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

三月上,洛陽,天子行轅。

大將軍李弘、右衛將軍張燕、護軍將軍賈詡、五官中郎將田疇等人圍在地圖前商討局勢。

荊州軍和豫州軍反攻穎川,這在預料當中,但曹操、孫權和袁譚聯手,出兵攻打陳留卻有些出人意料。

穎川戰場上有五萬北疆軍,在叛軍三路攻擊的情況下,兵力的確有些緊張,但目前尚無增援的必有,因爲叛軍在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上都沒有明顯優勢。北疆軍依靠堅固的城池,縱橫交錯的河道,完全可以把叛軍阻擋在穎川邊境。不過,假如曹操和袁譚的聯軍攻克了陳留,對穎川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穎川就危險了。

“我覺得有必要增援陳留。”傅幹指着地圖上的陳留郡說道,“陳留現在的位置很重要,陳留能否堅守直接關係到中原局勢的發展。”

“以陳留爲中心,向東,它和昌邑、任城形成了對兗州腹地的保護。向北,它保護了河北和洛陽之間的數條糧道。向西,它保護了河南,幫助大軍全力圍攻洛陽城。向南,它對豫州和徐州形成了威脅,並且保護了穎川戰場的側翼。”

“曹操、孫權、袁譚聯手攻打陳留,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截斷我們的糧道,攻擊河南和穎川,並威脅兗州的安全。”傅乾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的穎川,“叛軍要想解救洛陽城,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攻佔陳留,以主力殺進穎川,東西夾擊顏良大人,讓他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穎川一旦丟失,洛陽城南部關隘就處在叛軍的直接攻擊之下。只要大谷、伊闕和?轅三關有一個丟失,我們攻擊洛陽城就有可能失敗。”

“曹操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兗州。”王凌說道,“雖然打穎川有助於迅速救援洛陽,但對曹操來說,救出袁紹對他沒什麼好處,兗州纔是他的真正目標。現在我們的主力都在洛陽城,兗州的守軍很少,如果他能攻佔陳留,把我們的主力堵在洛陽,他就有足夠的時間橫掃兗州。這樣他既能把我們的主力調出洛陽城,又能佔據一部分兗州郡縣,一舉兩得。”

“兗州亂了,我們的糧草就會出問題,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搶在曹操之前支援兗州爲好。”玉石望着李弘說道,“讓奉先(呂布)守在陳留,我親自率軍駐防於定陶、昌邑一線,同時讓青州的臧霸大人、魯國的高順大人、任城的魏續大人率軍南下攻擊徐州,你看如何?”

“不行,如果這麼做,我們正好中了曹操的奸計。”張燕搖手道,“曹操一支大軍攻打陳留,我們卻在數個戰場上發動攻擊,還從洛陽城下抽調援軍回守兗州,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軍心士氣,都會大受損失。要打,就在陳留打他,把他打得狼狽而逃,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兗州的戰事應該由兗州軍隊解決,沒有必要從洛陽城下調兵。兗州的高順大人、魏續大人手裡還有足夠的軍隊可供調遣。”田疇說道,“目前徐州的留守軍隊根本不可能北上攻擊,在他們採取守勢的情況下,呂布大人可以把高順、魏續兩位大人的主力調到陳留戰場作戰。”

“曹操和孫權的人馬並不是很多,他們要想達到攻擊目的,只能集中力量於一個戰場,否則他們將一無所獲,甚至可能被我們擊敗。”賈詡說道,“所以我個人認爲,曹操在攻克陳留後,出兵打穎川的可能最大。因爲只有在穎川戰場上,他們才能形成兵力上的優勢,才能得到最大的戰果。”

帳內諸將爭論不休。

李弘笑着揮揮手,示意衆人安靜一下,“諸位大人認爲,曹操和孫權爲什麼要和袁譚聯手攻打陳留?他們想得到什麼?”

李弘的目光投向了蔣濟。蔣濟遲疑片刻,微微躬身說道:“對於曹操和孫權來說,我們打下洛陽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爲了生存,他們當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反擊。此次反擊如果成功,他們幫助袁紹保住了洛陽,天下極有可能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這大概就是他們想得到的東西。”

“那你認爲南北對峙之局是否會出現?”

