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上)

閻柔看完文書,隨手遞給鬍子和拳頭。

“你們也看看。”

“大人對我們說說吧,我勉強認識幾個字,鬍子比我也好不了多少。涿城有什麼消息傳來?”拳頭問道。

“和我們預測的一樣,冀州牧郭大人率軍五萬正在攻打黃巾軍。另外太守大人督促我們早日渡過巨馬水,打下范陽。”閻柔一邊收起竹簡,一邊笑着說道:“太守大人說得輕鬆。我們只有這麼點人馬,怎麼打下范陽城?”

“怎麼不能?張牛角的十幾萬黃巾軍都被我們一塊一塊地吃掉了,打下一座城池怎麼不行?”鬍子不屑地說道。

閻柔懶得理他,繼續說道:“我看我們還是先過河,會合小鳥。”

“臨行前校尉大人說了,一切都聽閻大人的。但是我有個想法?”拳頭說道。

“你說說。人家都說我們這裡是賊窩,聽着就有氣。校尉大人信任我們,讓我們獨自承擔追趕張牛角的任務,假如我們把這件事做好了,還能消滅一部分敵人,那就非常理想了。馬賊又怎麼樣?照樣殺人立功。”閻柔揮舞着粗壯的大手,豪氣十足地說道。

“子玉,我們追在張牛角後面幹什麼?給他做護衛騎兵嗎?我看去圍城更合適一點。”

“圍城?”閻柔立即說道:“這個主意不錯。我們人數不多,打張牛角的部隊打不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那隻大肥羊,卻不敢撲上去。既然對付不了他,乾脆我們圍住范陽,把黃巾軍的後續部隊堵在范陽城裡。如果張牛角見死不救,范陽城裡的部隊就跑不出來,遲早都要被我們殲滅。”

“你這個想法是有前提的。”鬍子指着閻柔說道:“如果張牛角放棄堅守范陽,直接渡過易水河,撤回中山國,那麼他留在范陽用來牽制我們的兵力就不會太多。只有在范陽兵力較少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圍得住敵人。如果他們人多,突圍出城,幾萬人,一衝就跑了,我們根本堵不住。”

閻柔和拳頭都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鬍子的顧慮。

“現在我們沒有這方面的準確消息。”拳頭遲疑着說道,“我看我們先過河,同時派人通知無畏的部隊加強偵察,密切注意易水河方向的動靜。張牛角要走,也只有從雙槳渡,易渡,徐渡三個地方走。如果黃巾軍的大部隊和糧草輜重都集中在這三個渡口,說明他們準備放棄范陽城了。”

“也就是說留在范陽的黃巾軍只是想牽制我們一下,掩護大部隊渡河,他們的人數肯定不多。我們就打他們。”閻柔高興地說道,“你們看怎麼樣?”

“能夠奪下范陽城,的確是件很大的功勞。”鬍子興奮地說道。

張牛角帶着部隊沒有進范陽城,直接奔向易水河。

范陽城北城樓上,張白騎面色蒼白,默默地望着城外移動的大軍,黯然傷神。

九里亭全軍覆沒之後,他就一直很沮喪,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一直沒有勇氣去見張牛角。大帥一直信任自己,重用自己,事事都和自己商量,結果在關鍵一戰中,卻因爲自己的疏忽,導致大帥圍殲豹子軍的計劃功虧一簣。黃巾軍不但因此受到了重大的損失,更將大帥推進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大帥聲名受損倒是小事,嚴重的是大帥可能因此失去黃巾軍大首領的位置。

張白騎陷入了深深地自責。褚飛燕擔心他會因爲張牛角的責罵而自刎謝罪,所以一直有意安排他避開張牛角。

張牛角雖然痛恨張白騎無能,九里亭一戰讓他大失所望,但張白騎畢竟是黃巾軍中一位文武雙全的猛將,爲黃巾軍立下過許多戰功,不能因爲這一戰的失敗就徹底否定人家。所以張牛角也一直不提這事。他想等這件事平息之後,再讓張白騎去統率軍隊。

方飈匆匆跑上城樓,對張白騎叫道:“張帥,大帥要見你。”

張白騎面無表情,他呆呆地望着城外,苦笑了一下。

“我不去。我丟下兩萬兄弟獨自逃生,我沒臉去見他。我不去。”

方飈同情地看了他一眼,知道他還沒有從戰敗的陰影裡走出來,心情極度沮喪。

他對身後的侍從揮揮手,叫他去回覆大帥,自己走到張白騎身邊,小心翼翼地說道:“大帥說了,九里亭一戰,失敗的責任在他,和你並無多大關係。張帥不要過度自責了。”

張白騎心裡一顫。對大帥的感激之情,對大帥的知遇之恩,對戰死士兵的歉疚,對自己的痛恨,各種複雜的感情霎時間涌上心頭。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大帥要放棄范陽嗎?”

