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

萬年城。

日過正午,驕陽如火。

徐榮仰起頭,就着皮囊喝了幾口清水。皇甫酈站在他旁邊,小心翼翼地撕開手上的麥餅,遞了一塊給徐榮,“現在你是太尉了,待在軍中的時間很少,生活上沒有必要這麼節儉。”

“怎麼?上次我在晉陽沒有把你招待好?”徐榮一邊把麥餅塞進嘴裡,一邊笑着問道。

“我是說現在。”皇甫酈說道,“你畢竟是太尉。當年我追隨張溫大人在西疆作戰的時候,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皇甫酈把手中的麥餅舉到徐榮的眼前晃了晃,“你或許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太尉府中的掾屬,還有軍中的很多將領,他們未必接受你這種節儉。”

“朝廷很富裕嗎?”徐榮笑容漸斂,“你看看正在戰場上浴血廝殺的士卒們,我們有什麼資格吃得比他們更好?”

“你不要說到這事就生氣。”皇甫酈笑道,“有些事,你要正視現實,不要太執着了。”

徐榮嘆了一口氣,“當年,我曾追隨你父親征伐西疆。你父親在士卒們沒有住進帳篷之前,絕不走進大帳歇息,在士卒們沒有吃飽之前,絕不進食。你父親和將士們同甘共苦,深受將士們的愛戴,所以才能戰無不勝。如果我連這點都做不到,還怎麼統率大軍?你剛纔說得對,我現在待在軍中的時間的確不多。但正因爲如此,我更應該和將士們住在同一個帳篷裡,吃同一個鍋裡的食物。就算這是攏絡人心的表面文章,我也要去做,我不能因爲這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傷害了將士們的心。”

“攏絡人心的事當然要做。但你不能爲了攏絡士卒們的心而傷害了自己身邊的部下。”皇甫酈搖手道,“這話不要再說了,你自己衡量着辦吧,相信你會比我父親做得更好。”

兩個人正在閒聊着,陳衛飛奔而來,“大人,韓遂的主力出動了。

“哪個方向?多少人?”徐榮和皇甫酈聞言大喜,急忙走到城牆邊向戰場上望去。雖然他們無法看到幾裡之外的兩翼戰場,但他們還是下意識地極目遠眺。

陳衛跟在徐榮的身後,把右翼戰場上的戰況簡要說了一下。聽說李堯陣亡,徐榮很吃驚,半天沒有說話。

“那不是韓遂的主力。”皇甫酈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雖然韓遂在右翼戰場上連續增兵,投進了大約兩萬多人,但他們都是西涼人,不是袁紹的軍隊。所以右翼戰場應該不是韓遂的主攻方向。我看這是韓遂的誘敵之計。”

“袁紹到底派了多少軍隊趕到關中參戰目前我們並不清楚。”陳衛說道,“也許是兩萬,也許是三萬,也許他們穿上了西涼人的衣甲正在迷惑我們。韓遂這樣梯次增兵,不斷消耗我們的兵力,極有可能在右翼戰場上發動最後一擊。”陳衛轉頭看向徐榮,“大人,我們現在可以把後備大軍全部調上戰場了。”

徐榮遲疑不語。

“大人,楊鳳、華雄、樑百武在左翼戰場上已經反攻多時,敵人連連退卻,危在旦夕,但我們至今還沒看到他們的援軍。”陳衛再勸道,“西涼人在左翼戰場上的鐵騎數量非常少,韓遂如果把主力全部投到左翼戰場上進行決戰,他的損失可能很大,所以……”

“中路戰況如何?”徐榮打斷陳衛的話,指着城外正對面的戰場說道。

“何風大人只有一萬步卒,而馬超和閻行卻大約有一萬鐵騎,雙方實力有一定的差距。”陳衛說道,“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何風大人的損失會越來越大。等到他的軍隊折損了三成人馬無法保持方陣的完整時,中路大軍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大人若想減小中路大軍的損失,最好立即讓何風撤回來。”

“何風求援了嗎?”

“沒有。不過他已經三次舉起‘天犬’大旗要求得到武器補充,估計他現在手中的長箭快要用完了。”

徐榮揹着手在城牆上來回走了幾步,然後停下來望着遠方的右翼戰場,躊躇不安。

“楊明的度遼營還能擋住西涼人嗎?”

“目前還可以,但楊明回報說,他的損失越來越大,最好能儘快得到支援。”

“張白騎還能堅守多長時間?”

