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

戰場西北面。

西涼人和北疆軍都已筋疲力盡。楊秋和成宜的鐵騎在度遼營的挑釁下,不斷反擊,但反擊規模很小。韓翼和李堪的步卒大軍雖然還在和北疆軍纏鬥,但因爲北疆軍堅守大陣不出,他們爲了保存體力,也放棄了全線圍擊的打法,改用小股軍隊頻繁突擊。

韓遂到目前爲止,沒有明確告訴他們其它各戰場的狀況,也不允許他們在黃昏前主動撤出戰場。楊秋等人久經戰陣,從這些反常現象裡估猜到其它戰場可能戰局不利,所以他們愈發小心,攻擊的節奏越來越慢,攻擊的規模也越來越小,唯恐在最後一刻遭到北疆軍的反噬,全軍潰敗。

中路戰場的戰鬥結束後,張白騎和楊明接到了徐榮的命令,得知大軍主力正在右翼戰場上圍殲高幹,中路戰場上的軍隊正在急赴右翼戰場相助,左翼戰場已經沒有援軍了。爲了完成徐榮下達的牽制命令,兩人非常謹慎,在保持一定攻勢的情況下,讓將士們輪流休息,確保大軍在西涼人提前撤退的時候還能主動出擊,以便把戰場上的西涼人牢牢拖住。

隨着時間的流逝,太陽逐漸西斜,白色的雲彩也披上了豔紅的面紗,黃昏越來越近了。

楊明和度遼騎士們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列陣以待,準備發起最後一輪攻擊。

斥候飛奔而至,“大人,衛將軍到了。”

楊明狂喜,高聲叫道:“在哪?他在哪?距離我們多少路?”

“衛將軍的鐵騎位於戰場西側,距離我們五里路。”斥候氣喘吁吁地說道,“衛將軍有口信,請大人即刻發動攻擊,以掩護他的軍隊逼近戰場。他將從敵人的側翼展開攻擊,和大人前後夾擊敵軍。”

“好,太好了。”楊明興奮地一拳揮出,仰頭長嘯,“告訴張大人,請他隨後出擊,纏住西涼人。我和衛大人擊潰敵騎後,馬上從兩翼包圍西涼人。黃昏前,我們一定要擊敗他們。”

“吹號,吹號……”楊明高舉長槍,在陣前縱馬狂奔,“兄弟們,最後一擊,最後一擊……隨我殺出去……”

“殺……”度遼營將士神情激奮,齊聲歡呼,鐵騎大軍在密集的號角聲裡,緩緩起動。

“嗚嗚……”衝鋒的號角一陣緊似一陣,帶着滿天的血腥一路呼嘯着,飛速掠過戰場上空。

楊秋、成宜各自指揮大軍,以雁行陣勢氣勢洶洶地迎頭衝上。這是最後一場戰鬥了,打完了這一仗,天就要黑了,雙方將士就要各自撤下戰場休息,大家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陽,就看這最後一擊了。

兩支大軍,一萬多騎卒,從戰場兩端同時發動。一時間,萬馬奔騰,殺聲如雷,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直衝九霄,捲起的滿天煙塵就像兩隻張牙舞爪的猛獸,各自仰天咆哮,用盡全身力氣撞向對方。

“轟,轟,轟……”兩軍相遇,沉悶的撞擊聲驟然爆響,戰場在這瞬間搖晃起來。接着響聲騰空而起,穿雲裂石,震撼天地,一時風雲變色。

犀利的箭矢在空中厲嘯,血淋淋的武器在風中嚎叫,橫衝直撞的戰馬仰頸狂嘶一往無前,英勇無畏的將士們用盡全身力氣誓死搏殺,大戰空前慘烈。

天際突然衝出了一支大軍,他們就象從天而降的神兵天將,腳踏火紅雲彩,身披血色徵袍,氣勢磅礴,銳不可當,一泄而下。

大地在咆哮聲中劇烈顫抖。

度遼營將士縱聲狂呼,士氣如虹,疲憊的身軀陡添無窮氣力,殺伐之中所向披靡。

西涼人驚惶不安,激昂的號角聲突然銷聲匿跡,大軍在這瞬間墜入了恐懼的深淵。

“撤,撤……”楊秋猛地調轉馬頭,望天狂呼,“撤出去……”

