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

天氣越來越冷。寒風刺骨。

風雲鐵騎六千多人靜靜地列陣於城下,等待李弘的攻擊號令。幾百面顏色各異的戰旗隨風飄揚,抖動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聲響迴盪在空曠的原野上。

斥候們象走馬燈一樣穿梭往來,高聲稟報着蠡吾城四周的軍情。

李弘很吃驚。黃巾軍竟然夾雜在百姓中間撤退,這顯然是想逃避追殺,遲滯自己的追擊速度。

“守言,安熹方向可有消息?”李弘轉頭問道。

“安熹城從昨天開始就四門緊閉,禁止進出了。”鄭信回道,“我們應該一鼓作氣,一直追下去,一直追到安熹。”

李弘擡頭望天。他盼望能夠下一場雪,自己就有藉口不再進攻了。

他的用兵方法來源於慕容風所授。而慕容風精於騎戰,他對自己一生用兵的總結都是以騎兵爲基礎,講究的是奔襲千里,一擊而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李弘曾經幫助慕容風整理他的用兵心得,對慕容風用兵方法領悟很多。後來在盧龍塞,又讀到田靜的用兵心得,受益非淺。經過一年多時間在實戰中的不斷磨礪,李弘對打仗用兵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辦法。

他不喜歡這種攻城奪寨的打法。這根本就不是騎兵做的事,這應該是步兵的事。但現在部隊裡沒有步兵,就不應該這麼打。他想掌握戰場的主導權,不想這樣被動的去攻城。鮮卑人在盧龍塞和漁陽城失敗的教訓太深刻了。騎兵應該用騎兵的辦法戰勝敵人。

李弘想停下來,等待後續部隊趕到,重新擬訂擊敗黃巾軍的方法。

黃巾軍已經放棄了博陵,又放棄了蠡吾,和幽州的聯繫已經打通。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爲什麼還要繼續攻打奴盧?冀州牧郭典現在並沒有發動對常山的攻擊,自己一軍貿然前進,缺少策應,一旦出現意外,就是自討苦吃了。但掩襲黃巾軍,攻打安熹的機會這麼好,又有點捨不得放棄。如果攻佔了安熹或者殲滅了眼前這一羣敵人,就可以直接威脅中山國的郡治奴盧城了。

李弘舉起手來,用力劈下。

衝鋒的牛角號聲沖天而起。

重雲山,距離蠡吾三十里。這裡山勢平緩,地形開闊,樹木林立。

褚飛燕站在一個小山頭上,仰頭喝下一口冰涼的冷水。

他和張牛角回到奴盧的時候,黃巾軍正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大有一鬨而散的趨勢。張牛角沒有了實力,說話分量當然不如從前,但褚飛燕適時交出了軍權,把自己的十萬大軍拱手交給了張牛角。黃巾軍各部首領爲之一震,隨即再不敢提什麼重立大首領之事。

張牛角在黃巾軍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在黃巾軍遭遇困境,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張牛角根本無法提出什麼讓賢之議,面對一張張充滿期待、信任和希望的目光,他只要勇敢地挑起重擔,暫時忘卻北征失敗的恥辱,解決黃巾軍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張牛角首先斬殺了幾個動搖軍心的小首領。他們負責向前線提供糧草輜重,在前線戰況緊急的時候,他們不但不盡責,反而率先向太行山上搶運糧食,導致黃巾軍在前線連吃敗仗,損失慘重。

小帥王當還不算十分蠻撞。他沒有攻打五鹿的大軍,只是把他圍住了,防止他逃到山上。一旦給他逃進山裡,再抓他治罪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張牛角沒有殺五鹿,只是解除了他的軍權,接管了他的部隊,把他趕到真定城去了。

白繞看到張牛角親自山上來勸他,羞愧不安,主動向張牛角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立即率部下山重新投入戰場。

張牛角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平息了黃巾軍的內部紛爭之後,馬上着手準備對外作戰。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一場可以重振黃巾軍士氣的勝利。

