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

紅日初升。

戰鼓聲和號角聲伴隨着淡淡的晨風傳遍了天宇。

顏良驅馬衝上高坡,遠眺前方。方圓數裡的戰場上,人流涌動,旌旗密佈,殺氣凜冽。

戰場南面,呂布指揮張郃、張遼、穆斯塔法和祭鋒三萬步騎大軍已經列陣完畢。

昨天血戰後,雙方死亡士卒已經被掩埋,戰場前方隨處可見猩紅的血跡和殘破的武器,空氣中瀰漫着難聞的血腥味。

呂布輕策戰馬,沿着戰陣前沿做最後一次巡視。

穆斯塔法在馬上微微躬身,“大人,長水營準備好了。”

呂布點點頭,“兩翼鐵騎要以長箭掩護中路步卒撕開叛軍車陣,不要急於進攻。”

穆斯塔法答應一聲,朝身後揮了揮手。幾個傳令兵打馬衝進戰陣,把呂布的最新命令急告長水營將士。↖米↖花↖在↖線↖書↖庫↖?h

張遼看到呂布策馬而來,急忙迎上。兩人互相看看,心中感慨不已,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戰場。

“奉先兄,當年我們被李傕趕出長安後,應該直接到北疆。”

呂布微微一嘆,“來得及,我們還來得及,沒有耽誤太多時間。”接着他手指前方,“文遠,撕開叛軍車陣的速度要快。車陣一破,趙雲和李溯兩位大人的鐵騎從戰場東、西兩翼呼嘯而來,此仗很快就能結束。”

張遼興奮地吼了一嗓子,“這仗打完了,我們就南下打曹操,報仇雪恨。”

戰場東面,李溯指揮樓麓、鹿歡洋和公孫續的一萬五千鐵騎正在緩緩壓上,大軍移動所捲起的巨大煙塵幾乎遮蔽了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陽。

李湖神情冷肅,不停地下達着命令。

“自從落日原大戰後,我們有很多年沒有參加這樣規模的大戰了。”樓麓驅馬趕到李溯身邊,大聲叫道。

“這麼多年沒有打仗了,你的戰刀是不是上鏽了?”

樓麓大吼一聲,一把抽出背後的戰刀,迎空劈下。“我的戰刀依然鋒利,正等着暢飲敵人的鮮血。”

戰場北面,吳雄、郭華領五千步騎做好了攻擊準備。

郭華指着從東面升起的煙塵,沮喪地連連搖頭。“今天我們是沒有機會殺敵建功了。”

“怎麼?你想被自己的鐵騎活活踩死?”吳雄笑着指指腳下的地面,“這一仗,雙方實力相差太懸殊,我們還是站在這裡看熱鬧吧。”

郭華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我們這裡人最少,田楷和馬騰會不會選擇我們這個方向突圍?”

“有可能。”吳雄點頭道,“不過面對七萬人的圍攻,他們往哪逃都是死路一條。”

戰場西面,趙雲、姜舞、衛峻、劉冥率兩萬鐵騎嚴陣以待。

姜舞擡頭看看南方的天空,擔憂地對趙雲說道:“不知道高覽能不能拖住荊州軍?如果能把荊州軍拖在新河以南,我們今天晚上就能趕到新河以北吃掉夏侯惇。”

“昨天下午,徐州軍一部已經渡河前去支援荊州軍,能不能吃掉夏侯惇,就看高覽今天的攻擊能否得手了。”趙雲淡淡地說道,“如果我們能在半天之內全殲田楷和馬騰,就算高覽沒在新河以南拖住荊州軍,我們也依舊可以圍殺夏侯惇。”

“半天之內全殲一萬五千人應該沒有問題。”姜舞笑道,“子龍,我們殺了田楷後,你說大將軍會不會命令我們直接殺進青州?”

趙雲微微一笑,“怎麼?不想圍殲曹操了?”