“按照朝廷現在的用兵策略,大軍攻克洛陽後,隨即西進平羌,穩定西疆,所以……”蔣濟小心翼翼地看看李弘,非常謹慎地說道,“所以我認爲此次大戰結束後,天下不可避免要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

李弘讚賞地點點頭,“現在諸位大人明白了?關鍵是洛陽。只要我們打下了洛陽,天下大勢就控制在我們手中。”

“急令穆斯塔法,帶五千鐵騎奔赴陳留,幫助呂布大人拖住叛軍,給我們攻打洛陽贏取時間。”

“告訴呂布大人,我沒有援軍拾他了,請他儘可能利用兗州的軍隊守住兗州,想方設法重創叛軍。”

三月上,陳留戰場。

呂布率軍於滑亭、雍丘一線阻擊叛軍,雙方多次接觸,但終因兵力上的劣勢,步步後退。

八百里快騎把大將軍的書信送到了滑亭。呂布看完之後,把書信遞給了彭烈,“大將軍給了我們五千鐵騎。”

“五千鐵騎。”彭烈高興地說道,“是長水營嗎?”他急不可耐地掃了一眼書信,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沒有援軍了?調用兗州其它軍隊?如果徐州軍趁勢殺進兗州,我們怎麼辦?曹操有可能聲東擊西,等到我們把兗州軍隊都調到陳留戰場上,他再從彭城、東海方向殺進兗州,那我們如何抵擋?”

呂布笑着搖搖頭。“沒有必要調用其它軍隊。大將軍把長水營調到陳留戰場,其用意已經非常明顯了。你能守住雍丘嗎?”

“當然可以。”彭烈不假思索地說道,“一萬人守一座小城,誰能打進去?”

“那好,你守雍丘,我率長水營在外圍攻殺。”呂布冷笑道,“我倒要看看曹操什麼時候能打到陳留。”

“我守在雍丘,你帶人在浪湯渠和睢水河一帶襲殺敵軍,那陳留城怎麼辦?誰去守?”彭烈擔憂地問道,“是不是讓昌邑的孫鸞率軍來援?”

呂布想了片刻,點了點頭。“書告孫鸞,請他率軍急速趕到陳留駐守。”

兩人握手而別。彭烈退守雍丘小城,呂布率親衛騎急赴開封會合長水營。

三月上,穎川戰場。

蒯越指揮荊州軍強攻魯陽城,攻勢猛烈。

此刻魯陽城內只有張繡的一萬大軍,紀靈帶着一萬大軍駐守在廣成關,確保大谷和伊闕兩個關隘的安全。陸勉帶着一萬大軍駐守在汝水河北岸的郟縣和襄城一線,兼顧陽翟城的安全,並隨時支援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同時還給魯陽和葉城兩個戰場運送糧草輜重。

去年顏良率軍奪取魯陽後,利用整個冬天的時間加固了魯陽城防,部署了很多重型守城器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輜重。這爲大軍堅守魯陽城,把叛軍阻擋在穎川境外創造了有利條件。

荊州軍連攻數日,雖然準備充分,但在城內重型器械的反擊下,損失慘重,不得不停下,等待鄧義、龐季的大軍突破昆陽,殺到汝水河一線截斷魯陽守軍的糧道。

鄧義、龐季很快突破了堵陽,和寥磊決戰於葉城,但隨即他們就被北疆鐵騎的襲擊弄得焦頭爛額。

姜舞讓寥磊帶着一萬大軍堅守葉城,自己帶着五千鐵騎在城外活動。他把鐵騎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昆陽和襄城一線活動,保護大軍的糧道;一部分化整爲零,以百騎爲一隊,日夜出沒於堵陽、葉城和舞陽之間的山林裡,頻繁襲擊荊州軍的運糧隊伍,攻擊荊州軍的營寨,讓荊州將士提心吊膽、疲於奔命,士氣日漸低迷。

姜舞書告顏良,請他在魯陽城裡耐心等待,只要自己抓住機會燒燬了荊州軍的糧草,迫使鄧義和龐季撤回宛城,今年叛軍對穎川的第一次反攻就算失敗了。

三月十五日,清晨,洛陽城。

袁紹、袁微、逢紀等人氣喘吁吁地登上雍門城樓,眼前的一切讓他們瞠目結舌,駭然心驚。

城外的石炮一臺連着一臺,密密麻麻。每臺石炮的周圍站滿了士卒,蓄勢待發。遠處的民夫匯成了一條條長龍,正在驅趕着輜重車運送石彈。

一夜之間,北疆軍在城外架起了數千臺石炮,其密集的程度足以摧毀洛陽城牆上所有的防禦設施。

袁紹全身熱血上涌,身軀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接着眼前驀然一黑,頭暈目眩。袁紹痛呼一聲,竭盡全力伸出雙手想扶住眼前的城牆,但他的雙手在這瞬間失去了知覺,不管他怎麼用力也擡不起來。袁紹仰身栽倒。

站在他旁邊的逢紀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袁紹的衣服,“大人,大人……”

袁尚、袁微、荀諶、審配、辛評、朱靈、高柔等人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他擡進了門樓。

袁紹的嘴歪了,歪得很厲害,口水不停地往外流。他睜大雙眼,望着淚流滿面的袁尚,努力想說什麼,但發出來的聲音斷斷續續,沒人能聽得明白。

“快,快請醫匠來……”逢紀大聲叫道,“不要動大人,千萬不要搖動他。”

“正南,封鎖門樓,任何人不準進來,快啊……”

審配望着逐漸失去知覺的袁紹,一時間萬念俱灰,踉踉蹌蹌地衝出了門摟。門樓四周的將士們看到審配走出來,齊齊擁了上來,“大人,袁大人怎麼樣?袁大人怎麼樣?”

