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兩道聖旨

武大這個人呢,說到底,是一個很懶的人。

這一點從他剛剛穿越到大宋,與西門慶合作做第一筆生意就可以充分的表現出來。

當初倆人,哦,還要加上早已故去的王婆,合夥開製鹽坊,武大就只是教了他們一遍如何製鹽,然後就只動腦動嘴,絕不動手,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西門大官人親力親爲。

也正是自那個時候開始,武大與西門慶之間的關係正式定性,西門慶搖身一變成爲武大的頭號馬仔加最好的兄弟,負責管理武大麾下所有的產業,而武大……則是一名極爲合格的甩手掌櫃。

如今,武大要在被遼國佔據百年的燕雲十六州自立爲王了,西門慶終於再也無法一個人獨自承擔所有事情,於是乎,懶人武大便悲劇了,悶在府裡一門心思的處理事務,再也沒有心思調戲個小姑娘,折騰點新花樣啥的。

可悲,可憐,可嘆。

……

除了武大之外,還有一個人如今更加煩惱,那就是大宋九五之尊,皇帝陛下宋徽宗。

宋徽宗當初爲了坐穩皇位,把他眼中的最不穩定因素,功高震主的童貫給殺了,如今,他悔青了腸子。

當初童貫率領的十五萬忠勇軍,是從西北邊軍調派而來,揮師北伐,與遼兵交鋒戰死許多,又被他宋徽宗陰死或者直接砍頭砍了許多,前期後後,這十五萬大軍就沒了。

加上他清理大宋境內各地軍營裡的童貫心腹,尤其是西北,又得殺了個三萬人左右。

本以爲這十八萬人一死,他便可以高枕無憂,全力北伐,沒成想,童貫死了,結果出來一個更加讓人頭疼的武大。

大宋西北本就戰事不斷,那裡的吐番各部以及西夏,在童貫死後,蠢蠢欲動,宋徽宗只能繼續派兵去西北鎮壓,這一去,就是五萬兵卒。

可千算萬算,沒想到童英在西北整了那麼一出,把朝廷派去的大將幾乎全都給宰了,帶着十萬大軍去投靠武大。

如此一來,宋徽宗又得繼續爲西北增兵。

這前前後後細算起來,他宋徽宗爲了除去童貫,可以說是明面上便已經損失三十萬大軍。

大宋兵馬全部都算上,也就至多兩百萬,其中八十萬禁軍全都在汴京城,宋徽宗不敢擅動,加上損失的人馬,就超過110萬大軍動彈不得,而剩下的九十萬大軍,其中一半得駐防,剩下的一半是各地的府兵,欺負老百姓各個是好手,去沙場征伐?吹呢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馬去討伐遼國,不,確切的是他臨時都不敢出手對付堂而皇之佔據燕雲十六州自立爲王的武大。

武大手上有多少人馬呢?骨幹是童英帶去的十萬身經百戰的西北邊軍,以及五萬梁山與摩尼教精銳,再加上原本遼兵中的漢人子弟投誠,武大手中能夠調動的人馬絕對已經超過二十萬,而且莫要忘了,燕雲十六州境內的大部分府兵,大概只要武大稱王,也就俯首稱臣了。

何況,他宋徽宗心裡頭門兒清,四海鏢局的人馬全都是陽谷梁山晁蓋摩尼教方臘以及河北盧俊義組成的,隨時都可能留在燕雲境內爲武大效力。

這樣的情況之下,宋徽宗拿什麼去討伐武大的燕雲十六州?

如今宋徽宗是悔不該當初看不起那些江湖草莽之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委實沒想到,武大將這些江湖勢力集結到一起,居然會如此的難產。

而且,宋徽宗心知肚明,大宋境內的各大作坊以及錢莊,都隱隱受到武大的制衡,毫不客氣的說,武大還掌控着他大宋接近一半的經濟命脈,這也是當初宋徽宗之所以要講武大與童貫一起剷除的原因之一。

只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他非但沒能剷除武大,反而刺激了武大的崛起,變相的助長了武大在燕雲強勢稱王。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是謂宋徽宗是也

大宋朝廷爲了如何處置,確切的說是如何對待如今的武大,已經吵了許多天,可惜依舊吵不出任何名堂。

宋徽宗很是懷念以前以蔡京爲首的文官,與以童貫爲首的軍方大吵大鬧,雖然很煩,可起碼能拿出一個明確的主意來,可現在呢?童貫死了,童系的樑守道等人人人自危,不置一詞;而蔡京那隻老狗打着閉門養病的旗號,根本就特孃的不上朝,朝堂上只剩下一些無用之人。

