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上善若水

“兄弟們放心好了,主人是國之儲君,天下大氣運所在,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不會有任何事情,到了洛陽後,他自會聯繫我們!”又是一個俊俏青年道。

“老四說的是對,我現在是已經得到了那『淫』後的信任,成爲了他們的心腹,更是授予了這宿衛兵中的核心要職,現在朝廷內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現在那太子,不過是一個掉包,是那賈姨娘那毒『婦』的兒子,只是一個他們控制朝廷的傀儡小兒。只要主人一聲令下,我自會首先打開那城門,恭迎主人誅牝雞毒『婦』,清佞臣賊子。”老二又義憤填膺道。

“老二,這一年來真是委屈你了,真是捨身喂毒『婦』,那『淫』後只怕沒少折磨你!”衆少年又安慰道。

“放心好了,我有主人傳授的神功護體,若不是怕這『淫』後察覺,她無論如何從我身上討上半分便宜!”老二又接着道。他看着這其中氛圍變得十分嚴肅,連忙又開口道:“你們今日又要講什麼學論什麼道?上一次從這裡聽你們講道後,回去後只覺得主人傳授的煉氣之法是突飛猛進,想不到竟有如此效果,因此今日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

“這是那葛洪先生曾經教我們的,可以提高我們導引之術的修煉速度,想不到對你這雙修心法也有效果!”

“是啊,這葛洪說過,這修真之道既然是無名師指點,又沒有靈丹妙『藥』可服用,只能靠我們自己悟道了!”

“我們沒有名師指點,更沒有那些修真大派的資源,只能如此這般悟道!”衆人又七嘴八舌地接口道。

“這樣也好!這上古之修士,尚無修真之法,不都是自己所創嗎!老七,我們這兄弟七人裡雖是你年齡最小,但是學問卻是你最高,特別是這道德真經。你今日就幫我們大家一起論論這‘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究竟有什麼深意!”老大示意衆人安靜,開口對着那年紀最小的青年道。

那叫老七的青年書生卻也不含蓄,開口便侃侃而談道:?? 大帝修仙140

這世上沒有一種東西如水般離我們如此親近。無論是眼所見,口所品。耳所聽。鼻所聞。手所觸,一天也離不開它,如空氣和陽光般是我們人體所需,甚至也是動植物所需。

世上也沒有一種東西如水般多子多態。她可以結凍成冰。堅堅錚錚如磐石;也可以升騰成氣,輕輕揚揚上九空。她隨方就圓,不拘一格,乾淨利落;穿山走谷,不卑不亢,從從容容。更有滌濁揚清的慈悲——爲潔淨它物,寧可污卻自己,變臭、變濁,一遍遍。一次次,耐心洗滌沖刷潔淨它物,卻安然接受被拋棄的結局。包容萬物的氣度——不分高低貴賤,來者皆包容,不爭辯。不抱怨。只要給它時間,終究塵歸塵,土歸土,水歸水。輕的,浮你在表;重的,沉你在底。也許它不再清亮如初,但它終究給了彼此公平公正的結局。

世上也沒有一種東西如水般,將柔靜與洶涌同時詮釋得淋漓盡致。她有時柔靜,如小家碧玉般溫柔,風來,水面漣漪無聲,象是它害羞的笑顏。她有時洶涌,浩浩江濤勢如萬軍,片片海浪聲若驚雷,滔滔洪水甚至可以衝跨一切。

一陰一陽之謂道,水亦有陰陽之道。隔夜的水爲陰,新鮮的水爲陽。陰如她洗滌萬物,升騰九天;陽如她錚錚鐵骨,硬如磐石。陰如她的或涼或寒,陽如她的或熱或燙。陰如她無聲的靜秀柔美;陽如她迸發出的洶涌動力。陰如她母親般的包容慈悲;陽如它父親般的大義無私。

因此這世上最善的事物莫過於水。無水,則不能產生芸芸叢生的生命世界;無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萬物,滋潤羣生而與物無爭,不求後報。它柔弱溫順,總是處於爲人們所鄙棄的最低下的地方。

所以,這世上最似於道之物就是這“水”,這也就是這“上善若水”的含義。

常言道:“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人總是喜歡奉上欺下,攀高附貴,青雲直上,而水則總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無傾覆之患。“居善地”也就是選擇、安居自己應處的地位,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看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是否與所處的位置相稱。安於自己所處的地位或位置,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安心於道,不斷求學問道,不斷提升自己的才幹學問。