審配剛想說話,就聽到城外鼓聲如雷,巨大的吼叫聲就像狂暴的颶風掠過天地,驚天動地。

審配高舉雙手,仰頭狂呼:“撤,命令所有將士,撤到安全地帶。”

報警的鼓聲沖天而起。城牆上、樓臺裡、甕城裡、馮垣牆後,所有守城士卒以最快的速度衝向了城裡。

審配返身撞開門樓的大門,衝着裡面驚慌失措的洛陽大吏大聲叫道:“背上大人,我們快走,快撤。”

“現在大人不能動。”逢紀瞪着眼睛叫道,“他可能會死的。”

“快走,等一下就走不掉了,快走……”審配幾步衝到袁紹身邊,一把抱起了他,頭也不回地衝了出去。

“咚咚咚……”戰鼓聲越來越猛烈,彷彿要撞開天穹直上九霄。

幾十萬北疆將士縱聲狂呼,巨大的聲浪匯成了一道道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勢迎面撞向洛陽城。

小天子,大將軍李弘,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在這一刻振臂歡呼。

洛陽城在洪流中戰慄,在撞擊中呻吟。

“放,放……”麴義揮舞着雙臂,聲嘶力竭,“給我放……”

鼓聲愈發激烈,猶若山崩地裂。

“放……”東城戰場上,龍驤大將軍趙雲縱馬飛馳,連聲狂呼,“放,放……”

北城戰場上,司馬懿連連揮動令旗,“兄弟們,放,放……”

南城戰場上,文丑赤着上身,親自擂動了巨型戰鼓,“放……轟平城樓,轟掉它們……”

五千臺石炮昂首向天,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叫。

五千顆石彈帶着驚心動魄的厲嘯衝上了天空,一路翻滾着,以雷霆之勢狠狠砸向了洛陽城。

蔚藍色的天幕上,霎時間佈滿了星斗,黑色、白色、灰色的石彈如同一顆顆劃空而過的流星,在天幕上留下了道道美麗的痕跡。

“轟……轟……轟……”

所有的流星都墜進了洛陽城,洛陽城在這瞬間沸騰起來,搖動起來。它就象一頭受傷的猛獸,發出了淒厲的慘嗥。

雍門兩層高的門樓首當其衝,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北疆軍的重型石炮對準門樓連續轟擊,百十斤重的石彈如同狂風暴雨一般猛烈砸下,門樓的樓頂轉眼灰飛煙滅,磚木碎石漫天飛舞。接着門樓的上層不堪重擊,轟然倒塌。

城牆上的馬面因爲支撐點薄弱,厚度不夠,更是難以承受石彈的瘋狂攻擊,一座接一座的毀壞、墜落。

其它各式樓臺、大小棚屋因爲都是木製構造,基本上不堪一擊,在石彈鋪天蓋地地重擊下,紛紛化作了四射的碎木。

雍門的門樓倒塌之後,城門外面的甕城緊接着遭到了北疆軍重型石炮的轟擊。甕城主要是夯土築牆而成,城牆的厚度和堅硬度都遠遠不能和主城牆相比。隨着一塊塊幾十斤、百十斤重的石彈連續砸中牆面,甕城的城牆開始一點一點地倒塌。

城下的馮垣和拒馬帶也是石炮的主要攻擊目標。馮垣只有十五尺(約今三米多),也是夯土而成。用人力強行攻擊難度很大,但用石炮密集轟擊,這道低矮的土牆就象軟泥巴一樣,被砸得東倒西歪,短短時間內便成了斷壁殘垣。至於拒馬和鹿砦,很快就被石彈淹沒了。

袁微、袁尚、逢紀、審配等人站在距離城門百步之外的雍門大道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城牆上的所有防禦設施化爲齏粉,一時間面如死灰,心裡除了深深的恐懼和痛苦外,再也沒有半分自信,守住洛陽城的希望被徹底摧毀。

洛陽城裡的將士們、民夫們站在各條街道上,望着天上密集而暴烈的“石雨”,一個個呆若木雞,血腥和死亡霎時佔據了他們的心靈,敗亡的氣息瞬間籠罩了整座洛陽城。

審配的眼淚流了出來。

一年多的心血轉眼蕩然無存,隨着門樓、馬面、樓臺等各種防禦設施的倒塌和毀壞,洛陽城的防守變得脆弱不堪。

現在袁紹倒下了,將士們的士氣低迷了,唯一的憑仗就是這座百尺高牆了。

“傳令戰車營,還擊,立即還擊……”逢紀突然叫了起來,絕望而淒厲,“我們也有石炮,我們也打,以炮對炮,打,給我打……”

