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飛機制造和船舶建造的共通之處

就算是仿製英國六十年代的斯貝發動機而來的渦扇九,也比這個渦噴八要好得多。

渦扇九是爲國產殲轟七戰鬥轟炸機配套的動力,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了九千三百公斤,中間推力也有四千七百公斤,它的最大直徑只有一米一不到,儘管推重比只有五左右,比起國際上第三代戰鬥機用的推重比七到八的先進渦扇發動機,還差了不少,但它仍然是殲轟七的唯一可以選擇的動力裝置了。

當然要把渦扇九裝到轟六上面,要進行的一系列改裝也是很複雜的,目前這款發動機也還沒有完成全面國產化,所以湯偉文總師纔會說那番話。

湯偉文又轉身面對着沈歡他們道:“三位專家,我們目前的總裝工作就是這樣進行的了,現在我們都很期待三位能夠給我們的脈動式總裝提點意見和建議。”

說着幾十位設計師工程師都把目光投向了沈歡他們三人身上。

符建設是總工程師,所以他當仕不讓地就首先發言了:“湯總師,各位同志,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到飛機制造廠的總裝車間,不過在看了之後,我也是發現了一點,其實飛機制造和船舶建造,也有很多相通之處,因此我們兩個不同的行業,其實在脈動式生產線技術上,也是可以有很多共通之處的。我就講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吧!”

頓了頓,符建設又繼續道:“我想隨着今後咱們國家對飛機特別是軍用飛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現在這種機庫式的飛機總裝配生產模式,肯定是難以滿足未來的發展的。所以我覺得搞飛機脈動式生產線,也是一個必須的趨勢。咱們在搞船舶製造脈動式生產線研究當中,最主要還是借鑑汽車移動式裝配生產線的一些理念和技術,脈動式生產線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設定緩衝時間,當某個生產環節出現問題時,整個生產線可以不移動,或者留給下個站位去解決。等到我們的產品,無論是飛機還是船舶,在全部裝配工作完成時,生產線就脈動一次。所以我想在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當中,也可以劃分成四個部分,脈動主體,物流供給系統,可視化管理系統,技術支持。我想在幾個方面需要突破,一是要配備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先進的供給線,這樣也可以適應多機型的裝配。”

說完,符建設便把目光轉向了沈歡。

湯偉文總師笑道:“符總說得太好了,您的這些建議對我們來說,就好比是金點子一樣的珍貴。”

符建設謙虛地道:“湯總師,其實我並不懂飛機制造,我也就是結合咱們的研究,提出來的一點想法,至於是不是真的正確,我也並不敢肯定。”

湯偉文總師笑道:“符總您真是太謙虛了。”

這時候沈歡也知道該自己了,他想了想道:“湯總師,我想就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的信息化談一些看法吧,我想信息化在脈動式生產當中,相當於一個人的神經一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飛機總裝脈動式生產線,現場的資源多,設備多,物料多,如果沒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輔助,也是很難實現快速響應制造的目標。”

沈歡的一席話聽得衆人都是頻頻點頭。

沈歡更加自信地道:“剛纔符總已經講了,在四個部分當中的可視化管理系統。這個系統的作用就是要讓裝配過程完全的呈現在管理者面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要達到高效的指導工人裝配作業,將工藝圖紙等可視化內容與裝配指令、作業指導書關聯起來,全面的展示裝配現場信息。同時,總裝現場的管理要儘可能實現無紙化,將報表、指令、工藝技術資料儘可能實現電子信息化,再通過與外部系統集成,打通設計、零部件加工、裝配這幾個環節的信息流和物流,實現飛機研製到生產全過程的信息共享。”

沈歡話音剛落,湯偉文總師就激動地道:“沈工,講得太到位了,大家聽到沒有,一定要把剛纔符總和沈工講的都認真記錄下來。”

沈歡連忙擺手道:“湯總師,我也就是講一些表面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在研究船舶建造脈動式生產線的工作中提煉出來的,希望能夠對你們的脈動式生產線研究,有一點幫助吧!”

林妙語也知道自己必須要講一點了,不過她還是第一次在這樣的場合發言,所以就顯得略微有些緊張,要不是沈歡一直在用目光鼓勵她,她還真的不敢講了。

林妙語也接着道:“我有幸參加了咱們公司的脈動式生產線研究工作,也是第一次參觀飛機制造,說實話這裡給我的震撼太大了。我想是這樣的,咱們的飛機總裝可以脈動,在部件組裝時也否也可以脈動呢?在我們的船舶製造當中,我們也準備對分段進行脈動式的組裝,我想飛機應該也是可以的。聽說咱們西飛也在爲空客波音製造一些客機的部件,我想如果也能夠應用脈動式生產線的技術,那效率就會高很多了。”

湯偉文總師帶頭鼓掌道:“林工說得太好了!我想今後我們兩家單位,還可以就脈動式生產線的技術進行深入的交流,甚至是技術共享。目前我們內部已經立項,準備在兩年內搞出一條脈動式生產線來,做航空工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想這一次你們的到來,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的實現這一目標。”

符建設連忙道:“湯總師您太客氣了!我們也是來學習的。不過我想無論是飛機制造也好,還是船舶建造也好,對脈動式生產線的認識,一定要和大規模的汽車移動裝配線區分開來。”

……

一天的參觀交流下來,沈歡、林妙語和符建設也感覺收穫很多,眼界也是開闊了不少。

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五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造船熱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視改編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擦出火花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六百零九章 約會美珠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四百九十章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穫豐碩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基府第十章 兒子終於長大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鞍交大之行第八十八章 工藝論證會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爲專家委員的好處太多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六十章 一家人沒有隔夜仇第一百七十章 間諜第十九章 切割車間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六百四十章 米家村影視文化旅遊項目落成第五十六章 大煞風景的來電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五百五十三章 給米潔慶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立的桃花運來了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零九章 船塢底板樁基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梭邊魚,燈會,機牀第六百四十八章 平淡就是幸福第一百零八章 工藝室的小聚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塢登陸艦主任設計師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一章 寶馬七系和桑塔納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摘取LNG船這顆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四十章 我來試試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一百四十九章 年味兒濃了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有限元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業集團徵文大賽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針紮了一樣的心痛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巨獸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六百三十二章 澳洲遊艇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黨李鐵竟然來應聘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人事部的八卦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國怎能沒有藍水海軍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