西涼人陣腳大亂,各自打馬奔逃,戰場上混亂不堪。

衛峻的烏拉鐵騎衝進了戰場側翼,攔腰一刀砍下,西涼人頓時潰不成軍。楊明的度遼鐵騎隨後掩殺,肆意誅敵,把西涼人殺得人仰馬翻,狼狽不堪。

“吹號,停止追擊,包圍西涼步卒大軍,快,快……”

楊明非常清醒,他看到西涼人亡命而逃,立刻下令大軍轉向,從西涼步卒大軍的側翼殺進,打算圍殲韓翼。

衛峻帶着大軍急行百里而來,人馬極度疲乏,在一陣猛烈的衝殺之後,大軍的體力已經到了極限,此刻就是想追也沒有力氣了。楊明停止追擊的號角響起之後,烏拉鐵騎的將士們一個個軟癱在馬背上,張着大嘴劇烈喘息,半分力氣都沒了。

“快,轉向,向東殺進,包圍西涼人。”衛峻赤着汗水淋漓的上身,嘶啞着聲音不停地叫着,“誰敢把西涼人放跑了,老子就砍了他的腦袋剝了他的皮,快啊……”

度遼營和烏拉鐵騎一分爲二,殺氣騰騰地衝向了西涼戰陣。

韓翼看到北疆援軍從戰場西面殺到,直殺西涼鐵騎的側翼,料定西涼鐵騎要敗,毫不猶豫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鳴金,撤,撤……後軍變前軍,即刻後撤。”

此刻張白騎已經撤陣,他和餘氐根指揮近萬大軍,正面攻殺西涼軍。程銀帶着大軍迎戰,雙方激戰正酣。

金鑼響起,李堪指揮後軍調頭就走,韓翼帶着中軍隨後跟進。程銀指揮前軍拼死擋住北疆軍,且戰且走。但西涼人誰都沒有想到,北疆人竟然放棄追殺已經潰敗的西涼鐵騎,突然調頭向東,急速殺來。

度遼鐵騎衝向了西涼人的左翼。烏拉鐵騎衝向了西涼人的退路,兩支鐵騎在空曠的原野上風馳電掣,轉眼逼近了西涼大軍。

韓翼大驚失色,急令西涼軍加速撤退,自己帶着一隊親衛騎奮力殺出,打算阻擋一下攻擊自己側翼的敵騎,給大軍撤出戰場爭取一點時間。

幾乎與此同時,李堪也帶着一隊親衛騎衝向了烏拉鐵騎。要想突圍,必須殺出一條血路。他衝進了鐵騎軍中,連殺三騎,但北疆人沒有再給他機會。一個騎卒飛馬騰空而來,手中長矛如閃電一般劃空而過。鋒利的長矛從李堪腰腹掃過,頓時鮮血四射。李堪高聲慘呼,正想低頭查看傷勢,又一柄長矛從天而降,“撲哧”一聲插進了李堪的咽喉。

主將陣亡,西涼人的後軍一片慌亂。李堪的副將武佩及時下令各部曲軍司馬、軍候不惜一切代價率軍突圍。西涼士卒們擔心被敵人圍殲,攻擊之勢更加猛烈。

韓翼抵擋不住兇悍的度遼鐵騎,退回了陣中。程銀的軍隊獨自對抗張白騎和餘氐根的大軍,因爲兵力不足被殺得手忙腳亂,步步後退。

西涼人身陷險境,但西涼人沒有亂,陣勢依舊龐大,士氣依舊高漲,一萬多人依舊在鏖戰,原因是對面的北疆軍打不動了。兩萬多人的北疆軍本來在兵力上就沒有包圍對手的優勢,再加上苦戰一天之後,將士們疲憊不堪,人困馬乏,尤其是急行一百多裡支援而來的烏拉鐵騎,更是咬牙苦撐,根本沒有力量發動凌厲的攻勢以摧毀西涼人的防守,只能以人多的優勢把西涼人拖在戰場上。相反,西涼人此時已經破釜沉舟了,將士們抱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奮起最後一絲餘力,死中求生。不過,他們也同樣衝不出去,因爲他們不但在兵力上處於劣勢,體力上也和北疆軍相差無幾,能保住陣形不亂就非常不容易了。