高覽看到了從城內飛出來的石彈。他憤怒地罵了一聲,高聲狂吼,“傳令,所有重型石炮,向城內延伸攻擊,給我打,狠狠地打……”

五百臺重型石炮換上了五十斤到七十斤重的石彈、拋射距離大大增加。隨着高覽一聲令下,五百顆石彈越過了城牆,像雨點一般砸向了城內的石炮陣地。

城內守軍措手不及,被砸得血肉橫飛,抱頭鼠竄。其中有十幾臺石炮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

逢紀、審配大吃一驚,急忙下令把石炮撤到後面。但來不及了,北疆軍的第二輪打擊轉瞬即至,炮陣內的士卒和民夫慘遭重創,所有人都在極度恐懼中狼奔豕突,一鬨而散。北疆軍的石彈一批批地傾瀉而下,把城內爲數不多的石炮摧毀大半。

審配欲哭無淚,抱着腦袋蹲在地上,絕望至極。

“怎麼辦?現在怎麼辦?”逢紀一把把他拽了起來,“現在怎麼辦?李弘怎麼會有這麼多石炮?半年時間內,他怎麼會造出這麼多石炮?”

“只有等到晚上,北疆軍停止轟擊後,我們再努力恢復了。”審配嘶啞着聲音說道。

“恢復?怎麼恢復?北疆軍這樣轟下去,要不了幾天,城牆上的所有設施都會毀掉,甚至連女牆都會毀掉。”逢紀扯着嗓子叫道,“幾十里長的城牆,你怎麼恢復?”

“這是北疆軍的主攻方向。”審配手指前方,無力地說道,“我們就以雍門爲中心,沿着雍門兩端的城牆重建防禦設施。城內還有六萬人,還有二十萬民夫,我們就算用人填,也能把北疆軍堵在洛陽城外。”

審配失算了,北疆軍連夜攻擊,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

第二天,北疆軍持續攻擊。

第三天,北疆軍就像發了瘋一樣,依舊狂轟不止。城內的守軍絕望了。他們難以想象,北疆軍的戰車營士卒竟然能連續支撐三天。難道他們都是鐵人?不睡覺,也不吃飯?

第四天,北疆軍的五千臺石炮還在轟擊。洛陽城四面城牆上的防禦設施幾乎全部被毀,十二道城門的門樓被摧毀了七座,甕城被摧毀了四座。

洛陽城岌岌可危。

袁紹中風非常嚴重,半身已經癱瘓,記憶力、智力和語言能力幾乎完全喪失。雖然醫匠極力診治,但效果甚微,只能勉強維持他的生命。

袁微、袁忠、逢紀等人仔細商議後,召集文武大吏鄭重宣佈,由袁尚繼任鄭公爵位,新一代袁閥家主,統率大軍繼續堅守洛陽城。

袁紹的突然病重,讓大軍上下人心惶惶,士氣倍受打擊。

第四天晚上,北疆軍開始用火石彈攻擊城內。

鋪在“傅堞”(城內環城路上夯土而築的矮牆)前壕溝內的柴草率先被引燃,接着靠近城內的民居也陸續被砸中,不少房屋着火燃燒,城內烈焰騰空,濃煙滾滾。城內弩臺上的棚屋也大多被擊中着火,弩臺上的弓箭兵倉惶後撤。

逢紀、審配、辛評、高柔等人指揮士卒、民夫們四處救火。城內大火一旦燒起來了,不僅僅是洛陽城被毀,二十六萬人也將葬身火海。

逢紀氣得破口大罵。李弘喪心病狂,不但要殺人,還要焚燬洛陽城。

三月下,關中,陳倉。

郝昭自從接到徐榮的書信,得知南陽方向的叛軍開始攻擊武關後,便派出大量斥候進入隴南一帶探查敵情,時刻防備劉備的軍隊由陳倉道攻擊關中。

三月上,斥候回稟,劉備的軍隊由褒谷進入隴南,正沿着陳倉道飛速殺來。

郝昭急報長安徐榮。漢陽龐德、華雄,自己親自帶着三千人馬駐守大散關,讓別部司馬何林率兩千人馬駐守陳倉。

大散關距離陳倉四十里,關隘座落於大散嶺上,前有清姜河,地勢極爲險要。郝昭到了關隘之後,立即燒燬了清姜河上的木橋,在大散嶺的正面山坡上埋設拒馬,挖掘護關壕,並在壕內鋪設木刺,嚴陣以待。