留在中山國的褚飛燕卻早早率部開始了反擊。

張牛角處理黃巾軍內部紛爭,整頓集結部隊,準備攻擊行動都需要時間。但郭典和馮翊的部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對黃巾軍發動第二輪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褚飛燕只有出兵,拖延他們進攻黃巾軍的時間。

按照褚飛燕的思路,如果黃巾軍攻佔博陵,蠡吾,就會切斷冀州和幽州之間最近的交通線路,直接威脅冀州中部的安平國。安平國在鉅鹿郡的後方,是官軍補給的供給地。如果安平國的安全得不到保證,郭典必定心存顧忌,不敢輕易發動對黃巾軍的攻擊行動。

郭典本來是想趁黃巾軍內亂之際發動凌厲攻勢儘早殲滅黃巾軍,但在褚飛燕突然攻下蠡吾,博陵之後,他擔心黃巾軍趁機攻打安平國,切斷自己的補給。於是他只好暫時放棄進攻,全力督促幽州的豹子李弘儘快南下參戰。

褚飛燕想擊敗豹子李弘和他的鐵騎。他殺了十幾萬黃巾軍戰士,欠下了累累血債,這個仇一定要報。只要李弘南下,他就有機會。

現在這個機會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他精心策劃了一個誘敵伏擊之局,到目前爲止,尚沒有出現任何漏洞。

黃巾軍的斥候飛跑而來。

“褚帥,蠡吾城中的部隊距離我們尚有十里,豹子軍正尾隨追擊而來。”

褚飛燕微微一笑,問道:“樊籬和豹子軍距離多少路?”

“大約十里。”

“哦。”褚飛燕頓時驚訝起來,他急忙問道:“豹子軍的速度如何?”

“回褚帥,很慢,和走路差不多。”

“爲什麼會這樣?”褚飛燕奇怪地問道,“樊籬的部隊是不是跑得太快了?”

那個斥候趕忙回道:“樊大人帶着城中的幾千百姓同時撤了出來。百姓行走遲緩,豹子軍跟在後面,好象非常顧忌,遲遲沒有加速追趕。”

褚飛燕的眉頭慢慢地皺了起來,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

“褚帥,怎麼了?”站在他身後的司馬衛政小聲問道。

“這個樊籬,怎麼這麼糊塗。他們是誘敵之兵,要不惜一切代價誘騙敵人上當。只有讓豹子軍的騎兵能夠沿途不停地擊殺我們,敵人才會失去警惕,他們前進的速度纔會越來越快,陣形纔會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單薄,這樣擊殺他們就會非常容易,就有全殲他們的機會。我少交待了他幾句,他竟然爲了保存實力,做出這種遲滯敵人速度的事情。”褚飛燕懊悔不迭,情緒極度憤怒。

“褚帥,我們有五萬人,就算他們陣形整齊,也能全殲他們。難道他們還能跑了?”衛政不以爲然地說道。

褚飛燕連連搖頭,大聲命令身後的傳令兵:“命令負責阻擊的前軍部隊,立即將阻擊陣地前移三裡。”

隨即他望着衛政苦笑一下道:“最近運氣特別差。”

“褚帥,樊籬雖然沒有做好,但敵人還是追來了。最多不過包圍之後,我們多費一點力氣殲滅他們而已。”衛政安慰道,“一切都還在褚帥掌握之中。”

褚飛燕失望地嘆了一口氣,沮喪地說道:“一旦合圍,那些百姓就在包圍圈中。兩軍交戰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無辜百姓,幾千人就這樣被我們屠殺了。”

“這個樊籬,我要殺了他。”褚飛燕狠狠地罵道。

突然,他感到臉上一涼。

褚飛燕擡頭向天上看去。

“下雪了。”衛政淡淡地說道。

褚飛燕慢慢地伸出手掌,看到一兩片小小的雪花落到手上,隨即融化成兩滴晶瑩剔透的水珠。

“天要黑了。”他心情沉重地說道。

玉石已經多次派人來請示李弘,要求率部展開攻擊。李弘斷然拒絕。

“大人,我們可以利用重雲山的地形,前後包抄,將這股黃巾軍圍在重雲山。”張郃遲疑了半天,想想還是鼓足了勇氣,催馬上前向李弘建議道,“如果一直這樣跟下去,黃巾軍會一直夾雜在百姓中間,不會給我們攻擊機會的。”

李弘笑笑,讚許地說道:“俊乂(張郃的字,乂讀yi),這個計策不錯。你讀過很多書嗎?”