韓翼絕望了。這種局面如果一直繼續下去,西涼人遲早會崩潰,除非韓遂能在其它戰場上擊敗北疆軍迅速來支援,否則這一萬多人肯定完蛋。

程銀破口大罵,他罵的是楊秋和成宜。北疆鐵騎因爲急於包圍西涼步卒大軍,所以在擊敗他們後,並沒有乘勢追擊掩殺數裡,他們完全有能力在數裡之外重整軍隊,然後再殺回來幫助大軍突圍。

“這兩個混蛋今天一再延誤戰機,應該千刀萬剮。”程銀憤怒地罵道,“北疆度遼營的鐵騎沒有他們人多,卻反而把他們打得無法動彈。八千鐵騎,竟然整整一天都不能給我們以支援,豈有此理。”

韓翼正想勸他兩句,就聽到前方大軍吼聲四起。兩人大駭,以爲北疆軍突破了戰陣,慌忙站了起來。

“大人,我們的鐵騎回來了,我們的鐵騎回來了。”傳令兵飛馬而來,激動地連聲狂吼,“北疆軍頂不住,被我們撕開了缺口。”

韓翼驚喜交加,連連揮手,“擂鼓,擂鼓,我們衝出去……”

楊秋和成宜逃奔五里後,停下重整鐵騎大軍。楊秋擔心西涼大軍被北疆人擊潰,集結了兩千人便匆忙衝向了戰場,留下成宜繼續在後方召集逃卒。

因爲時間短暫,再加上西涼人瘋狂突圍,北疆軍一直沒來得及調整兵力部署。衛峻的五千烏拉鐵騎既要在正面阻敵,又要分兵包圍敵軍右翼,戰陣極爲單薄。在楊秋和武佩的前後夾擊下,烏拉鐵騎失去了正面戰場,眼睜睜地看着西涼人衝了出去。

衛峻和楊明有心無力,只能率軍在西涼軍側翼掩殺,能殺多少是多少。張白騎和餘氐根本想督軍追擊,一直追到西涼人四分五裂爲止,但這時徐榮的命令送到了戰場,徐榮要求張白騎、楊明在衛峻的烏拉鐵騎趕到後,儘快擊敗西涼軍,並把西涼軍趕離戰場,不要圍殲,也不能重創,只要把他們擊敗即可。

張白騎無奈,只能下令大軍停止追殺。

戰場東南面。

韓遂的援軍勢不可當。馬超、樑興、馬玩、姜峰、啷啷、墨繩各領一軍,呼嘯殺進。

劉冥、蘭嶸率軍正面迎敵。雖然匈奴人竭盡全力,但西涼人氣勢如虹,攻勢如潮,把匈奴人打得暈頭轉向,連連倒退。

聶嘯帶着羌騎從側翼殺到,象利箭一般狠狠插進了西涼援軍。“殺死韓遂,殺死韓遂……”羌人憤怒的吼叫聲響徹了戰場,聶嘯更是一馬當先,長矛所指,擋者披靡。“殺,殺進中陣,殺死韓遂。”

