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

李弘望着一匹匹快馬四散而去,心裡焦慮難安。??接下來,事情會怎麼發展?袁紹和韓馥等人會不會奮起還擊?劉虞會不會強行南下?董卓會不會死守洛陽??

董卓和自己一樣,最大的問題不是錢財,而是糧食。??錢不夠,可以用臨時鑄造五銖錢的辦法應付過去,但糧食不夠卻只能乾瞪眼了。??對於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擊敗袁紹、袁術等人,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從各地州郡弄到糧食,以解燃眉之急。??董卓會不會和自己一樣,也想三方制衡呢?打仗解決不了糧食問題,這一點董卓應該非常清楚,假如他在我擊敗袁紹之後,迅速和袁紹議和,然後聯手對付我,那問題可就嚴重了。??雖然我可以冒着和韓馥,袁紹等人連番作戰的危險攻佔冀州,但如今處在京畿的徐榮和楊鳳兩軍就要全軍覆沒了。?

董卓爲什麼至今不殺袁隗?弘農王都能殺,袁隗爲什麼不能殺?顯然,董卓非常清楚現在的形勢,也知道袁閥的龐大勢力,所以他想在關鍵的時候能夠利用袁隗的力量以達到某種目的。??這個目的是什麼?是不是他想和袁隗妥協,轉而對付我??

京畿有大軍十萬,董卓在袁紹等人尚未集結完畢的情況下,連續催我南下,甚至不惜以遷都來威脅我,但等我的大軍到了洛陽後,他卻又把自己的軍隊往關中方向撤,完全沒有要集中所有力量一戰而定的意思。??董卓不想打。??但我現在急着要打,而且我還要急着佔據洛陽,假如徐榮和楊鳳地大軍完成了對洛陽的包圍、玉石和顏良的大軍困住了牛輔之後,董卓認爲自己欺騙了他,繼而和袁隗握手言和,那自己可就滿盤皆輸了。??董卓手上有天子,袁隗需要天子。??只要董卓和袁隗兩人各自讓一步,自己就成了這場危機中最大的犧牲品。??以北疆目前的險惡狀況。??自己失敗是一件必然的事。?

李弘急書李瑋,把公主北上、先帝遺詔、劉虞手令,還有自己的猜測和對形勢地估計做了詳細的說明,最後他說道,爲了防止董卓倒戈一擊,請仲淵在完全控制了牛輔地軍隊後,再次南下進京。??務必設法讓董卓殺死袁隗,對董卓仔細解釋清楚三方制衡對拱衛社稷、保存實力、解決危機的諸般好處,勸諫董卓不要逞一時之痛快,毀了社稷丟了性命,還留下了一個萬世罵名。?

===?

三月上,酸棗。?

橋瑁得知徐榮率軍東進,急忙集結大軍迎敵,同時急報袁紹。??是戰還是不戰?袁紹回書說,徐榮已經一路攻擊而來,此時不戰,必將動搖軍心,不打也得打了,你還問什麼問?打。?

橋瑁、劉岱、張邈等人都沒有打過仗。??心裡非常慌,尤其對手還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戰將徐榮。??當年雁門關一戰,徐榮在極度劣勢下,指揮二十萬黃巾軍重創鮮卑鐵騎,從此揚名天下。??和這種人打仗,想想都怕。?

張邈說,我們幾個人,只有曹大人和鮑大人打過仗,我看,就讓他們兩人指揮大軍作戰吧。??衆人都同意。??大敵當前。??鮑信和曹操也沒有推讓。??義不容辭嘛。??曹操說,鮑大人寬厚待人。??沈毅有謀,深爲將士們愛戴,我願意聽從鮑大人的指揮。??鮑信笑着拒絕了。?

鮑信四十多歲,身材不高,長相敦厚,說話很直爽。??他對衆人說,孟德老弟才華出衆,熟讀兵法,早年又曾隨皇甫將軍平定過蟻賊之禍,打仗的事肯定要比我精通。??他極力要求曹操指揮作戰。??曹操謙讓了兩句後,隨即不客氣的答應了。??前來攻擊的是徐榮,如果能擊敗他,自己就能一戰成名。?

=?

高順、樑百武率部趕到距離酸棗二十里地原武城。?

這裡的人知道要打仗,早就跑光了。??高順沒有進城,直接命令大軍向酸棗衝去。?

曹操認爲高順急行而來,士卒一定非常疲勞,而己方大軍以逸待勞,士氣高漲,體力充沛,完全可以擊敗高順,打他一個下馬威。??橋瑁等人反對,認爲不宜冒險出擊。??曹操懶得理他,立即和鮑信兩人領一萬人馬率先出營迎敵,張邈和劉岱的大軍居中跟上,橋瑁無奈,只好和袁遺整頓軍馬隨後出營。??還沒等他出營,斥候來報,曹操和高順已經在前方十里處打起來了。?

