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

二月下,冀州中山國,飛狐要塞。

春寒料峭。

山谷裡的風肆無忌憚的呼嘯着,它揮舞着冷森森的鋒刃狠狠地砍在要塞堅固的城牆上。要塞上的大纛就象一位站在槍林箭雨中的英雄,頂天立地,挺直着偉岸的身軀,高舉着武器,面對千軍萬馬,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震耳欲聾的吼聲迴盪在祟山峻嶺之間,直衝雲霄。

麴義雙手撐在牆垛上,望着要塞外雄偉的大山,思緒不禁飛到了遙遠的黃河岸邊。大將軍是不是已經到了邯鄲?驚心動魄的大戰是不是已經在河內戰場率先拉開了序幕?

山巒間,一騎突然橫空出世,直撞進麴義的視野。麴義濃眉深鎖,心臟不由自主地跳動起來。

戰馬騰空躍起,激烈的嘶鳴聲撕裂了大山的靜謐,急驟的馬蹄聲響徹了山野。

“八百里快騎。”城樓上的巡值士卒指着飛馳而來的快馬,興奮地高聲叫了起來。

麴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山道上,快騎越來越近,他臉上的神情也越來越冷峻。

八百里快騎象山谷裡的狂風一般,霎時捲進了關隘。

麴義猛地轉身,擡頭看向正在空中劇烈翻騰好似要躍空而去的大纛,一時間熱血沸騰,恨不得舉手狂呼。隨我殺進中原去,殺進洛陽,我要親手把你掛到洛陽城的最高處。

趙雲矯健的身軀出現在城牆上,英俊的面龐上洋溢着激動的笑容。“大人,大將軍急令,北軍即刻奔赴翼州。”

“目的地在哪?”麴義大聲問道。

“東武陽。”

“好。”麴義用力一揮手,“急令北軍八校,立即集結大軍,火速南下。”

二月下,幽州代郡,高柳城。

城外十里的草原上,戰鼓雷動,號角長鳴,一隊隊的步軍士卒正在以方陣迎戰數支鐵騎大軍。雙方將士往來衝殺,殺聲震天。

遠處的高坡上,張燕端坐馬上,和身邊的呂布望着前方的演練戰場,不停地說着話。

“很多人認爲到了中原戰場上,嚴重缺乏鐵騎的叛軍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張燕晃了晃手中的馬鞭,指着戰場說道,“現在你看,即使步卒大軍沒有車陣,但只要善用地形和戰陣,把鐵騎的速度降下來,鐵騎大軍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呂布點了點頭,“在中原打仗,不像在邊疆打仗。邊疆疆域大,城池少,不管是胡人入侵還是我們攻擊胡人,主要目標都不是城池,而是擄掠人口和財物,鐵騎完全可以發揮優勢,但在中原打仗就完全不一樣了。在中原我們的目標就是城池,只有控制了城池,我們才能控制郡縣。拿不下城池,我們就無法立足,因此步卒大軍遠比鐵騎重要。”

“我在中原的時候,曾和曹操打了一年多的仗。當時曹操只剩下了鄄城、範城和東阿三座城池。我沒能打下這三座城池,失去了擊敗他的最好機會。不久,一場鋪天蓋地的蝗災呼嘯而來,我不得不撤軍,就此敗北。”

“中原大戰,我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曹操據城堅守以待援軍,大戰的時間就會拖長。大戰時間拖長,各種各樣不可預料的問題便會接踵而來,這時只要河北出一點點事情,大軍就有可能重蹈我的覆轍,無功而返。”

“北疆鐵騎多,袁紹、曹操等人爲了擊敗我們,肯定會揚長避短,不會在平原和我們決戰。不能在平原地帶決戰,北疆鐵騎就不能發揮威力,我們只能用步卒和他們在每一座城池展開血戰。這樣下去,其後果不言而喻。”

“這次大將軍動用了七萬塞外鐵騎,如果加上南北兩軍的鐵騎,鐵騎兵力達到了驚人的八萬五千人。這個人數太龐大了,鐵騎在中原的消耗要遠遠大於它在草原上的消耗,而我們又不能把鐵騎當作步卒使用。如果戰事進入耗時耗力的城池爭奪戰,幾個月後,大軍就被鐵騎大軍的巨大消耗而拖垮。”