馬超長槍飛舞,帶領突前精銳一路狂攻。匈奴人招架不住,損失慘重。劉冥迎面撞上馬超,兩人槍矛相擊,錯馬而過。劉冥怒吼一聲,一矛刺殺飛速衝來的西涼騎卒,跟着騰空而起,飛身跳到敵卒戰馬上,打馬直追馬超。兩馬相近,劉冥舉矛再刺。馬超周圍的親衛們齊聲驚呼。馬岱情急之下,對準劉冥就擲出來了手中長槍。馬超就象背後長了眼晴一般,猛然轉身,一把抓住了矛尖,怒睜雙目狂吼一聲。矛斷。劉冥還沒做出反應,馬岱的長槍已經厲嘯射到。劉冥一拳轟出,長槍崩飛。戰馬衝過了馬超,劉冥只見血光一閃,一柄血糊糊的戰刀已經雷霆劈下。劉冥本能地俯身馬背,戰刀剁下,正中劉冥背上的箭壺。箭壺連同箭壺裡的數十支長箭立時中斷。刀勢依舊不減,破開衣甲,入肉三分,鮮血四射。劉冥如遭雷擊,張嘴慘嗅,狂奔而去。

“殺……”馬超戰刀入鞘,長槍飛起,如入無人之境。

劉冥重傷,血流如注,被親衛們簇擁着急速撤下戰場。蘭嶸獨自支撐正面,岌岌可危。

雷子率軍殺到,烏拉鐵騎箭矢如飛,西涼人紛紛倒斃,攻勢頓時受阻。

候選督軍突圍,步騎聯手,奮力推進。

聶嘯的羌騎本在西涼軍的側翼,但他看到韓遂的戰旗後,立時抓狂,帶着大軍就殺了過去。西涼人抓住機會,乘機增兵側翼,打算繞過劉豹的正面阻擊從側翼殺過去。劉豹大驚,急忙命令呼衍元嘉帶着一千鐵騎擊殺敵軍側翼。呼衍元嘉兵力太少,反被西涼人的長箭射得七零八落。

鐵鉞殺到,一頭撞進西涼戰陣。

高幹、子率指揮大軍猛攻北疆戰陣,鋪天蓋地的大軍如同咆哮的怒潮一般掀起一重重的驚天狂瀾,連續撞擊戰陣。

戰陣岌岌可危。

鮮于銀的傷勢越來越嚴重,但他堅決不願撤下去,他要坐在戰車上指揮,讓將士們看到他,給將士們鼓舞士氣。

趙恆繼續代替他指揮。在候選的西涼軍傾盡全力突圍,戰陣後方沒有威脅的情況下,趙恆毅然決定變陣,改方陣爲偃月陣,把戰陣後方的所有士卒全部調到正面戰場上阻擊袁軍。

幽州軍的損失非常驚人,將近半數以上的兵力已經傷亡,現在就算趙恆把所有的兵力都調到正面,也很難守到黃昏了。

“求援,向麴義大人求援。”

麴義和步度更指揮鮮卑人佈陣於戰陣兩翼,他們兵力太少,雖然奮力攻殺,但防線已經搖搖欲墜了。

麴義看到戰陣裡豎起雙兔大旗,心急如焚,連聲下令。

“急告楊鳳、華雄,立即率軍逼近戰場東北、西北方向,圍住高幹。”

“急告高覽、雷重,率軍急赴戰場西南方向,阻擊高幹突圍。”

“急告龐德,率軍攻殺高幹側翼,擾亂袁軍進攻。”

“急告張郃,殺進敵陣,從袁軍背後展開攻擊。”

張郃、徐巖指揮大軍突進敵陣。

辛毗坐鎮袁軍後陣,奮力還擊,一步不退。雙方士卒在幾百步的範圍內展開了血腥肉搏。張郃、侯成、徐巖、趙玄四位統軍大將衝殺在最前沿,幾次把敵人的防守陣勢擊潰,但辛毗隨即組織了更堅固的戰陣予以阻擊。

龐德、風清率軍攻擊袁軍的左翼。兩人輪流率軍衝陣,完全不計代價。北疆鐵騎這種瘋狂的衝殺幾次穿透了袁軍戰陣,逼近了高幹的中軍。高幹爲了把這支北疆鐵騎殺出去,不得不幾次集結兵力反攻。龐德的攻擊嚴重打亂了高幹的突圍節奏,這給正面阻敵的幽州軍和鮮卑人贏得了喘息的時間。