而最新崛起的周侗與宋江一系的官員,爲了避嫌,根本就不談論武大,閉口不言。

宋徽宗……怎是一個糾集了得?愁的頭皮屑唰唰的掉啊真事

今日朝堂之上又吵了半個時辰的廢話,宋徽宗終於怒了,拂袖而去。

回到御書房後,宋徽宗思索了許久,終於做出了決斷。

“來人,傳旨,封……原陳留縣子武植爲……燕王命禮部立刻拿出一個章程,該有的尊榮,一應禮數,不可短缺”

……

與宋徽宗同樣尷尬的,還有遼國那位皇帝陛下。

武大在葫蘆口大破遼軍之後,便派人給他送來了一封信,信裡的內容很簡單,大體意思就是說,有我武大在燕雲自立爲王,大宋就不可能暢通無阻的揮師北伐,有了這層緩衝地帶,你大遼就燒高香吧,少來撩撥我,趕緊一門心思的去收拾金國吧。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你好我也好,大家好纔是真的好。

這話說的是大實話,可堂堂一國之君,如何能受的如此輕佻的言語挑釁?

何況,武大還把他大遼的錢袋子燕雲十六州給佔據了?

但是遼國同樣很糾結,他們必須派大兵先去抵擋金國的攻勢,在南院大王戰死後,遼國根本不可能調用數十萬大軍討伐武大,所以遼國皇帝陛下一怒之下,便將圓圓姑娘喚來,下旨去刺殺武大。

只是很可惜,他派出去的那些刺客,一去不返,且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

沒有消息,自然便是最壞的消息了。

遼國朝堂之上商議了許久,最終只能與宋徽宗一樣做出了一個同樣的決定。

“傳旨,封……武植爲……燕王”

第136章 鬥智鬥勇(三)第9章 釀酒坊第381章 雪中炭第415章 恩將仇報第651章 對峙!第292章 驚天之變(四)第550章 傳承!第630章 底牌迭出第481章 跨時代的紀念性一刻第356章 這,纔是戰爭!第225章 奇襲,那一道道閃電第576章 圖謀天下(上)第365章 低頭思姑娘第269章 夜襲蔡府!第633章 烽火四起!第497章 來戰!(三)第217章 不一樣的宋徽宗第543章 後繼有人第90章 丁卯第625章 麻生大公!第399章 心亂如麻第336章 滅口!第523章 觀人於微!第278章 蓄勢待發第304章 故人!第509章 飛天之術!第44章 開府第78章 黑雲壓城(三)第332章 功虧一簣第523章 觀人於微!第28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三)第596章 刀出鞘!第275章 塵埃落定第424章 秘密會晤第94章 劫殺第89章 利誘第366章 去幫忙哩!第189章 風波起第679章 指腹爲婚!第140章 取死之道(一)第362章 殺回去第295章 天塌地陷(三)第527章 全世界都要講中國話!第133章 鬥智(二)第85章 人間百態第322章 鐵血十三鷹(一)第260章 人心如狗(二)第232章 僵持第381章 雪中炭第368章 天下英雄,齊聚燕雲!第500章 天下大亂(二)第59章 陝西大俠周侗!第124章 我替你抗(八)第658章 兒女雙全第516章 致命的漏洞第547章 雙線操作!第418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41章 妙不可言第199章 面聖第171章 發佈會(三)第341章 妙不可言第64章 邀請第138章 回家第355章 衝殺第46章 風起雲涌(一)第614章 戰,永不休止第417章 強勢制裁!第508章 天上飛,地上追第521章 盛況空前!第530章 倭國亡國之日!第235章 餘波第70章 梁山派系之爭第548章 倭國人的哀鳴第13章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第58章 西門慶的愛情第604章 大獲全勝!第382章 氣吞萬里第226章 陷阱第342章 微妙第572章 趁火打劫!第663章 死不歸降第353章 上京城之亂(四)第16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198章 聯手打壓第579章 除夕之夜第669章 菊花保衛戰第389章 一戰驚天下第326章 勃發第432章 致命的破綻第348章 蓄勢待發第598章 大王城,築京觀!第240章 吃虧就是賺便宜!第386章 墨家大長老第331章 狗咬呂洞賓第561章 燕雲之禍第312章 胡縣令的悲哀第131章 八方雲動第289章 驚天之變!(一)第592章 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