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踏平睢陽(下)

丁孫詭參與平定七國!亂,戰陣經驗豐富,可是。眼前幾心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要他不驚訝都不行。

陌刀手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身着新式盔甲,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手持陌刀站在當地,就象一隻只鋼鐵怪獸。手中的陌刀更是光華閃閃。在日光下發出奪人目睛的光芒,好象一面面碩大的鏡子,讓人眼睛都睜不開。

陌刀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公孫詭又哪裡識得了。雖然不識得,可是,以他的戰場閱歷,也是知道必然是一種極爲厲害的武器。別的不說,光是那狠狠的一劈,就足有數百斤的力道,在如此巨力面前,血肉之軀根本就不無法抵擋。

“喲!”公孫詭到抽一口涼氣。忍着心驚繼續掃視戰場。

不計其數的強弩組成弩陣,一架架強弩就象一頭頭兇獸,矢道上的弩矢就是他們的獠牙,隨時會把樑軍撕裂。

漢軍弩陣威力有多大,隨着長城大捷早已傳遍天下,那是無堅不摧的代名詞,遇到漢軍的弩陣那就是毀滅。

公孫詭越來越驚心,再瞧漢軍的騎兵,再也不是他熟悉的那般模樣。如今的漢軍騎兵身着新式盔甲。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手持手弩。兵器鉤上一把把銳利的長矛,腰間絝着環首刀,揹負強弓硬矢。

騎兵排成騎陣,凝神待敵,雖然沒有發威,可以想得到,只要周陽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演奏死亡樂章。

再瞧瞧樑軍的騎兵,身着札甲,腰懸漢劍,揹負弓箭,沒有手弩;沒有長矛。雖然公孫詭不知道環首刀爲何物,想必也不會差。如此一對比,立時發現樑軍騎兵的弱點。比起漢軍騎兵少了兩種強有力的打擊手段,一旦對上了漢軍騎兵,肯定會吃大虧。

念頭轉動之際,公孫詭已經判斷出來了,他討不了好。可是,他仍是抱着一線希望,他衝入漢軍陣中,爲的就是給樑王爭取時間,只要他拖住漢軍主力。樑王趁勢殺出,前後夾擊之下,漢軍必敗。

畢竟那是樑軍,以區區數萬之衆力抗數十萬吳楚叛軍的精銳。七國之亂後,樑王對樑軍更是下了一番功夫,裝備極爲精良,戰力比起七國之亂時更勝一籌。

一萬精銳的樑軍再不經打,拖一兩個時辰不是問題,有這麼多的時間就足夠了。

公孫詭手一揮,大喝一聲:“放箭!”

樑軍的弓箭手得令,彎弓搭箭,對着漢軍就射了過去。樑軍善射,當年睢陽激戰,弓箭手立下了奇功。不計其數的吳楚叛軍就是死在樑軍的弓箭手之下。

不愧是精銳,密集的箭矢猶如飛蝗一般,織成一張矢網,對着漢軍罩了下去。

“叮叮!”

一陣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起。箭矢滑到一邊去了。除了極少數很不走運的兵士給射中眼睛以外。安然無恙。

這些弓箭手中有不少人蔘與平定七國之亂,死在他們箭下的吳楚叛軍不知道有多少,依他們想來,漢軍肯定會死傷不少,沒想到竟是這種結果,個個。睜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打量着漢軍。“快射!快射!”公孫詭大叫起來。

在如此好的防護面前,放箭根本就沒有用,除非用強弩,弓箭手們不僅沒有再放箭,反倒是把弓箭垂了下來。

“呵呵!”李廣暢笑聲響起。不住點頭:“你們傻眼了吧?竟敢跟我們動弓箭,白費力氣!”

這種結果,早就在預料中,周陽手一揮,一隊大嗓門的漢軍兵士吼起來:“大帥有令:樑軍不可附逆。放下武器,不予追究!”