高順跑得太快,距離徐榮的主力大軍有三十多里路程。??他大概沒想到大軍還沒靠近酸棗紮營,叛軍就迎頭來擊了。??高順和將士們措手不及,稍稍抵抗了一下後,狼狽而逃。??曹操和鮑信帶着大軍猛追三十里才停了下來。??再不停下,就要和徐榮的主力對抗了。?

徐榮二話不說,連夜率部後撤五十里。?

曹操和鮑信等人商議,追還是不追?曹操說,徐榮不願打很正常,他率軍南下洛陽是遵從天子聖旨,不來不行,但他來了後,未必會真心替董卓賣命。??徐榮只有兩萬人,從他們丟棄的武器上來看,這兩萬人是河東的屯田兵,根本不是什麼北疆精銳。??我們有五萬大軍,諒他徐榮也不敢和我們正面對抗。??繼續追。??只要把徐榮擊敗了,豹子肯定要改變想法站到我們一邊,畢竟我們的實力非常強大。?

橋瑁、袁遺和劉岱不願冒險,說徐榮既然退回去了,那就算了,還是按照袁紹地部署,回酸棗靜待時機。??各人意見不一,爭論不休,最後還是橋瑁等人說服了曹操。??第二天,聯軍撤兵回酸棗,但高順和樑百武跟在後面就殺來了。??聯軍措手不及,折了幾百人。??曹操大怒,指揮大軍掉頭回攻。??高順不敵。??和樑百武帶着敗兵四散而逃。?

聯軍一口氣又追了三十里。??徐榮率軍再退。?

橋瑁說,這一定是徐榮的誘敵之計,前面可能有埋伏,還是儘早撤兵吧。?

曹操嗤之以鼻。??胡軫地一萬北軍在虎牢關,徐榮自己只有兩萬人,他哪來的兵力伏擊我們?即使他想打我們的伏擊,那也是在滎陽到虎牢關之間。??從這裡到滎陽。??沒有合適的伏擊地形。?

鮑信說,曹大人說地有道理。??徐榮這麼做的真正目的。??大概是想把我們誘到滎陽城附近,然後他好找個藉口逃到虎牢關去,以便和胡軫合兵一處,憑藉關隘之險抵擋我們地進攻,免得遭受損失。??看樣子,徐榮這兩萬人還真的是河東地屯田兵。??屯田兵不堪一擊,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鮑信建議繼續追擊。??能夠逼近滎陽。??也算是聯軍的一大戰果了,而且對董卓的威脅也大。?

第三天聯軍浩浩蕩蕩向滎陽開進,爲了防止出現意外,速度並不是很快。?

到了汴渠後,高順和樑百武又出現了,這次兩人率軍阻擊聯軍渡河。??雙方血戰,北疆軍不敵,丟下幾百具屍體。??倉惶後撤。?

樑百武一邊跑一邊罵,把孫親的祖宗八代都罵遍了。??孫親叫他和高順一起去打敗仗,他不幹,說我很久沒打過敗仗了,打不來了。??孫親說,你不去也行。??你自己對徐大人說去。??樑百武頭一低,算了,不說了,認了吧,反正上面還有高順頂着。??徐榮自從指揮黃巾軍打贏了雁門關大戰後,在黃巾軍將士地心目中,徐榮地地位已經僅次於張燕了。??雖然那場大戰地直接指揮者是張燕,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如果沒有徐榮地運籌帷幄,這仗是打不贏的。??徐榮說話。??沒人敢不聽。?

高順看看他笑道:“你不要生氣。??馬上就要打勝戰了。??打敗仗也有功勞的。??”?

“我寧願不要這份功勞,也不願丟這個臉。??”樑百武氣呼呼地說道。??“也就你,老好人一個,這種事你也幹。下面的幾個軍司馬早把你罵翻了,你知道嗎?”?

高順笑笑,指指自己的耳朵,“我怎麼沒聽到?”?

樑百武看他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擡手就是一拳,“氣死我了。??”?

==?

三月上,虎牢關。?

虎牢之名始於周朝,傳說周穆王射獵於圃田,將獵獲的老虎豢養於此,因而得名虎牢。??虎牢關北臨奔騰地黃河,南依逶迤的嵩嶽,大伾、浮戲、廣武三山綿亙,羣山爲壁,大河爲壕,山壑溝峁之中,一條馳道蜿蜒其間,地勢極爲險峻。??大秦國時,此地置虎牢關。??本朝由於天下太平無事,虎牢關隨即被擱置,年久失修。??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事,威脅京畿,先帝於此再設關隘,命名爲旋門關,但因爲習慣,一般人還是稱之爲虎牢關。??出了虎牢往洛陽,一路上無險可守。?

駐防虎牢關的胡軫接到了徐榮的求援信。?

得知徐榮連戰連敗,胡軫大吃一驚,一邊急報董卓,一邊帶着五千大軍趕到了滎陽。?

