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

玉石和鮮于輔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李弘大笑起來,他對田重說道:“老伯,如果真是黃巾軍來襲,你就是未卜先知了。”

田重摸着自己的小鬍子,洋洋得意地說道:“我都打了幾十年的戰,派兵佈陣不如你,但這打仗經驗肯定比你足。”

神色凝重的趙雲站在兩人旁邊,看到李弘和田重氣定神閒,這個時候還在有說有笑,心裡十分敬佩。他很想平靜下來,但心臟就是不爭氣地猛跳,微微感到有點窒息。他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立刻跳上馬,躍馬挺槍而戰。

他從軍半年不到,一直跟在太守大人後面做衛兵,沒有參加什麼戰鬥。跟隨酈寒大人從真定城突圍,那是他經歷的第一戰,第一場血戰。後來隨酈寒輾轉北上,和零星黃巾軍也打過幾次戰,但都是幾十人的小戰鬥。

那天在熊耳山下部隊被黑豹義從圍住,酈寒在寡不敵衆的情況下,讓部隊裡武功最好的趙雲單獨出戰。酈寒是想憑仗趙雲出衆的武功挑殺對方几員好手之後,部隊趁機突圍。沒想到,趙雲第一次單獨出戰,就碰上了河北有名的虎頭。他一直沒有參加過大戰,他渴望跟在威名赫赫的豹子後面鏖戰沙場,建功揚名。

幾千人的騎兵大軍,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衝殺起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件事。趙雲緊緊地握緊劍把,手心開始冒汗。

李弘突然聽到他稍稍粗重的呼吸,衝他微微笑道:“子龍,放鬆一些。”

趙雲臉一紅,爲自己的過度緊張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李弘走到他身邊,親暱地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幾千人,上萬人的部隊打仗,不象那天我們在熊耳山幾百人之間的戰鬥,他們之間的區別很大。幾百人的小戰鬥,士兵們的武功和勇氣,大家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是致勝的關鍵。但大戰講究派兵佈陣,需要靈活指揮,需要各部曲之間的默契配合,各人的力量和勇氣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子龍,多打幾戰,多看幾次血肉模糊,死屍遍野的戰場,你馬上就會成爲一個驍勇善戰的老兵。”田重毫不在意地說道,“時間長了,對打仗就習慣了。”

一個斥候匆匆打馬而來。

“怎麼回事?”鄭信怒氣沖天地問道,“怎麼又出了這事?二十里以外的斥候呢?”

那名斥候看到鄭信發火了,嚇了一跳。

“大人,是河間國的部隊,押運糧草過來的。”斥候慌忙回道。

李弘頓時鬆了一口氣。看樣子這趟運氣不錯,想什麼,它就來什麼。

鄭信一聽是自己人,一顆懸起來的心立時落了地,神情馬上轉怒爲喜。

“他們從我們的後面趕來,而且還是從小路趕來的。我們的斥候都在大路上,所以忽視了。”斥候忐忑不安地解釋道。

鄭信理解地點點頭,揮揮手說道:“小心了,小心了。你去吧。”

李弘轉向鄭信,鄭重地說道:“到了河北,山川河流,村莊城池都和北疆有區別,你要督促斥候們及時適應環境,這種疏忽可不能再有了。”

鄭信紅着臉,輕聲說道:“我們在北新城時就已經注意到了,但變化太大,斥候們也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所以難免百密一疏。”

李弘自己就是做斥候出身,當然知道斥候們的難處。

“有可能的話,在河北招募一些士兵補充到斥候屯。”李弘對鄭信說道:“這個河間國負責押運糧草的軍官很有手段。如果是敵人,今天我們就要被打個措手不及了。”

