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奴家從今名如是

邵延回過頭,對五行宗修士說:“各位道友,寶物已毀,世間已無芍藥,請不要再追究此事。各位道友,邵延必給五行宗一個交代。十年後,洞天開時,邵延送貴宗一位弟子入內。”

“那就多謝道友。”五行宗修士見寶物已毀,追究已無意義,也知道邵延手上有一面令牌,可讓三位煉氣修士入洞天採藥,加上五行宗本身有二面,這樣五行宗就有七位弟子百分之百入內,心中對此結果也比較滿意。遂告辭回山。回山之後,將此結果彙報上去,五行宗上層也默認這個結果,便不再追究。

邵延見五行宗修士已走,便對衆人說:“各位鄉親,婚禮還是繼續吧!”主家將邵延師徒作爲貴賓請到上座,重新開始拜天地,新人入洞房,邵延苦笑道:“我可沒準備賀禮!”主家說道:“仙師能光臨,已是極大榮耀,安敢收仙師賀禮。”

邵延回想剛纔新郞面相,居然將來是國家重臣之相,不由感嘆,到底是風水寶地。婚禮結束後邵延告訴主家,明天請新人來見他一面,主家忙答應。

邵延師徒被安排於羅相羅藝傑府上休息,邵延請下人取來筆墨紙硯,林韻柔磨墨,邵延開始默寫法家幾本著作,管仲的《管子》、商鞅的《商子》和韓非的《韓非子》,幸虧邵延腦中泥丸靈神已現,只要前生看過一眼的東西,都能清晰顯示在眼前,不然,邵延也記不住前生那麼多經典。

邵延正在默寫經典,老宰相羅藝傑進來了,他聽下人說,邵延要筆墨紙硯,便進來看看,見邵延正在書寫,眼睛一掃,頓叫道:“好字!”再一看內容,憑老宰相學富五車,也沒有見過,仔細一讀,感覺精闢異常,但完全不同於儒家,不覺有些遲疑,問道:“仙師,是不是上古已失傳諸子之書?”

邵延邊寫邊回答:“不錯,此爲法家的三子之書。”老宰相一邊看一邊讚歎道:“果不虛傳,上古諸子,實是高不可及。”又懇求道:“仙師,老夫能不能抄錄一份!”邵延笑道:“當然可以,老宰相,請自便!”老宰相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執筆,開始抄錄。

邊抄錄邊閒聊,問道邵延的目的,邵延笑道:“今天恰逢婚禮,未準備凡間賀禮,見此子滿腹錦繡,將來能成棟樑之材,準備以此三書爲賀。”

兩人又聊了儒法兩家各自優缺點,對邵延觀點老宰相深爲歎服,說邵延如在世間,當是治國大才。

第二日,新人求見,邵延將《管子》、《商子》和《韓非子》送於羅榮真,點明治國當外儒內法,以法約束天下人,以禮教化衆生,然法不容情,法家過於苛刻,當慎行。並要其在兩年內認真攻讀此三書,對比儒家,兩年後,去投晉王,輔佐晉王,成就大業。並告訴他自己行走塵世化名爲徐弘祖徐霞客,羅榮真大驚:“仙師,便是那名滿人間的徐霞客。”邵延關照他不要泄露此點,便讓兩人離開。

夫妻二人拜謝後退下,邵延師徒和老宰相告別,老宰相硬拉二人吃過午飯,方放二人離去,師徒二人向長安而去。

長安一年一度的花魁大賽今天終於定出了八大花魁,紅袖招的柳媚娘第二次獲得花魁中的第一,在長安,一點也感受不到國之將亂的跡象,整個一個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世界。花魁大賽後一項活動是花魁大賽的**,就是花魁們拋繡球,選今天的入幕之賓,往往此時,許多風流才子和許多風流客狂涌而到,希望好運能落到自己頭上,整個大街人山人海,許多人狂叫花魁的名字,爭着往前擠,希望能搶到繡球。

先是第八名花魁,翠紅樓的涵香拋繡球,只聽到“涵香涵香”喊聲聲震屋宇,傳出幾條街,鴇兒愛鈔,姐兒愛俏,涵香認準了一個俊俏小夥子將繡球拋了過去,運氣不錯,繡球被那個小夥子接住,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這個小夥子被龜公請了上去。

其後幾位花魁上臺拋繡球,結果有高興也有垂頭傷氣的,只剩下第一花魁柳媚娘一個,走上高臺,下面立刻靜了下來,所有眼睛都盯住她,好一個美人花魁,只見她:挑眉淡掃如遠山,鳳眉明眸,顧盼流離間皆是勾魂攝魄,玲瓏膩鼻,膚若白雪,朱脣一點更似雪中一點紅梅孤傲妖冶。所謂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不外如此。淡粉色華衣裹身,外披白色紗衣,露出線條優美的頸項和清晰可見的鎖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不愧爲花魁中第一。

猛然間,如驚濤暴發,“媚娘”的喊聲一浪高於一浪,整個下面的人羣瘋狂了,柳媚娘秋波微掃,個個覺得她是在看我。托起繡球,選中一個目標,繡球飄飄揚揚向下落去,不少人跳起來想得到繡球。