方飈馬上說道:“是的。現在常山,趙國的情況危急,官軍攻打得很猛,大帥必須迅速趕回常山指揮作戰,所以他命令孫帥和左司馬押運糧草輜重渡河,留下張帥和我在范陽堅守一段時間,牽制尾追而來的幽州軍隊。”

天上的雲非常厚,看不到太陽,灰濛濛的,蒼茫而蕭瑟。河面上的風很大,不時從光禿禿的樹梢上掠過,發出一片厲嘯。清澈的河水露出絲絲的涼意,輕輕地拍打着兩岸低矮的灌木。

褚飛燕站在易水河邊,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情緒有些低落。

他已經連續派人催促張牛角先行動身,急速南下。如果張牛角接到他的消息立即上路的話,現在應該趕到易渡了。

常山的情況現在非常危急,到了必須要張牛角親自趕回去處理的地步。

由於褚飛燕的五萬軍隊及時趕回常山,他們配合五鹿,王當的部隊,很快將郭典的進攻打退了。

隨之而來就是張牛角北征失敗的消息在黃巾軍中傳開了,這立即引發了黃巾軍的大地震。各懷心思的黃巾軍首領們無心打仗,一個個開始拉幫結派要重新推舉新的黃巾軍大首領。

更多的首領產生了保存實力,重回太行山的念頭。他們考慮到張牛角的十幾萬主力基本上在北征中喪失殆盡,黃巾軍的前途一片渺茫。許多首領甚至命令自己的部隊撤出前線。後方的一些小首領開始偷偷的搶運糧食進山,準備隨時撤回太行。

軍心的渙散直接導致了戰場上的失敗。固守襄國的白繞部因爲補給供應不上,損失慘重,無奈撤出戰場。他一氣之下不但沒有回邯鄲和楊鳳軍會合,反而直接帶着部隊上太行山了。

常山黃巾軍王當部,一直尾隨追擊郭典,也是因爲補給問題,不得不中途撤回,結果在元氏城附近遭到郭典的伏擊。一直跟在他後面的五鹿不但不及時支援,反而掉頭先撤了。王當部堅守不住,最後全軍覆沒,只有王當帶着幾百人拼死突圍逃了出來。

王當立即會合褚飛燕的部下,在石邑包圍了準備逃進太行山的五鹿。現在雙方正在交戰。敵人不打,自己反而先打起來了。

褚飛燕不停地擡頭看看天色,長吁短嘆,憂心忡忡。

現在就算張牛角趕回常山,形勢也很難挽回了。張牛角損失了十幾萬軍隊,這對黃巾軍的打擊太大,高漲的士氣轉眼之間蕩然無存。如果要想重振黃巾軍的士氣,穩住黃巾軍的軍心,除了張牛角自己要立即趕到常山,最好張牛角還能帶領部隊擊敗冀州軍隊,連打幾個勝戰,攻佔幾座城池。

難,太難了。如果大帥不操之過急,急於北征攻打幽州,今年黃巾軍的形勢非常好。但是一切都晚了,從幽州的豹子率部渡過聖水河開始,厄運再次降臨到黃巾軍的頭上。

“來了,褚帥,大帥來了。”

他身後的侍從指着對岸,突然大叫起來。

張牛角看到褚飛燕,心裡暖乎乎的。

接到褚飛燕的告急,他猛然醒悟,自己定下的北征計劃的確是大錯而特錯了。即使沒有豹子李弘的風雲鐵騎,即使他的十五萬大軍正在攻打幽州薊城,面對如今這種情況,他也只有撤退回援了。

他忽視了褚飛燕和楊鳳等人提出反對北征的深層意思。現在他突然明白了,但已經晚了。

他和其他黃巾首領在太行山總結去年黃巾軍失敗的原因時,總結了許多,但卻忽視了一個致命的原因,那就是每個人的私心。張牛角自己問心無愧,他的確是爲了繼承師父張角的遺志,爲天下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但其他人呢?願意追隨和勉強願意追隨他的人呢?他們也是爲了天下百姓嗎?

張牛角知道不是,有的人是爲了報仇雪恨,有的人是爲了自己能夠發財,有的人是爲了自己能夠掌控更多的軍隊,能夠爲所欲爲。如果張牛角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分裂,失敗也就是遲早的事。即使今年能夠打勝戰,明年呢?後年呢?

不解決黃巾軍大小首領目的不一的問題,不在黃巾軍中豎立起自己的絕對權威,不在黃巾軍中建立一套嚴格的軍律,不徹底掌握黃巾軍的每一個戰士,黃巾軍的失敗都是必然的。

張牛角神色冷峻,但急促的語氣掩蓋不了他內心的焦急,他看到褚飛燕立即說:“燕子,我們今天連夜趕路吧。”

“爹,你不到北新城歇一下嗎?”褚飛燕關切地問道。

“不了。越早回去越好,遲了恐怕黃巾軍都給王當這個混小子打完了。”

褚飛燕無奈地搖搖頭,“王帥性格暴躁,要打恐怕早就打完了。我們還是考慮回去怎麼收場吧。”

張牛角狠狠的朝空中抽了一馬鞭,怒聲說道:“這小子要是把禍闖大了,弄得黃巾軍四分五裂,看我不宰了他。”

褚飛燕看看張牛角的侍從都已經陸續趕到,趕忙上馬對張牛角說道:“走吧,爹。部隊上午就出發了,現在大概快到樊興亭。我們快馬加鞭,天黑之前可以追上他們。”

“北新城留了多少部隊?”張牛角問道。

“張奉的五千人留在這裡。我讓他們注意看護易水河沿岸的三個渡口。等到孫帥和左司馬的部隊趕到,總共有三四萬人保護這批糧草輜重過河,安全上絕對不會有問題。”褚飛燕立即回道。

張牛角回頭望着易水河,擔心地說道:“希望子蔭能夠帶着部隊安全地撤回來。”

褚飛燕驚訝地問道:“你沒有喊他一起回來?”

“我讓他守在范陽,阻擊閻柔的騎兵。”張牛角看着褚飛燕,眼睛內露出一絲悲傷,小聲說道:“他不願意見我。”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節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二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