“這個……”陳衛猶豫了一下,苦笑道,“大人,大戰開始時,你說過要放棄保存西涼軍隊的想法,但你現在爲什麼……你要知道,西涼人剛剛調上了生力軍,而張白騎已經打了四個時辰,將士們疲憊不堪,他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既然還能堅持,那就再等一等。”皇甫酈毫不猶豫地說道,“右翼戰場上都是西涼軍,如果把他們全部殺了,西疆將成爲朝廷的心腹大患,會嚴重阻礙朝廷平定天下的步伐。”

“即使再等一等,韓遂也未必會把剩下的兵力投到左翼戰場。”陳衛焦急地說道,“我們還是儘快出擊右翼戰場,迅速扭轉戰場形勢。”

“出擊早了,韓遂發現了我們的真實實力,他會急速撤守長安。關中大戰一拖再拖,後果不堪設想。”

“好了,好了,不要爭了。”徐榮停下腳步,揮手說道,“急告閻柔大人,請他率五千鐵騎出擊中路,阻擊馬超和閻行,幫助輜重營把軍械送到何風軍中。”

“出擊中路?”陳衛稍顯吃驚,“大人決定再等一等?”

“再等一等。”徐榮說道,“既然一戰決勝負,那就不能給韓遂任何機會,尤其不能讓他全身而退。”

戰場東南面。

北疆軍步步推進。

由於距離敵人的本陣越來越近,楊鳳擔心遭到敵人援軍的反撲,指揮大軍再度變陣,一萬多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正“品”字形戰陣奮力殺進。

華雄的軍隊在前方突擊。楊鳳和樑百武各帶一軍緊隨其左右,以求攻守兼備,確保大軍的安全。

夏昭、樑興和馬玩三人遲遲看不到援軍,無奈之下只好竭盡全力督軍阻擊。雙方的廝殺越來越激烈。

激戰中的夏昭傷痕累累,終因氣力不支,被北疆士卒砍翻在地。夏昭的親衛們蜂擁而上,試圖把夏昭救回來。但北疆士卒看到倒在地上的是一位大官,怎肯放棄,一個個瞪着血紅的眼珠子,象野獸一般咆哮着拼死衝上。夏昭忍着錐心的疼痛,手腳並用,掙扎着想爬到自己的親衛後面。一個北疆士卒趁亂拿出手弩,對準夏昭扣動了扳機。三支弩箭射穿了夏昭的大腿,把他釘在了地上動彈不得,鮮血頓時四散噴射。夏昭慘嗥不止,拼命地叫着喊着,但就是沒人能抓住他的身體把他救回去。夏昭無助地看着一個又一個的士卒倒在自己的周圍,他的神智漸漸喪失,身軀漸漸歪倒,終於血盡而死。

北疆軍踩着他的屍體繼續殺進。

高幹雙手捂臉,痛苦地趴到了馬背上。

夏昭就這樣死了,數千將士就這樣倒在了戰場上。本來他們可以不死的,在距離戰場一里多外的樹林裡,自己和三萬三千大軍一直嚴陣以待,隨時可以衝上去救他們,但自己沒有下令出擊。自己眼睜睜地看着他們死在了北疆軍的刀下,自己太殘忍了,殘忍得幾乎不認識自己了。

“韓遂這個騙子,他害死了夏昭,害死了我們的士卒。”辛毗、鄧升、張南等袁軍將領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破口大罵起來。

韓遂曾當着辛毗面下令讓西涼軍的程銀率軍攻擊中路。如果北疆軍在中路慘敗,楊鳳、華雄等人顧及自己的後路,當然不敢率軍狂攻,這樣就能大大緩解右翼戰場的危局。誰知辛毗剛剛轉身,韓遂就出爾反爾,讓程銀支援自己的西涼軍。這是一場關係生死的大戰,韓遂竟然欺騙友軍,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大人,我們出擊吧,再不出擊就晚了。”鄧升扯着嗓子高聲叫道。

“叫什麼叫?”高幹猛然挺直身軀,怒聲罵道,“你們沒長眼睛啊?夏昭死了,現在誰在戰場上迎敵?是樑興和馬玩,是西涼人的鐵騎。韓遂或許不顧我們的生死,但他難道也不顧樑興和馬玩的生死嗎?”