就在此時,異變突生,一陣狂風吹來,繡球滴溜溜亂轉中被捲上了半空,向街首落過去,衆人轟的一聲,狂追而去。

另一條街轉過兩個人,一個年輕的書生,一身儒服,整個人粗一看,非常平常,但細一看,卻有一種令人說不出的舒服感,一舉一動,都有一種化入自然的感覺。身旁跟着一個書僮打扮的女子,年不過十五,雖爲書僮,但舉手投足,一種純任自然感覺,好似天地靈氣鍾於此身,清清淡淡,似水中明月。

繡球正好落向這位書僮,女子似有感應,擡頭間,伸手輕輕接着了繡球。一下子,整條街靜了下來,個個都傻眼了,繡球落到一個女子手上,老天怎麼開這個玩笑。

一個搖着扇子的公子上前,笑眯眯地說:“小妹妹,將這個繡球交給哥哥好不好?”女子眼一瞪,如寒冬降臨,周圍衆人不由得下意識往後縮了縮,“誰是你妹妹!”轉過頭,將繡球遞給了旁邊男子,開口一笑,衆人頓覺如春花綻放,說道:“先生,天上落下一個好玩的球,是做什麼的。”

此兩人正是初入長安的邵延師徒,從朱雀大街經過,聽到這邊聲音雷動,林韻柔不知發生了什麼,央求邵延過來看看,於是兩人便轉入這條街。剛入這條街,便發生之前的事情,當林韻柔將繡球遞過來,也沒留意是什麼,接到手上才發現是個繡球,心中一怔,麻煩了,邵延想起前世所看那些小姐拋繡球招親的事,壞了,剛到長安,難道自己紅鸞星動,要被逼成親?看來又要費一番口舌。邵延開始想如何推辭了,此時,紅袖招的龜公也到了,一看繡球落入邵延手中,立刻躬身行禮:“姑爺,請跟小的來!”邵延一聽到“姑爺”,立刻做實了剛纔的猜想,他不清楚的是,在青樓中,龜公對嫖客,也稱姑爺。林韻柔也感覺不對,好像自己又做錯了一件事,不由得吐了吐舌頭,偷偷看了一眼邵延,邵延此時在腦中正在盤算着如何說辭,根本沒心思管她的小動作。

來到高臺前,臺上書有“花魁大賽”四字,心中在些明白,臺前數對,正是七位花魁和她們入幕之賓,唯有一位佳人,獨自一人,淡粉華衣,外披白紗,正是花魁中第一的柳媚娘,她的繡球忽被風捲上半空,不知結果如何,心中正在忐忑,見龜公引來一位年輕書生,雖相貌平常,終於放下一顆心,雖不是想象,但也不是老頭或醜漢,但越看卻覺得越不凡,一種奇異的氣質吸引差每個人,其餘七位花魁也從不留意被吸引過來,再看身邊人,覺得有些金玉其外之感。

邵延見自己吸引住衆人,心中有感,自己修行還是不足,在《列子》一書中曾記載一事,列子道未成前去拜師,一路上,衆人見其氣質不凡,都恭敬地讓先,道成之後,返鄉途中,走卒販夫,卻與其爭座,這纔是真正的返樸歸真。

龜公走上前去,向柳媚娘報告:“小人已將姑爺請來。”邵延和柳媚娘相互打量,邵延心中感嘆,造物能出如此尤物!不過對邵延來說,金丹已成,周身神現,對這些已能一眼看透本質,美貌僅僅是光影在腦中的形象,如果他願意,可以讓其在腦中現其醜無比的形象出現,也可讓一位醜女在眼中變得千嬌百媚。同樣,情慾對邵延來說,只是體內物質變化,已是完全能駕馭,邵延已是自體身體真正主人,卻不會出現受慾望控制,心中除了大道,可以說別無他物,所做所行,只是爲了在大道之路走得更遠,對常人來說,邵延實是一個無情人!

柳媚娘見邵延看她,眼中只是露出一種欣賞之色,如賞看漂亮鮮花,眼中一遍清明,而不像別的男人,一付神魂顛倒的樣子,不覺心生佩服。向邵延道了個萬福:“小女子柳媚娘見過先生,不知先生如何稱呼?”

邵延也拱手爲禮:“在下徐弘祖徐霞客,見過小姐!”街上大多數人已散去,仍在不少人未走,邵延一報名,周圍又一次安靜下來。

柳媚娘平時來往之中,大多數是文人雅士,或者是高官權貴,畢竟花魁不是平常人所能近。多聽客人們談起徐霞客大名,不禁聲音帶着顫問道:“先生就是那位編《大學》和《中庸》,注《易經》,作《徐霞客遊記》的天下聞名的徐霞客?”

