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九節

戰場東南面。

北疆軍的六萬步騎大軍全部進入戰場後,戰場範圍迅速擴大,方圓二三裡的原野上旌旗密佈,人海如潮,一時蔚爲壯觀。

楊鳳、華雄的軍隊受損嚴重,將士們精疲力竭,已經失去了再戰之力,奉命退後休整。

鮮于銀、郭華率一萬幽州軍,劉豹、劉冥率一萬鐵騎佈陣於戰場西南方向,切斷了高幹撤往中路戰場會合韓遂的道路。

張郃率一萬邯鄲營大軍,龐德率五千騎佈陣於戰場東南方向,切斷了高幹撤往渭水河的道路。

高覽、雷重率一萬東武陽營大軍佈陣於戰場東北方向,麴義親自統率步度更的五千鮮卑騎佈陣於戰場西北方向,只要高幹突圍,即揮軍進擊。

麴義又急告雷子、鐵鉞和聶嘯三人,幫助閻柔、何風圍殲了馬超之後,即刻返回左翼戰場,率一萬鐵騎直接殺到戰場的西南方向,會合鮮于銀、劉豹的大軍阻擊高幹突圍。

各部接到麴義的命令後,紛紛趕到預定位置,準備圍殲敵軍。

高幹決定即刻突圍後,立即命令鄧升率五千精銳爲突擊前軍向西南方向攻擊前進,儘快打開通往中路戰場的通道會合韓遂,並命令王摩領三千精騎保護鄧升大軍的兩翼。這三千精騎原來是袁譚的軍隊,袁譚離開關中後把它留給了高幹。現在大戰到了生死關頭,高幹毫不猶豫地把他們全部推到了最前線。

高幹又命令張南率五千兵向東南方向佯攻,以牽制北疆軍兵力。辛毗率五千軍堅守於車陣,阻擋北疆軍從東、北兩個方向展開的牽制攻擊。

高幹親率一萬八千大軍居中策應,並在中軍豎起五面雙兔大旗向韓遂緊急求援。

雙方最後的決戰在震耳欲聾的鼓聲里拉開了序幕。

高幹的大軍同時在戰場西南和東南兩個方向展開了攻擊。

鮮于銀剛剛率軍到達阻擊位置,立足未穩,戰陣未列,若倉促迎戰必遭重創。

“快,拉起蒼鷹大旗,請大單于立即派出精銳鐵騎阻殺敵軍,給我建陣爭取時間。”

“郭大人,請帶上兩千精銳,率先迎敵,把敵人的突擊前軍擋在陣前,不讓他們逼近本陣。”

郭華答應一聲,打馬向陣前飛馳而去。

“擂鼓,擂鼓……命令各部加快列陣速度。快,快……”

已經趕到指定位置的劉豹看到步卒大陣中豎起了“蒼鷹”大旗,立即命令右賢王劉冥、左大將軍呼衍元嘉各帶二千精銳鐵騎攻擊敵軍兩翼,命令左大當戶蘭嶸率二千騎向中路戰場緩緩推進,阻擊敵人的援軍。自已帶着四千騎卒列陣於幽州軍左右兩側,幫助幽州軍迅速建陣。

號角長鳴,匈奴人率先殺出。劉冥、呼衍元嘉各帶人馬,象兩股颶風一般一路轟鳴着,急速殺向敵陣。

王摩遠遠看到,一聲令下,三千精騎一分爲二,呼嘯迎上。雙方立時殺成一團。

鄧升的突擊前軍和郭華的幽州精銳迎頭相撞。袁軍士卒紅了眼,捨命鏖戰。這個時候,要想活命只有殺出去,而且還要火速殺出去。被困時間越長,北疆軍的優勢越明顯,生存的希望越渺茫。雖然現在北疆軍的兵力要多於袁軍,但優勢有限,並沒有困住袁軍的絕對把握,至於全殲就更困難了。不過,北疆軍一旦在其它戰場上取得了勝利,援軍不斷趕到,兵力優勢越來越大,那袁軍就死定了。