高覽、雷重先後率軍趕到戰場西面攻擊袁軍的右翼。

高幹着急了,帶着親衛部曲趕到了戰場前沿,和子率的突擊部曲形成了兩個箭頭,同時從兩個方向展開進攻。

殘陽如血。

閻柔、皇甫酈、段炫、解悟帶着近一萬步騎大軍出現在戰場上。

麴義大喜,命令閻柔、皇甫酈、解悟率鐵騎堵住韓遂的後路,從韓遂的背後展開攻擊。命令段炫帶着五千虎賁以最快的速度會合鮮于銀的幽州軍,正面阻擊高幹。

樑興打馬衝到韓遂身邊,驚慌地叫道:“先生,北疆軍又有援軍趕到了戰場。我們還是撤吧,儘快撤吧。”

韓遂理都不理他,神情冷肅,手指前方。“殺過去,只要把匈奴人砍倒了,我們就能救出候選和被圍的西涼將士。”

“先生,我們要被包圍了。”樑興急得吼了起來,“天要黑了,我們會全軍覆沒。”

“哼……”韓遂嗤之以鼻,“我們會合了候選,實力大增,還怕什麼包圍?如果我們再和高幹會合,我們手上就有四、五萬大軍,北疆軍拿什麼包圍我?現在北疆軍已經傷痕累累,精疲力竭,它打不動了。我剛纔已經說過,現在雙方比得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勇氣和毅力。只要我們絕不放棄,不折不撓,我們就一定能安全撤返長安。”韓遂衝着他揮揮手,“快去前面殺敵吧。看看馬超,那纔是我們西涼人真正的勇士。”

樑興輕輕嘆了一口氣,撥馬衝進了血肉橫飛的戰場。

閻柔、皇甫酈、解悟帶着五千鐵騎衝向了西涼軍後陣,但這並沒有緩解戰場局勢,西涼人在韓遂的指揮下,一往無前。

候選看到援軍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命令大軍放緩攻擊節奏,轉而以密集的箭陣射殺北疆鐵騎,試圖以箭陣壓制正面的匈奴人,幫助援軍迅速突圍敵人的阻擊。

北疆鐵騎猝不及防,被西涼人的箭陣射得連連倒退。鐵鉞正好衝殺在西涼人的側翼,被這突如其來的一陣箭雨射中,連中數箭,墜落馬下。幸好他的親衛就在附近,拼死把他搶了出來。鐵鉞重傷,撤下戰場。

劉豹和蘭嶸處在兩支西涼軍之間,腹背受敵,招架不住,被迫向兩翼撤離。候選乘機猛攻,並帶着一隊親衛騎襲殺大單于劉豹。劉豹大怒,突然反攻,帶着一百親衛一陣猛砍。候選後撤不及,被匈奴人射落馬下。馬超帶着突擊前軍呼嘯而來,雙方混戰,劉豹飛速撤走。

兩支西涼軍終於會合。當初候選帶着七千人救援高幹,但現在候選陣亡,七千大軍折損了兩千多人,損失慘重。

“先生,我們撤吧。”馬超渾身浴血,急切說道,“北疆軍越來越多,一旦被他們包圍,我們撤出去就難了。”

“向前……”韓遂手指前方,非常堅決地說道,“向前,救出高幹。”

щшш¸тt kán¸c ○

馬超難以置信地看着韓遂,“先生,這根本不可能。”

韓遂冷笑一聲,一腳踹上馬腹,繼續前進,“我說能救出來,就一定能救出來。”

麴義望着西涼人的戰旗不斷向前,不禁怒氣上涌,凌空一拳砸出,“既然你想死,我就成全你。”

“傳令諸將,各帶鐵騎,不惜代價,圍殺韓遂。”麴義怒聲狂呼,“給我殺了他。”

“嗚嗚……”

夕陽下,蒼涼的號角連天長鳴,慘烈的殺聲驚天動地,一隊隊北疆鐵騎象一股股厲嘯的颶風,從四面八方同時殺向了西涼大軍,驚心動魄的廝殺驀然拉開了序幕。

“殺……”

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中)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