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

?太平軍奪取了城市,攻佔了炮臺、要塞等原來防備他們的工事,現在轉過來對付美軍,從南加州調回的美軍,一時之間根本就攻不破這些防禦工事,只能向聯邦求援。而聯邦政府也是猝不及防,沒想到華人會趁機起義。一開始懷疑是中國政府從中做鬼,發出了抗議,請求國際支持。

但後來也慢慢清醒過來,感覺這不像是中國政府的操作。因爲中國政府後來的舉動,雖然看起來強硬,可明顯是傾向於和平的。既然不想跟美國開戰,就犯不着鼓動美國華人反叛啊。

可這時候問題來了,當年跟大明結束戰爭的時候,美國跟大明簽訂的條約中規定,美國不能在西岸地區建立遠洋海軍,此時大明以此爲理由,不允許美國將海軍調往西岸。但這是最好的機會恢復美國在西岸的海軍存在,如果不趁此機會將海軍調往西岸,那麼美國西部地區,始終都要受到中國海軍的強大威脅。

但中國政府不允許,美國人要調兵,那也不太容易,因爲將海軍從東岸千里迢迢調往西岸,中國海軍以逸待勞,到時候美國海軍遠征艦隊能不能在中國海軍面前佔到便宜,實在是不好說。

這幾年美國加緊了在巴拿馬的地區的滲透,並且得到英國支持,從法國手裡搶走了這裡的運河開挖權力,本來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運河,將東西岸和墨西哥灣沿岸聯繫起來,從而解決目前這種海軍分裂的情況。

但運河還沒有開通,施工過程困難極大,運河沒有修通之前,海軍就始終處於劣勢。

所以中國不答應,美國還真的不敢派遣海軍,除非能得到列強的支持。

因此加州危機爆發後,美國一邊向中國抗議,一邊緊急聯繫歐洲國家,尋求支撐。

重點是世界霸主英國,只要有英國的支持,美國海軍就能平安抵達舊金山。

可是英國跟中國有協定,儘管並不打算依此協定支持中國跟美國開戰,但卻也不能站在美國一邊。

其他列強中,法國人始終緊盯着德國,不願意向海外派遣過多的力量,更不想捲入其他地區的戰爭之中。德國雖然輕易給予許諾,但開價太高,要求美國轉讓在古巴的治安區給德國。將德國放在家門口,跟中國一樣危險,美國不可能答應。俄國海軍實力已經很強大了,陸軍實力更強大,而且跟中國有矛盾,遲早會爆發戰爭,所以俄國是最積極支持美國的。但俄國人提出跟美國締結盟約,卻讓美國人很猶豫。一旦跟俄國結盟,就捲入了歐洲紛爭,這跟他們的國策是不符合的。

美國在活動的時候,中國也在活動,一邊要求英國支持,做好軍事準備。一邊釋放了和解的態度,建議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加州問題。英國很樂意充當調解人,轉達了中國政府並無意支持華人在美國西部建國,也沒有分裂美國國土的意願。願意在恢復到之前狀態的基礎上,跟美國進行和解。中國政府願意幫助美國,解決當地華人的分裂行爲。

這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因爲美國人其實很不自信,上次的戰爭讓他們吃進了苦頭。在爆發一場在美國國土上的,跟中國的戰爭,而且是比當時更強大的中國,他們沒有信心。一旦開戰,幾百萬中國軍隊很容易就能從華人佔據的舊金山登陸,然後席捲美國西部。接着向東部進攻,美國政府考慮過,無論如何,他們都擋不住中國軍隊向美國中西部的進軍。很可能再次面臨一場整個中西部淪陷的局面,因爲在兵源上,他們怎麼都不可能箇中國相比。

另外惡劣的財政狀況,讓美國也不想打仗。上次戰爭讓他們背上了一百多億的外債,儘管沒有影響到民間經濟,還讓東部沿海的工業在戰爭中大大發展了一把,但一百多億外債,卻讓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這幾年債務不但一點都沒有減少,利息就讓美國政府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大的公共建設。戰後組建了大海軍,也維持了六十萬正規部隊,同樣是鉅額開銷。在這種情況下,再次跟中國開戰,美國擔心他們的政府會垮臺。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暫時放棄跟俄國結盟的打算,接受英國的調停,跟中國進行談判。

兩國談判團隊在倫敦進行磋商。基本原則上美國可以接受,那就是將加州恢復到明美戰爭之後的狀態,美國繼續保護華人利益,當地華人放棄建國的舉動。但在印第安人問題上,雙方有所出入。

中國人提出,加州危機是因爲美國過於欺壓印第安人,想要剝奪印第安人土地引起的,中國代表建議,美軍撤出南加州,將印第安人生活區域還給印第安人,或者將南加州整體劃爲印第安保留區。