鄭信苦笑道:“是個厲害角色。上次褚飛燕差點吃掉我們,這次又冒出來一個。都說河北這地方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着實不假,我算是見識了。你看虎頭,武功之高不在你之下;黃巾軍的張牛角,褚飛燕,心智計謀都令人敬佩;你旁邊的那個趙雲,武功好,人品好,長相好,學問也好,不用猜都知道,將來成就非凡,這種鳳毛麟角的人好象河北多的是。佩服佩服,真是好地方。”

田重“噗嗤”樂了。

“你小子才活二十年,知道什麼?我看你就非常不錯,也是我們北疆的……”

“好了,好了。”鄭信對着田重連連作揖,“我是什麼種我知道,你老人家口下留情,口下留情。”

李弘和田重大笑起來。

這時,遠處傳來解除警報的牛角號聲。

一個全身甲冑的軍官帶着幾個隨從飛馬趕來。

李弘和鄭信,田重下馬迎了上去。

那個軍官遠遠看見,立即飛身下馬,緊走幾步。他好象一眼就認出了走在中間的是豹子李弘,隔着很遠就停步行禮。

“下官張郃拜見大人。”

李弘趕忙上前扶起。

此人非常年輕,大約十八九歲,身材高大健壯,膚色稍黑,一張臉棱角分明的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神情剛毅,氣質儒雅而又不失英武。

李弘立即心生好感,笑着問道:“你們是河間國的部隊?”

“正是。下官奉國相大人之命,帶五百人押運糧草,從高陽城日夜兼程趕來。”張郃說話語調不快,娓娓道來,讓人聽起來很舒服。

“你是……”李弘不知道他身居何職,故意拖慢聲調問道。

“下官現爲河間國高陽城縣尉。”

“臨行前,國相大人可曾對你說,糧草送到之後你的部隊就留下,參加攻打博陵城的戰鬥?”李弘問道。

“高陽縣令程大人對我交待過,見到校尉大人交割糧草之後,就留在大人帳下效力。”張郃非常恭敬地說道,“下官軍職小,見不到國相大人。”

李弘笑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張縣尉是河北人嗎?”

“下官是河間國鄚縣人。去年從軍,一直跟隨郭大人的軍隊參加討伐黃巾軍。三個月前在趙國戰場上受傷後回家養病。這個月剛接到任命到高陽城任職。”

“哦,原來是這樣。你出其不意的從我們背後出現,嚇了我們一跳。你這個行軍路線很隱蔽,如果是黃巾軍,我們就要被突襲了。”李弘讚賞地說道。

張郃趕忙解釋道:“黃巾軍現在非常猖獗,出沒無常,防不勝防。爲了糧草安全,我特意提前率部從高陽出發,繞到大軍後面。前面有大人的騎兵大軍開道,我在後面自然高枕無憂。”

李弘聞言大爲驚訝,再次仔細看了看他,心裡暗暗稱讚,不由的對他刮目相看。

李弘隨即把鄭信和田重介紹給他。

“你和田軍候立即辦理交接,把糧草和部隊都交給他。”

“那,我……”張郃遲疑着問道。

“我們初來咋到,許多事情不清楚,我要仔細問問你。你暫時跟着我。部隊半個時辰後出發。”

張郃怔怔地望着李弘的背影,眼睛裡充滿了疑問。

“老伯,他真的是豹子?”

田重慎重地點點頭,奇怪地問道:“有什麼不對嘛?”

張郃搖搖頭,非常敬佩地說道:“大人這麼年輕,太出乎我的意外了。他和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你說說?”田重非常感興趣地問道。

“大人在盧龍塞一戰成名之後,威名傳於天下,世人皆知其在鮮卑國的傳奇經歷,人人都以爲他是一個嗜血好殺的野蠻大漢,誰知道卻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張郃一臉的崇拜,興奮地說道。

“英雄人物?”田重故意反問道,“我怎麼看不出來?”

