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

沈歡呵呵笑道:“那段總工應該就是化勁級別了,對吧?”

李浮生點頭道:“是的!暗勁巔峰再進一步,貫通全身,調理內臟,認清楚,掌握好身體的內外的每一個器官,然後加以鍛鍊,這樣最終使全身上下,力達牙齒,舌頭,指甲,毛髮這四梢,暗勁遍佈全身,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是爲化勁,練武的人到了這個境界,內臟乾淨整潔,全身筋骨強健,骨髓充盈,只要保養得法,活過一百歲並不成問題。化勁練法是在練精練氣的基礎上,轉向練神的法,是以意遞神,意所到之處即氣到,氣到即神至,練之日久,自然神氣充實。神就是精神,人體精神充實,百病不生,內而促進身體百骸的功能,外而表現出精神飽滿、行動輕鬆的姿態。”

“運用時,意到神到,率領精氣,所以形如飛狀。只不過要想突破到化勁,那就是少之又少,除了具有強大的先天稟賦外,後天努力和機運缺一不可!能夠達到這一境界的習武者,可以說少之又少,即便是在國術發展的巔峰時期,也不過數十人而已。比如定居在重慶、曾與津門大俠霍元甲、關東大俠杜心武並稱清末民初武林三大俠客的武術九段高手、長江大俠呂紫劍,就是一位達到化勁境界的高手,他曾爲全球年齡最長者,活了119歲。”

“在混凝土技術的第三重境界,同樣也是如此,能夠達到這一重境界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也只有全國性、世界級的混凝土專家,纔可稱之爲達到第三重境界。要達到這一重境界,須下苦功夫,數十寒暑勤練不輟,且必有明師領路,否則自己胡亂練習就有可能走火入魔,誤入歧途。達到第三重境界,已經可以開宗立派,著書立說,甚至開創新的混凝土理論體系。這個境界的代表人物,如段總工,還有如獲得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終身貢獻獎的資深混凝土專家廉慧珍教授等人,他們無一不是混凝土行業脊樑式的播火者,真正的混凝土技術化勁宗師。”

段永福連忙擺手道:“小李啊,你說得我老臉都快要紅了!要按你這個理論,我頂多就是暗勁罷了!”

李浮生笑道:“段總工,您謙虛了!”

沈歡笑道:“那三重境界之後,還有沒有呢?”

李浮生道:“有,當然有了!其實國術功夫的境界在明勁、暗勁和化勁之上,還有丹勁、罡勁,直至見神不壞這等境界,但那些都是聽上去比較玄幻的,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境界了,因爲自古以來,能練到化勁功夫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別說是後面幾重境界,只有孫祿堂在書裡面提到了一下,但也是閃爍其辭,並沒有明白說。同樣,在混凝土技術領域,也許同樣有突破了第三重境界的,比如時有聽聞,某位專家用手拍一拍混凝土牆體,立刻就能準確判斷這個混凝土構件的強度,並且能夠把誤差控制在正負百分之五以內。更有厲害者,在不知道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配合比的情況下,只需要用鏟子和一和混凝土,便知其28天強度。因此,有時候是所見所聞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無法去深入探究了。”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樣的“磚家”的確是存在的。

李浮生最後道:“這就是做混凝土技術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和國術功夫的至高境界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卻是和科學精神有不謀而合之處,它指的是始終忠於自己的心靈,從不自欺,這樣總有一天,自然可以前知。而做混凝土技術也是如此,必須心懷至誠之道,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這在儒家經典《中庸》便有論述: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馬保國撫掌笑道:“說得好!好一個至誠之道!羅總,範總,段總,你們高飛混凝土公司看來也是藏龍臥虎啊!隨便就說出一套理論來!”

羅飛呵呵笑道:“馬總過獎了!這都是範總和段總工他們在管理上,在人才培養上有一套,我就是一個甩手掌櫃!”

雖是這樣說,可羅飛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指揮部領導看起來很滿意!

雖然這李浮生說的什麼三重境界,有點兒玄乎,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領導們在視察完之後,也是滿意的回去了。

不過有一個領導沒有走,那就是沈歡!畢竟沈歡和羅飛可是死黨,再加上沈歡和李浮生之間也是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所以他當然要留下來好好的跟他們聊上一聊了。

羅飛的董事長辦公室。

現在就羅飛和沈歡兩人。

羅飛給沈歡泡上了咖啡,然後笑道:“沈總指揮,以後我就要在你的手下吃飯了,還請多關照阿!”

沈歡笑罵道:“羅飛,你又來是不是?你這個億萬富翁,還用得着我關照?你一年能來這裡幾回?這個攪拌站給你賺的錢,恐怕還入不了你的眼吧!”

羅飛嘿嘿笑道:“誰說我來得少?我可是經常來的,雖然說這個攪拌站賺的錢可能不多,但是它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呀,要是沒有它,明月能答應和我在一起嗎?”

沈歡笑道:“所以,這就是你把公司取名叫做高飛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原因?高明月,羅飛,一人的名字取了一個字,的確是很有紀念意義!也寓意着我們這個造船基地,一定會高飛,對嗎?”

羅飛哈哈笑道:“知我者,歡子也!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第六十七章 學術研討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羅氏企業中標常興圓沙新村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二百六十章 飛豹露真容第五百二十四章 頻繁跳槽的原因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低頭就滾蛋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二百五十八章 戰鬥轟炸機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外合作還是自主研製第四十二章 攻關小組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千四的房價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五百六十二章 無名山谷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四百八十四章 生產技術交底會第六百零八章 船艇展覽會第三十二章 談談人生理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明月該找男朋友了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六百零八章 船艇展覽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鐵和伊萬的婚禮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三百章 春節的一些有趣事第六十八章 052B型艦的雛形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人事部的八卦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電磁彈射,這可能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總師們圍爐夜話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二十五章 老總點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母的愛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樂的選擇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樁行業高端產品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師徒第一百七十四章 間諜是怎樣煉成的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四百八十六章 質量警示教育牆第五百六十七章 買個造船廠玩玩?第二百八十三章 馮總很滿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三百零五章 引來豔羨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飛要到中海發展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八十六章 網友驚呼中國科幻戰艦亮相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一百零一章 更喜歡哪一個第八十六章 工人家庭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總師致謝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四百二十七章 挖入式港池設計論證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五百零四章 大衆鐵粉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九章 普江上的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機也玩垂直爬升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六百四十四章 借塢造船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鐵和伊萬的婚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客滾船動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針紮了一樣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