景帝之所以派周陽率新軍前來。就是要在樑王把聲勢搞大前平息此事。要不然,給粱王把聲勢鬧大了。朝廷的威望會大損。若是樑王再結連諸侯,再來一個七國之亂也未必不可能。真要那樣的話,大漢帝國的麻煩就大了,擊破匈奴一事就要給推遲。

周陽深體景帝的用心,對樑王一定要採取雷霆手段。可是,又不能大肆殺屠,只能用震懾手段,瓦解樑軍的軍心。要瓦解樑軍,就得讓他們認識到漢軍的強大,遠非他們所能匹敵。要做到這點,就得把漢軍的威力展現出來。

在展現威力之前,就得攻他們的心,這才挑選了這些粗喉嚨大嗓子的兵士,用來喊話。

聽了這番喊話,樑軍兵士遲疑起來。可是,他們沒有人響應。要知道,樑王在七國之亂中繳獲了大量的財寶。用來收買人心,他的軍隊裝備精良不說,還餉銀豐厚。就是兵士的親人,也有不錯的收入。

對於普通兵士幕說,樑王就是他們的皇帝,是他們的主心骨,要他們背叛樑王,不是一般的難,是很難。

周陽明白他們的想法,知道該來硬的了,手中令旗一揮,漢軍開始進攻了。

“咻咻!”

率先發威的就是弩陣,一陣強勁的弩機聲響起,好象炸雷轟鳴一般。讓人耳鼓生疼,不計其數的弩矢出現在空中,對着樑軍罩去。

一片慘叫聲響起,不少樑軍給弩矢射中,好象風中落葉一般飛了起來。把後面的兵士給串在了一起。樑軍的陣勢出現一個巨大的空洞,實在是駭人之極。

漢軍主要是示威,要示威射殺是不可避免,更多的弩矢卻是射在樑軍陣前,好象變魔法一般,地上出現密集如麻桿的弩矢。

望着密集的弩矢,樑軍倒抽一口涼氣。他們也明白,這是漢軍手下留情,要不然的話

一輪弩矢過後,弩陣不再發威。

“大帥念你們無辜,不忍心刀箭相加,趕快放下武器!”大嗓門的漢軍又吼起來。

就是漢軍不說,樑軍也是明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拿不安主意。

要逼降他們,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周陽當然不會以爲一嚇就能成功。手中令旗再一展,陌刀手動了。端着陌刀,如牆而進。

望着象牆壁一般推進的陌刀手。樑軍雖未見過威力,相信也不會差,不由得倒抽涼氣。

就在他們驚悸之中,陌刀手開到樑軍陣前。樑軍支起盾牌,依靠戰車,進行防禦。戰車一直是漢軍數十年來的防禦利器,沒有人能夠攻破,樑軍對戰車有着無比的信心。

然而,他們的信心很快就蕩然無存了。只見不計其數的陌刀狠狠劈下,他們賴以防守的戰車就給劈的七零八落。戰車旁邊的兵士,不是給殺死。是給劈成碎片。有些兵士給劈成數截,腸腸肚肚流了一地都是

戰車啊,戰車啊,除了弩陣。無法攻破,竟然給陌刀手輕易解決,樑軍的信心大受打擊。臉上變色。不由自主的朝後退去。

望着地上的碎肉,他們感覺是魔鬼上身了,身上涼颼颼的。

漢軍意在示威。只殺了爲數不多的樑軍,要不然,對着樑軍身上招呼。此時的地面必然給鮮血染紅了。

陌刀手在輕步兵的掩護下,端着陌刀逼近。

“隆隆!”