“那韓遂爲什麼出爾反爾,讓程銀去支援左翼戰場?”張南瞪着眼睛,怒氣沖天地吼道。

高幹搖搖頭,極力壓制着心中的怒火,“也許北疆軍增兵左翼,西涼軍遭到了重創,所以韓遂才臨時變計。”

“大人,不要管韓遂了,我們攻擊吧。”鄧升根本聽不進去,“只要圍殲了前方的北疆軍,這一仗我們就打贏了。”

“不行……”高幹凌空一鞭抽下,殺氣騰騰地厲聲叫道,“誰敢違令出擊,我殺了他。”

戰場中路。

閻柔帶着五千鐵騎突然出現在中路戰場的東面,護住了楊鳳和華雄的退路。

這支大軍的出現,迅速改變了中路戰場上的不利局面。

此刻閻行正率軍攻擊何風的側翼,他首當其衝,遭到了閻柔的迎頭痛擊。閻行的三千西涼精銳已經血戰多時,損失了數百人,疲憊不堪,這下又給閻柔雷霆一擊,頓時潰不成軍,狼狽後撤。馬超大吃一驚,急忙下令鳴金後退,和閻行迅速會合。

閻柔命令大軍停止追擊,護住了方陣兩翼,尾隨在大軍後面的輜重營將士驅趕着三十部馬車,以最快的速度衝進了戰陣,把長箭等軍械送到了陣中。

何風拄着一支長矛,在郝昭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走出了戰陣。看到閻柔笑嘻嘻地望着他,不禁氣得暗中罵了兩句。何風躬身行禮,“大人怎麼纔來?是不是在河邊睡着了?”

“我是想來幫你,但太尉大人不允許啊。”閻柔跳下戰馬,下下打量了他一下,關心地問道,“傷勢很重嗎?還能支撐嗎?”

“死不了。”何風說道,“杜平和王房都死了,只剩下我和楊淳了。”

閻柔吃了一驚,“損失這麼大?楊淳呢?”

“楊淳中箭了,現在正躺在馬車上居中指揮。”

“還有多少人能繼續作戰?”

何風想了一下,“大概六千多人吧。先把傷卒送回城去,陣亡士卒的屍體暫時擺在戰場上。”接着他憤然轉身,指着遠處正在重整隊列的西涼鐵騎,縱聲吼道,“老子要立即反攻,把馬超和閻行這兩個叛逆宰了。”

“好,立即撤陣,我們殺上去。”閻柔飛身上馬,舉手狂呼,“吹號,吹號,進攻,進攻……”

韓遂有些激動,握着馬鞭的右手輕微地顫抖着。

“多少人,到底有多少人?”

“至少有七八千鐵騎。”斥候興奮地說道,“我們看到了旗號,是鎮北大將軍閻柔的軍隊。”

“大人,這應該是徐榮最後的兵力了。”凌孺喜笑顏開,“大人,我們可以出擊了。徐榮手中就這麼多人馬了。”

韓遂擡頭望着遠方殺聲震天的戰場,凝神思索。

“大人,河東的北疆軍只有四萬人馬趕到了關中,這一點絕對不會錯。”凌孺說道,“現在我們在戰場發現了閻柔的軍隊,楊明的度遼營,還有匈奴右賢王劉冥的軍隊,另外衛峻的軍隊正在茂陵一帶,這樣算起來塞外鐵騎大約到了三萬人。看樣子河北是把塞外能調動的兵力全部調動到了關中戰場上。”凌孺感嘆地搖搖頭,“如果加上天穹沙漠龐德的鐵騎,河北已經在塞外徵調了七萬鐵騎,可謂是傾盡全力了。”

韓遂扳着手指頭算了算,臉上還是疑色重重。

“大人,徐榮在決戰之前,並不知道我們把西涼的馬超和韓翼秘密調回了關中,他不過是聽到一些傳言而已。”凌孺看到韓遂還是委決不下,急忙說道,“按照徐榮的算法,我們能投到戰場上的兵力最多不過三萬人左右。至於袁紹能在關中戰場上投入多少兵力,徐榮的猜測也不會太多。因爲他首先不會想到南陽的辛毗會率軍北上,其次高幹要駐防於潼關和桃林要塞,算來算去,高幹能在關中戰場上投入的兵力也絕不會超過兩萬。這樣一來,徐榮集結七萬人馬和我們五萬人決戰,勝算很大。”

韓遂閉上眼晴,沉思良久,突然問道:“羌人還沒有消息?斥候還沒有發現啷啷和墨繩的軍隊?”