三月中,曹豹、龐統領一萬人馬率先攻佔故道,兵臨關下。曹豹幾次想架設浮橋,但都被郝昭指揮弓箭手居高臨下射回去了。

三月中,劉備、關羽、張任等人攻佔河池,包圍了武都郡郡治下辨城。武都郡太守韋端和漢中的楊松頗有交情,楊任帶着楊松的書信到城內勸降。這位韋端是韓遂的至交好友,韓遂戰死在關中後,西疆大亂,羌人寇邊,這讓他對河北極爲痛恨。認爲西疆淪於羌人鐵蹄之下,都是河北的罪過。楊松深知西疆人熱愛自己的故土,所以他在信中說,車騎將軍劉備率北征軍西進涼州,其主要目的是誅殺羌人,奪回邊郡。你應該幫助劉備大人平定西疆,攻殺關中叛逆,這樣你既能戍守西疆,又能爲韓遂報仇,更能爲重振大漢而努力,忠義兩全。

韋端考慮了一夜,猶豫不決。劉備是什麼人,他略有耳聞,此刻劉備從中原千里迢迢趕到益州,趕到隴南,其目的決不是爲了平定西疆,而是志在關中。韓遂和袁紹聯手都未能保住關中,劉備又能在關中做出什麼大事?劉備敗亡關中,自己肯定要受到北疆軍的攻擊,甚至有可能牽連韓翼,所以他遲遲下不了決心。

劉備沒有時間等,第二天他就下令攻城,但張鬆擋住了他,說你給我一個時辰,我再去勸勸。張鬆見到韋端後,把天下形勢天花亂墜地說了一通,意思說北疆軍這幾年致力於南下荊襄、江淮平叛,不會顧及西疆,西疆算是完了。西疆完了,羌人很快就能殺到隴南,你韋端和隴南的三千人馬轉眼作鳥獸散,隴南的幾萬百姓都將成爲羌人的奴隸。你如果願意讓隴南成爲羌人的牧場,那你就等死吧。

韋端再也忍不住了,問他,劉備的確要收復西疆?張鬆反問道,你認爲劉備能打得下關中,能守住關中嗎?韓遂都給北疆人打死了,劉備又能支撐幾天?韋端又問,劉備憑什麼收復西疆?張鬆說,憑什麼?就憑益州劉璋大人對他的支持。韋端冷笑,劉備是什麼人?他願意給你們巴蜀看家護院?張鬆嗤之以鼻,你有沒有腦子?劉備是大漢的車騎將軍,他不是給我巴蜀看家護院,而是要挽救大漢社稷。你跟了韓遂幾十年,書都念到腳肚子裡去了,連這麼點道理都不懂?

韋端被張鬆罵得面紅耳赤,馬上獻城,表示願意尊奉襄陽的天子和朝廷。

劉備很高興,問他是否願意幫助大軍攻打隴西。韋端二話不說,答應了。說實話,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北疆軍,而是隴西的羌人。如果讓羌人殺進來,自己就要帶着隴南的百姓逃亡漢中了。如今有機會攻殺羌人收復西疆,他當然樂意了。

韋端說,我立即派人趕到翼城聯繫韓翼,請他以西疆爲重,聯手共擊羌人。

第二天,關羽、龐季、張鬆、諸葛亮等人帶着兩萬大軍先行出發,殺奔隴西。

張任、楊任帶着人馬悄悄殺向漢陽郡,偷襲翼城、上?,隨行的還有韋端的兒子韋康、別駕楊阜和兩千隴南軍隊柑備讓簡雍、孫乾、韋端帶着三千人馬坐鎮隴南,給各路大軍運送糧草,自己帶着八千大軍急速殺向大散關。

三月下,劉備指揮一萬八千大軍攻打大散關。

郝昭死戰,依據地形優勢,寸步不退。

劉備越打越着急。張飛的軍隊從子午道偷襲長安,所帶的糧草輜重非常少,甚至連大型攻城器械都沒帶,如果自己不能攻佔大散關、陳倉,迅速帶着糧草輜重殺到長安會合張飛,張飛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於長安城下。

韋端的長史趙昂、功曹李俊勸劉備不要着急,大散關太過險峻,北疆軍又早有準備,強攻損失太大,不如等待張任在翼城、上?一線取得成功,然後前後夾擊,當一戰而下。

劉備將信將疑。難道韋端真能說服韓翼?趙昂笑道,韋端大人是韓翼的岳丈,你說他能不能說服韓翼?劉備恍然大悟。趙昂繼續說道,對我們西疆人來說,當務之急是趕走羌人,收復故土。北疆人既然放棄了西疆,韓翼和馬超憑什麼還要繼續臣服於河北?

