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易經既出念頭明

整個中洲大陸沸騰了,起因在一本書,一本經典,一本已失傳的經典《易經》。邵延和林韻柔離開了社廟,二日後,到達齊國都城臨淄,進城後,直接去了躍虎山開辦的商棧,作爲邵延當初佈局,負責人還是邵延在躍虎山親自教導過的,一見邵延師徒,直接以貴賓相待。邵延詢問了商棧的發展,躍虎山的商棧雖未覆蓋所有城市,但大隋國都及各諸侯國都以設點,已形成一個相對完整商業及情報網絡,對大陸形勢掌握越來越清楚,邵延也問了一下燕國形勢,燕國現在烽火四起,燕王是疲於奔命,已將虎口峽的兵力全部抽空,虎口峽將領在走投無路情況下,向躍虎山救助,現在除了名義上虎口峽還是燕國,實際已落入躍虎山控制下,燕王也默認當下情況。

躍虎山也根據當初邵延規劃,通過聯繫羅剎不同勢力,大量走私馬匹,由於大隋不少諸侯國出現動亂,躍虎山馬匹漸漸成爲了躍虎山商業的招牌之一。

邵延將劉黑當之事通過情報傳回躍虎山,另一件事就是將《易經》讓商行發行天下,同時又將孫思邈《千金方》三十卷刊印,值此亂世,醫書流行,也許能讓天下生民多一條活路。此兩書邵延都作了注。

在之後幾個月中,這兩本書引起轟動,在這個世界,藥方往往是各個醫家保密,居然有人刊行於世,讓許多醫生如獲至寶,雖不知孫思邈何許人也,但大家都記住這個名字,對另一個作注的徐弘祖,大家並不太陌生,就是那個士林中異軍突起的人,《大學》和《中庸》的編者,《徐霞客遊記》的作者。徐霞客大名又一次名傳天下。

真正讓人震驚卻是六經之一的《易經》,這部傳說中儒家經典,已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不知多少年,也有不少僞作,但都不被認可,其書一出,許多人以爲又是一本僞書,但看在徐霞客名份上,還是不少人找過來看看,然而,這一看,文字語言古拙,如果沒有徐霞客的註釋,許多地方甚至都不能看懂,並與其它經典中引用能一一對應,六十四卦變化之理,完全獨立成一個系統。經過許多大儒認定,根本不是一本僞書,這就是傳說中的《易經》,這一來,徐霞客弄得天下皆知,不知徐霞客者,不配爲讀書人。

許多大儒叩拜蒼天,上古傳下的儒家經典終於完整再現世間,許多人對徐霞客增加幾分好奇,見過他的人了了無幾,不少流言傳開,其中一種得大部分人認同,徐霞客出身於一個從上古已來就未斷絕的世家。

這僅是世俗間的風波,但《易經》風波卻波及了修真界,天瀾宗一位原本書生出身的弟子偶爾在世俗間聽說這本書,一閱之後,發現其中蘊含修行大道,雖未有具體方法,但其中道理卻對修行大有裨益,於是就帶回門中,向其師傅請教,其師一看,大驚,急忙獻給掌門,掌門閱後,沉默了半晌,問明情況,給了這名弟子豐厚獎賞,將此書獻給門中一名不爲人知老怪物,一位化神修士,並下令到世俗間購買此書,作經典收藏,門中弟子必讀此書。

此位化神修士因機緣進入化神,自號了塵真人,自進化神後,一直無所進展,當掌門派人送來一本書,開始並未當回事,一本普通世俗間書籍,然而仔細一讀,陷入沉思,不知不覺對其中每句進行推敲。

天瀾宗在世俗購買《易經》很快爲其他門派所知,也紛紛買幾本去看看,這一看不要緊,發現《易經》對大道領悟,對預測,對陣法等方面都有極大裨益,立刻掀起購買狂潮,弄得只差洛陽紙貴,書商們狠狠嫌了一筆。

在了塵真人得書三個月後,一聲長笑從天瀾宗最高峰傳出:“我明白了!原來如此,得《易經》一書,吾道成矣!”這段話已不是聲音,而是以神識,不對,應該是神念發出,瞬間,覆蓋了整個中洲大陸,頓時,只要修爲在結丹以上,都聽到了這個聲音。

邵延此時,已在晉國,猛然間聲音似從九天傳來,一怔之下,不禁感嘆:“這個世界居然有如此可怕的修士存在!”一股信息從紫府元神傳來,頓時明白,不怪自己一直有一個感覺,要將華夏文明傳於世間,原來當初一念所致,怪不得《金剛經》上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說,修行到一定境界,一念所出,都有因果,何況誓言,只有真的無念無想,才能超脫。前世有些小說所寫,神仙聖人也有心機暗算,恐怕是小說家言了。

林韻柔也感覺到這個聲音,不禁問道:“先生,這是何人?”邵延道:“恐怕是化神以上修士纔有如此威能,我也不清楚!”

