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

“史公,江上風大,還請史公能至舟上暫避。”

應廷吉已是第三次懇求幕主暫避風浪,然而儘管江上風越來越大,一身蓑衣的幕主史可法卻絲毫沒有上船躲避風雨的念頭。

“縱使督師決意殉國於此,也請督師爲這渡口數千將士計,強撐精神,而不是自覺瞶瞶...”

謀士朱國材既感幕主赤誠殉國之心,又恨幕主事到臨頭無一所爲,只一心尋死,情急之下竟是說了重話,幸被應廷吉及時眼神制止,後面的話纔沒有說出。

“留都百官皆安守故常,不達時務,唯督師奔走撫輯,今日之戰雖敗,我軍卻猶存實力,督師豈可輕棄。”

應廷吉心中暗歎,自家這位幕主節秉清剛,不知是他們這幫幕僚的幸呢,還是悲。

葉明水持傘在邊,默默看着。

史可法依舊負手遠眺大江,就在應廷吉、朱國材等幕僚以爲幕主又如先前那般不願與他們多說一言時,史可法卻長嘆一聲,回首看向衆人,道:“五日了,南都可有一兵一卒至?誠如喜臣所言,這南都無有時務之人啊。”

衆人皆是黯然,不說那不聽調令擅自逃回的張天祿、張天喜兄弟,就這時隔五日對岸無有一船兵來,無一員官來,都叫人絕望。

南都百官,同那與國休慼勳臣,真正是無一人!

“喜臣,鄰翼,我大明天祚怕真不長矣,”

史可法緩緩轉過身子,視線在一衆幕僚官員臉上一一掃過,最後了無生機的搖頭長嘆:“吾雖有忠貞,又豈能迴天?”

言罷,堅毅復現。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今吾一不能定淮揚,平賊亂;二不能調鎮將,明法紀;三不能肅吏治,實時務。吾只願以吾之死,喚醒那南都麻木衆人,社稷一旦覆亡,他們豈能再醉生夢死,過那追歡逐樂,尋花問柳,燕巢幕上的日子!”

史可法真是死志已決,距賊首送信恐嚇已過大半時辰,料想賊兵必將發起進攻,趁風雨之中官兵火銃無法使用畢其功於一役。

故他於這人世間,不長了。

但願剛纔這番話能入南都,叫那幫麻木之人清醒纔好!

衆幕僚連同那鄭鴻逵、葉明水諸將都是不言,史公心意已決他們無法規勸,又知賊人即將來攻,心底算盤自各有撥弄。現在尚能堅持,不過是爲送史公最後一程而矣。

然而就在史可法屏氣靜待賊兵大舉來攻,好做最後了斷之時,遠處卻忽的騷亂起來,繼而就見無數官兵朝賊人那邊奔去。

“是何部如此悍勇?”

史可法愕然:莫不是官軍血勇之士主動攻擊?

鄭鴻逵等人也是吃驚,因並無軍令出擊,何以衆兵皆東去的。有不少人所想與史公一般,真以爲是士兵不甘困頓,奮勇一擊,不禁精神爲之一振。

然而再瞧那東去諸兵,並無喊殺喝號,反倒看着歡天喜地,手舞足蹈,更遠遠有那呼朋喚友之聲,再細聽,竟有“拿銀去,拿銀去”,“尋富貴,尋富貴”的呼叫。

這?

遊擊葉明水第一個變色,顯是想到什麼,未幾就有中軍官面色驚慌前來急報,說道賊人誘降,官兵盡皆投賊去了。

“朝廷之兵,竟不堪至如此麼!”

史可法痛苦之下便欲抽劍斬石泄怒,然其佩劍早已豁口不用。

.......

一傳十,十傳百,四千餘明軍爭相前來投奔,此情此景讓於風雨中同樣屹立的陸四也是無言,發出同那史公可法一般的心嘆聲:“這朝廷之兵,真不堪至此麼?”

淮軍信守承諾,來投明軍皆賞銀一錠,有軍官率部而來,又或拉人前來者,皆照給賞銀。

所耗不過黃白之物,卻得兵卒四千有餘,實是划算。

再看那渡口已是空無一人,只海舟之下碼頭之上寥寥百來人。

“陸兄弟,我看這明朝真的不行了,咱們還是老實做大順的官軍吧,真要向你說的那個什麼史公投降話,我還不如帶兄弟回鄉種地去。”

草堰孫四的這番話讓陸四心中爲之一動,再看其餘衆人,無一不是覺得孫四言之有理的樣子。

“就這幫廢物也值得我們效忠?也就是沒船,若要有船,我淮軍連他南都也一塊打了!”

大團孫三“呸”了一口,“呸”的既是那幾千爲了銀子一轟而來投降的官兵,也“呸”的是那碼頭上無能的明軍統帥。

如果說從前明朝監河軍、高郵衛及那揚州史德威部、甘肅李棲鳳部、四川胡尚友部不過讓淮軍初步建立了對戰明軍的信心,那瓜洲渡之戰則讓淮軍上下生出了對明軍的徹底輕視之意。

這個輕視不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輕視,而是我真的比你能打,真的比你強的自豪之心。

這個心態的建立對淮軍的強大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打亂了陸四的計劃。

正如孫武進當初對衆人解釋爲何要向大順歸順的原因,陸四是想借勢,借大順的勢在明朝那裡讓淮軍賣出大價錢來,從而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抗清鬥爭中減少來自淮軍後方的壓力。

可現在,明軍不堪表現已然讓這個勢達到了最高點——賣無可賣。

誰也不願意向遠不如自己的人低頭。

這不是尊嚴問題,而是真正的生存問題。

除了陸四自己,淮軍內部顯然已經沒有幾個人再願意跟南都什麼史公談招安了。

這會,只怕諸將都已經蠢蠢欲動要將那個史公也逮了。

陸四不知道前世中李定國、孫可望、李過、李來亨他們在面臨這個問題時,經歷了什麼樣的心理鬥爭。

但他知道,淮軍的這個“勢”絕不能消退。

“回揚州,同我去接大順永昌皇帝的旨!”陸四掉轉馬頭,示意齊寶牽繮。

孫武進一愣,脫口道:“陸爺,那史可法?”

“由他去吧。”

陸四扭頭朝碼頭上看去最後一眼,他不會殺史可法,哪怕史可法坐在那裡等他去殺。

史冊流芳,雖未滅奴猶可法;

洪恩浩蕩,未能報國反成仇。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陸四會殺很多人,殺人時也從不會多考慮,但有的人,他是不能殺的。

史可法算一個。

已成“光桿司令”的史可法是繼續在這瓜洲渡要做明朝的殉國忠臣,還是做其它選擇,陸四都無興趣了。

他現在要去接大順永昌皇帝的旨,正式做大順的官。

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五十八章 搶藩庫第二百零八章黃闖子的兵不好打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龍降世 萬歲加冕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三十四章 咱們要比官兵更狠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五百三十二章 長刀出,必飲血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四百七十八章 侯爺真天子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