袁軍士卒身處死地,要想置之死地而後生,唯有破釜沉舟,踩着對手的屍體逃出樊籠。

“咚咚咚……”衝鋒的戰鼓如同鋪天蓋地的驚雷,一陣陣掠過戰場。

“殺殺殺……”驚天動地的廝殺聲湮沒了戰場上所有的聲音,它衝破了滿天的箭矢,穿石裂雲般直衝雲霄。

鄧升身先士卒,衝殺在最前沿。各部大小將領捨生忘死,帶着已經陷入瘋狂的士卒們奮勇搏殺,步步進逼。

高幹統率大軍緊隨在後,一隊隊的悍卒虎視眈眈地瞪着血肉橫飛的戰場,準備隨時支援上去,把擋在生存路上的敵人全部砍翻在地。

張南率軍殺出車陣,氣勢洶洶地撲向對手,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勢。

張郃的大軍也是剛剛趕到戰場的東南方,他聽到敵陣裡鼓聲如雷,敵軍蜂擁而出,急忙讓侯成、徐巖、趙玄三人督軍列陣,自己帶着一隊親衛飛速趕到前方。

龐德已經讓大軍列陣完畢,準備搶在敵軍殺到阻擊陣地之前發起攻擊。張郃稍稍看了一下飛奔而來的敵人,轉頭對龐德說道:“叛軍死裡求生,看上去來勢非常兇猛,但你注意到沒有,這是一支牽制軍隊,高幹的突圍方向不在這裡。”

“他們陣形很亂,的確不象突擊主力。”龐德仔細看了看,笑着說道,“我們最好能迅速擊敗他們,這樣可以重重打擊敵軍的士氣。”

“我守在這裡,你指揮鐵騎從敵軍的兩翼斜切上去,攔腰砍斷它。”張郃舉起手中的馬鞭,遙指前方,輕鬆說道,“五千鐵騎足夠了。”

“那你呢?你是不是隨後殺上包圍敵軍?”

“對,無需列陣了。”張郃揮手說道,“我指揮一萬大軍從三面包圍上來,定能全殲敵軍。”

“那好,我先殺出去了。”龐德衝着張郃拱拱手,然後回首狂呼,“吹號,吹號……出擊,出擊……”

麴義看到高幹率軍突圍,立即命令佈陣於戰場東北方向的高覽攻擊敵陣,要求他們迅速撕開敵人車陣,爲自己的五千鐵騎開闢攻擊通道。

高覽、雷重、蕭恩、蒙思各帶兩千五百人,同時向敵陣發起了攻擊。

辛毗只有五千人,而且都是從南陽帶來的新卒,作戰經驗嚴重不足。當看到北疆軍四路進攻,象猛虎一般撲過來的時候,很多士卒驚恐至極,竟然從車陣中逃了出去。

黃統氣喘吁吁地衝到一輛衝車旁邊,舉刀剁在巨木上,嘶啞着聲音連連叫道:“盾牌掩護,把它給我拖開,拖開……”

“大人,我們從冀州走了幾千里路趕到關中,不會就是來推木頭的吧?”棍子一手把盾牌舉在頭頂上,一手扶着衝車上的巨木,眼睛望着前方突入敵陣的士卒,氣惱地埋怨道。

“快推,快推,哪來許多廢話?”黃統瞪大眼睛叫道,“我們還要打長安,打洛陽,你急什麼?只要你不死,明年我們就能從洛陽直接返回東武陽了。”

“大人,這仗還要打到明年?”小黑站在黃統的背後,失望地問道。

“你以爲所有的仗都象這幾年一樣,我們只要拿着武器,從東跑到西,從西跑到東就能打贏啊?”黃統嗤之以鼻,“那是過去,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打硬戰了。從這裡到洛陽,關隘重重,每一座關隘都是易守難攻,我們能活着打到洛陽就算命大了。”接着他擡腿踢了小黑一腳,“你小子還站着幹什麼?給我去推。”

“大人,洛陽好打嗎?”一個年輕的士卒突然問道。

“洛陽?”黃統臉色稍變,搖了搖頭,“洛陽太大了,城門城樓都是兩重,城牆離地二十尺,尤其是夏門,離地更有二十丈……”黃統彷彿想到什麼,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當年,太尉大人曾帶着我們趕到洛陽打袁紹。我們從城外經過的時候,那種感覺……”黃統皺皺眉,突然用力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大聲吼道,“說什麼廢話?這在打仗,箭在我們頭頂上飛,你們想死啊?給我推,用力推,快……”

鐵騎滾滾而來,轟鳴聲震耳欲聾,麴義帶着大軍急速殺到。

蘭嶸高高舉起了右手,兩千鐵騎緩緩停下。

遠處,一支大軍突然出現,並迅速向戰場衝來。

“西涼人。”一個匈奴且渠興奮地叫道,“西涼人的援軍到了。”