了塵真人此悟一出,實標誌着天下修真界開始向大道靠攏,邵延未想到的是,一本《易經》居然影響如此大,而作爲始作俑者,卻漫步在晉國的都城晉陽。

晉國是邵延所過之國中,百姓生活最爲安定,可以算上安居樂業。晉王楊廣雖在南疆,但封國在那幫留守官員治理下,在亂世開啓的今天,能如此,確屬不易。邵延不由想起地球上那個只傳兩代的隋朝,第二個皇帝是當初爲晉王的楊廣,一個歷史悲劇人物隋煬帝,《隋書》贊曰:“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着聲績。”對於國政有恢宏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推動大建設,開創科舉,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等。然而,操之過急,遂至亡國,亡國之君,多被譭譽。後世對其多加不堪,特別是唐一代,多加污衊。

而這個世界的大隋,卻已傳七世,晉王楊廣,也非皇子,然而現在聲譽卻與地球上年輕的楊廣何其相似,難道會有相似的宿命。而這個世界的晉王楊廣卻是邵延徒兒林韻柔的表兄,當年林韻柔父母爲救楊廣而死,如果此楊廣走上彼楊廣的舊路,不知林韻柔會有何表現,不過這一切都還早,此楊廣能不能登上帝位還說不準。

看着街上來來往往的各色人等,一付太平盛世之景,邵延回過頭,對林韻柔道:“看來,你這個表兄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林韻柔到了晉都之後,就開始顯得沉默,畢竟此地與她父母隕落相關,不能不勾起她的思緒。

前方一座廟宇,富麗堂皇,香火鼎盛,這個世界不存在佛教,也無道教,廟宇多爲社廟,以祭祀社稷神爲主,當然,也祭祀土地山神之類,但這座廟上匾額上卻書:護國廟。兩人進入大殿,裡面卻塑有一男一女兩尊神像,衣帶飄揚,頗似神仙中人,那個女像,邵延覺得有點眼熟,不知此爲何神。

邵延問旁邊的廟祝:“此爲何神?”

“此爲護國神仙,近二十年前,當時晉侯府遭妖孽歹人襲擊,晉侯一家都遇難,當是時也,有仙人從天而降,滅妖孽,保全幼年的晉王后,飛天而去,晉王感恩,特建護國廟以報恩。”廟祝如是解釋,邵延恍然,不怪眼熟,原來是爲了紀念林韻柔父母而立的廟,這種熟悉感來源於林韻柔,畢竟母女相似。林韻柔眼中已有淚光,邵延輕聲說道:“去給你父母上一柱香吧!”

林韻柔上香,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頭,隱隱似有一種特殊的波動,邵延調動眼神,塑像隱約間有靈光閃爍,一種親切的波動從塑像傳向林韻柔,似帶有欣喜,林韻柔感覺好像父母在望着她。

邵延一瞬間明白了,《封神演義》中哪吒還骨肉與父母后,其母於翠屏山塑金身,後爲其父李靖打碎,纔不利己現蓮花化身,邵延以爲是小說家言,雖知借香火可修神道,總以爲是活着的修士所爲,如在代國所遇的光明教,現在明白了,真正香火道卻是人死後,衆生敬仰而修廟供奉香火,不由想起前世的關雲長之廟。

不過,這兩尊神像中的神靈好像並未完全醒來,更多是靠本能行事,看來還要足夠的香火才能喚醒,或者,更大的封號或祭祀,晉王所封,已是正神,不過僅在於晉一個地方,如果楊廣爲帝,再行封號,可能更好。

邵延取出足夠銀兩做香油錢,奉獻給廟中,廟祝歡天喜地拜謝收下,邵延又問此神有何靈異感應之處,廟祝說了一大堆怎麼靈驗的事例,其中恐怕不乏誇大之詞,邵延從中聽出,越是近來,靈驗越多,心中有數。