邵延說道:“小姐謬讚,正是在下!”聽到邵延確認,柳媚娘身體一顫,擡首望天道:“老天待媚娘如此之厚,讓媚娘得近先生!”其餘幾位花魁一起涌了上來,鶯聲燕語中紛紛向邵延行禮,弄得邵延只好忙亂中一一回禮,見此情景,林韻柔在旁邊笑了起來,衆人這才留意到邵延身邊還有一個人。

龜公們已將馬車叫來,請各對上車,邵延也被請與柳媚娘一車,林韻柔不客氣也鑽入其中,理由很正當,先生到哪,她也到哪,柳媚娘幽怨中無可奈何。

花魁柳媚娘繡球砸中邵延,由在場好事者傳開,不想形成一段佳話,說是繡球讓風捲起,最後落在邵延手中,是老天的意思,不然,爲什麼其他人拋繡球時不起風,偏偏第一花魁拋時就起風,而且正巧落在剛進京的徐霞客身上,只有第一花魁才配得上徐霞客。

不說這些傳言,邵延現在正在紅袖招的柳媚娘房間裡,當然,少不了林韻柔,弄得老鴇等一肚子意見,沒見過一個女孩子也進青樓的。

紅袖招正在準備酒席,老鴇十分高興,徐霞客都進了紅袖招,光這個招牌,以後肯定貴客盈門,特地關照柳媚娘好好款待邵延。邵延揹着手,正在欣賞牆上那些文人雅士留下的字畫,林韻柔也在一旁看,平時見慣了邵延寫書作記,邵延書法本師法地球上二王,加之邵延對身體每一絲肌肉控制自如和邵延對自然對大道的理解,其書法實是出神入化,這樣將林韻柔的眼睛也養刁了,這些字畫書法有些功底頗不錯,但如何能入她的法眼,因而大加批判:“先生,這個人基本筆劃還不過關,也敢來賣弄!”諸如此類,邵延僅一笑了之。

不想卻被剛進房的柳媚娘聽到,頓時靈機一動。走到邵延身邊,柳媚娘萬福道:“久聞徐先生大名,今日能一見,足慰平生。懇請先生留下墨寶。”

遂擺下筆墨,邵延也不推辭,揮筆而就,卻是一句散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落款爲稼軒居士。此爲前生世界中辛棄疾的詞中一句。用的是行草,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房中所有字畫黯然失色。

柳媚娘一遍遍低聲吟誦,猛擡頭:“多謝先生賜愛。從今之後,我便喚作柳如是。世間再無柳媚娘,只有柳如是!”

第446節 祈天禮畢爭祭權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362節 賀禮一呈四座驚第283節 道君心中謎重重第71節 沿途論術遇郞中第587節 相柳出世心各異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367節 犯我者雖遠必誅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488節 無意一劍洞府現第6節 道心種妖分身成第515節 萬象周天斬蒼穹第103節 萬里飛渡人劫兇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385節 滅元嬰磨練同夥第157節 爲了因果到羅夷第56節 監天聖女重重謎第342節 化神亦是走爲上第169節 建藏經波起微末第171節 明白根源東海行第519節 暗夜峰上破釘頭第531節 天人遺識話舊事第34節 寶山藥田爲誰甜第376節 月降靈露悄然去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307節 天魔人劫雙雙至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175節 招靈珠出靈仙現第510節 欲遊三山入祖洲第564節 斬妖除盜寶不識第331節 只爲一願自封印第49節 王侯將相有種乎第376節 月降靈露悄然去第45節 修士可否亂人間第373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中)第404節 空間徒有殭屍遊第407節 一心求死實無奈第80節 悟通神道領域出第180節 今日之我已非我第58節 名動京師第一人第481節 誤入冥府疑惑生第208節 一槍當成天下名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386節 敵滅潛修爲將來第120節 翻譯經書論化神第472節 雷神身死靈在骨第424節 山谷之中有魔陣第327節 聖地之行待驚喜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384節 法武何須兩相分第457節 一語生機當日諾第121節 雙陣阻路韻柔至第41節 且向凡塵走一遭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131節 吾輩本是無情客第547節 江心珠現誰有緣第410節 有女式微誰來憐第266節 貪心取禍闖蜂羣第559節 論道鎮元說混元第322節 主動惹事除詛咒第112節 護法神出金蓮栽第365節 極情執劍心無礙第433節 開誠佈公說封印第568節 舊友相聚說天魔第216節 脫胎換骨已非人第403節 血霧斂處入口現第434節 萬物有靈今日明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276節 煞海飄燈從容渡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321節 初觸底層遇詛咒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103節 萬里飛渡人劫兇第197節 己所不欲勿施人第351節 一月修行明劍修第477節 三人惡鬥天仙輩第114節 兄妹相見道心發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354節 無志不如不修行第218節 巨力修成神弓開第582節 預說劫難作安排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578節 跳出此境爲大羅第106節 悟徹生死方成真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168節 悟徹天魔投影法第53節 周邊布子護晉國第569節 以假充真終露形第179節 無那塵緣不易絕第278節 九煉丹成道陰陽第166節 且將剩勇追窮寇第377節 阻我前行唯一斬第205節 欲顯聲名擇旁路第445節 化身隨從入雲瑤第365節 極情執劍心無礙第571節 今日劫難起魔主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