凌孺一臉鄙視,“大人,馬玩派人去找了,我也派人去找了,但是……”他搖搖頭,“這兩個混蛋十有八九是跑了。”

“他們即使要跑,也不會跑太遠,斥候應該能發現他們。”韓遂眼裡露出一絲憂色。

“我們的斥候無法深入到戰場的東南方。”凌孺解釋道,“北疆軍的糧草輜重有一部分是從渭水河轉到白渠再送到萬年城,因此從下?城的青戈渡口到萬年城這段路上,到處都是北疆軍的小股遊騎,我們的斥候根本過不去。”

“想辦法去找。”韓遂說道,“他們即使要跑,也會往西跑,所以你們儘快向高陵方向尋找,必須把他們找到。”

“大人,北疆軍的兵力部署已經全部暴露,我們現在只要把主力投到右翼戰場上,給北疆軍致命一擊,這一仗我們就贏了,還找羌人幹什麼?”

“快去找。”韓遂用力一揮手,“找到了,讓他們立即返回戰場。

凌孺趕忙答應,“大人,那我們何時發起最後一擊?”

“先讓馬超和閻行攻上去,在戰場中路纏住閻柔。”韓遂沉聲說道,“再告楊秋、成宜,務必拖住度遼營。命令李堪、程銀,放緩攻擊節奏,盡力把張白騎的軍隊圍在左翼戰場上,不讓他有脫身的機會。”

“傳令高幹、辛毗,待中路戰場進入混戰後,即刻發動最後一擊。”

“咚咚……”

戰鼓擂響,驚天動地。

高幹、辛毗、鄧升、張南各帶一支大軍,如同江河決堤一般,在震撼天地的厲嘯聲中,向着戰場上飛奔而去。

萬年城。

皇甫酈一躍而起,幾步衝到了城牆邊上,激動地連聲叫道:“來了,來了,他們來了……”

陳衛面孔漲紅,雙手高舉,仰天長嘯,“韓遂終於出來了。”

徐榮又驚又喜,拿着棋子的手高懸空中,遲遲沒有放下來。總算等到敵人出來了,勝券在握。

“大人,快下令吧,快啊……”段炫衝到徐榮身邊,揮舞着斷臂,大聲吼道。“現在該輪到我們了,輪到我們了。”

徐榮點點頭,把手中的棋子緩緩放到棋盤上。

“傳令張白騎、楊明兩位大人,不惜一切代價,把西涼軍拖在右翼戰場上。”

“傳令閻柔、何風兩位大人,立即後撤,把馬超和閻行誘到城下。”徐榮手指皇甫酈和段炫,“兩位大人率城內五千人馬即刻出城,迅速插到馬超和閻行的背後,斷絕他們的退路,把他們圍殲於萬年城下。

皇甫酈和段炫轟然應諾,轉身就走。皇甫酈走到陳衛身邊時,衝着他微微一笑,低聲說道:“那盤棋我要贏了。不過爲了讓太尉大人高興,你還是替我下輸了吧。”陳衛笑着連連點頭,“好,好,我一定讓太尉大人中盤完勝。”

徐榮站起來看了看天色,“要抓緊時間了,爭取天黑前確定勝局。”

“急告麴義將軍、雷子將軍,大單于劉豹,率一萬鐵騎,立即殺進右翼戰場,切斷中路戰場和右翼戰場之間的聯繫,防止馬超和閻行衝破重圍救援敵軍。”

“急告龐德、鐵鉞兩位將軍,右賢王劉冥、部落王聶嘯和步度更,即刻率兩萬鐵騎殺進右翼戰場,包圍敵軍,任意攻殺。”

“急告鮮于銀、張?、高覽三位大人,立即率三萬步卒大軍進入右翼戰場,會合楊鳳、華雄、樑百武,圍殲敵軍。”

“告訴右翼戰場各部將領,現右翼戰場由麴義將軍指揮,各部務必遵從麴義將軍的軍令,爭取全殲敵軍。”

“擂鼓……擂鼓……”徐榮猛然轉身,揮舞着雙手縱聲狂吼,“擂鼓助威……”

楊鳳望着前方潮水一般涌來的敵人,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強烈的窒息感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沒想到韓遂手上竟然還有這樣一支大軍。