“曹操當然要殺,但我覺得殺了田楷後,青州已經沒有什麼實力,我們完全可以趁機佔據青州。”

趙雲點頭笑道:“今年我們如果能佔據青州,對平定遼東叛亂的確有很大好處。也許大將軍會考慮到的,但前提是……”趙雲指指戰場,“我們要打贏東光之戰。”

戰場中央,被團團包圍的叛軍顯得孤單而弱小,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恐懼萬分。

田楷和馬騰徹底絕望了,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包圍他們的北疆軍會有這麼多人,他們甚至懷疑袁紹和曹操已經撤退了,另外兩個戰場上的北疆軍都趕到了這裡。

“我們無法突圍了。”田楷苦笑道,“如果夏侯惇現在就撤退,他們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馬騰仰天長嘆,一言不發。

“戰場北面的北疆軍人數最少,要突圍,我們只能選擇北面。”關靖非常冷靜地說道,“雙方交戰後,由於戰場北面人數少,而東面的鐵騎又衝進了戰場中央,這時戰場的東北方向就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無人防守狀態。我們集中數百精銳鐵騎,從這裡衝出去。大戰開始之初,北疆軍沒有時間追趕我們。”

田楷和馬騰猶如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心裡頓時燃起了求生的慾望。

“我們直接回青州。”田楷揮舞着雙拳,咬牙切齒地叫道,“我們還有擊敗豹子的機會。”

周山匆忙趕到了顏良身邊,“大人,夏侯惇還沒有發起攻擊。”

“有撤退跡象嗎?”顏良急忙問道。

“目前沒有。”

顏良看看天色,“高覽大人已經開始進攻了,我們也開始吧,速戰速決,免得讓夏侯惇退回新河以南,延誤了全殲時機。”

顏良舉起手中馬鞭,狠狠地揮了下去,“擂鼓……攻擊……”

鼓聲驚天動地,裂石穿雲,小樑亭在這瞬間晃動起來。

戰場東面的鐵騎大軍突然加速,巨大的轟鳴聲驀然炸響,飛揚的煙塵直衝而起。

戰場西面的鐵騎大軍象決堤的潮水一般,挾帶着狂暴的風雷,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了戰場。

戰垢南面的步卒大軍在兩翼鐵騎的掩護下,一路高喊着,猶如肆虐的颶風,摧枯拉朽一般卷向了戰場中央。

叛軍就象洪水中的一葉扁舟,就像驚濤駭浪中的一柱礁石,無助地望着滅頂之災呼嘯而來。

馬騰集結了所有鐵騎,向戰場東面殺了過去,全然不顧從自己背後殺來的北疆鐵騎。在沒有任何勝算的情況下,只有誓死相搏,以命抵命,殺一個算一個了。

田楷指揮青州軍依靠單薄的車陣,從正面阻擊北疆軍,他也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右翼和背後。

他的背後是吳雄的大軍。吳雄因爲軍隊人數少,沒有殺進戰場,只負責阻擊叛軍突圍。而他的右翼是趙雲的鐵騎,他擋無可擋,只能任其殺戳了。

“轟……”一聲巨響,幽州鐵騎和關中鐵騎在戰場上正面相撞,激烈的廝殺聲霎時響徹雲霄。

李溯高聲怒吼,手中長槍如同劃空閃電,連刺三人。一支血淋淋的矛尖突然從天而降,直刺面門。李溯本能地低頭閃過,長矛刺飛他的戰盔,從他的頭頂厲嘯而過,幾滴飛舞的血珠撞上了他的面龐。還沒等李溯擡起頭來,驚天的嚎叫已經在他耳畔響起,他的親衛騎以最快的速度洞穿了剛纔那名敵騎,並把他的屍體高高挑飛。

“殺,殺……”李溯披頭散髮,怒不可遏,手中長槍就象瘋狂的野獸肆意吞噬着敵人的生命,“給我殺……”