“那是因爲老伯一直和他在一起,有所疏忽。大人在北疆連勝入侵胡族大軍,斬首逾萬,擒殺多名蠻胡將領,其赫赫戰績已經傳遍了中原。如今天下皆知我大漢北疆有隻黑豹,驍勇無敵。”

“現在大人在涿郡擊敗黃巾軍首領張牛角,斬殺黃巾軍十八萬大軍。”張郃睜大眼睛,誇張地揮舞着雙手說道:“這件事一旦傳遍中原,大人的威名將更甚從前,恐怕不比皇甫將軍差了。我們過去以爲大人是個中年人,有的還猜測他既然是鮮卑人的奴隸,可能還是個髡頭大漢,沒想到大人卻是一頭長髮。”

“他那一頭鬼頭髮有什麼好,整天披着,象個什麼東西,叫他用簪子紮起來他還不聽。”田重沒好氣地說道。

張郃吃驚地睜大眼睛,小聲說道:“老伯,這麼說是犯上。”

“什麼?”這次輪到田重吃驚了,“犯上?”隨即想起自己就是刺奸,趕忙不做聲了。

“這次聽說要我押運糧草,起先我還不太樂意,想到鉅鹿戰場上去打仗。後來聽說是給豹子大人押運糧草,又聽說讓我暫時在豹子大人帳下效力攻打黃巾軍,我立即就動身了,生怕這好事給別人搶去了。現在想立軍功的人多了,尤其跟在戰無不勝的豹子大人後面,想來的人肯定更多了。”

田重笑眯眯地說道:“放心,這次你來對了。馬上就要打仗了。”

“老伯,我們馬上去打博陵嗎?”張郃問道。

田重微微一笑,沒有回答,反問道:“你的人都會騎馬嗎?”

張郃愣了一下,隨即答道:“北方人,當然都會了。”

“那就好。我們去蠡吾。”

“不去博陵?”張郃吃驚地問道。

田重立即裝出一副很神秘的樣子,小聲對張郃說道:“博陵的敵人去蠡吾了。”

天陰沉沉的,雲層又厚又低。刺骨的寒風在空曠的平原上盡情地呼嘯着。

蠡吾城高大的城牆雄偉挺拔,它就象一個飽經風霜的戰士,靜靜地坐在浣水河邊,默默地望着遠處的山嶺。

李弘帶着部隊在途中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趕到了蠡吾城下。

他望着蠡吾城黑森森的城牆,想起了盧龍塞,漁陽城。鮮卑人並不擅長攻城拔寨,但爲了財富,他們放棄了發揮騎兵的優勢,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攻打大漢人的城池。騎兵作戰千里奔襲只是爲了戰勝對手,而不是爲了搶奪財物。但是今天自己帶着騎兵,也要來攻城嗎?我們打蠡吾,是爲了什麼呢?殺盡黃巾軍?

李弘不由地想起血肉模糊的關隘城牆,心裡頓時涌出一股血腥,他對眼前這道高高的城牆突然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黃巾軍的士兵都是窮苦百姓,沒有受過什麼軍事訓練,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都要比正規軍差一些。雖然他們有高昂的鬥志,有與敵共亡的決心,但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黃巾軍每每在大戰開始的時候都能佔到便宜,但相持的時間一旦過長,他們的缺點就會逐漸暴露,直至因此而敗。在涿郡,連殺帶俘,官軍竟然奇蹟般地殲滅了他們十八萬人,和這個原因就有着很大的關係。

李弘當然明白,能夠戰勝張牛角,固然和自己靈活多變的指揮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張牛角完全不知道怎麼對付騎兵。黃巾軍攻打幽州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不充分。也正因爲如此,李弘覺得自己勝得僥倖,黃巾軍敗得不明不白。如今戰場轉到了冀州,黃巾軍對自己的騎兵是不是有了預防,有了應對的辦法呢?

李弘在涿郡大勝之後,常常想起張純對他說的那番話。他不明白,這些人如此英勇,前赴後繼地起來造反,難道真如張純所說,就是爲了吃不飽肚子,爲了一天三餐飯?