由於北疆軍不斷擠進,距離城池已經相當遠了,再往後撤根本來不及。而樑興和馬玩的鐵騎看到鋪天蓋地地殺過來,士氣大振,圍着北疆軍的戰陣頻頻攻擊,試圖把北疆軍拖住。

“傳令各部,結陣固守。”楊鳳撥馬迴轉,直馳中陣,“豎起‘雙兔’大旗,向太尉大人求援,快,快……”

一時間令旗飛舞,鼓聲四起,北疆軍將士迅速收縮,在弩炮和弓箭手的掩護下,鬆散的“品”字形戰陣急速變成了“口”字形方陣。

一面面盾牌飛速組合,黑色的“城牆”在士卒們的手中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層層壘起。一支支血糊糊的長矛斜指向天,在炙熱的陽光照射下發出冷森而血腥的光芒。弩炮撤進陣內,裝載弩炮的小型戰車被連到了一起,在方陣內再建了一個方形車陣。弓箭手依車陣而列,長弓斜指向天,向陣外的敵騎肆意射擊。

華雄、樑百武、楊震聚到了楊鳳的身邊,四個人望着浩浩蕩蕩殺來的敵軍,臉色都很凝重。

“韓遂這個時機選得好啊。”楊鳳冷笑道,“我們打了五個時辰,將士們精疲力竭,軍械也消耗殆盡。如果不是早有準備,我們這次就要全軍覆沒了。”

“你們看……”樑百武指着前方五彩繽紛的旌旗,吃驚地說道,“那都是袁紹的軍隊。高幹難道把軍隊全部拉到了這裡?”

“好事嘛。”華雄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我們一次把他解決掉,然後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潼關和桃林要塞了。”

“看樣子袁紹下了血本。”楊震脫下戰盔,不停地抹着頭上的汗,“只不過這次他又血本無歸了。可憐的人。”

楊鳳、華雄和樑百武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向楊震。楊震一臉嚴肅,十分痛惜地又說了一句,“可憐的韓遂。”

四人互相看看,突然放聲大笑。“哈哈……”楊鳳伸手拍拍楊震的後背,深表同感,“袁紹、韓遂和我們屢屢交戰,卻屢戰屢敗,的確值得同情啊。”

“打完這一仗,他們兩個難兄難弟一起完蛋。”樑百武不屑地撇撇嘴,揮手叫道,“擂鼓吧,給他們送行……”

“咚咚咚……”猛烈的戰鼓聲穿透了戰場上驚心動魄的嘯叫,直飛九霄。

高幹率軍正面迎上方陣。辛毗、鄧升攻擊左右兩翼。張南率軍直插方陣後方,切斷方陣的退路。

短短時間,將近四萬步騎大軍把北疆軍方陣團團包圍。

“攻擊,攻擊……”高幹在陣前縱馬如飛,“撕開敵陣。殺了他們,殺了他們。”

在震耳欲聾的吼聲裡。第一批突前攻擊的袁軍將士高舉着盾牌,像洪水一般衝進了箭陣。

楊鳳臉色驟變。

在敵陣前方,袁軍士卒推着幾臺衝車,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衝車上的巨木六尺粗,十丈長。巨木的前端被割成了錐形,上面還釘滿了密密麻麻的矛尖。近百名士卒推着一臺衝車,風馳電掣一般呼嘯而至。

方陣的“城牆”是盾牌而不是石頭,如果讓這衝車撞上來,方陣轉眼就會被撕裂。

楊鳳嚇得肝膽俱裂,從馬背上直立而起,轉目四顧。從四面八方攻上來的袁軍突前部曲都帶着這種巨大的衝車,至少有二十臺之多。

“密集結陣,密集結陣……”楊鳳聲嘶力竭,聲音變得異常的驚恐,“再豎‘雙兔’旗,求援,求援……”

五面“雙兔”旗同時升起,它們環繞在大纛下,迎風狂舞。

“齊射,齊射,給我射死他們……”楊鳳跳下戰馬,衝到弓箭手面前,瘋狂地叫着吼着。

攻擊敵軍的速度越來越快。

北疆軍的長箭也越來越密集,不時有敵卒中箭栽倒,但依舊無法阻止衝車的來臨。

“轟……”一聲巨響,黑色大盾四分五裂,慘叫聲沖天而起,方陣的黑色“城牆”立時轟然倒塌。衝車就象張開血盆大口的嗜血猛獸,一路咆哮着,無人可當。躲閃不及的北疆士卒被衝車的錐形尖頭結結實實地撞上,當即被掛在了矛尖上,頓時鮮血四射,淒厲的慘聽聲讓人不寒而慄。有幾頭衝車撞進了人羣密集處,錐頭處竟然掛上了兩具屍體。

