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

“報刺史令,司敗已經調集楚軍抓捕各國探子。”

“什麼,司敗羅異沒有跟我商議就擅自出動麾下軍隊抓捕各國探子?”

陳軫得到羅異開始抓捕三國探子的消息,頓時大吃一驚。

他與羅異二人奉楚王之命追查散佈謠言的人,他負責打探消息,而羅異負責維持城中治安以及抓捕探子。

做爲楚國專門負責情報的重臣,陳軫對各國探子也是門清,無非就是四種人,其一是秘密來楚的探子,這種探子最爲隱秘。

其二是混入各國來楚的商隊以及使者團中,這種探子流動性極強,一邊活動一邊打探消息的。

其三則是各國來楚的遊學求仕之人,這些人要麼寄居各大學派,要麼託身貴族大臣府中做門客,要麼是權貴府中的座上賓。這些人有着一層楚國的外衣,對付起來較爲麻煩。

跟前兩種探子相比,要想對付他們,就必須要有證據。否則,不僅無法在各大學派以及貴族大臣哪裡無法交代,而且大肆對付各國來客,也會影響楚國在各國士人的名望。

而最後一種,則是被各國收買的楚人。他陳軫能收買各國的大臣,同樣,各國也能收買楚人。

本來,這些探子老老實實的呆在郢都之中,默默的打探消息,陳軫也難以分清他們探子的身份。

但是,現在那些探子在城中到處散佈謠言,卻是主動暴露出來了。

是以,這兩天來陳軫沒有主動抓人,就是爲了通過這些大量暴露的探子,來順藤摸瓜找到各國的探子網絡,以儘可能的揪出潛伏在郢都的各國探子,打掉各國在郢都的情報網。

結果,他佈下的大網纔剛剛展開,僅僅只是找到一些各國的情報結點,還沒有徹底摸清四國的探子網絡,還沒有找到四國安插在楚國的高級內應,而且他還沒有將這些情報通知司敗羅異。

結果,現在羅異就已經開始動手抓捕了。

接着,當他得知羅異動手的地點後,更是一愣。

羅異派人去圍剿的十八個地點,與知北涯找到的地方只有三個地方重合,其他十五個地方並不在知北涯的情報中。

“奇怪,這十五個地方不爲知北涯所知,是羅異另有情報來源,還是羅異中計了?”

正想着,一個探子匆匆來到陳軫身側:“刺史令,不好了,城中突然出現大量謠言,說‘大王已經決定以戰敗失地之罪將弋陽君他們處死,而且已經下令抓捕並處死來郢都遊說的封君收下了。’

而且,城中還到處謠傳,說弋陽君司馬、樂君司馬、相君之弟等八位封君心腹已經大王處死。”

陳軫一聽,臉色微變,嘆恨道:“中計了。”

此時,又有一個探子快步走來:“報···刺史令,剛剛司敗羅異親自帶領一隊軍隊,將樂君司馬寄居的地方包圍,並已經開始抓捕樂君司馬帶到郢都的手下。”

“什麼?”陳軫大驚失色。

司敗羅異的此舉無疑是印證了城中的謠言。

但,這還沒完。

剛剛的探子喘了一口後,接着道:“刺史令,不僅如此,還有七隻司敗手中的軍隊,去了弋陽君司馬、相君之弟等人的所居之地,並且已經將人抓起來了。”

“這···”陳軫臉色大變,這一瞬間,他都有些懷疑司敗羅異已經被他國收買了。

想到這,陳軫立即開口道:“進宮,立即備車,我要進宮見大王。”

“諾。”

宮中。

熊槐一聽陳軫稟報,同樣臉色爲之一變。

樂君司馬他們早就抵達郢都的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樂君司馬等人到處遊說朝中重臣,他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對於樂君司馬等人,熊槐不僅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斷了他們與樂君的聯絡通道,甚至還特意囑咐朝中重臣安撫他們,希望通過安撫他們能安撫樂君等人。

結果倒好,司敗羅異不加安撫也就罷了,竟然還在城中謠言四起的時候,悍然出兵抓捕。這要是讓正在趕往郢都的樂君他們知道了,他們該怎麼想,他們還會來郢都麼?

想到這,熊槐不由大怒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蛋,傳詔,立即讓司敗羅異前來見寡人。”

“唯。”

傳詔的侍者剛剛離去,就有一個使者進入殿中。

“大王,司敗羅異在宮外求見,說有十萬火急的事情求見大王。”

“來得正是時候,寡人正想找他,他就主動來了。”熊槐一怔,當下應道:“傳,立即讓他來見寡人。”

“唯。”

熊槐等了沒多久,就見司敗羅異懷裡抱着一堆竹簡,神色慌張的快步走進來。

等羅異來到近前,熊槐不等他開口,便冷哼一聲,問道:“司敗,你做的好大的事,寡人聽說樂君他們反了。”

羅異一聽楚王語氣不善,想起楚王之前對他囑託,不由臉色一白,頭上汗水直冒,顧不得擦拭汗水,連忙雙手奉上懷中的竹簡,行禮道:“大王,臣不敢欺瞞大王,樂君真的反了。這是臣在樂君司馬住所發現的反書,可以證明臣所言句句屬實,沒有半分虛假。”

熊槐看着羅異雙手捧着的竹簡一怔,接着看了看司敗羅異,臉色更加不善的應道:“呈上來。”

“唯。”

接着,熊槐將竹簡展開一看,卻見竹簡不是樂君所書便是樂君司馬對樂君的回覆,竹簡上的言辭全是樂君以及樂君司馬的謀反之言,

見此,熊槐一愣,看了看羅異之後,又仔細看了看竹簡,發現竹簡以及筆跡都有一段時日了,並非是羅異倉促僞造。

排除羅異僞造之後,這些竹簡就只說明一個問題,要麼是樂君反了,要麼是樂君司馬背叛了樂君。

但無論是哪種結果,情況都不太妙。

樂君反了,自然是最壞的結果。

可若是樂君司馬背叛了樂君,情況也好不到哪去。當郢都抓捕甚至已經殺死樂君司馬的情況下,樂君會相信自己的心腹臣子,還是相信他這個楚王。

答案不問自明。

熊槐沉吟一下,將竹簡傳給陳軫後,目光嚴厲的看着羅異,問道:“這怎麼回事?”

“回大王,今日臣得到確切密報,說發現了齊魏韓三國探子的據點。爲避免消息走漏,爲避免遲則生變,臣當即便調集城中軍隊前去抓捕。

結果,在其中一處據點,我楚軍遇到一羣已經準備就緒且手持利器的人,這些人見到楚軍後,不問青紅皁白就向楚軍發起進攻,交戰之後才大呼小叫的自稱是樂君司馬。楚軍見此,本以爲他們是各國奸細,是在混淆視聽。

但是,這些人被殺之後,我楚軍卻從其中一間房間發現七具身穿錦衣的屍體,這些人全都不是我楚軍所殺,而且其中三具屍體上還帶着名牌,乃是弋陽君司馬等人。

在場的楚軍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向臣稟報,臣當即便從中嗅到陰謀的氣息。於是,臣立即親自率軍包圍樂君司馬的住所,並從樂軍司馬哪裡發現了這些樂君想要謀反的證據。”

說完,羅異長拜道:“大王,種種跡象表明,樂君真的反了。臣請大王立即下詔,讓臣率軍去抓捕樂君。”

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四百章 往燕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