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

張牛角看到自己的士兵被敵人的鐵騎肆意砍殺,毫無還手之力,心如刀絞。

他下令敲響金鑼,命令河谷上的戰士迅速撤回車陣之內。

山崗底部到車陣的百步範圍之內,沒有來得及逃回的士兵立即被豹子軍的騎兵殺戮一空。

山崗上的李弘看到騎兵即將衝進黃巾軍的弓箭射程範圍之內,立即命令吹響停止進攻的號角。

黃昏已至。暮色蒼茫的大地漸漸的被一層薄薄的霧靄所籠罩,黑幕即將拉起。

山坡上,河谷上,遍地都是死屍。濃烈的血腥味隨着蕭瑟的寒風隨處飄浮。

“子民,張牛角利用地形優勢,用輜重大車搭建的這個防禦車陣很牢固。要想徹底殲滅他,最好是用步兵撕開缺口。用騎兵攻堅,我們的損失太大了。”閻柔望着黃巾軍的陣地,無奈地說道。

“黑豹義從和燕無畏的部隊追在敵人的後面一路猛攻,卻沒能破掉他們的車陣,反而被打了回來,可見張牛角對這一戰是有準備的。他對這個車陣下了一番功夫。”李弘指着九里河上的黃巾軍陣地,對站在自己身後的一幫軍官說道:“你們看,此處坡長一百步,下面的河谷有兩百步。但河谷被他的車陣佔去一半,留給我們的衝擊距離只有兩百步,而且還有一百步是在他的弓箭射程之內。縱向距離和橫向距離都不適合我們騎兵展開攻擊。”

李弘笑道:“諸位可有什麼破敵妙計?”

鬍子滿臉怒氣,大聲叫嚷道:“我們在廣寧的時候,曾經訓練過步兵作戰。我們把一半騎兵改成步兵,步騎配合,同時攻擊,肯定能拿下。”

鮮于銀立即反駁道:“不行。我們不能和他們打消耗戰。騎兵的優勢是長途奔襲,衝鋒陷陣,而不是攻打敵人的堡壘。現在我們用騎兵去打黃巾軍的車陣,簡直是自尋死路。”

鐵鉞說道:“我也同意鮮于大人的意見。現在我們佔據絕對優勢,沒有必要和敵人拼消耗。黃巾軍一直試圖攻佔山崗進行突圍,經過長時間的激戰,他們的損失遠遠比我們大。按照我的估計,他們最多還剩下一半人,你們看看戰場上的死屍就知道了。現在前面好象連插腳的地方都找不到。我們可以一直圍下去,直到把他們餓死在這裡。”

燕無畏接道:“這樣圍下去也不是辦法。一旦定興渡口的黃巾軍趕到,我們很被動。打援軍,沒有兵力圍張牛角。打張牛角,又會被敵人援兵攻擊。”

閻柔點點頭說道:“的確很被動。張牛角正在收縮車陣,顯然是因爲兵力損耗太大。但他的車陣收的越小,我們就越難攻。現在黃巾軍就象一隻縮頭烏龜,我們無從下手。”

李弘笑起來:“對,對。就象我們啃牛骨頭。啃吧,累得慌,不啃吧,裡面還有骨髓,表面還有一點牛筋,丟掉實在可惜。”

大家看他一副吝嗇的樣子,頓時鬨然大笑。

“大人很愛啃牛骨頭嗎?下次我請你。”拳頭叫起來。

這時,顏良匆匆地跑來。

“黑豹義從傷亡如何?”李弘立即問道。

顏良滿臉悲悽,低聲說道:“折了兩百多兄弟。”

李弘吃了一驚。

短短的一個照面,黑豹義從加上燕無畏部曲,折損了五百多人。雖然敵人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但李弘還是非常憤怒。

他大吼一聲:“打。”

張牛角望着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情越來越沉重。

張白騎一定給豹子吃掉了。否則,他就是爬也爬來了。

“品樸,子蔭好象出事了?”同樣感覺不妙的左彥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輕輕說道。

張牛角搖搖頭,好象要把滿腔的心事都拋出腦外。

“天黑了,你說豹子打算怎麼辦?”張牛角眼射寒光,冷森森地問道。

左彥悲傷地看着眼前屍橫遍野的戰場,沒有吱聲。

“俊義……?”張牛角略略提高音調,喊了他一聲。

左彥縮了縮腦袋,好象抵擋不住河堤上冷瑟的寒風,走到了大車的側面。張牛角目不轉睛地望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我們從中山國出發時,十五萬人,浩浩蕩蕩的。”左彥苦笑一下,自嘲地說道:“現在就剩下我們這一萬多人。即使殺了豹子,滅了他的騎兵,我們也是慘敗,全軍覆沒的慘敗。”

張牛角憤怒地瞪了他一眼,大聲說道:“俊義,我們還有方飈的一萬人嘛,什麼全軍覆滅?只要我們消滅了豹子,全軍覆沒的就是幽州的軍隊。明年。明年春天我們就可以毫髮未損的攻佔幽州。”

左彥好象懶得和張牛角羅嗦,一個人坐到車軲轆下閉上了雙眼。

張牛角嘲諷地望了一眼左彥,繼續說道:“我們現在就象一隻鮮血淋漓,奄奄一息的山羊,李弘就象一隻惡極了的豹子,圍着我們團團亂轉。他現在等的就是一個能夠一擊致命的機會,徹底結束我們的生命。”

張牛角嘴角掀起一絲殺氣。

“現在正是他最疏忽的時候。”

左彥猛地睜大眼睛,驚喜地問道:“還有辦法?”

