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

誅度藉助戰馬的速度,一矛刺向了匈奴騎卒。那名匈奴騎卒眼明手快,手中圓盾斜向撞中矛尖,同時身形側翻,卸去了長矛上的力量。誅度大吼一聲,長矛橫行,正欲一矛將其拍下戰馬,就見三支長箭凌空射來,猶如閃電一般“咻……”一聲鑽進了他的胸膛。

誅度高聲慘叫,身軀在急速奔行的戰馬上搖晃了兩下,然後仰身墜落馬下。

“小帥死了……”羌人又驚又怒,放聲狂呼,“殺了匈奴人,殺了他們……”

羌人一擁而上,圍着匈奴人瘋狂砍殺,陣形大亂。

“撤,撤出去……”劉冥看到大軍衝擊速度越來越慢,戰陣在羌人的猛烈撕扯下也漸漸鬆散,急得連聲吼叫,“向東南方向撤,快,快……”

匈奴人在戰場上突然轉向。此刻羌人的陣形已經亂了,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攻。匈奴人乘機殺出了敵陣,向戰場的東南方急馳而去。

誅度的手下緊追不捨。

“追,追上去……”啷啷和墨繩擔心他們遭到匈奴人的反擊,毫不猶豫地下達了追擊命令。

在紅彤彤的朝陽下,羌人吹響了嘹亮的號角,數千人如同颶風一般氣勢洶洶地殺向了遠處,揚起的沖天煙塵遮蔽了燦爛的彩霞。

樑興和馬玩大驚失色,急忙命令手下吹響號角,阻止羌人追殺北疆鐵騎。但羌人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他們眼前只有倉惶奔逃的匈奴人,恨不得立即追上去把仇人撕成碎片,對後方的軍令置若罔聞。

“快,請高幹大人立即指揮大軍殺進戰場,包圍右翼北疆軍。”樑興望着迅速消失在金色朝陽下的羌人,氣急敗壞地連聲怒吼。

高幹沒有下令進攻。

北疆軍的鐵騎雖然被西涼人成功誘了出來,但他們在還能支撐的情況下突然逃離戰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匈奴人追隨李弘打了很多年的仗,軍紀嚴明,不可能在混戰一番後擅自逃離戰場。也許他們另有圖謀。

辛毗憤怒地揮動馬鞭,怒聲說道:“羌人發瘋了,竟然不顧軍令離開戰場。樑興和馬玩手上只有四千鐵騎,如果對面還有北疆鐵騎的主力,我們就很難全殲對方。”

“也許北疆軍的左翼只有這些匈奴人。”高幹遲疑着說道。

“那他們爲什麼突然脫離戰場?”辛毗疑惑地說道。“難道他們的大單于死了?或者也是爲了保存實力?”

“必有原因,還是謹慎爲好。”高於搖搖頭,“急告樑興、馬玩兩位大人,讓他們帶着剩下的鐵騎保護我前軍兩翼,幫助夏昭大人繼續進攻,迅速逼近敵軍方陣。”

“急告韓大人,我們打算以主力出擊,圍殲右翼戰場上的北疆軍。請他即刻派出鐵騎,保護我們的兩翼。”

戰場中路。

馬超、姜峰、王戎各帶鐵騎三面圍攻。北疆軍利用堅固的盾陣、鋒利的長矛和密集的長箭奮力還擊。

北疆軍的防守猶如鐵桶一般,讓馬超和數千士卒無從下手。他們只能沿着方陣四周打馬飛奔,向方陣內射出一輪又一輪的長箭。

朝陽升起,北疆軍陣前兩千面黑色長盾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就像一片密不透風的黑森林,更像一座黑色的堡壘,讓人望而生畏。在這些一丈兩尺高的長盾後面,一支支斜指向天的長矛如同嗜血猛獸嘴中的利齒,發出冷森森的光芒。戰陣中的五百臺弩炮車排成了一個四方車陣,車上的弩炮和車陣內的強弓手向着車陣外的敵騎肆意射擊,阻止敵騎衝擊戰陣。

馬超一籌莫展,連連向後方韓遂求援。要想擊破敵陣,必須得到步卒的幫助,如果僅靠自己的力量強行攻擊這座恐怖的“堡壘”,其結果必然是慘敗而歸。

韓遂回告馬超,既然打不動,那就暫時不要打了。我手上一萬大軍要用在刀口上,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能動。現在你把中路的這一萬敵軍拖住,不讓他們支援其左右兩翼。等到我們圍住了敵人的左翼,整個戰場上的局勢就會發生變化,其中路大軍極有可能撤陣支援,到那時你就可以統率鐵騎展開攻擊了。

