唱經了,心裡着慌的很,但他不會唱經,所以想了又想給自己弄了頂白帽子戴在頭上,手拿兩根哭喪棒“撲通”跪了下去。

陸四初時沒注意,等哭了一會才發現邊上的孫武進也成了陸家的“孝子賢孫”,那刻真是着實愣住,然後心中感動,果然日久見人心,板蕩識忠臣啊。

“哭墳”是傳統,莫說陸四隻是個節度使,就是貴爲皇帝,祖墳被挖了也得嚎上幾嗓子。

當年崇禎聽說張獻忠刨了他家祖墳時,不就在大殿上當時哭成淚人了麼,哭着喊着什麼孫兒不孝,無能之類的,然後跑太廟跪了一天,一月不食肉葷。

同樣,陸四也在喊不孝。

哭是必須哭的,只是過分悲痛且過份投入的後果就是嗓子太過乾啞,到後面實在是無淚可出,相當的耗精神。

這個時候按傳統就必須有人過來扶起陸四加以勸慰,陸四再激動嚎一嗓子,便算完成做後人的本份。

然而,不知道怎麼回事,始終沒人過來拉他起來,陸四受不住了,幾次以微不可察的手勢示意孫武進別他孃的假嚎了,趕緊爬起來扶老子起來。

但是可能各地風俗不同,河南人孫武進沒明白都督的意思,而是傻乎乎的接連給都督送了幾條毛巾擦淚,這讓陸四愛恨交加。

終於,在沒人勸慰的情況下,陸四自己收了聲,緩緩從地上起身。之所以是緩緩,是因爲跪得太久,小腿快抽筋了。

“阿彌託佛!”

木魚聲同那唱經聲恰到好處的也是嘎然而止,一衆真假和尚同時收音,也是整齊。

“都督,再給列祖列宗們燒些紙錢吧,”

孫武進妥貼的抱了一大捆紙錢來,陸四“嗯”了一聲開始燒起紙。原先墳中的棺木連同屍骸實際都叫吳茂才命人燒燬了,因此這些新墳其實都是空墳,連衣冠冢都算不上。

正燒着,突然一陣狂風襲來,將那燒着的紙錢捲上半空。

“都督祖先顯靈了!”

孫武進激動莫名的大叫起來,衆人也跟着大呼小叫,把正被煙嗆到眼睛的陸四也看愣了,繼而趕緊誠惶誠恐的往地上一跪,連磕幾個響頭,喃喃有詞,就是不知在說什麼。

終於,風平,煙止。

陸四的神情已從悲痛變成憤怒,一聲怒喝:“帶上來!”

頓時,一百多人被五花大綁的帶到了陸家祖墳前,皆是吳氏一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俱是驚慌恐懼,不少人看到陸四嚇的直接腿軟跪倒在地,哀號此事與他們無關,求陸四爺開恩放過他們。

“列祖列宗在上,孫兒文宗不孝,以致祖先宗墳被惡人所毀,於地下不得安生!...今文宗未能擒獲刨我祖墳之禍首,便以禍首一族先祭列祖列宗,待他日擒得那禍首,文宗必將此人帶於祖先墳前碎屍萬段!”

言罷,是冰冷的一個“斬”字。

“斬!”

上百旗牌手大刀同時揮下,上百吳氏族人瞬間斃命,鮮血將陸家祖墳前的泥土、雜草全部染紅。也讓無數圍觀的鄉民心爲之一揪,膽小的“哎呀”一聲別過臉去不敢看。

“要是諸位鄉親嚇着了,陸文宗在此給諸位道聲不是!”

陸四環顧一衆鄉民,繼而一個深深躬身,起身之後,憤而揚聲說道:“諸位鄉親,非我陸文宗狠毒,實是他吳家挖我祖墳在先,若不以吳氏族人血祭我陸家列祖列宗,我陸文宗何以爲人子孫!”

衆多圍觀鄉民聽了這話都是嘆惜,但對陸家復仇之舉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這吳氏族人死的是慘,然是咎由自取,誰讓他們的族長吳老爺刨了人家祖墳呢。

刨人祖墳比殺人父母更可惡,比罵人斷子絕孫更歹毒,莫說手裡有兵的陸家,就是平頭百姓也得拿上鋤頭和那挖墳之人拼命,殺他全家。

那邊旗牌兵將被殺吳氏族人拖入事先早已挖好的大坑,上百兵一起揮土,瞬間便已爲地下亡靈。

陸四沒有讓人去刨吳家祖墳,一來是沒有必要,二來也怕挖出點什麼。

“都督,法事已畢!”

脫了僧袍換上旅帥服的徐和尚看着也是殺氣騰騰,和剛纔低眉順眼的慈僧模樣判若兩人。

“回去吧。”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最後看了眼陸家新埋祖墳後,陸四負手向着遠處自家方向走去,雖然家中已經無人,但既然回來了總要住上幾天,順便主持一下鹽城縣的清鄉工作。

待都督走後,孫武進卻將徐和尚拉到一邊,瞅了眼四下無人,方悄悄問道:“都弄妥了?”

“弄妥了,我特意請寺裡幾位高僧出的手,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斷不了!”徐和尚非常肯定,因爲他請來的高僧不僅是朦朧院有名的僧人,更是鹽城縣這一帶最德高望重的大師。

“如此甚好!”

孫武進寬下心來,他別的不怕,就怕都督家祖墳的龍氣叫那狗日的吳茂才給斷了,那樣的話,他可就當不了從龍功臣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三百一十四章 搶救性保護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五百七十四章 漢軍八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愛塔能聽我的麼?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已死,天下歸都督也!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四百零九章 讓他們害怕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