林韻柔見邵延問的問題有些奇怪,邵延曾說過,修道者不問鬼神,但今天是怎麼回事,還有剛纔上香時,那種感覺好溫馨,這又是怎麼回事。

師徒二人,出了廟門,林韻柔迫不及待問起剛纔的疑惑,邵延把自己的猜想和她一說,林韻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顫着聲音說:“先生,你是說我還有機會看見父母?”邵延點頭道:“如果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你父母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神,徹底甦醒過來,不過,前提是香火廟宇不能損毀。現在,晉國安寧,應沒有問題,但大隋已搖搖欲墜,亂世一來,周邊的軍隊等如入晉國,損壞廟宇,這個過程可能被打斷。”

“先生,那怎麼辦?”所謂關心者亂,林韻柔有些着急。

“不要緊,只要晉王不倒,或者,晉王一統天下。不過,晉王被封鎮南將軍,難以兼顧本地,一是希望晉國周邊豪強能畏晉王的威名,不敢動晉國。另外,一個就是我們佈下棋子,暗中護衛晉國。”邵延安慰道。

“那麼,將傲雷蘭姐姐的部下調一部分來,守護晉國。”林韻柔想了一個餿主意。

邵延笑了:“傲雷蘭離此太遠,多一支勢力也會引起人注意,我們倒是可以考察周邊勢力,選幾支。”

“對了,就像先生說動又原山朱林童,建立原城勢力一樣。”林韻柔恢復了正常思考能力,想起邵延以往收復又原山勢力的方法。

“能說服最好不過,凡塵世能用凡塵力量解決爲大善,如若不行,就找幾股勢力,直接用迷魂類法術控制,更便於操控。”邵延難得露出其霸道的一面。

“這樣也行?”林韻柔心中嘀咕,“不是不能用法術對付凡人?”

邵延看出她心中疑惑,開導道:“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修行者一定程度上來說,卻是最自私最貪婪的,大道修行,不昧因果,不是讓你不沾因果,而是不畏因果,該仗劍直行就仗劍直行,正如《易經》乾卦的用九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135節 衆修面前天外現第598節 魔焰焚身誓願出第204節 利害相依誰能免第129節 天師初臨救聖駕第306節 化神劫重一一渡第208節 一槍當成天下名第52節 易經既出念頭明第513節 天人垂釣歸墟上第488節 無意一劍洞府現第254節 因誤得名定宗門第49節 王侯將相有種乎第305節 鬼修入宗赴天劫第555節 等級非是金科律第20節 真相至簡無人信第63節 古墓前頭聽秘聞第518節 歸去舊友入地仙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196節 不悟法則非化神第539節 化身俱蘆遇妖王第336節 清福非是誰能享第575節 魔尊有女豔無雙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524節 戰陣安能擋仙人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196節 不悟法則非化神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262節 巨獸相爭驚衆修第443節 異寶專爲化神備第580節 一局驗證出連雲第113節 心有希望燈自明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500節 舊仇相爭魔影現第95節 修行至此當慎言第478節 衆知歸一神光現第191節 飛舟行空驚鞭影第31節 靈藥遍地君取否第343節 璇璣圖中周天悟第189節 道門成勢說道行第426節 一師一徒一傳承第584節 初見道祖說三清第174節 自取花葉凝刀流第486節 順路又增隨行人第335節 圖現蹤露把酒歡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514節 三山聖境真福地第508節 鎮元講道道路開第306節 化神劫重一一渡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189節 道門成勢說道行第402節 賊聞此名各自逃第495節 竊取權柄**生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148節 散修偷窺入宗門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522節 虛空大洲現真影第135節 衆修面前天外現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521節 寶光沖霄摩雲嶺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58節 移魂換體成妖物第586節 虛無之鄉訪莊周第130節 家人今聚凡塵外第204節 利害相依誰能免第74節 旱魅出世問蒼天第62節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227節 有欲難逃飛來災第497節 八十一年大夢中第135節 衆修面前天外現第512節 生洲過後遇兇獸第288節 此寶一出天下驚第507節 夢中金仙話信否第309節 山中一日爛柯棋第571節 今日劫難起魔主第541節 作客譙明妖聖現第450節 弟子請命探海聖第69節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52節 窺奪寶樹章程定第57節 二曲詠梅驚四座第128節 邪寶出世道門動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572節 九九歸一魔劫終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535節 法身終成入金仙第487節 只爲傲慢刀槍見第231節 去處卻是歸來處第2節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344節 此身當向星空行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356節 法修今日威能顯第515節 萬象周天斬蒼穹第302節 禍起畫像女妖至第285節 散心遊賞到塵世第490節 爲收孽龍詳安排第294節 鎮龍釘出石龍伏第266節 貪心取禍闖蜂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