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業要實現由大變強的目標

介紹完領導嘉賓後,張文廣院士面帶微笑地道:“下面就有請我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大慶先生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王憑海先生分別致辭!”

對於這位理事長,造船工程學會的會員都非常瞭解了,王憑海,胡北武汗人,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哈工大海軍工程系,曾任七零一所副所長,後又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軍工部主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拆分後,任中船重工集團董事長。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會長張大慶,同樣是一位了不起的造船專家。並且也同樣是畢業於哈工大,七十年代初的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後來擔任過中船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也是一位老造船專家了。

張大慶走上講臺,神情肅穆地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們來賓,首先我要代表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領導專家來參加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我感到非常高興。這說明我們的船舶工業越來越強大了,也越來越受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了。本次論壇的主旨,是怎麼樣使我國發展成爲世界造船強國,我相信各位專家會提出很有多價值的觀點和建議。”

頓了頓,張大慶繼續道:“我國造船工業,在歷史上也曾經輝煌過,我們的江南常興造船廠,在一百多年前就能夠建造大型軍艦了。但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我們的造船工業。可以說我國船舶工業從最開始起步,就是以軍爲主,當時軍民品分別由六機部和交能部分管,六機部主要負責軍船,交通部主要負責民船。當時我們連萬噸輪都造不出來,六十年代末,沿海的運輸船甚至不能開展遠洋運輸。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成立了船舶工業總公司,當時我作爲總公司籌備小組成員之一,也倍感責任之重。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船舶工業總公司,爲了適應時代發展,也拆分爲兩家公司了,現在這兩家公司發展得都非常好,作爲老造船人,我感到很欣慰!”

說到這裡,張大慶也慢慢變得激動起來:“一九九七年,我們有了三十萬噸級的船塢,並且隨着長城號等出口船舶的建造,逐步成爲了世界第三大造船國,船舶工業的生產規模一下子都上來了。應該說我國的造船工業發展,是非常快的,用跨越式來形容應不爲過。但是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此,我們不僅僅要成爲造船大國,更要努力成爲造船強國!我們的船舶工業發展戰略,就是要由大走向強,我們造船人的使命之一,要爲國防建設做出我們的貢獻,爲我們的國家築造海上長城,現在我們有先進的導彈艇大批量服役,也有先進的潛艇,先進的驅逐艦陸續下水服役,我也爲我們船舶工業在國防事業中做出的貢獻感到自豪,在座的各位也應爲此而自豪。”

“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如何實現由大變強。在高技術船舶領域,我們還有很多空白要填補,但是我也很欣慰的看到,咱們的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在規劃佈局上就實現了高起點,不僅僅有世界首創的,領先的脈動式生產線,還有它同時可以爲海軍建造最好的軍艦,也可以爲世界各國的客戶建造最好的高技術船舶的條件,據我瞭解,將來在那裡是可以建造豪華郵輪這樣的最頂尖的高技術船舶的。當然具體的情況,我想我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兩位發言人,會在演講中爲大傢俱體的說明。”

“最後,我想講的是,我們的造船工業要由大到強,船舶工業協會要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成立的時間雖然不算很長,從九五年四月成立,到現在也就八年時間,但是這八年來,協會也爲船舶工業發展,很好的起到了促進作用,爲各界建立了橋樑和紐帶,接下來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將繼續發揮它的作用,爲我們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奮鬥,謝謝大家!”張大慶最後這句話,也讓在場的人都爲之振奮不已。

當然最激動的還是來自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了,沈歡聽到會長提起脈動式生產線,提起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更是倍感自豪。

想想自己重生回來,總算是爲國家,爲造船工業做出了幾件實實在在的貢獻,也不枉重來一回!只是沈歡也知道,要實現中國造船工業從大到強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不是靠他一個人,靠幾種未來的技術理念可以完成的,這需要整個中國船舶工業的造船人們共同的努力,纔可以實現。

未來幾年世界船舶市場還是可期的,只是沈歡也想起了零八年的金融海嘯,那一次的危機對船舶工業的影響比九七年還要大。要安全渡過那個危機,對中國船舶工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特別是對江南常興造船基地來說,到那時候大概剛剛建成一期工程,可是就要面臨危機!沈歡也一直在想,如何才能避免?本來他是想着早提建議,讓造船基地早幾年建起來,可事實證明他的想法還是不行,最終造船基地的落實,也是和原來相差不多,也就提前了一年實施。

那麼現在就是得抓緊時間搞建設,一旦具備造船的條件,就要開始在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始造船了,因爲零五年左右正是世界船舶行業最景氣的時候,訂單也好接。特別是零六年,高附加值船舶的訂單會比較多,如果江南常興造船基地,能夠在那時候抓住訂單,那就是比較好的了。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在未來的確應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船舶工業的訂單,多數還是靠外國航運公司,國內航運公司還沒有發展起來,如果說國內航運業能夠獲得大的發展,那麼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就更有希望了!而在這個層面,就要靠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來向上面呼籲和提建議。

第四百四十二章 成爲各方關注的熱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鞍交大之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四百八十一章 圓滿成功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二百四十四章 取經的人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遊輪上的舞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液體懸崖和海洋內波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業要實現由大變強的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 “艱鉅”的任務第五百九十四章 入住酒店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兄弟終於在一起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爲專家委員的好處太多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歸第四十三章 有人當紅娘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獎了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號豪華遊輪第七十四章 好望角型的優勢第九十九章 這下尷尬了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二十八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六百二十章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團火熱第七十九章 給領導上課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願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羨慕的一對新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規開工儀式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軍榮順艦第四十九章 有沒有興趣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九十七章 十二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平淡就是幸福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五百一十三章 近鄉情更怯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五百三十章 一場特別的婚禮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五章 不在一個層次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五百五十四章 爭奇鬥豔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光無限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議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團火熱第五百七十九章 羅飛當演員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七MF和FC1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兩道嘉獎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內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樂得了絕症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一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兄弟終於在一起了第八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首艇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