“他們人多,我們擋不住。”蘭嶸猛然回頭,衝着傳令兵大聲喊道,“快,急告大單于,我們需要援軍,需要援軍。”

“吹號,吹號……我們先殺上去,殺……”

匈奴人陡然加速,兩千鐵騎疾馳如飛,捲起滿天煙塵,迎着西涼大軍奮力殺去。

馬超帶着大軍血腥鏖戰,逐漸突出重圍。

現在何風的軍隊打不動了,停在了戰場上。段炫的虎賁精銳已經列陣,但馬超率軍向東南方向突圍,再變陣堵截已經來不及了。閻柔和皇甫酈的鐵騎大約有六千多人,而西涼人的八千鐵騎在苦戰幾個時辰後雖然損失慘重,甚至連閻行都戰死了,但他們都是西涼軍的精銳,至今還有三千多人在苦苦支撐。閻柔和皇甫酈都以爲西涼人人困馬乏,北疆軍在實力上已佔據絕對優勢,包圍馬超應該沒問題,誰知這些西涼人意志頑強,一個個以命搏命,竟然從戰場的側翼衝了出去。

閻柔怒不可遏,和皇甫酈兩人各帶一軍,利用戰馬的體力優勢,再度實施包抄。

空曠的原野上,三支鐵騎大軍猶如離弦之箭飛速狂奔。三支大軍先是並駕齊驅,接着兩翼的北疆軍逐漸超出,並迅速斜切,武力合攏之勢。

馬超睚眥欲裂,全身趴伏在馬背上,雙腳連踹馬腹,但戰馬實在是跑不動了,速度越來越慢。

“大哥……你看……北疆軍……”馬岱驚駭的叫聲讓馬超心驚肉跳,下意識地從馬背上挺身而起,舉目前望。

遠方的天際之間,一支鐵騎大軍浩浩蕩蕩地衝了出來。

馬超腦子裡一片混亂,他甚至以爲自己的眼睛看花了。難道高幹的大軍已經崩潰了?這麼短時間就全軍覆沒了?徐榮到底帶了多少北疆鐵騎進入了關中?

“大人,調頭,快調頭……”姜峰扯着嗓子叫起來,叫聲顯得格外恐怖。

“調頭,吹號,調頭……向西,向西……”馬超用盡全身力氣拉住了馬繮。戰馬吃痛直立而起,大概是因爲太累的原因,戰馬的後腿無法撐住全身,竟然“轟”一聲栽倒在地。馬超眼前一黑,氣得差點昏過去。西涼人不待號角響起,已經開始調頭狂奔了。馬超狼狽不堪地爬起來,戰盔不知摔到什麼地方去了,身上的傷口也全部迸裂,痛得他齜牙裂嘴,張嘴狂呼。

“大哥……”馬岱圈馬回奔,急得連聲吼叫,“大哥,快走啊。”

戰馬感受到地面的震動,又驚又怕連聲嘶叫,翻身站起來就跑。馬超嚇了一跳,長槍駐地,身軀騰空飛起,歪歪倒倒地落到了馬背上,跟着一拳砸下,破口大罵。戰馬慘聲長嘶,突然發力,四蹄騰空而去。

“走,走,向西,向西……”

號角狂響,急促的聲音裡充滿了憤怒。

北疆鐵騎急速調頭。閻柔和皇甫酈氣得渾身顫抖,恨不得立馬殺到,把他們砍成碎片,“追,追上去,殺了他們……”

此刻何風的軍隊在戰場北面列陣,段炫的軍隊在戰場南面,閻柔和皇甫酈的鐵騎已經追到了戰場東南面,馬超突然調頭向西,竟然沒有一支軍隊能夠攔住他,眼睜睜地看他衝出了戰場。

閻柔和皇甫酈緊追不捨,倚仗戰馬的速度一路掩殺。

雷子、鐵鉞、聶嘯放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

中路戰場的情況一目瞭然,此刻戰鬥已經接近尾聲,雖然西涼人逃出了包圍,但損失太過慘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中路戰場上的戰鬥結束後,閻柔和皇甫酈的大軍隨即可以轉入其它戰場作戰,北疆軍至此已經徹底控制了戰場局勢。

“我們可以回頭了。”雷子一邊衝着身後的號角兵揮揮手,一邊對鐵鉞笑道,“命令大軍即刻返回,免得讓高幹跑了。”

“高幹要是跑了,讓麴大人丟了面子,以後我們的日子就難過了。”鐵鉞撥轉馬頭,大聲笑道,“快走,快走,不要再耽擱了。”

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