呂布嘆了一口氣,“大將軍爲了在最短時間內拿下中原,蓄意製造了北疆胡族叛亂的假象,打算把袁紹、曹操、劉備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江淮一帶,但我們很難確切知道此計能否成功。另外,我覺得寄希望於袁術,指望他把叛軍的兵力牽制在江淮一帶,以便於我們迅速南下橫掃中原,未免太冒險了。”

“袁術如果提前敗亡,或者這幫叛逆出於某種原因再度握手言和,我們就很難在袁紹、曹操、劉備的大軍返回中原之前,拿下兗州全境。”

張燕用馬鞭敲了敲戰盔,神態悠閒地說道:“此次大戰初期的關鍵是速度。”

“只要我們能搶在袁紹、曹操、劉備三路大軍進入中原阻擊我們之前,拿下大半個兗州,就必能形成決戰態勢。”

“兗州失去一大半,對曹操而言是致命的,對袁紹和劉備而言也是脣亡齒寒,距離自身敗亡不遠了。在這種情況下,袁紹、曹操劉備只有聯合起來,和我們決一死戰,以期擊敗我們,奪回中原。如果那時他們還是各自爲戰,肯定是死,所以他們必會聯合起來,和我們決戰。雖然只有一線希望,但無論如何也要搏一搏。”

“面對二十萬北疆大軍,他們還敢決戰?”呂布搖搖頭,對張燕的話不以爲然。

“是啊……”張燕感嘆道,“如何在中原戰場形成決戰態勢,又如何誘騙叛逆們和我們決一死戰,目前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個大難題。不過……”他轉頭看看呂布,信心十足地說道,“到了冀州,見了大將軍後,我們就知道這個難題應該怎樣解決了。”

一騎絕塵而來,八百里快騎送來了大將軍軍令。

張燕略約掃一眼,遞給了呂布,“大戰開始了。”

呂布接過細看,驚喜地說道:“大將軍讓我們去東武陽。”

“要去中原打仗了。”張燕輕輕一笑,瀟灑地揮動了一下馬鞭,“從此刻起,我們將橫掃天下。”

呂布興奮不已,仰天長嘯,“擂鼓……集結……”

二月下,幷州雲中郡,雲中大營。

度遼將軍楊明在一幫親衛騎的簇擁下,打馬衝進了大營。

閻柔、衛峻、姜舞出帳相迎。

“大人,度遼營各部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渡河東進。”楊明和三人略加寒暄後,高興地說道,“三位大人何時起程?”

“你這麼急幹什麼?”閻柔笑道,“我們先到高柳城等候劉豹、劉冥的匈奴軍,然後和他們一起南下。”

“我能不急嗎?自從落日原大戰後,我已經九年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仗了。”楊明笑道,“爲了能南下參戰,我連番給朝廷上奏,還給大將軍寫了十幾份信,好不容易求得大將軍答應了。不過我現在非常擔心大將軍改變主意。他如果非要把我留在度遼河,我就完了。”

“那你飛到冀州去。”姜舞笑着調侃道。

“我是想飛,可我沒有翅膀啊。”楊明大笑,接着他想到什麼,馬上問道,“匈奴人和我們一起走?”

“度遼鐵騎走了,匈奴人的大軍當然要南下。”閻柔笑道,“度遼營不在度遼河,大軍主力又在中原打仗,匈奴人如果叛亂了怎麼辦?”

“劉豹有這個膽子嗎?”楊明嗤之以鼻,“烏拉山有雷子的烏拉鐵騎,金雪原有燕無畏的風雲鐵騎,他想叛亂就是找死。”

“劉豹沒這個膽子,不代表單于庭內的其它人沒有。”閻柔說道,“再說,燕無畏和雷子很快也要率軍南下。”

楊明愣住了,“他們也南下?大將軍要徵調多少鐵騎?”

“據我的估猜,至少十萬。”

“你開什麼玩笑?”楊明不屑地一揮手,“大漢有這麼多鐵騎嗎?”

“當然有。”閻柔一臉嚴肅地說道,“等到了中原,你就知道了。”

二月下,幷州西河郡,美稷城,匈奴單于庭。

劉冥放下聖旨,又拿起了大將軍的親筆書信細細閱看。

“你屢次帶着鐵騎南下打仗,那裡的漢人對我們態度如何?”劉豹小聲問道。

“我兩次南下,所帶的軍隊都很少,不過五千人而已,夾在漢軍鐵騎裡,看上去並不顯眼。”劉冥放下書信,神情很憂鬱,“這次我們兩萬人南下,事情就不一樣了。”

劉豹嘆了口氣,“我們從沒有到過中原,對那裡的情況一無所知,如果……”

“你不相信大將軍?”