趙雲的兩萬鐵騎毫無阻攔地殺進了戰場。

趙雲和姜舞率部狂奔不止,追在關中鐵騎的後面肆意射殺。衛峻和劉冥衝向了青州軍,任意砍殺。

穆斯塔法和祭鋒控制着鐵騎行進的速度,用滿天飛舞的長箭死死壓制着青州軍的箭陣。

張郃和張遼的步卒大軍高舉盾牌,飛速殺進車陣,和青州軍展開血腥搏殺。北疆步卒大軍人數太多,佔據了明顯優勢,短短時間內便撕開了敵人的車陣,開闢了兩個通道。

號角長鳴,長水營和胡騎營將士猛然加速,如同兩支離弦的長箭一般狠狠地扎進了青州軍的腹地。

夏侯惇決定撤退。

從昨天下午和北疆軍展開激戰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天了,沒有任何田楷和馬騰的消息。派出去的斥候全部被截殺,斥候的活動範圍很難超出十里之外。夏侯惇覺得情況不妙,他懷疑田楷和馬騰已經被北疆軍包圍了,否則不會一點消息都沒有。

既然田楷和馬騰被包圍了,自己又無力衝破北疆軍的阻擊救援他們,那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一旦等到北疆軍解決了田楷和馬騰,自己就危險了。在這種河道密佈的地方,如果給這支北疆軍困住了,大軍突圍的難度太大。爲了保存實力,只有選擇撤退。

此時北疆軍在信都城遭到攻擊,能趕到東光戰場上的軍隊數量一定有限,以田楷和馬騰的實力,堅守兩到三天不成問題,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天的時間迅速撤回甘陵國。雖然大哥要自己在東路戰場上堅持到八月底,但他並沒有說要堅持到八月底才撤退。自己只要在九月初返回甘陵國,就不算違背了大哥的軍令。

夏侯惇的意見得到了李典的支持,這個時候,他也認爲繼續北上純粹是找死。北疆軍既然發現了我們的意圖,當然不會給我們任何機會。夏侯惇命令臧霸、文聘不要和牽制他們的北疆軍戀戰,立即撤軍,帶着糧草輜重先行佔據距離新河二十里之外的大沽河。同時命令徐州軍的孫觀率軍守住新河上的幾個渡口,隨時接應自己撤退。

臧霸、文聘正在一邊和高覽激戰,一邊向新河北岸運送糧草。接到夏侯惇要求撤退的命令後,兩人心中暗暗高興。這個仗他們早就認爲不能打了。大軍行蹤完全暴露,實力又不佔優勢,即使打到南皮也很難渡過漳水河完成預定作戰目標。

文聘命令黃忠和魏延帶領三千人馬率先撤向大沽河。

中午,李典率領主力開始後撤。夏侯惇帶着兩千人馬在大河故瀆的南岸裝模作樣,準備到了晚上再撤。

同一時間,小樑亭戰場上的激戰還在繼續。

顏良眼看戰鬥即將結束,隨即命令張震、秦誼和高順主動向夏侯惇發起攻擊,把兗州軍牽制在大河故瀆南岸。他擔心夏侯惇發現北疆軍主力正在圍殲田楷和馬騰後嚇跑了。

張震三人因爲沒有參加小樑亭大戰,心裡很不痛快,這時接到要求他們攻擊兗州軍的命令,頓時心花怒放。憑自己這一萬五千人馬,完全可以擊敗一萬兗州軍。既然現在顏良命令自己主動攻擊,那這個全殲兗州軍的功勞當然不能讓給別人了。

三支大軍一萬五千人在雷鳴般的戰鼓聲裡氣勢洶洶地殺向了對岸。

夏侯惇以爲自已撤軍的意圖暴露了,二話不說,帶着兩千人掉頭狂奔。

張震、秦誼、高順這才發現兗州軍已經開始撤退了。三人一面急報顏良,一面隨後追擊。

顏良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如果夏侯惇撤回新河南岸,會合了徐州軍、荊州軍,那麼這三萬人馬擠在狹窄的河道之間,又有充足的糧草,完全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相反,這時候北疆軍的諸多優勢卻因爲地形原因被限制了,短時間內很難吃掉這三萬人。

北疆軍主力一旦在這裡被拖住了,那麼南下圍殲曹操的計策勢必要受到影響,甚至直接失敗。

“命令趙雲、姜舞兩位大人,立即撤出戰場,率軍越過大河故瀆,從右側包抄叛軍。”