李弘準備再攻。

鮮于輔聽閻柔說,李弘執意要開始步騎聯合攻擊,鮮于輔大吃一驚,勉強支撐着趕到了前線。

山崗上,密集的牛角號聲此伏彼起,響徹了戰場。各部曲的戰旗在飛速移動,交錯換位。騎兵分列兩翼,步兵集結正中,黑壓壓地站滿了整個山崗。大戰即將來臨的緊張氣氛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夜幕即將拉上。

黃巾軍的車陣內,戰士們個個滿腔怒火,精神抖擻,各自站在自己的防禦位置上,嚴陣以待,誓死要與風雲鐵騎拼個魚死網破。

李弘渾身血跡,披頭散髮,左手拿盾,右手拿刀,站在步兵突前部隊的最前列。

鮮于輔打馬狂奔而來,身上的傷口由於戰馬的劇烈顛簸全部迸裂,鮮血滲出,染紅了早就血跡斑駁的衣服。

“子民,不可莽撞,還是緩一緩。你這一戰打完,我們幽州幾乎沒有什麼騎兵了。短期內再想籌集這麼多騎兵根本可能。”鮮于輔神情激動,大聲說道,“你不考慮幽州的將來,我要考慮。雖然我命令不了你,但你不要忘了你對劉大人的承諾。劉大人臨行前希望你組建一支騎兵,一支保護北疆的騎兵。但這支騎兵不是你私人的,是大漢朝的,是幽州的。你爲了眼前的一萬多人,一個張牛角,要把風雲鐵騎拼個淨光,你到底是爲了自己的軍功,爲了自己的聲名,還是爲了幽州。”

“我們消滅了黃巾軍三萬多人,目的已經達到。張牛角即使帶着這一萬多人退回范陽,但他的主力已經打完了,他想一直留在涿郡非常困難。假如冀州方面的軍隊打得兇,打得猛,他還是要撤出涿郡的。他必須回到黃巾軍的老巢常山和中山兩國,爲黃巾軍的生存保留一塊地盤。”

李弘看到鮮于輔發火了,趕忙笑着說道:“現在消滅乾淨了不是更好嗎?你不要發火嘛,我保證天亮之前全殲張牛角。”

“不行。”鮮于輔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爲了配合你作戰,從涿城帶出來四千名戰士,這一戰幾乎全部陣亡了。現在幽州的部隊數量非常少,我們不能爲了一場無關大局的戰鬥再損失四五千人馬。絕對不行。”

鮮于輔是幽州刺史府全權負責兵事的官吏,他的意見代表的就是刺史府的意見,自然不能不重視。李弘給他劈頭蓋臉的一頓數落,心裡有點惱火。

“羽行,把張牛角滅了,幽州就沒有戰事了。部隊還可以重建嘛。”

“子民,冀州的情況現在我們一無所知,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攻擊了黃巾軍,不知道他們有多少人馬,更不知道冀州方面是不是答應了我們的要求。現在黃巾軍突然撤軍,原因不明。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是我們猜測的,沒有任何根據。如果不是冀州方面的原因,也許是他們內部發生了什麼問題,造成張牛角撤軍呢?”

“我們決不能因小失大,爲了確保萬一,我們必須保留足夠多的兵力以應付突發qing況。這不是你指揮軍隊打仗的問題,這是關係到幽州安全的問題。”

李弘明白了鮮于輔的意思。他考慮的是能不能全殲敵人,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回整個涿郡,爲了這個目的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鮮于輔考慮的是整個幽州,他必須要從整個幽州的角度來考慮這個戰是不是要打,怎麼打更有利於幽州的將來。

李弘無話可說。他很欽佩鮮于輔的學識。幾句話,說明了現狀,點明瞭要害。的確,張牛角爲什麼突然撤軍,大家都不知道原因。現在憑着自己的猜測,即使消滅了張牛角又怎麼樣?黃巾軍還有許多首領,還有許多軍隊,他們照樣可以攻打幽州,長驅直入。

戰役目的已經到達,的確無需再戰。

“好,聽你的。”李弘戰刀回鞘,用力拍拍鮮于輔,笑着說道:“你洗了把臉,立即就恢復了原狀,我服了你了。”

鮮于輔長吁一口氣,感激地說道:“謝謝你救了我的命。”

李弘無所謂地搖搖頭頭,“下次你記住要救我。”

隨即轉身大聲叫道:“命令各部曲,立即包圍張牛角,嚴密監控,防止他夜間突圍。”

“派人通知玉軍候,把俘虜交給後衛屯的田軍候,暫停進攻。”

“告訴鄭軍候,立即撒出斥候。三十里內密佈斥候。”

他正說着,就看到鄭信打馬狂奔而來。

“守言,你要下山單挑張牛角嗎?”李弘望着鄭信絲毫沒有停下戰馬的意思,大聲叫道。

“子民,情況危急,褚飛燕的部隊突然出現在九里亭。”

李弘的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

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六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