“我不是不相信大將軍。”劉豹搖搖頭,苦笑道,“我是擔心我們的鐵騎大軍到了中原後,一旦失控,單于庭的將來……”

“我們在名義上,已經是大漢人了。”劉冥提醒道,“幾百年的仇恨,雖然不能即刻消除,但最起碼現在我們是爲大漢打仗,大漢人應該……”

“自從白馬銅和須卜骨都侯叛亂後,單于庭實力大損。”劉豹憂心忡忡地說道,“中原距離這裡有數千裡,如果出現意外,這兩萬人勢必全軍覆沒,單于庭也就名存實亡了。”

劉冥臉色陰沉。

“漢人的度遼大軍雖然走了一半,但還有五千人留在度遼河,再加上五原方向的烏拉鐵騎……”劉豹望着劉冥,輕輕嘆了一口氣,“如果你我都死在了中原,單于庭還能存在嗎?”

“你要相信大將軍。”劉冥只能說出這句話。

“但現在大將軍已經不再親自統率軍隊上戰場了。”劉豹有些激動,“你我能保證自已忠誠於大將軍,遵從漢軍其他大將的指揮,但其他人呢?那些都尉、當戶、且渠是不是也會聽從別人的指揮?漢人的其他將軍是不是也像大將軍一樣對待我們?比如麴義將軍,如果是他指揮我們,這兩萬人遲早要出事。”

“大將軍的意思,好象是他親自統率我們,包括鮮卑人和烏丸人。”劉冥拿起書信,指着其中一段話說道,“你再仔細看看,我覺得大將軍和你一樣,也有同樣的擔心。”

“大將軍親自統率我們,那誰來指揮中原大戰?”劉豹掃了一眼,隨手又把書信丟到了案几上。

劉冥沉默了一會兒,小聲勸道:“還是先出兵吧。到了高柳城會合閻柔、楊明等諸位將軍後,我們再把這種擔心和他們說說。不管怎麼說,如果我們出了事,對他們沒有半點好處。從小處說,大將軍失信於外族諸部,大漠和北疆從此多事。從大處說,大將軍兵敗中原,從此再也休想平定天下了。”

劉豹無奈長嘆,“書告大將軍,到了冀州後,請他務必抽點時間巡視我部鐵騎,以慰軍心。”

二月下,幽州,薊城。

鮮于輔接到了大將軍的軍令。

他即刻傳書李溯,請他加緊時間開挖溝渠,貫通巨馬河和沽水河。

幽州刺史王澤和涿郡、廣陽郡的太守也被請到了左衛將軍府。

“朝廷的聖旨已經說請楚了,幽州和冀州北部郡縣的糧草將屯積於涿郡,然後用船運送出海。”鮮于輔指着案几上的地圖說道,“工期非常緊,還請諸位大人即刻徵調民夫,幫助開挖渠道。”

“遼東要打仗嗎?”王澤詫異地問道,“鮮卑人又要叛亂?”

“對,公孫度已經三番兩次告急。”鮮于輔憤怒地說道,“柯比熊出爾反爾,再度入侵遼東,而扶余人、高句驪人看到我們撤軍,鮮卑人捲土重來,馬上倒戈相向,無恥至極。”他手指地圖上的大燕山,“朝廷打算集結兵力從遼東、大燕山、白山三個方向攻擊柯比熊。這次,定要把柯比熊趕到大鮮卑山,永絕後患。”

送走三位大吏後,鮮于輔馬上召集魏攸、孫禮、徐邈等掾屬議事。

“最近一段時間,要把鮮卑人叛亂的聲勢造大一點。另外,軍隊也要儘快集結,頻繁調動,爭取早一點進入盧龍塞和遼西,造出大軍已經出關平叛的假象。”

“柯比熊知道後,會不會信以爲真?”魏攸擔心地說道,“如果把他逼急了,他可能會狗急跳牆。”

“他剛剛損失了三千戶人口,哪敢和我們對抗?”鮮于輔冷笑道,“他只有逃,向大鮮卑山方向逃。此計的目的,就是要把他趕走。中原大戰一旦開始,以柯比熊的豺狼之性,必定會攻擊扶羅韓,禍亂大漠。去年的奪戶之計,今年的恐嚇之計,就是爲了逼走柯比熊,穩定北疆。當然了,我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中原大戰。”

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中)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