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

?方綸告訴德國政要們,一旦德國現在向法國攻擊,有十足的勝算,可以削弱法國。

德國擔心俄國會參戰,方綸表示,中國願意出兵百萬陳兵邊境地區,俄國未必敢參戰。如果俄國不敢參戰,那麼法俄同盟也就失去了作用,德國通過一場戰爭,徹底讓法國對俄國死心,也解散了這個同盟。

就算俄國參戰,以俄國的動員能力,法國可以在俄國加入戰爭之前,就擊敗法國。此時俄國只能接受一份和平協議,德國依然削弱了法國。

德國還擔心英國,因爲英國剛剛跟法國達成了協議,英國有可能站在法國一方。

中國能給德國的承諾是,中國保證用中英同盟的關係,讓英國保持中立。

皇太子朱凝華則不斷的參加一場場德國宴會,這次一改往日必着裝中國服飾的慣例,穿上了各種德國民族服飾,到處展現對德國的友好。與威廉二世打獵,讚歎他的槍法,參加德國的閱兵式,稱讚德國軍力的強盛。

而中國這邊,兩艘戰列艦駛入了舊金山,加劇了中美緊張關係。

一邊不斷的要求英國支持,一邊做一些戰爭準備,給美國施壓。

大量的軍火進入了美國,派出了大批軍官加入太平軍,幫助太平軍訓練士兵,尤其幫他們組建正規炮兵,給他們裝備了大量新式速射炮,將大批明美戰爭期間的舊炮送給了他們。

美國強烈抗議,宣佈撤走美國駐華使館,從美國撤僑,一副要進行戰爭的態度。

但美國的戰場形勢並不樂觀,他們三十萬軍隊的絕大多數都進入了南加州。

南加州的地形是封閉的,東邊是高聳險峻的內華達山脈,西邊是美國海岸山,兩座山在洛杉磯以北交匯,圍成了一個峽谷地形,這就是著名的加州谷地,聖華金河從中間流過。

三十萬美軍確實能對當地的印第安人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可是遊牧狀態的印第安人,採用游擊戰的方式,牢牢拖住了美國人。而且切斷了洛杉磯跟加州的鐵路交通,炸斷了翻越山脈的鐵路橋和隧道。

北邊舊金山灣一帶已經被太平軍起義軍截斷,三十萬美軍全部陷入了南加州谷地中。

明軍雖未參戰,但卻加強了太平軍的軍事力量,太平軍本就是民團性質的武裝組織,一百多萬太平軍人口中武裝起了四十萬士兵,兵力比美軍還多。而且還有洪秀全挑起的強烈信仰,他們還有裹挾的習俗,裹挾了三角洲地區的和平華人,在三百萬華人中組建了六十萬軍隊。

兵力上是美軍的一倍,儘管還沒有向南進攻,但已經讓三十萬美軍陷入了困境。

美國政府既不能通過港口向美軍提供援助,鐵路也已經斷絕,封閉的加州谷地成了美軍的牢獄。而太平軍卻能得到中國的援助,短期內就武裝起了絕對優勢的兵力。

美軍多次突圍,想要北上奪回三角洲地帶和舊金山灣港口,但都被太平軍打退。

依靠炮臺要塞,太平軍是擅長防守的,美軍損失慘重無功而返,只能繼續在南加州一帶駐紮。時間一久,各種問題就出現了,缺乏補給,士氣低落,疾病流行,還有印第安人不斷的騷擾。

儘管短期內戰敗還不可能,因爲經過上次戰爭之後,美國的民族意識也打了出來,美國人對中國人恨之入骨,這些現役部隊,都是根正苗紅的正宗美國人,沒有新移民,沒有印第安人,沒有黑人,這些人是不可能投降的。

美國政府想辦法從其他方向增援,海路被中國海軍封鎖,他們不打算在海洋上挑戰中國的制海權。陸路交通上,內華達山脈是不用想了,太平軍起義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切斷了隧道和橋樑,即便和平之後,要恢復也得好幾年,上次跟大明戰爭之後,他們就用了三年多時間來重新疏通隧道。

爲有北方還在他們手裡控制着,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華人雖然也很多,但並沒有發起起義,這裡的華人都是和平的移民,太平軍早就集中到了加州。但是從北方往加州進攻同樣不容易,東邊是內華達山脈,西邊是海岸山,北邊是喀斯喀特山脈,同樣是谷地地形,太平軍佔領山口地帶,構築工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美軍發起多次衝擊都沒有突破。