就在陌刀手發威的同時,漢軍騎兵也動了。龐大的騎陣衝鋒起來。就象一道鋼鐵洪流,對着樑軍騎兵席捲而去。

他們仍是在示威,不是殺戮,沒有用手弩,連弓箭都沒有用,只是端着長矛,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疾衝而去。不計其數的長矛就象一條條毒蛇,銳利的矛尖就是毒蛇的蛇信。在日光下閃閃發光,讓人心悸神動。

樑軍騎兵的裝備就差一大截,哪裡是對手,給長矛一捅,不少人落馬。這還是漢軍主要以捅馬爲主。要不然,死傷無數。

經過長矛的打擊,樑軍騎兵陣勢混亂了。漢軍趁機拔出環首刀砍殺。馬上作戰,環首刀比漢劍更加方便,環首刀更重,力道更強勁,樑軍騎兵哪裡是對手。只一個回合便給擊潰。

漢軍騎兵把樑軍騎兵重重包圍。不再有所行動。可是,陷入重圍中的樑軍騎兵個個臉色大變。一臉的駭然之色,彷彿打量魔鬼似的看着漢軍騎兵,哪敢動彈了。

經過這一番示威,樑軍士氣大挫,毫無鬥志。

周陽摘下鐵兜鑑,露出腦袋。騎着追風寶駒,來到兩軍陣前,大聲道:“樑軍將士聽着:我是周陽!”

“那是周大帥!”

“是周大帥!”

“那是追風寶駒!”

周陽的名頭傳遍天下,他的招牌就是胯下追風駒,很是顯眼,一望便知,樑軍將士議論紛紛,臉現欽佩之色。

他們雖是樑軍,也是華夏一脈。於周陽大敗匈奴一事,打從心裡佩服。乍見周陽,要不欣喜都不成。

“我奉命旨討逆,但敢逆天者,必將剿滅!你們不奉朝廷號令,附於樑王。做出如此逆天之事,抄你們的家,滅你們的族,也不爲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在你們平定七國之亂時。有功於朝廷,不忍加誅!我命令你們,放下武器!只要你們放下武器,你們的罪過,不再予以追究!若有人還執迷不悟,立時剿滅!”

周陽這番話利害、大義、利誘、威逼全用上了,既讓樑軍將士心膽俱寒,還不得不心生好感。

漢軍之威,已經展露無遺了。若是他們膽敢頑抗,漢軍會輕鬆解決

。周陽提及平定七國之亂的功勳。又讓樑軍將士心生好感。那是他們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周陽提及,要他們不感激都不行。

“大帥,你說的是真的?”

“真的不追究?”

周陽話音一落,立時有樑軍將士問道。

要知道,附逆耳是重罪,不得不問清楚。

這是軍心動搖的徵兆,公孫詭知道必須要當機立斷,要不然大事休矣。大喝道:“朝廷無恩,我們何須講恩義,周陽的話斷不可信!”

他的聲音很高,可是,樑軍將士不鳥他,而是惦了起腳尖,伸長脖子。靜等周陽的回答。

“秦無悔何在?”周陽大吼一聲。

“末將在!”秦無悔拍馬來到周陽身邊。

“除下鐵兜鑑!”周陽下令。

這道命令很奇怪,就沒有這樣的軍令,可是,秦無悔沒有絲毫懷疑。依言除下鐵兜鑑。

“這位是秦無悔,秦將軍!”周陽朝秦無悔一指,道:“他是前朝將士的後裔,率領義士,在河套之地與匈奴周旋數十年。去歲,我去河套之時,與秦將軍相遇,把他收入軍中。當時,他就問我,他是前朝將士的後甭。我若收了他,若是皇上問罪。那可怎麼辦?我就回答他說,我一力承擔,即使掉了腦袋,也在所不惜!”

“大帥所說,都是真的!我秦無悔這輩子也不會忘記大帥所言!”秦無悔大聲道。

“我周陽這輩子最引以自豪的不是打敗了匈奴,而是從未食言!”周陽的聲音非常高,讓人不敢有絲毫懷疑:“這裡數萬弟兄可以爲我作證!”

“大帥絕不食言!”

李廣他們揮着胳膊,大聲吶喊起來。

周陽沒說…。到現在爲止,周陽真沒有食言過,讓將卡們心服口服“大帥絕不食言!”吼聲如雷。直上雲天,這是周陽口碑的最好證明。

“大帥,我們相信你!”