黃巾軍去年死了幾十萬人,今年又死了十幾萬人,但是因爲黃巾軍造反而慘遭連累被官府殺害的,流離失所餓死野外的百姓就達到了上百萬人;因爲打仗,田地荒蕪,顆粒無收,無數百姓爲了生存不得不賣兒賣女,最後乾脆人吃人;因爲死的人太多,最後冀州,豫州許多地方都爆發了瘟疫,結果死了更多的人。這種人間慘事,難道和黃巾軍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今朝廷腐敗,天子昏庸無能,官吏貪贓枉法,世族大豪橫行霸道,的確是事實。但他們的勢力和黃巾軍的勢力惡戰之後的結果,就是在兩年內導致上百萬人死去。黃巾軍到底想幹什麼?推翻當今朝廷,改朝換代?還是要把這個叛亂進行到底,讓天下百姓都和他們一起死絕?

現在黃巾軍勢弱,隨着時間的延續,他們遲早都要被官軍剿滅。但現在他們一味的燒殺搶掠,能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嗎?李弘認爲不能,反而會讓更多的百姓死去,讓更多的百姓陷入更加悲慘的困境。

他認爲要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幽州刺史劉虞的一套辦法就比較有效。都說朝廷不好,天子不好,官府不好,可他在幽州,就聽到百姓說劉虞這個官好。劉虞用盡所有辦法,讓幽州各郡的百姓儘可能的吃飽肚子,過上安穩日子。雖然劉虞沒有做到,也沒有做好,但他讓幽州百姓看到了希望。今年幽州的百姓不就是沒有造反嗎?爲什麼其他地方的官吏就做不到呢?官逼民反,說到底,根子還在官。

要想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要殺盡天下的貪官污吏。這就是李弘心裡最簡單的辦法。雖然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可笑很幼稚的辦法,但他實在想不出來什麼更好的主意。造反根本就不是一個好辦法,事實已經證明了。

現在,冀州牧郭典的話是對的,必須儘快解決眼前的黃巾軍,爭取明年春天讓逃離家園躲避戰禍的百姓回來種田耕地,解決他們明年吃飯的問題,否則,死去的人將一年比一年多。

將來必須要找一個辦法解決百姓的溫飽。李弘暗暗想道。

張郃和趙雲一左一右陪在他旁邊。張郃比趙雲大一歲,兩人年紀相仿,脾氣性格相投,彼此也很欣賞對方,所以很快就混熟了。

“大人,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張郃輕輕問道。

李弘擡頭望望天,突然笑了起來。

“要是下雪就好了。”

樊籬站在城牆上,粗壯的身軀緩緩退了兩步。

“大人,豹子軍會攻城嗎?”他的部下紀惟隨口問道。

樊籬冷冷一笑,狠狠地瞪着城外的大軍,低聲說道:“他沒有攻城的機會了。部隊都撤出去了嗎?”

“回大人,就剩下誘敵的五千兵馬了。”

“百姓呢?有多少百姓和我們一起走?”樊籬接着問道。

紀惟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道:“大約六七千人。他們許多人不願意離城,只有那些逃難的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走。”

“立即趕他們離城。不願意走的,立即處死。”樊籬厲聲叫道。

紀惟大吃一驚,“你不要腦袋了。這要是讓褚帥知道,那還了得。”

“怕什麼?天大的事我頂着。豹子來的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準備。五千人只要一出城,立即就會被他的騎兵追殺一空。現在只有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後撤了。如果豹子顧忌百姓的死活,就不會趕盡殺絕,我們就有機會把他誘到重雲山。”

“聽說他殘忍嗜殺,恐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不會的。他能放回來三千黃巾軍兄弟,說明他還有一點人性,不會屠殺百姓的。”樊籬很肯定地說道。

“但願這次褚帥伏擊成功。”紀惟望着城下黑壓壓的騎兵大軍,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天要下雪了。”

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五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三國人物介紹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