馬超言聽計從,立即命令鐵騎從四面八方包圍北疆軍的方陣,把它撤往萬年城和支援左右兩翼的通道全部切斷。

就在這時,北疆軍的方陣內鼓聲雷動,堅固的“堡壘”突然在東面裂開了一條大縫。

“大哥,敵人要向後撤了。”馬岱指着方陣內高高飄揚的令旗,驚喜地叫道,“他們要撤散方陣,要後撤了。”

“打,立即打它,把它堵住。”馬超揮動長槍,帶着一隊親衛騎向東狂奔而去,“命令楊非,立即攻擊,攻擊……”

這道長長的“裂縫”就象猛獸張開的血盆大嘴,正等着獵物自投羅網。

楊非毫不畏懼,帶着五百騎如同離弦長箭,厲嘯而入。

“轟……轟……”幾聲巨響突然響徹了戰場,剛剛衝進去的西涼騎卒和他們的戰馬就象秋風中的落葉一般,猛然飄了起來。戰馬仆倒在地,馬上的騎士們倒飛而起,紛紛墜落在地,轉眼他們就被隨後飛馳而來的鐵騎踐踏成了血肉模糊的肉餅。

“殺,殺……”西涼人被仇恨的烈火點燃了,他們揮舞着武器,前赴後繼,一往無前。

弩炮車陣前,郝昭帶着一隊精銳執盾而立,“立盾……舉矛……”

“殺……”士卒們面對飛奔而來的敵騎,怒聲狂吼。此刻這條通道中佈滿了戰馬和西涼人的屍體,西涼鐵騎的速度被嚴重製約,戰馬根本跑不起來,只能搖搖晃晃地憑藉着本身的體重撞向擋在自己面前的“盾牆。”

北疆士卒們用手中的短柄武器,用強壯的身體死死頂住盾牌。與此同時,他們身後的長矛兵們蜂擁而上,用三丈長矛狠狠地戳向敵人和他們坐下的戰馬。車陣內的弓箭兵近距離射擊,一時間箭矢如蝗,象狂風暴雨一般把敵人和他們的戰馬射成了馬蜂窩。

西涼人被激怒了,拼死鏖戰,試圖把這道裂縫撕得更大。但北疆軍的防守太堅固了,裂縫不但沒有增大,反而越來越狹窄了。

“轟……”裝填完畢的弩炮突然吼叫起來,擠在“通道”中的西涼人頓時鬼哭狼嚎,無一倖免。

“快撤,撤……”楊非撥轉馬頭,聲嘶力竭地吼叫着,“撤出去……”

他吼聲未落,身後的“盾陣”驟然裂開。一面丈高的盾牌忽然“裂”成了四抉,三支長矛、兩張弩弓同時發難。楊非慘嚎一聲,身中九箭,身軀也被長矛高高挑起。一柄戰斧凌空剁下,頭顱帶着一蓬鮮血飛了出去。

馬超殺到,長槍如電,連擊四面長盾,挑殺十幾員北疆悍卒,最後他搶到楊非的頭顱,扛着楊非的無頭屍體,從方陣中奮勇殺出。

何風迎面堵上,把馬岱和十幾員西涼悍卒擋在了陣前的方寸之地。雙方“咬”在一起,殺得血肉橫飛,人頭飛舞。

何風一槍刺中馬岱的坐騎,馬岱躲閃不及,栽倒在地,被死去的戰馬死死壓住。何風舉槍再刺,馬超突然從他的背後殺到,長槍直刺他的背心。“去死吧……”剛剛帶着人馬衝過來的郝昭發現何風危急,對準馬超脫手擲出了手中長矛。馬超略略躲閃,長槍歪出數寸,在何風的肋下拉出了一道長長的血槽。何風慘叫一聲,仰面栽到馬下。

馬超厲聲怒吼,長槍再刺何風。郝昭情急之下,把手中圓盾狠狠砸了出去,“護住大人,護住他……”馬超躲閃不及,被圓盾砸中腦袋,頓時眼前一黑,金星亂舞。馬超大駭,顧不上擊殺何風,俯身抓起地上的馬岱,如飛而去。

“大人,韓大人急令,請你即刻調撥一千鐵騎,支援右翼戰場上的高幹,以保護他側翼的安全。”

“讓他見鬼去吧。”馬超怒不可遏,一巴掌把傳令兵打得從馬背上飛了出去,當場暈死。

“重整隊列,重整隊列……”馬超高舉長槍,縱馬狂呼,“殺進去,隨我殺進去……”