虎牢關距離滎陽三十里,轉瞬即至。??胡軫和徐榮在西疆的時候就認識,彼此非常熟悉。??胡軫看到徐榮神色憂鬱,心裡很高興。??徐榮離開西疆的時候和他官職差不多,但現在徐榮不但名震天下,而且還做到了龍驤將軍,這讓他心裡非常不舒服。??我還以爲你天下無敵呢?原來你也會打敗仗。??這次看你如何收場。?

胡軫安慰了徐榮幾句,然後說道:“子烈,你兵力不足,吃虧也難免,敗了幾場小仗,沒什麼了不起,但現在叛軍蜂擁而來,大軍糧草嚴重不足,你如何守城?”?

徐榮嘆道:“不守了,我要放棄滎陽。??”?

胡軫嚇了一跳,“子烈,你擅自放棄滎陽,是要殺頭地。??”?

徐榮微微一笑,湊到胡軫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怎麼樣?功勞都是你的。??你幹不幹?這一仗如果打贏了,你就是將軍了。??”?

胡軫猶豫不決,沉吟良久,“我看,此事還是先稟奏相國大人爲好,一旦……”?

“此仗必贏。??”徐榮皺眉道,“要打就是今天。??明天叛軍將全部渡過汴渠,我們沒有機會了。??怎麼?到了洛陽,膽子也小了?”?

胡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好,聽你的。??”?

==?

汴渠距離滎陽城十五里。?

率先渡河的曹操剛剛上岸,就接到了斥候送來的消息,徐榮已經放棄滎陽城,率軍向虎牢關急撤而去。?

“城中可有人?”?

斥候搖搖頭。??他們沒敢進去。??曹操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命令夏侯惇、史渙帶着一千人馬殺進城去。?

“快去告知鮑大人,請他從我們的右側敖倉方向渡河。??告知張大人,請他從我們的左側方向渡河。??爭取今夜有兩萬人進駐滎陽。??”曹操志得意滿,高興的對站在身邊的曹仁說道,“子孝,我看徐榮不過如此嘛。??”?

曹仁謹慎地看看遠處,小聲說道:“放棄滎陽?大哥,如果是你,你覺得現在有放棄滎陽地必要嗎?”?

“有。??”曹操笑道,“如果我沒糧食了,我還會死守城池嗎?我會跑得比徐榮更快。??”?

=?

夏侯惇和史渙飛速進城,分兵佔據了四座城門。?

曹操帶着大軍正準備進入滎陽,斥候飛速來報,胡軫地大軍不讓徐榮進關,雙方在虎牢關打起來了。?

“再探,一定要看清楚了……”曹操大喜,急令五千人馬整軍向虎牢關方向急速前進。??他打算趁機渾水摸魚,重創徐榮和胡軫。?

斥候連續回報。??胡軫死守關隘,徐榮的大軍鋪天蓋地,正在瘋狂攻擊。?

曹操笑道:“不要急,我們慢一點,等他們打累了,徐榮就死定了。??”?

曹操命令大軍停在距離虎牢關十里地虢亭,靜待最佳出擊時機。??就在曹操和曹仁等人談笑風生的時候,從滎陽方向急速跑來一匹快馬,馬上騎士血染戰袍,狼狽不堪。?

“大人,鮑信大人在敖倉中伏,請求大人急速馳援。??”?

曹操大驚,“誰的兵馬?徐榮嗎?”?

“是胡軫,是北軍精銳。??”那個斥候驚魂未定,嘶啞着聲音說道,“我們正在渡河,胡軫的大軍突然從黃河方向殺了過來,我們措手不及,死傷極爲慘重,請大人速速救援,否則就要全軍覆沒了。??”?

“徐榮在哪?虎牢關下到底是誰?”曹操擡手一鞭,狠狠地抽在了一名斥候身上,“給我再探。??”?

“走,到敖倉,到敖倉……”?

=?

曹操帶着大軍飛速前進。?

斥候不停地縱馬回報,“大人,虎牢關關門大開,徐榮的人馬已經殺進去了。??”?

“大人,虎牢關已被徐榮攻陷。??”?

“大人,虎牢關城樓上豎起了高順和樑百武的戰旗。??”?

曹操暗自驚駭。??徐榮想幹什麼?他難道想攻打洛陽??

大軍沿着旃然水一路向東狂奔,面對四門大開的滎陽城,誰都沒有興趣再看一眼。?

黃昏時分,胡軫看到叛軍援軍趕到,急忙指揮大軍撤出了戰場。?

鮑信的五千人馬戰死大半。??汴水河上飄滿了死屍,鮮血染紅了河水。??血腥狼藉的戰場上,鮑信跪在弟弟鮑韜的遺骸前,抱頭痛哭。?

=?

橋瑁、劉岱、張邈等人得到消息,連夜撤軍而走。?

曹操率部斷後。??他指揮士兵簡單清理了一下戰場,然後和鮑信兩人帶着大軍匆匆渡河。?

黎明時分,大軍趕到了垣雍城,將士們疲憊不堪,然而,徐榮的戰旗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天際之間、血色朝霞之下。?

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三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二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