人心總是有私心雜念、七情六慾之煩擾,而水靜則清澈湛然,無『色』透明,無混無濁,可鑑萬物。若心靈之善淵。“心善淵”是說心要像深潭一樣清澈平靜,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干擾。尤其需要修心、修德,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言行。理智地使心清澈、平靜,不被情緒所左右,被憤怒所控制,被恐懼所籠罩,被喜悅所『迷』『惑』。對人對事要有真正的寬容之心,包容之心,仁厚之心。特別是對那些你看不順眼的人,看不舒服的事,更要以寬廣的胸懷容納之。

水善養萬物,施恩不求報。植物皆沾滋潤之恩,動物鹹獲飲食之惠,此乃仁慈也。“與善仁”是說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要尊重,對弱者同樣要理解而富於同情。有些人對強者常能給予足夠尊敬,對弱者卻往往另眼相看,這不是真正的“與善仁”。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如果我們無論老少還是長幼,不管尊卑還是強弱,都有一顆仁愛心,都有一份關愛情,那我們就可得衆人之力,集大家之智,將無所不成。

水利萬物,誠實和順,無假無妄,表裡如一,是謂:“言善信”。“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守根本。要言而有信,誠實守信,一諾千金。一個人不受到信任,是因爲他的言語不實誠,不講信用。信口開河,胡許『亂』諾。一個人值得信任,是由於說話算數,言出必隨,纔會贏得大家的尊重,贏得大家的口碑。

水之爲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準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對萬物一視同仁。最爲公平。是謂“正善治”。“正善治”就是忠於職守。能謀事,能成事,做的永遠比說的好。做事要認真,辦事要幹練。處事公正,處理要公平,心底無私,不厚此薄彼,不用人唯親,才能得到大家的擁戴。

水理萬物,能力非凡。去污洗濁,攻堅克固,行船渡筏。興雲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估量。此乃“事善能”。“事善能”是要盡己所能,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孟子道:“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不能眼皮大,肚皮小,做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更不能撿芝麻丟西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春夏溫熱,萬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時,水則蒸雲降雨,滋潤羣生,降溫祛暑。秋冬漸寒,萬物成藏,水則結爲堅冰,凝爲霜雪,覆蓋大地,恰若天被,保護生靈,遮風禦寒。此乃“動善時”。“動善時”是合理把握時機。合適的時機是取決於每個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總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做錯誤的事情。有智慧,會做事的人,往往會隨時局而變,順勢而爲,抓住機遇,謀定而動。固步自封,坐而論道,緣木求魚是做不好事,辦不了事,成不了事的。

突然這寂靜的院落中,一聲不和諧的掌聲響起。衆人這才發現不知道何時竟多了一個人,這人是那麼的熟悉,正是他們日思夜想的人啊!連忙是跪下行禮,激動地道:“參見殿下!”

“都趕緊起來吧!”林易對着善地、善淵等七人道,他當時只是按照那道德真經隨意給這幾人起的名字,根本沒有想過這麼多,想不到這善時卻是分析的頭頭是道,看來除了其本身天賦,這近一年來他們卻是沒有躲懶。?? 大帝修仙140

“善時果真是飽學之士,心中有萬點筆墨。”林易誇獎道。頓了頓接着也加入到了他們一起對水的論道。

智者樂水,道德真經又有云,“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天下的東西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水在方爲方,在圓爲圓,染紅則紅,染藍則藍,去高就下,順其自然。可謂柔之至,弱之極。然而攻克堅強的力量沒有什麼東西能勝過它。水斬關奪道,決堤衝壩,穿石毀物,無堅不摧,無所不至。它的這種『性』能沒有什麼東西能改變。

又有云“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最低處,百川皆歸,自然而然。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是因爲它居於最下處。

又有云“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至柔至弱,卻可以戰勝任何堅固強大的東西。然而,天下的人莫不知道“柔弱”的妙用,卻很少有人以此修身、治國、行萬事。

孟子語:“源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比喻君子立身處世要如流水有本有源,才能源遠流長。

荀子語:“水滋潤萬物而不居功,順地形而曲折,似義之必循於理,傾瀉幽壑而勇猛不疑,盈於容器自然求平,萬曲千折必向東流,志堅不移。”盛讚水具備仁德、循義、常道、勇敢、法則、公正、明察、善化、守志等美德。這和老君“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異曲同工之妙。

莊子語:“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對小人之交的甘如醴,淡水之交才能雋永、長久。

山水蒙卦象就表示:在高山下有一條汩汩的清泉。山泉衝破山間的一切阻礙物向前衝去,而且呈現着永不枯竭的蘊藏。這一卦象告訴我們一方面要象山泉一樣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另一方面要培養自己品德,使自己象山泉一樣有豐富的內函。

