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南下

其實有一點,宋徽宗料錯了,即使日後或許燕雲境內的府兵會聽從武大調遣,可起碼就當下而言,短時間之內,他們還在“待價而沽”,確切的說,他們還不是武大的人。

雖然還能留在燕雲的府兵,全部都是漢人,可即使如此,那又怎樣?大家都是漢人,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聽從武大號令的。

如今的燕雲境內,武大自然是最大也最高的山頭,可除此之外,如今的燕雲山頭林立,甚至有許多府兵直接自立門戶了,誰都不理誰,誰也不會聽誰的調遣。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與人之間本就分親疏有別,並不是他武大站在道德制高點登高一呼,便萬衆朝拜的,那都是扯淡。

另外,包括頭幾日前來拜見武大的燕雲各地地方官員,也並不像他們在北燕王府表現的那般低眉順眼。

雖然武大稱王已經是大勢所趨,但表面服從,偷偷抵抗,這種事情自古有之,在武大這裡自然也不可能禁絕。

尤其是武大所羅列的某些對百姓有福的舉措,深深的傷到了某些地方大員的個人利益,他們不會輕而易舉的便繳械投降,勢必會在背地裡給武大搗亂。

而這一切,都需要……北燕王府解決。

不錯,武大這種懶人,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爲,何況他一個人也忙不過來不是?

……

宋遼兩國京師,離燕京都很是遙遠,兩國禮部官員尚未抵達,但各自的聖旨卻來的很快。

武大心裡頭很清楚,他們是眼見無法阻止自己自立爲王,如今是在爭先恐後的對自己示好了,唯恐慢了對方一步。

對於這兩道聖旨,武大都沒有親自去接,以公務繁忙爲由,由西門慶代勞接旨,搞的宋遼兩國宣旨的太監一副便秘的德行,卻又不敢發作。

可不是,聖旨所致,到哪兒不是得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當祖宗一樣供起來?可到了武大這裡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連正主兒的面兒都沒見着,而且西門慶這貨也很壞,接旨的時候連跪都沒跪,等太監唸完,很是無所謂的接過來扔給了旁邊的家將。

注意,是扔

不分先後抵達的宋遼兩國太監看到這個動作,就不是便秘了,而是特孃的就跟吃了大便似地,臉都綠了。

更爲過分的是,接完旨,西門慶扭頭就走,別說賞錢,看來連一碗茶都欠奉。

可憐的,傳旨太監一行人,只能自己掏銀子下館子嘍。

……

其實相對於宋徽宗而言,遼國那位皇帝陛下的確更加狼狽,當初武大早就明確給他進言,他不聽,只想壓榨武大腦子裡的各種神奇手段,不願封武大這個漢人爲異姓王。

如今可倒好,損兵折將,連南院大王都被武大個砍了,還不得不吞下這顆苦果,現在還不得不封武大爲異姓王。

可惜,無論是他這位遼國皇帝陛下還是大宋宋徽宗,這兩道旨意都下的太遲了一些。

以武大如今的實力,完全可以自立爲王,事實上他已經開始在做了,需要你們假惺惺的冊封嘛?

錦上添花,終究不如雪中送炭,說的便是這個道理了。

尤其是遼國,簡直是有些馬後炮的意味。

武大雖然不喜歡無休止的征戰,但他畢竟是漢人,如若遼國真要撕破了臉開戰,武大即使無法佔據燕雲十六州的全部州府,但以他如今的實力,固守數州還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武大對於遼國,除了不想引起戰爭導致無辜百姓遭難之外,其實也一直是居心不良,他對遼國更多的是懷有利用的態度,反正遼國與金國之間的廝殺,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無論遼國能不能戰勝金國,總歸是替我們漢人削弱了金國的實力,所以說到底,武大不是十分在乎遼國的態度。