衝車龐大的“身軀”似乎無堅不摧,巨大的慣性力把所有衝撞它的士卒和武器都砸得倒飛而起。一些受傷倒地的士卒更是被它活活碾壓而死。

北疆方陣一片混亂。措手不及的士卒們魂飛魄散,狼奔豕突,紛紛向車陣內退卻。

“殺,殺上去……”華雄怒睜雙目,一刀砍下了敵人的頭顱,接着高舉血淋淋的戰刀,縱聲狂呼,“奪下衝車,殺死敵卒,殺……”戰刀在空中飛舞,每刀落下,必定鮮血四射。華雄的親衛們緊隨其後,吼聲如雷,一往無前。

樑百武被士卒們的死亡激發了兇性,他全然不顧生死,掄起戰刀發瘋一般地砍着。激射的鮮血濺滿了他的全身,溫暖的血液流進了他的嘴裡,讓他愈發的暴戾。戰刀斷了,他搶過敵人的長矛,繼續攻殺。長矛穿透了三具屍體,最後只剩下了一截木根。他拿着這截木棍,在敵人的戰斧砍進自己的胸膛之前,把它深深地插進了敵人的咽喉。他奪下了敵人的戰斧,一口氣砸爛了五顆腦袋。樑百武的兇殘震駭了敵人,也重新激起了北疆士卒剛剛喪失的勇氣,一時間殺聲四起,攻勢如潮。

北疆士卒們越戰越勇,呼嘯向前。樑百武卻因多處受創,流血不止,終於支撐不住,踉踉蹌蹌地倒了下去。

北疆軍的方陣非常堅固,北疆軍的士卒非常強悍。要想以最小代價,最快速度摧毀方陣,圍殺北疆士卒,就需要利用衝車持續攻擊,從體力上和信心上徹底摧毀北疆軍。所以高幹看到第一輪攻擊已經奏效,立即下達了第二輪攻擊命令,“再攻,再攻……”

戰鼓擂響。第二批攻擊部曲又從大軍中推出了十幾臺衝車,他們乘着第一批攻擊士卒正在方陣內浴血奮戰的時候,再度殺向了北疆軍。

“射,給我射……”楊鳳毫無辦法,他只能絕望地揮舞着戰刀,憤怒地看着一臺臺衝車“轟隆隆”地殺過來。

他聞到了死亡的氣息。今天要想活下去,就要看援軍何時趕到戰場了。

麴義、雷子、劉豹的大軍就在白渠河邊,他們第一個衝進了戰場。

萬馬奔騰,煙塵滾滾,大地在轟鳴中劇烈的震顫。

“急速……急速……”麴義高舉長矛,放聲狂呼,“殺上去……”

鮮于銀、張?、高覽在楊鳳督軍不斷前攻,距離萬年城越來越遠的時候,已經悄悄趕到了戰場邊緣。他們第二個衝進了戰場。

三支大軍就象三支離弦長箭,發出驚天厲嘯,三萬將士如同滔滔大潮,捲起層層駭浪,氣勢磅礴。

霎時間,殺聲如陣陣驚雷炸響在空曠的原野上,裂石穿雲,直衝九霄,天地失色。

龐德、鐵鉞、劉冥、聶嘯和步度更在小葦河伏擊羌騎後,稍事休整,便率軍向戰場前進。爲了隱藏形跡,龐德派出了兩千多名斥候和遊騎在前方搜尋,只要碰到敵軍斥候,一律格殺。

下午,他們到達了距離戰場三裡外的一處村莊。因爲打仗的原因,這個村莊裡渺無人跡。龐德把鐵騎集中在村莊裡,準備隨時殺進戰場。

北疆鐵騎的斥候逼近了戰場,他們在第一時間看到了要求支援的“雙兔”大旗。斥候飛馬回報,龐德卻不敢貿然行動。沒有太尉大人的命令,他殺進戰場等於違抗軍令,就算這一仗打贏了,自己也要受到重責。但緊接着他就接到了斥候送來的第二個消息,楊鳳將軍豎起了五面“雙兔”大旗,大軍危在旦夕。

“走,走,走……我們殺過去……”龐德再不猶豫,帶着大軍飛速衝向了戰場。

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書友閒聊文人和武人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