“大道似水--水總是永不停息地向着低處奔涌,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其前進道路上無論有多少障礙,都將被它衝圓、衝小以至於吞沒,其勢勇不可擋。‘ 以柔克剛’這一道的本質屬『性』不是被‘水’表現得淋漓盡致嗎!擋路的石頭就在中間,但它能擋得住嗎?水不是仍然從兩邊的空隙奔流而下嗎?大海能夠有那麼大的容量,就是因爲它把自己放得最低,所以它能容納千川百流最後變得容量最大。

這水告訴我們要放低姿態,謙虛待人,以柔克剛,包容包量。然可要記住,這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言:‘一陰一陽之謂道’後一句——‘偏陰偏陽之謂疾’。 從這點上,這掌握這水的陰陽轉換的靈活『性』。至陰至陽,終是脆弱的,如同一個人,無論男女,要想健康,體內陰陽要平衡,與周圍環境的陰陽也要平衡,達至‘和’的狀態,才擁有身心的愉悅,環境的融洽。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無論外界怎樣變換,時刻保持內心的清亮,面對這不能用非黑即白描繪的現實世界,用智慧,用包容,滌自己和他人的濁,揚自己和他人的清,哪怕人間正道是滄桑,耐心給些時間,水以它無聲的沉澱告訴我們:最公正的答案,一定會在某個時刻呈現。

因此和那大道一樣,我們不再僅僅是用眼、口、耳、鼻、手親近水,而是用——我們的心。用心體會水的陰陽之美、陰陽之道。”林易接着善時的話也侃侃而談,這些都是這一年來他修煉的一些經驗凝華。衆人皆是如同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一般。林易的修爲是遠過於他們,自是對這道的理解更是在他們之上。

第201章 輪番上陣第120章 範長生第210章 修真國第106章 人生似宿鳥 大限各自飛第157章 仙姑第76章 過河欲拆橋 苦勞役暴動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198章 自爆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47章 入世外桃源 遇童子辯日第220章 打跑富二代第129章 各懷鬼胎第154章 風水輪流轉第79章 文武七絃劍 劍氣化琴絃第240章 三年之約第10章 沉美色 不知疲倦樂逍遙第27章 見真情 撇開心扉兩相知第91章 所託非良人 破釜沉舟時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101章 明月出三峰 蒼茫冰川間第68章 無賴欺近身 一力降十會第133章 龍脈之氣第9章 鷸蚌爭 福兮禍兮怎相知第111章 錦官城第35章 又遇襲 莽漢不知調虎計第206章 反哺第173章 鍼砭時弊第71章 攻東西乳峰 首旗開得勝第175章 良禽擇木,賢臣擇主第127章 司馬顒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234章 今夕是何年第85章 顯靈選四人 必是帝王家第9章 鷸蚌爭 福兮禍兮怎相知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28章 精誠至 金石爲開得惠恩第90章 巧識破機關 聖女辯化身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32章 盡奢侈 庭院深深有幾許第85章 顯靈選四人 必是帝王家第54章 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20章 打跑富二代第80章 冥獄鬼爪功 斷肋破七曜第110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74章 論梁山風水 辨龍脈聖地第167章 背水一戰(上)第193章 奮死一搏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02章 百年五神芝 天蠍松柏脂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148章 雨夜密謀(下)第239章 統統化爲灰燼第248章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第61章 骷髏洞尋寶 洞外有洞天第241章 癡戀一生第63章 超越二千年 驚起一身汗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11章 探祖母 心繫愛郎暗偷香第83章 餅中夾訊條 自有救兵至第204章 重逢第177章 辯忠奸第202章 力竭而死第23章 誅盜賊 殺雞儆猴警悍婦第54章 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第59章 山窮水盡處 柳暗花明時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236章 頓悟第216章 阿強第160章 將計就計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85章 顯靈選四人 必是帝王家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25章 笛聲悠悠第101章 明月出三峰 蒼茫冰川間第44章 二千銀甲騎 出人函谷關第31章 初入道 沉迷其中不知年第130章 信仰之力第5章 略施計 請君入甕勸二臣第177章 辯忠奸第95章 皚皚山上雪 皎皎雲中月第14章 究主謀 求道房中上上乘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137章 水鏡莊第125章 碰瓷第103章 請將須行激 少年不若老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6章 憶往昔 賣肉西施一刀切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245章 涅磐重生第144章 以孝治天下第23章 誅盜賊 殺雞儆猴警悍婦第23章 誅盜賊 殺雞儆猴警悍婦第188章 下江南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178章 節儉樸素 任人唯賢第36章 霄壤別 方知天外還有天第45章 尹喜故宅內 十面埋伏計第219章 七彩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