當然,無論如何,宋遼兩國暫時不打算對武大用兵,終究還是有些好處的。

首先,遼國皇帝陛下旨意一出,起碼燕雲境內的遼兵,總不能還拖拖拉拉的不願離開吧?這替武大減免了不少麻煩。

其次,宋徽宗既然下旨主動封武大爲異姓王,雖然這道聖旨下的很無恥,畢竟燕雲本來就不在大宋掌控之內,可無論如何,都讓武大鬆了一口氣。

武大之所以一直沒能將陽谷的武府人馬,尤其是金蓮母子接到燕雲,主要就是因爲宋徽宗對陽谷武府的監控實在是過於嚴密。

如今的陽谷早已不是原本的陽谷,連縣令都換了,除了百姓和武府人馬,其餘的官員與府兵,全都換了一個通透,全部都是宋徽宗的心腹。

武大如若貿然將金蓮母子強行接離陽谷,暫且不說是否能夠千里奔波順利抵達燕雲,勢必會引起宋徽宗的強烈猜忌。

說句難聽的,陽谷武府如今就像是武大留在大宋境內的人質,只要金蓮母子不離開大宋,宋徽宗就會對武大更加優容一些,手段也會溫和一些。

只是,即使如此,依舊讓武大很是不痛快。

男兒一世,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即使闖下再大的功業,又有何用?

所以,在接連接到宋遼兩國兩道聖旨之後,武大大體安排了一下,不顧西門慶的強烈阻止,輕裝簡行,秘密南下。

此次南下,武大首先是要順道仔細看一下沿途燕雲各大州府的情況,看看他北燕王府所羅列的舉措,各地州府到底落實了幾分;

其次,經歷了這麼多次生死大戰之後,武大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的武功實在是太低,老是待在王府,他不可能有質的飛躍;

第三,武大需要親自走一趟燕雲南境軍營,這裡是燕雲與大宋交界處,乃是重中之重,由不得武大不小心,何況他可不是宋徽宗那種禪讓皇位的君王,他是用武力與實力自立爲王,卻不親自走一趟軍營,這的確有些說不過去,而且有些事情他需要與童英商議;

最後,也是最爲重要的目的,武大需要看看蛛網與黑鴉的真正實力,他要跟隨四海鏢局的鏢隊,一路南下,深入大宋腹地。

他要回陽谷一趟

第290章 驚天之變(二)第506章 飛起來第200章 破局第560章 處置第214章 狼狽爲奸第316章 假肢?第432章 致命的破綻第498章 風雲突變!(四)第352章 上京城之亂(三)第209章 二進“宮”(上)第606章 鷹擊長空第396章 高明的刺殺第53章 一曲驚天下第68章 君山會第460章 有間客棧第689章 硬漢!第562章 飛虎旅第504章 天家無情第253章 想與不想第299章 強盜?土匪?(一)第403章 截然不同的舉措第41章 不死不休!(一)第401章 兩個女人一齣戲第436章 強勢登場第524章 好,戲,登,臺!第139章 蒼蠅第651章 對峙!第352章 上京城之亂(三)第529章 雙喜臨門第673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545章 安家落戶第342章 微妙第422章 震撼第402章 殺雞儆猴第509章 飛天之術!第43章 不死不休(三)第563章 災難第238章 陳留第533章 狐假虎威第68章 君山會第149章 全面反擊(四)第133章 鬥智(二)第179章 劫殺(一)第642章 無所畏懼第188章 汴京第698章 傳承!第314章 合謀(二)第300章 強盜?土匪?(二)第306章 時刻準備着(一)第233章 解圍第662章 燕雲,不可輕辱!第279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第290章 驚天之變(二)第234章 結果第283章 行路難,行軍苦第630章 底牌迭出第674章 傷兵滿城,骨子裡的驕傲第420章 大風起第561章 燕雲之禍第117章 夜不能寐(一)第530章 倭國亡國之日!第693章 驚變!第517章 蠢豬第346章 暗流涌動第157章 全面反擊(十二)第385章 墨家男女第574章 梅園有客(二)第196章 是非曲折第102章 上梁山(二)第218章 陽谷的幸福生活第294章 天塌地陷(二)第54章 隱患第357章 碾壓第233章 解圍第563章 災難第598章 大王城,築京觀!第624章 引蛇出洞第328章 同人不同命第75章 警兆第10章 逃不掉的宿命第469章 野心!第610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430章 峰迴路轉!第459章 鐵血第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42章 微妙第697章 徵天下,給你家!第243章 蔬菜大棚第467章 最大的隱患!第120章 疾風驟雨(四)第446章 自立爲王(三)第446章 自立爲王(三)第589章 一往無前!第687章 千里尋夫!第1章 家有嬌妻名金蓮第576章 圖謀天下(上)第417章 強勢制裁!第237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691章 難纏的傢伙!第367章 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