三月下,西疆,漢陽郡。

張任、楊任的軍隊在韋康、楊阜的指引下,悄悄進駐射虎谷。

韋康、楊阜趕到翼城,要求拜見韓翼。

韓翼聞訊,親自趕到城外迎接。看到韋康後,他急忙問道:“隴南出事了?”韓翼在接到劉備的軍隊出現在漢中的消息後,三番兩次書告韋端,靖他務必小心防備,誰知事情卻出了驚人的變化。韋康笑道:“隴南是出事了,但是好事。我們回家再說。”

回到韓翼的府邸,韋康和楊阜把事情的前後經過仔細說了一遍。韋康說:“父親大人認爲,從西疆的情況出發,我們現在應當尊奉襄陽的天子和朝廷,從而得到劉備和劉璋的幫助,趕走羌人,收復西疆。”

楊阜也說道:“大人若能在劉備的幫助下收復西疆,既能重整實力和北疆軍對抗,也能爲文約先生報仇雪恨,此乃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爲?大人如果繼續跟隨北疆軍,不但眼睜睜地看着西疆盡數淪陷於羌人的鐵蹄之下,也無法爲文約先生報仇。請大人三思。”

韓翼一掌拍到桌子上,怒聲說道:“這還要三思什麼?我和李弘仇深似海,此次如果不是羌人入侵,西疆無力抵抗,我豈肯投身於北疆?”

韓翼急召凌孺、張既、張鳴、邊延、楊秋、程銀等人到府邸秘密議事。

韓翼、韋端的收復西疆之策讓衆人又驚又喜。凌孺、楊秋、張既等人極爲謹慎,他們仔細詢問了劉璋和楊松對收復西疆的態度,劉備率軍北征的目標等等,最後一致認定這是在最短時間內收復西疆的最好計策。目前虹日的河西羌騎正在天穹沙漠一帶和鮮卑人苦戰,金城、隴西一帶只有唐嘯、厲材和雷飆的羌騎,正是收復金城、隴西,趕走羌人的最好機會。但問題是,劉備如果長駐西疆,西疆就和北疆軍正面對抗,西疆就無法在南北對峙的局面中取得最大利益,這對西疆的前途非常不好,西疆將陷入連綿戰禍,根本得不到休養生息的時間。

“劉璋和楊松如此熱心地幫助劉備和我們收復西疆,顯然是看到了未來的危機。”凌孺分析道,“如果南北對峙局面出現,北疆軍在未能攻克洛陽的情況下,勢必要竭盡全力經營關中。河北定都在長安,爲了關中的安全,北疆軍的攻擊目標必然是西疆和巴蜀。攻佔和穩定西疆,則關中無憂。攻佔巴蜀,則能從巴蜀順江而下,攻打荊襄,牽制劉表,從而爲北疆軍二次攻打洛陽取得優勢條件。也就是說,北疆軍未來幾年的攻擊策略是先西疆,後巴蜀,繼而圖謀天下。”

“因此,巴蜀的劉璋和漢中的楊松爲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把目光投到西疆。自古以來都有以隴制蜀之說,誰先拿到隴西,誰就能佔據攻取巴蜀的優勢。所以,劉璋和楊松爲了防患於未然,迫不及待地把劉備推到了西疆戰場。”

“劉備的目標是什麼?益州也罷,西疆也罷,對劉備都是非常陌生的地方,他想憑自己的力量在這兩個地方立足,難於登天,所以他還是想打關中。但他即使打下關中,他也無法立足,爲此,他不得不尋找避難之所。劉備先是被曹操趕到了豫州,接着又被袁紹和劉表騙到了益州,現在又被劉璋和楊松趕到了西疆,他無路可走了,再逼他就是魚死網破之局。因此,我們要做好打算,既然我們打算藉助他的力量收復西疆,那麼就要給他一塊立足之地,繼而再聯手對抗北疆軍。”

韓翼和衆人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隴西。劉備的大軍已經進入隴西,馬上就要和羌人開戰,而自己的軍隊和張任、楊任的軍隊會合後,馬上就要殺進金城。但羌人的軍隊主要集中在金城,自己的軍隊速度再快,也無法搶在劉備之前趕到隴西。隴西這塊地方肯定是劉備的了。

“劉備在西疆只有一塊地方能夠立足,那就是隴西,因爲益州人需要他在隴西擋住北疆軍,我們需要他在隴西擋住羌人。”凌孺說道,“劉備在隴西既受到益州人的掣肘,又受到羌人的攻擊,日子很難過。他要想擺脫這種困境,只能和我們聯手。而我們就利用他的力量先北上收復河西,待我們在河西站穩了腳跟,取得了進退無憂的優勢後,我們就能一邊聯合劉備對抗北疆軍,一邊恢復元氣。”