北疆軍以極其猛烈的箭陣把馬超趕了回去,同時“堡壘”東側的那道“裂縫”也迅速消失了。馬超看到的依舊是那座無懈可擊的堅固“堡壘”。馬超氣得團團亂轉,眼珠子都紅了。這時王戎派人來報,方陣西側出現了“裂縫”,是不是展開攻擊。

馬超不假思索地脫口叫道:“殺,給我殺進去……”突然他想到什麼,舉手連搖,“傳令,後撤兩百步,後撤兩百步……”

何風在郝昭的攙扶下,齜牙裂嘴地爬上了馬背,“傳令各部,依次後撤。”

“馬超很清醒,上了一次當,就堅決不上第二次當了。”郝昭恨恨地說道,“他如果再來,無論如何也要砍下他的腦袋。”

“不上第二次當,就是上了大當。”何風捂着傷口,痛得冷汗直冒,“如果他頻頻攻擊,我就無法撤陣後退了。”

北疆軍的撤退井然有序,讓馬超驚歎不已。

北疆軍的大方陣變成了四個小方陣。四個小方陣互相掩護,依次後退,速度奇快,就象退潮的波浪一般,蔚爲壯觀。看得出來北疆將士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對戰陣非常熟悉。

“原來是四面小盾。”馬岱望着對面的大盾忽然間“四分五裂”,成了每個士卒手上的武器,不禁驚呼道,“大哥,他們這麼厲害,爲什麼還要後退?”

馬超心絃顫抖,半天沒有說話,一股不祥的預感霎時侵襲了全身。

“大人,我們衝上去。”王戎拎着血淋淋的長矛,躍躍欲試,“他們正在後退,防守薄弱,不堪一擊。”

“你沒有看出來嗎?那是攻擊戰陣。”馬超扭頭看了王戎一眼,神情凝重,“你仔細看看,他們後退的時候是不是象黃河裡的波浪?”

王戎、姜峰、馬岱等西涼諸將凝神細看,一個個臉色微變。

“當我們站在河邊望着波浪時,可以看出來它們一個接一個地衝上岸。但當我們擡頭望向黃河河面時,你能看出來那波浪是向前還是向後嗎?”馬超舉起長槍,指着遠處的北疆大軍,“現在你們再仔細看看,他們到底是在撤退還是在進攻?”

“我們如果不追,它就是撤退,我們如果追上去,它就會順勢進攻。”馬岱驚歎道,“沒想到北疆軍這樣厲害,怪不得他們能征服大漠。”

“你小子懂什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姜峰不滿地“哼”了一聲,“我們怎麼辦?在這裡看他們撤?”

“跟上去。”馬超一腳踹上馬腹,戰馬吃痛,騰空躍起,“四下游射,何機攻擊。”

戰場西北面。

李堯指揮大軍迅速擺脫了西涼步卒,以最快的速度撤到了方陣後方,重整戰陣。

楊秋指揮度遼營搶在西涼鐵騎攻擊方陣之前,堵住了他們的攻擊線路,雙方隨即在廣闊的原野上展開了混戰。

李堪、張橫督軍攻擊方陣,但一時間他們無法突破北疆軍的“堡壘”,只能打打停停,準備會合鐵騎後,聯手進攻。

楊秋、成宜帶了八千鐵騎,其中有一部分是歸屬羌人,而楊明的度遼營雖然只有五千悍卒,但大部分是歷盡血戰的精銳,雙方實力相比度遼營更勝一籌。在這種情況下,楊明無法遵從軍令詐敗誘敵,即使度遼營詐敗退卻了,估計西涼人也不敢追上去。

楊明一邊指揮大軍向西涼人發起了潮水般的攻勢,一邊急報徐榮,請他急速增兵,就地圍殲。

“告訴楊明,韓遂至今還沒有把主力投到戰場,請他暫時和張白騎的步卒大軍互相配合,牢牢牽制住敵人。”徐榮走到城牆邊上,凝神望向東南方向。文約先生還在等什麼?難道他的主攻方向是我的右翼?

“傳令楊鳳,立即撤陣,會同華雄攻擊敵軍右翼。”

徐榮走回席上坐下,伸手拿起了一粒棋子。他正想放下去的時候,突然想到什麼,轉頭對陳衛說道:“命令鮮于銀、張郃和高覽三位大人,立即統率大軍渡過白渠,準備進入戰場。”

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二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7章 席捲猛如虎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