美國認爲印第安人問題,是美國內政,不在跟中國的談判內容中。

中國代表表示,當地華人之所以支持印第安人,主要是信仰問題,如果美國不能保護印第安人的利益,同一信仰的華人很難放下武器。

跟印第安人扯上關係後,歐洲輿論一度比較支持,因爲美國的印第安人滅絕問題,對歐洲的白人來說,沒有切膚之痛,沒有利益之爭,他們十分樂意同情近乎滅絕的印第安人,在這方面歐洲精英對美國的批評就沒少過。爲什麼歐洲人認爲美國是盎格魯撒克遜文明中壞的那一面,英國是好的那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家認爲美國人滅絕了印第安人,而英國人卻能“帶領”印度人、非洲人等殖民地民族走向文明。

當然很大程度上,這是霸權時代的英國文化上對美國的抹黑所致,事實上滅絕在英國人手裡的民族更多,比如澳大利亞的土著。

但自認爲已經文明起來的英國紳士,已經無法接受種族滅絕政策了,他們跟布爾人打仗的時候,因爲布爾人屠殺黑人,甚至槍斃了好幾個布爾民團首領,在之後的談判中,也跟布爾人就黑人的選舉權問題產生很大分歧。最後犧牲了黑人的選舉權,讓布爾人願意向英王宣示,英國紳士就不會追究了。

總之英國的文明程度,已經到了可以爲南非黑人爭取選舉權的程度,那麼自然比較同情被美國人擠壓的印第安人。只要黑人和印第安人不是生活在英倫三島上,英國紳士就會一直向外釋放他們這種文明,一旦這些人進入英倫,嗯,英國人會脫歐。

在強大的英國輿論影響下,美國政府決定讓步,他們決定放棄南加州的土地,建立一個龐大的印第安保留地。並且決定將美國所有的印第安人都遷居到這裡來,倒也不失爲一種徹底解決印第安人問題的辦法。

可這時候問題來了,太平軍不願意放棄建國。中國領事找李秀成談過,找楊輔清談過,但都無法達成一致,這倆人年事已高,已經不太管事了。而洪秀全不跟中國領事談,事實上洪秀全更不管事,他始終扮演一個精神偶像,一個神。

此時太平軍中真正掌權的,是那批年輕的少壯派,如果不是少壯派掌權,其實他們也不會輕易發動起義。

少壯派的頭目是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但洪天貴福其實也是一個旗幟,洪秀全是精神旗幟,洪天貴福就是政治旗幟,軟弱的他完全被那羣二代給架空了。

少壯派中比較能談的,是李秀成的兩個兒子,但倆人也做不了主,一大批在美國後成長起來的少壯派支持他們,但並不完全聽從他們。太平天國的政治制度影響了這裡,太平軍的第二代依然四分五裂。

二代們不拒絕中國的支持,但他們拒絕再屈居美國人之下,他們要在加州建立太平天國的意願激起強烈。背後是對權力的極端渴望。

這給中國政府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麻煩,美國人可以讓步,中國卻無法解決華人問題。

此時要麼選擇讓美國人鎮壓這裡的華人,要麼就跟美國開戰,讓太平軍將大明拖入戰爭,這讓朱敬倫極爲惱火,可不管他們,美國一旦鎮壓當地華人,勢必再次控制加州,華人在當地的影響力將會蕩然無存,至少也是極大削弱。

中國政府內部的爭議也更大了。

兵部分析了現在的局勢,太平軍已經佔領了三角洲地區,組織起了三十萬人的軍隊,擁有充足的武器裝備,還從美軍手裡得到了爲數不少的重武器。

切斷了內華達山脈的交通,美軍不容易從東部調兵。南邊和北邊,也都佔據了有利地形,一旦開戰,太平軍堅持幾個月是可以的,這給中國爭取了調兵的時間,在美國消滅太平軍勢力之前,中國就有能力向這裡輸送一百萬軍隊和相應物資。

所以兵部建議發動戰爭,這次徹底將美國西部佔領,一勞永逸的解決美國對中國太平洋利益鏈的威脅。

戶部一直都不願意戰爭,擔心戰爭會拖垮中國經濟,而且上次跟美國戰爭到最後,國內出現了各種問題,幾乎鬧出了動亂,他們心有餘悸,不想冒險。

朱敬倫也不希望這時候開戰,其實只要美國一直能接受華人在美國西部保持優勢,朱敬倫就不打算跟美國開戰,可是突然爆發了一件事,讓朱敬倫改了主意。

德國跟法國之間,爆發了摩洛哥危機。

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35節 見柏貴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更新通告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七節 應募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46節 營救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