“我們歸降!”

樑軍將士紛紛搖下武器。

只要有人帶頭投降,就好辦了。只一會兒功夫,一萬樑軍全部歸降。

“你們,你們,你們竟敢背叛樑王!”公孫詭絕對沒有想到,會是這種結果,氣惱不已。拔出漢劍,劍光一閃,砍翻一個兵士。

“你還敢行兇?”李廣看得真切。打馬衝了上去,摘下大黃弓。搭上勁矢,對着公孫詭就射了過去。

這一箭射中他胯下戰馬,公孫詭載下馬來,給附近的樑軍將士生擒活捉。樑軍將士押着公孫詭過來。向周陽獻捷。

周陽連正眼都沒有瞧他一眼。手一揮,漢軍將士把公孫詭押走了。

“主箔,他們就交給你了。”周陽決定把處置樑軍將士的事情交給朱買臣。這事。他來處置,再合適不過了,因類他於這事很拿手。

“諾!”朱買臣沒二話。

“攻城!”周陽手中令旗一展,漢軍好象鋼鐵洪流一般,對着雕陽城涌去。

“這個蠢材!這個蠢材!壞孤的大事!”樑王在城頭上看得真切,咬牙大罵起來。

他派公孫詭出戰,滿以爲有不錯的收穫。沒想到,屁的收穫都沒有。還白白損失了一萬軍隊,那可是他的精銳呀!

“大王,休惱!”羊勝忙寬慰:“雕陽城高桓厚,吳楚數十萬大軍都沒有建功,周陽區區三萬,能奈我何?他那三萬軍隊,會全部葬身在睢陽堅城之下!”

一座雕陽孤城,擋住了吳楚數十萬大軍,是周陽現有兵力的數倍,雖然損失了一萬軍隊,樑王仍是信心滿滿,足以擋住周陽。

“大王,只要拖住周陽,讓他損失慘重,朝廷就會顏面盡失,到那時。大王登高一呼,天下諸侯響應。大事何愁不成?”羊勝接着獻媚。

雖是獻媚之語,卻也在理。真要拖下去了,必然是這種結果,樑王的惱怒稍退。

漢軍來到城下,擺開陣勢,從城頭上望去,只見黑壓壓一片絕大多數漢軍身着新式盔甲,就象一片裹在鋼鐵裡的怪獸,威風凜凜。

“哈哈!”樑王看在眼裡,卻是喜在心頭,大笑起來,怡然自得的拈着鬍鬚。

“大王,何故發笑?”郭解不懂兵道,看得不明所以。

“郭大俠,你有所不知。”

樑王心情極度之好,指點着漢軍。爲郭解解釋:“你瞧,漢軍身着如此鐵甲,其防護非常好!若是打野戰,除了強弩,沒有什麼能威脅到他們。可是。這是雕陽,堅城一座。這沒用處。攻城戰,要輕便,這鐵甲在身,就沉重得多了,要攻城實是不便!”

樑王一語切中要害了。這支漢軍是爲對付匈奴打造的,大漠之上沒有城廓之守,如此沉重的鐵甲在身。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是,用來攻城,就是隻有壞處,沒有好處。樑王不愧是知兵之人。

只耍打敗了周陽,大事便成,損失一萬精銳又算得什麼?樑王越說越歡喜。

“哦!”郭解恍然大悟,讚道:“大王好眼力!周陽是必輸元,疑!”

“呵呵!”樑王微微頜首,大是贊成這結論。

周陽打馬來到睢陽城下,衝城頭上的樑王一指。喝道:“樑王,你竟敢做出逆天之事,現在悔悟還來的及!趕快打開城門,迎接天兵!”

“哈哈!”樑王笑着指點周陽:“你這支軍練得不錯,若是用來對付匈奴,必是殺得匈奴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可是,你用來對付孤。一點用處也沒有。這是睢陽。一座堅城,吳楚數十萬大軍猛攻三月都沒有拿下!”

