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

陳軫與羅異出宮後,相互商議了一下後,立即返回各自的府衙。

其後,陳軫加強了對各國情報網的探查力度,而羅異則是加派了軍隊在郢都各處巡邏,除此以外,郢都其他的一切如常。

此時,雖然樂君弋陽君他們派來的重臣,已經身死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許多大臣正在觀望局勢,以確定自己下一步的動靜。但是,羣臣見陳軫羅異出宮後,好像沒事人一般,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且,衆人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後,楚王也沒有召見任何大臣,連左尹昭常以及左徒屈原也沒有召見。

見此,郢都的許多大臣不禁陷入遲疑當中。

難道樂君司馬等人被殺的消息是假的?

其後,當樂君司馬等人被殺的消息確認後,羣臣見楚王只是重罰了司敗羅異後便沒有動靜,見朝中重臣沒有動靜,見楚軍也沒有動靜。

見此,許多心動的人頓時暫停了行動。

另一邊,如果說知道城中詳情的羣臣,明面上正在保持鎮靜,而私底下卻是暗流涌動。那麼,郢都城中的百姓卻是經過最初的驚愕之後,沒多久便穩定下來。

因爲三天前還傳出樂君他們已經謀反的消息,結果郢都一切如舊,三天過去,也不見楚王貴族有任何異動,至此,大家都以爲三天前的傳言都是敵國探子散佈的謠言。

至於今天的消息,雖然許多人都見楚軍出動抓人,而且還殺了不少人,但楚軍抓人的地方大都是酒樓客棧,殺的也大都是外來者。

以至於城中大部分的百姓都在喧囂過後,自以爲今天的謠言也是敵國的探子。

到了當天中午,一切彷彿塵埃落定,樂君司馬他們的死亡似乎沒有驚起任何波瀾。

另一邊,蘇代四人在楚軍動手抓人的時候,便聚集在一處府邸,默默的觀察郢都中的動盪。只是,除了最初的動盪,很快,郢都便平靜下來。

四人等候了許久,直到日中都不見楚國有大的動作,此刻四人的臉色已經從最初的興奮變爲現在的失望,並暗暗爲楚王的沉穩感到心驚。

此時,張平看了看三人,然後甚是遺憾的向蘇代道:“蘇子,雖然計劃已經成功,樂君司馬拉着弋陽君他們的重臣一同身死,現在樂君他們的部下已經去給樂君他們報信了。想來用不了多久,樂君他們就會陷入驚恐之中。

但是,現在郢都已經恢復平靜,城中官吏各司其職,城中百姓正常度日,咱們散佈的謠言雖然還在城中謠傳,但是這些謠言已經百姓口中的笑談。”

說着,張平語氣變得頗爲沉重的道:“三位,在下擔心若是樂君他們知道了郢都的消息,可能會驚疑不定,不會如蘇子預料的那樣,要麼他們直接反了,要麼他們會直接逃亡。”

蘇代聽着張平的話,贊同的點了點頭道:“不錯,在下也有此憂,爲了這次的計劃,我們四國可是各自損失了一百死士,甚至我齊國還賠上了樂君司馬這個關鍵內應。若是因爲郢都的瑕疵而導致計劃沒有成功,這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接着蘇代話風一轉,臉色輕鬆的笑了笑道:“不過在下早就對這種情況有所預料。”

馮喜三人一聽,驚異的問道:“蘇子你可有什麼後招。”

蘇代聞言沉吟了一下,看了看三人,緩緩開口道:“三位,在下打算以復仇的名義,派人刺殺楚司敗羅異。”

“這不可能。”馮喜立即反對道:“這些日來城中謠言不斷,所有的楚臣全都較強了對自己的護衛,司敗羅異掌握着城中不少的軍隊,每次出行都有大量的軍隊護衛左右,刺殺羅異這種事,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蘇代點頭道:“先生說的是,所以在下也沒認爲此事能夠成功。”

“不認爲會成功!”馮喜三人同時一怔。

接着,翟章問道:“蘇子有何計劃。”

蘇代再次將腦海中的計劃推導了一遍,然後開口道:“諸位,在下的意思是,不僅要刺殺司敗羅異,還要刺殺昭雎之子,而且還要派人衝擊太子橫的府邸。”