“命令李溯、公孫續兩位大人,立即趕到新河北岸,從左側包抄叛軍。”

“急告高覽大人,不惜一切代價遲滯叛軍渡河。”

顏良望着殺聲震天的戰場,用力一揮手,大聲吼道:“傳令,不要俘虜,給我統統殺了,一個不留。”

周山嚇了一跳,急忙阻止,“大人,大將軍有令,儘可能招降。”

“我沒有時間。”顏良殺氣騰騰地叫道,“給我全部殺了。”

絕殺令一下,戰場形勢頓時改觀,一隊隊的鐵騎踩着叛軍的屍體向大河故瀆方向全速追擊。

下午,豔陽高照,炙熱的空氣和濃郁的血腥籠罩了整個東光戰場。

在小樑亭到大沽河大約五十里的範圍內,十幾萬軍隊正在高速移動。

小樑亭戰場上,張郃、吳雄的軍隊正在掃盡最後幾股負隅頑抗的叛軍。

在小樑亭到大河故瀆的十幾裡範圍內,幾支軍隊正在向西南方向狂奔。右側是衛峻、劉冥的鐵騎,左側是樓麓、鹿歡洋的鐵騎,中間是呂布、穆斯塔法和祭鋒的鐵騎。在呂布大軍的後方,顏良和張遼帶着步卒大軍正在隨後跟進。

在大河故瀆到新河的十五里範圍內,同樣有數支軍隊在向西南方向奔跑。右側是趙雲、姜舞的鐵騎,左側是李溯、公孫續的鐵騎。中間有三支大軍。跑在最前面,距離新河最近的是李典的軍隊,跟在李典後面的是夏侯惇。跟在夏侯惇後面的是張震、秦誼和高順的北疆軍。

在新河到大沽河的二十里範圍內,除了高覽的大軍還在按原定計策向新河方向攻擊前進外,其它幾支軍隊都在向西南方向撤退。黃忠、魏延的軍隊已經快到大沽河了,文聘的軍隊正護着糧草輜重和幾萬隨軍民夫跟在後面。臧霸的軍隊本來在和高覽激戰,但現在他正在逐漸脫離戰場,等待孫觀前來會合,而孫觀的軍隊還守在新河南岸。

斥候紛紛來報。李典的軍隊距離渡口還有三裡,高覽的大軍距離渡口也只剩下三裡了。

孫觀臉上顯出一絲得意的冷笑,“傳令,大軍撤出渡口,急速會合臧霸大人南撤。”

站在他身後的尹禮吃了一驚,“大人,夏侯惇和李典兩位大人的軍隊還沒趕到渡口,我們不能撤。”

孫觀猛然轉身,高聲咆哮道:“司馬俱大帥是怎麼死的?幾十萬兄弟是被誰殺的?我要報仇,誰敢阻止我,我就殺了他。”

尹禮駭然心驚,急退兩步,“大人,你……”

“你要是不想死,就給我閉嘴。”孫觀衝上去,一把卡住了他的脖子,“你聽到了沒有,給我撤出渡口。”

“臧霸會殺了我們的。”尹禮恐懼地叫道,“就算臧霸不殺我們,將來劉備大人也不會饒了我們。”

“劉備?我還要殺他呢。當年,就是他和曹操、田楷聯手擊敗我們的,你忘記了嗎?”

尹禮臉色一黯,沒有說話。孫觀狠狠地把他推倒在地,揮手狂呼,“撤,立即給我撤出渡口。”

黃統望着消失在遠處的徐州軍,難以置信地說道:“大黑,我們佔據新河了?”

“兵敗如山倒。過去我們在黃巾軍的時候,也是這樣。”大黑笑道,“這個時候,誰跑得快,誰就能活下去,哪裡還能顧得上其它人。”

戰鼓急促響起,北疆軍士卒在各自上官的帶領下,沿着新河南岸迅速擺下阻擊陣勢。

“傳令下去,死守河堤,不許放走一個敵人。”

高覽如釋重負,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