“如果讓劉備在隴西立足,那馬超不能讓他回去了。”張既苦笑道,“先生不在了,誰也控制不了馬超。而馬超也不會同意和袁紹、曹操這些人同殿稱臣。他如果回到隴西,必定要和劉備一爭長短,西疆會亂成一團,到時又白白便宜了羌人。”

“但馬超救了我們。”楊秋說道,“我們不能殺了馬超。”

“那就趕他走。”韓翼說道,“把他趕到上?。”接着他衝着張既拱拱手,“拜託大人辛苦一趟,帶着姜?、楊嶽兩位大人和馬超一起逃回上?,爲我們打開上?城門。”

“好的。”張既高興地說道,“真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能收復西疆。先生在天之靈如果知道這個好消息,一定會非常欣慰。”

第三天晚上,韓翼佈置好了一切,然後命令楊秋打開了城門。

張任、楊任、韋康、楊阜帶着軍隊殺進了翼城。韓翼、程銀等人趁亂攻殺,城內大亂。

皇甫酈、馬超猝不及防,帶着三千鐵騎拼死突圍。隨同皇甫酈衝出翼城的還有張既、姜?等數百人馬。一行人匆忙逃進望垣城。徵西將軍龐德駐守於望垣城。望垣城小,也沒什麼糧草,面對呼嘯殺來的叛軍,只能退守於上?。

驤武將軍衛峻、厲威將軍華雄駐守於上?(今天水),這是通往關中最後一道門戶了。

皇甫酈氣得肺都炸了,他到現在都沒弄明白,益州的軍隊怎麼會出現在翼城?韓翼怎麼會背叛?他衝進城門之後,衝着衛峻、華雄大聲吼道:“給我把馬超的軍隊圍起來,把西涼將領全部抓起來,一個都不準逃了。我要一個個審。”

西涼軍隊本來對北疆軍就懷有很深的仇恨,關中大戰的怒火還在心中燃燒,這次又被自己人在背後插了一刀。好不容易死裡逃生跑到上?,卻又被北疆軍懷疑是叛逆,哪裡還能忍得住,當場就爆發了。雙方先是互相謾罵,接着打了起來。張既等人更是居心叵測,肆意挑拔是非,渭水河邊很快成了戰場。

馬超眼睛都紅了,帶着軍隊就要走。龐德死命拉住,賭咒發誓保證他和西涼人的安全。

這時韓翼、張任、楊任等人帶着大軍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馬超無路可走,只好命令軍隊放下武器,在北疆軍的看押下進了城。皇甫酈、龐德和馬超談了很久,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北疆軍不可能再信任西涼人,也不可能把西涼人放在城內。龐德說,劉備正在攻打大散關,華雄大人馬上就要率軍回援,你和他一起到陳倉去吧。

三天後,華雄、馬超率軍返回關中。途中,張既、姜?、楊嶽告訴馬超,他們不願意追隨北疆軍,他們要回西涼去。馬超答應了,讓他們在*夜色*(禁書請刪除)裡悄悄離開了軍營。

三月下,關中,長安。

子午道開闢於秦代。當年高祖皇帝到漢中,就是從子午道南下,併火燒棧道表示不再回歸。

子午道全長近千里,出子午谷再向北行四十里便是出口。子午道的出口又叫“子口”,位於杜陵附近(杜陵是孝宣皇帝的陵墓),此處距離長安還有一百二十里。

張飛率領軍隊在子午道上小心翼翼地走了大約二十多天時間,於三月下到達子午谷的盡頭。這時他接到斥候的稟報,說前方二十里外的棧道已經被北疆軍拆除了好幾段,路斷了。

嚴顏和楊昂建議立即撤軍。此處距離杜陵太近,北疆軍肯定在附近設有斥候。一旦發現我們在這裡鋪設棧道,駐守杜陵的北疆軍定會在出口堵住我們,大軍將寸步難進,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命運。

“我們的斥候一直在前方探查,昨天還未曾發現棧道被斷。今天卻突然斷了,說明我們已經被北疆軍發現了。”嚴顏說道,“從棧道被斷的地方到出口還有二十多裡,這其中到底被拆除了幾段我們不得而知。如果北疆軍拆除了十段,每段半里長,我們前前後後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他們在前面拆,我們在後面修,等我們趕到子口,北疆軍的援軍也到了,我們就等死吧。”

張飛和黃忠遲疑不語。眼看就要到長安了,偷襲可能要成功了,卻半途而廢,實在心有不甘。

“我早說過,蒯大人這個計策就是坐在家裡看着地圖,一個人想當然地胡扯八道。”楊昂十分不滿地埋怨道,“子午道距離長安只有一百多裡,關係到長安的生存,北疆軍豈能不派駐重兵防守?就算他們不派駐重兵,他們難道不會燒掉一段棧道,然而派幾個斥候坐在山頂上等着我們出現?從子口到杜陵到長安,一路上都有烽火臺。只要烽煙一起,長安城的軍隊就會急速殺到,我們只能葬身崖谷。”