“是嗎?”周陽這番話不過是件行之事,過場一完,哪會多費脣舌:“你就等着瞧吧!”

一拍馬背,回到本陣中,手中令旗一展,弩陣露了出來,不計其數的強弩對準了城頭。

“咻咻!”

一陣尖銳的破空聲響起。不計其數的弩矢好象飛蝗一般,直朝城頭

。睢陽城牆雖然高厚,可是,大黃弩的威力也不弩矢射在城牆上。塵土飛揚,有些垛口給射得崩潰了。

“噬!”樑王到抽一口涼氣,久聞漢軍的弩陣了得,沒想到是如此了得。

“大王放心,弩陣再厲害,也不可能把城牆射塌。睢陽無憂矣!”羊勝忙着寬慰。

說得沒錯,大黃弩再厲害,也不可能把城牆射塌,即使秦弩也不行。這可是雕陽,天下堅城之一。

樑王不住點頭,大是贊成羊勝的見解。然而,他的欣慰馬上就不復存在了,瞳孔一縮。

只見漢軍陣出現一種比大黃弩還要大得多的強弩,正是秦弩。秦弩威力雖然大,卻是笨重,要在大漠上大量使用的話,會降低漢軍的機動性。

可是,用秦弩來轟擊雕陽的城門,再好不過了。周陽知道睢陽城高垣厚,憑大黃弩不可能破開城門。若是城門不能破開,而是搶城頭強攻的話,不是這支漢軍所長,傷亡會非常高,即使有數千建章軍,也不行。

是以,周陽帶了一百架秦弩。專門爲攻擊城門準備的。

第79章 完勝第83章 對陣第76章 血!血!血!(下)第42章 一路凱歌,一路血第89章 決戰來臨(一)第48章 出個主意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62章 艱難的進軍第19章 飛將軍第27章 雄心壯志第80章 戰果輝煌第41章 董仲舒第17章 又見太子第92章 大漢第一功臣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1章 霍去病第43章 一見鍾情第59章 千古秘事第82章 火燒閩王城第30章 勝利果實第89章 決戰來臨(二)第90章 大破匈奴(七)第32章 肩負重任第37章 匈奴的盤算第9章 周陽破案第24章 周陽的謀劃第79章 對陣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29章 萬分危急第20章 見面禮第8章 破綻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4章 以逸待勞第5章 山雨欲來第3章 舌戰羣臣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118章 中華盛世第68章 一怒興師第7章 猗蘭殿第36章 建章營的秘密第54章 大軍雲集第22章 偷雞不成第19章 中大獎了第77章 一網打盡(上)第38章 墨家下山第75章 龍城決戰(六)第12章 豐碩戰果第28章 非凡的箭術第75章 龍城決戰(三)第112章 衛青vs蘇拉第88章 曠世之戰(三)第90章 臺灣歸降第9章 重逢第104 單于復位第88章 忠魂殿中忠魂在第3章 李陵第58章 束手無策第35章 千年鼎革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6章 急風驟雨第95章 第五大發明第48章 天賜良機第63章 單于的決斷第25章 徹夜激戰第75章 末日降臨(七)第42章 名將風範第85章 奏凱而還第32章 周陽的號令第38章 墨家下山第38章 墨家下山第90章 大破匈奴(一)第103章 封狼居胥第7章 周亞夫出手第3章 李陵第103 帝國雄風第4章 東胡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75章 龍城決戰(一)第69章 信,還是不信?第116章 激戰地中海第107章 羅馬震恐第30章 勝利果實第25章 箭術訓練第84章 漢武帝的雄心第13章 賜爵第11章 初戰告捷第91章 治嶺南之策第114章 羅馬軍團第90章 大破匈奴(二)第91章 瘋狂吧大漢!(下)第89章 決戰來臨(四)第11章 滅東胡(下)第5章 機不可失第75章 龍城決戰(七)第43章 氣象一新第76章 血!血!血!(上)第65章 血染大漠第44章 碧血丹心第25章 東方朔來了第33章 單于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