“蘇子你瘋了,若是楚國報復起來,你我豈能倖免。”張平一聽蘇代之言,頓時大驚失色。

此時,馮喜同樣微微色變,搖頭反對道:“蘇子,且不說刺殺計劃能否成功,就是我四國在剛剛損失了四百死士的情況下,已經無法湊出足夠的死士去刺殺這三人了。”

“不,咱們還有人。”蘇代搖了搖頭,然後看着三人道:“諸位,雖然咱們剛剛各自損失了一百人,但是這一百人大部分都是我們帶來的死士,而我們四國安插在楚國的內應可還沒有動用。

所以,在下的意思是,我們四國拿出在郢都的大部分內應,不僅可以對司敗羅異等人刺殺,還可以趁機衝擊郢都各處,扇風放火,擾亂整個郢都。”

“不可。”馮喜率先反對道:“蘇子,現在郢都中到處都是楚軍巡邏的隊伍,而且楚國知北涯的探子也散佈在整個郢都。之前我們趁楚軍抓人的騷亂,這才散佈了一波謠言,就這,我們的探子還有不少人已經被知北涯盯上了。

若是按你說的去做,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無論成功與否,我們四國在郢都的情報網都會崩潰掉。”

張平附和道:“蘇子,馮子所言極是,太危險了。”

翟章亦道:“是啊,太危險了。”

蘇代見三人反對,面色不以爲意,笑着反問道:“諸位,咱們爲了在郢都中散佈謠言,先後兩次調用城中探子以及內應,不知三位以爲,經過這兩次行動後,咱們四國在楚國的探子還能保密嗎?”

“這···”三人同時一怔。

蘇代接着道:“諸位,楚國知北涯的大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知北涯不僅在各國有探子,在楚國同樣也有探子,而且郢都的探子最多。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我們先後兩次大規模啓用探子的情況下,楚國卻沒有任何行動。甚至,楚軍唯一一次的抓捕行動,都是我們主動暴露給楚人。

如此不同尋常的情況,不知三位怎麼看,是楚國知北涯徒有虛名呢?還是知北涯此刻正在暗中謀劃呢?”

“這···”三人再次一怔,他們當然不會以爲知北涯是徒有虛名的。

接着,翟章皺了皺眉,略有驚疑地道:“那陳軫肯定正在暗中策劃着將我們的探子甚至內應,全都一網打盡。”

馮喜張平亦點了點頭。

蘇代見三人都認可了自己的說法,這才臉色凝重道:“諸位,咱們已經啓用的探子以及內應,現在十有八九已經被陳軫盯上了。而且,此刻陳軫也一定正在順着這些已經暴露人,在查找我們安插在楚國的還沒有暴露的高級內應。

所以,在下以爲,那些已經暴露低級的探子,現在只能捨棄掉。此時捨棄他們,讓他們在郢都中搞事,不僅能讓他們在立下一波功勞,同時也能保護我們的高級內應。

三位以爲如何。”

三人聞言,相互觀望了一下,誰也沒有開口。

此時他們只要一點頭,那麼他們三國之前安插在郢都的情報網就全毀了。這個責任太重,已經重到他們難以揹負。

此時,蘇代見三人臉色沉重,卻沒有說話,心中知道三人的顧慮,便再次開口道:“三位,成大事者豈能瞻前顧後,而且那些探子既然已經暴露,就已經難以挽回,無論我們是否主動捨棄,他們都將在劫難逃。

可是,如果我們主動捨棄他們,他們還能建立功勳,可若是我們不行動,他們不僅同樣要死,而且還失去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若是三位不同意此事,到時不僅我們的情報網被楚人打掉,甚至還會連累我們的內應,當斷不斷,這樣的責任難道不是更大嗎?

還有,若是我們在楚國的計劃失敗,即便我們四國在楚國的情報網得以保全,這對我們四人而言,又有什麼用呢!”

三人聞言,俱是一震。

接着三人又對視了一眼,急於立功的張平率先應道:“此事可行。”

蘇代聞言,心中大喜,然後急忙向另外兩人問道:“兩位,不知意下如何?”

馮喜與翟章對視一眼,見對方已經意動,同時點頭道:“好,願聽蘇子吩咐。”

“善。”

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