“翻越秦嶺雖然有四條棧道,但自古以來只有陳倉道纔是唯一的兵家必爭之地,大散關纔是來往於關中和漢中的咽喉要道。我們益州人自小就長在這山山水水之間,難道這點事還不知道?”嚴顏看到張飛和黃忠的臉色很難看,盡力緩和語氣說道,“現在我們退一步說,就算北疆軍沒有發現我們,就算我們的斥候因爲不敢太過深入早先沒有發現前方棧道被斷,那我們修復棧道需要多少時間?十天還是二十天?如果前面二十里棧道全部被毀,我們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修復,這還不包括下雨誤工的時間。如此一來,我們的糧食還夠嗎?恐怕那時候我們就算撤軍,也要餓着肚子,一路上吃樹皮回去了。”

幾個人正在議論着,突然棧道上的士卒們驚叫起來,一個個惶恐不安。

遠處的山峰上,一縷濃煙沖天而起。北疆軍發現了他們,而且燃起了烽火。

張飛等人臉色大變。

“快撤吧,現在還來得及。”楊昂憤怒地叫道,“如果北疆軍的斥候翻越了大山,把我們後面的棧道燒掉了,我們就要在這棧道上活活餓死了。”

張飛搖搖頭,看向黃忠。黃忠苦笑,一拳砸到山石上,“撤吧,沒有辦法了,這趟路白跑了。”

“我早說過,你們那位蒯大人只會誇誇其談,純粹是個自以爲是的白癡。”楊昂扯着嗓子叫起來。

“你罵夠了沒有?”黃忠驀然瞪圓雙眼,衝着楊昂怒聲吼道,“你算個什麼東西,再罵我一腳把你踹下山崖。”

楊昂嚇了一跳,急忙躲到了嚴顏後面。

“撤吧。”張飛望着遠處的烽煙,朝崖谷裡狠狠吐了一口唾沫,“這都是什麼狗屁妙計?簡直就是拿人開心嘛。”

三月下,長安。

徐榮先後接到了幾個消息。

駐守杜陵的昭武將軍子率在書信中說,叛軍出現在子午道上,打算偷襲長安。但因爲棧道被斷,又被北疆軍的斥候發現,匆忙撤退了。現長安無患,如果將軍大人同意,我將率軍南下支援武關。

徐榮急告?城守軍,請他們密切注意褒斜道的出口斜谷,急告武功城守軍,請他們密切注意黨駱道的出口周至。既然叛軍出現在子午道,那麼也極有可能出現在褒斜道和黨駱道。華雄和馬超的軍隊即將返回到陳倉,如果再在棧道上發現敵軍,則舉烽火急召陳倉援軍,予以誅殺。

武關和大散關的阻擊目前都很成功。南陽方向的徐?因爲兵力有限,未能對武關造成嚴重威脅。李雲書告徐榮,希望得到援軍主動出擊,從武關方向威脅南陽腹地,從而給穎川戰場以有力的幫助。徐榮仔細考慮後,同意了李雲的要求,命令子率率軍南下支援武關。

大散關在郝昭的堅守下固若磐石,到目前爲止,郝昭手上還有兩千兵力沒有投入戰場,而且他已經把劉備打得暫時休戰了。

皇甫酈和龐德的書信讓徐榮極爲頭痛。關中一戰沒有打好,把韓遂打死了,結果西疆現在成了北疆人的噩夢,一個越來越可怕的噩夢。先是羌人禍亂了西疆,接着劉備又出現在隴南,而益州人又出現在漢陽。亂了,西疆徹底亂套了。

徐榮書告皇甫酈、龐德、衛峻,請他們務必守住上?,待大將軍攻克洛陽後,則急速派兵支援。

徐榮書奏櫟陽,把西疆的最新戰況詳告長公主,並請代理大司馬事的鮮于輔儘快想辦法拿下河西,把叛軍牢牢壓制在金城、隴西一帶,同時把羌人趕到河湟,讓他們和叛軍角逐廝殺,爲大軍將來平定西疆打下基礎。

鮮于輔和張遼仔細商議後,奏請長公主急速下旨,請鎮北大將軍閻柔、匈奴大單于劉豹、右賢王劉冥率軍支援河西,務必於秋天之前佔據河西。

三月下,洛陽。

北疆軍的五千臺石炮連續轟擊八天後,停了下來。

突擊部曲帶着壕橋、憤?、修櫓等攻城器械,象潮水一般衝過已經被填平的護城河,開始填充最後一道護城壕。

決戰在即。

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經學與周禮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