而且到底要不要跟中國再次爆發戰爭,美國政府內部也有爭議,穩健派的議員認爲,此時根本就不是戰爭的好時機,經濟危機讓市場崩潰,政府融資能力下降,而且還有巨大的債務沒有償還,再打一場戰爭,除了再一次失敗,再一次賠款,再一次背上沉重的外債外,美國政府看不到其他可能,所以反戰情緒很濃。

倒是民間主戰的聲音很大,各種報紙叫囂着要趁此機會徹底解決華人問題,將中國老徹底趕出美國,淨化美國的生存空間。

英國人積極調停,歐洲那邊還緊張着呢,中美之間又要開戰,這世界真的太不平靜了。

布爾戰爭,西班牙殖民地起義,加州危機,摩洛哥危機,世界局勢越來越動盪,英國越來越感覺到力不從心。

美國拒絕了英國的調停,強硬表示除非中國海軍從舊金山撤走,否則美國不接受談判。

中國政府此時已經開始轉入戰爭準備中,儘管沒有動員,但是現役兩百萬軍隊是隨時可以行動的。

政府已經看到了好機會,摩洛哥的危機,讓歐洲列強脫不開身,不趁此機會一舉解決美國華人問題,在等一個這樣的機會,可就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去了。

美國人拒絕調停正好,中國立刻宣佈,增兵美國,保護僑民。

三十萬軍隊整裝待發,先坐船前往夏威夷,接着陸續在舊金山登陸。

美國發出了強烈抗議,但看到中國似乎真的打算跟美國開戰,此時美國人又忐忑了。

英國則不斷的做外交工作,告訴美國,其實加州早就已經失控,還不如讓當地自治。

當地華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組成自治政府,加州依然是美國領土,這一點不能改變,美國政府不但能一改過去對這裡的華人無法管理的局面,反而可以藉助自治政府中的白人,在加州自治政府中施加影響力。

一旦爆發戰爭,英國認定美國必然失去加州。

在英國的遊說下,美國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他們提出了幾個要求,第一保持美國憲法不變,自治政府必須遵守美國憲法;第二自治政府中的白人官員和政府職員比例必須保持在三分之一,以此保證白人跟華人和印第安人擁有同等的權力;第三美國要求在加州駐紮軍隊。

三點中國政府拒絕了,既然是自治政府,中國政府認爲,就應該由當地人自己決定,尊重美國憲法可以考慮,但立法權必須在當地議會手裡,議員人數應該由人口比例決定。至於官員比例,應該通過合理的文官制度來選拔,而不能侷限在某一個族羣。駐紮軍隊則是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的,因爲美軍繼續駐紮這裡,什麼都沒有改變,依然會跟當地華人和印第安人爆發激烈的衝突。

雙方通過英國反覆扯皮,而軍事行動卻沒有停止,美國新招了一百萬士兵。從南北兩個方向向加州突擊,但始終無法突破山口要地。太平軍已經開始向南加州支援,大量的專業士兵進入了南加州的山區防禦陣地上,一邊低檔南加州美軍突破,一邊抵擋洛杉磯美軍突擊。北邊則依然牢牢在太平軍手裡,美軍根本不可能突破山區地形。

一直僵持到1903年年底,美國政府見突圍無望,又解救不了加州美軍,加州美軍傷亡慘重,一次次突圍造成了很大傷亡,三十萬人已經有八萬不能繼續戰鬥,死傷了三萬,患病五萬,基本上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而華人對包圍圈的防禦更穩定了,印第安人得到支援後,對美軍襲擊更頻繁。此時的美軍,不但武器裝備無法補充,藥品斷絕,通過強徵當地印第安部落的牲口來獲得食物的來源也斷絕了。

爲了這三十萬軍隊不至於覆滅,美國願意做出一些讓步。

自治政府必須遵守美國憲法這一條不能變,駐軍不能變,但願意縮減駐軍規模,官員比例可以放棄,但議員數量他們要求保持在三分之一,他們認爲這是當地白人的合法權力。

中國政府本來不打算談判,因爲已經開始展開軍事行動,決定消滅了三十萬美軍之後,在進行談判更有利。但是歐洲局勢突然變化,讓中國不得不開始接受一份優勢條件下的和平協議。

因爲摩洛哥危機暫時解除了,最後法國屈服了,他們表示願意接受國際仲裁。

顯然中國外交活動沒能促使德國打擊法國,那麼現在見好就收,爭取到一點權益就行,跟美國人和平解決加州問題,就成了最合理的方法。

只是德國一直不敢打擊法國,讓人十分遺憾,反過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德國不敢打擊法國,又是因爲中國給予的保證還不夠。

.

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十一節 謀城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一客卿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一客卿第十一節 謀城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第46節 營救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節 應募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