張郃沒有想到李弘這個時候還有心情和他閒聊,趕忙說道:“不多。我只把老師家裡的書讀完了。”

李弘驚訝地大聲說道:“那還不多?這麼說,你家境一定不錯了。”

“我家在城裡,雖然不是很窮,但也不富裕。父母希望我有出息,從小就讓我拜師學經。”張郃回道。

“那你的武功也是跟老師學的?”

“那是另外一個師父,他已經過世了。”張郃說道,“我師父和子龍的師父還是朋友呢?”

“哦。”李弘笑道:“那你們很有緣分嘛。子龍的家境和你差不多,你們兩人才識武學相差無幾,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和大人比起來,我們差遠了。”張郃臉紅紅的,謙虛地說道。

李弘笑起來,“我?我除了比你們大幾歲,殺人比你們多,運氣比你們好一點,其他的都不如你們。”

“大人太謙虛了。大人曾經在鮮卑的白檀城以一人之力殺出幾千人的包圍,其武功之高天下聞名。若論用兵,大人才智之高,我等也是望塵莫及。假如大人恢復了記憶,想起過去的東西,恐怕大人的學問也是……”

“好了,好了……”李弘連連搖手,大聲說道:“我就一奴隸,你不要吹捧我了。武功嘛還可以,自保有餘。學問嘛,沒有,純粹就和白丁差不多。最近的一些文書我都是叫子龍代筆的。你來了更好,以後象這種事就你們兩人包了。”

張郃回頭望望趙雲,兩人相視而笑。大人失去了記憶,過去的事情都想不起來了。但看他現在的武功和用兵的本事,如果恢復了記憶,那還得了,豈不就是一個曠世奇才。

玉石親自趕來了。

“大人,再走幾里路,就是重雲山了。敵人一進山區,我們就失去了地形優勢,很難展開攻擊。如果現在不攻,我們今天就沒有機會了。”

李弘擡頭看看天,笑着說道:“天要黑了。”

“大人……”玉石催促道,“我們衝過去,分割圍殲,不會傷害到多少百姓的。”

“怎麼不會?”李弘立即反駁道:“我們的騎兵衝過去,百姓們立即就會四散而逃,不但擋住我們的攻擊線路,還會遲滯我們的攻擊速度。你的士兵如果不殺百姓,我把腦袋割給你。”

玉石啞口無言。

“下雪了……”趙雲驚喜地叫起來。

李弘擡頭看去。天上開始有細小的雪花零零散散地飄下來,稀疏而富有生機。

李弘高興地大叫起來:“停止前進,立即停止前進。”

褚飛燕心裡一沉,頓時覺得有點不妙。

豹子的騎兵突然停止了前進。他們的前軍部隊靜靜地站在呼嘯的寒風裡,目送着前面的人羣消失在遠處的山野裡。

天快黑了。雪越下越大。寒風狂嘯。

“褚帥……”樊籬急匆匆地飛馬趕來,頭上冒着熱氣。衛政急忙迎上去,暗暗給他打了個眼色。

“褚帥……”樊籬看到褚飛燕一臉怒氣,知道事情有點不妙,趕忙單腿跪下,大聲說道,“豹子軍已經上當,一路尾隨而來。”

褚飛燕冷冷一笑。

“豹子軍已經停止前進了。”衛政對他說道,“褚帥只讓你帶領部隊誘敵,並沒有讓你帶着百姓一同撤退。現在你的部隊雖然沒有損失,但因爲你帶着百姓同行,嚴重影響了速度,也耽誤了時間。天要黑了。”

樊籬立即明白了褚帥不高興的原因,他趕忙說道:“豹子軍已經追了三十里,總不會半途而廢撤回去吧?只要他們決心趕到安熹,我們就能伏擊他。”

褚飛燕也這麼想,所以他暫時還忍得住心中的怒火。他花盡心思,費盡心血打這一戰,卻在最關鍵的誘敵上出現了失誤,這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的。他望着滿頭大汗的樊籬,真恨不得衝上去狠狠地踹他一腳。自己用錯了人,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只要豹子軍繼續前進,走進重雲山,一切都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雪越下越大,轉眼之間,地上就漸漸地變白了。

褚飛燕望着斥候一路狂奔的身影越來越近,心臟突然劇烈地跳動起來。

他急切的盼望着斥候能夠告訴他敵人前進了。

“褚帥,敵人撤走了。”

褚飛燕頓時萬念俱灰。

李弘將大營紮在蠡吾城的北門,嚴禁部隊進城。

夜裡,許多百姓攜家帶口返回蠡吾城。李弘命令田重,小懶帶着五百漢族士兵進城,安置無家可歸的流民,發放食物和禦寒的衣物。

李弘一直在大營內巡視,直到看到所有的士兵和戰馬都得到妥當安置,他纔回到中軍大帳,這時已經是下半夜了。

大雪下下停停,一直下了三四天。浣水河全部結冰上凍了。

第五天,安平國的糧草運到了。

李弘看到趙雲大步走進來,隨手丟下手上的書簡,笑着說道:“今天,你又把誰打下馬了?”

趙雲臉一紅,趕忙說道:“今天就和俊乂練了一陣。”

李弘微微笑道:“伯玉,雷子,小虎,他們幾個人都打不過你,臉面丟大了。過一段時間虎頭來了,雷子他們一告狀,你的日子就難過了。”

趙雲靦腆地笑笑,“虎頭兄厲害,我恐怕打不過他。”

“有什麼事嗎?”李弘問道。這幾天,他們這些人天天聚在一起,比武取樂,很少到大帳來。

“安平國的糧草運到了。”趙雲說道,“押糧的是冀州牧府的治中從事審配審大人。”

李弘聞言立即站了起來。

“他一定帶來了郭大人的消息,我們趕快去接一接吧。”

李弘走了兩步隨即發現趙雲站着沒動,奇怪地問道:“怎麼不走?”

“大人,鮮于大人已經迎上去了。”

“那我們也要去啊。河北到處都是名士,得罪不起的。”李弘笑道。

“這位審大人是冀州名人,他是冀州魏郡的門閥望族子弟,不但學問高深,而且爲人慷慨大度,忠烈正直。”趙雲答道,“冀州的學子名士都喜歡和他結交。我的老師就一直很仰慕此人的學識和人品。”

李弘很驚訝地問道:“既然這麼有學問,又是名門望族子弟,怎麼到現在還是個冀州府的治中從事?”

趙雲遲疑了一下,說道:“聽我老師說,他爲人太過剛直,不喜歡巴結權貴,喜歡得罪人。”

“喜歡得罪人?”李弘奇怪地反問道,“還有人喜歡去做得罪人的事?”

“是的。我老師就是這種人。他看不順眼的,就直言頂撞,如果還不過癮,就指桑罵槐,直到把人得罪了爲止。”趙雲迷惑不解地說道:“好象做學問的人,這種毛病的多。”

李弘大笑起來,“好了,好了,走吧。你這麼一說,我倒更想看看他了。”

趙雲指指他的頭髮道:“可你的頭髮……這要是讓他看到,估計要罵個狗血噴頭。”

李弘立即醒悟過來,趕忙說道:“對,對。這樣子不禮貌,快幫我紮起來。不認識的人他也罵?”

趙雲微微一笑道:“都一樣。在這些名士的眼裡,他們看不慣的東西,張口就會來幾句,保證能把你氣得發瘋。”

李弘心裡頓時對名士大感興趣。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正視歷史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