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

另一邊,城西。

昭雎正指揮大軍與韓軍激戰時,副將黃君慌忙來報:“令尹,不好了,城東突然出現大火。”

昭雎聞言,回頭一看,果然,東面的火光與煙塵正沖天而起。

看着東面的火光,昭雎心中微微一顫,這是他破城後留下的後手,眼下東面起火,想必東城已經被攻破。

想着,昭雎立即吩咐道:“黃君,快,立即派人去城中的武庫以及糧倉,將這兩個地方全都焚燬。”

“令尹,這···這是不是太倉促了,或許只是意外失火,就算是東面城破,說不定我們還可以將敵軍趕···”

黃君話還沒有說完,昭雎便打斷道:“不必等了,城中突然出現如此大火,必然是東面守將昭應所放,他既然放火,必然是東面被攻破了。

我三十萬楚軍應對七十萬五國聯軍,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城牆,如今城牆已失,此時不當機立斷,恐怕我們這三十萬將全部殞命於此。”

說着,昭雎見黃君還在糾結,頓時雙目一瞪,大喝道:“還不快派人。”

“諾。”

黃君點了點頭,咬着牙點出兩個偏將,讓他們各自帶一隊人去放火。

此時,昭雎又吩咐道:“黃君,城池已破,不可堅守,你立即去城中備戰的預備軍以及休整的大軍撤退,從南面撤,往穎水去,本將爲你們斷後。”

黃君聞言立即高聲道:“令尹,末將願斷後。”

昭雎對其怒目而視:“大王將陳城託付於我,結果本將卻沒有完成大王的囑託,痛失陳城,江淮門戶洞開。此時此刻,莫非你以爲本將還有臉先走嗎?”

“令尹···”黃君還欲再勸。

昭雎暴喝道:“滾。”

“諾。”

黃君一走,昭雎立即紛紛道:“來人,傳令給項君,讓他打開南門,放敗軍出城,引導敗軍向穎水逃亡,並讓他立即率軍出城,在城外十里處列陣,以防不測。”

“諾。”

“傳令給陰君,告訴東城已破,立即準備焚燒北城,準備撤退,退往穎水。”

“諾。”

“傳我將令,所有投石機立即停止投射,讓操縱投石機的士卒立即移走投石機,然後將投石機集中一處,堆放成一排,然後澆上火油,準備放火阻敵。”

“諾。”

“其餘將士們,隨本將繼續阻截韓軍。”

“諾。”

就在西面楚軍緊急搬運投石機的時候,東面,齊魏聯軍已經肅清了東部城牆上的楚軍。

此時,匡章站在城牆上,看着齊魏聯軍主力被大火所阻,難以殺入城中。

而後,匡章又遠遠的看見陳城中心的位置也開始冒出大量的火光,見此,匡章心中一沉:“放火阻敵,看來昭雎早有準備。不,不好,昭雎這是要跑。”

說着,匡章見城中大火短時間內難以撲滅,立即吩咐道:“傳令,讓後面的大軍立即停止進城,轉道去南面,協助秦軍,追殺楚人。”

“諾。”

隨着匡章的一聲令下,此時城外正向城池蜂擁而至的大軍頓時停下腳步,然後在將令的呼喊下,開始重新整隊,準備轉道向城南而去。

只是,此時齊魏宋三國聯軍因爲之前攻城的原因,早已混在一起,彼此夾雜,重新整隊並不容易。

齊魏宋三國聯軍還在整頓軍隊間,另一邊,城西。

“令尹,城中的投石機已經聚集完畢,並且已經澆上火油。”

“好!”昭雎心中一鬆,看了看還在不斷進攻城牆的韓軍,向自己身側的門客宋璜道:“先生有勞你負責斷後,只需阻敵片刻,待城中火起,便可率部向韓軍投降。日後,本君必重金將先生贖回。”

“請君上速走,臣願爲君上斷後。”

“好。”昭雎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就走。

不久,大軍穿過距離城牆百步的木堆後,昭雎聽着城牆上不斷響起的慘叫聲,不禁露出悲傷之色,暗歎到:“放火。”

“諾。”

隨即,一道火牆便迅速出現大軍之後。

不久,韓軍攻入城中,見城中熊熊燃燒的大火,只能望火興嘆。

另一邊,城南十五里外,秦軍埋伏處。

“報司馬將軍,聯軍已經攻破陳城,現在楚軍正打算從南面逃亡,章子將軍請將軍速速出兵阻截。”

“知道了。”

“報將軍,陳城之中出現火光···”

“報將軍,陳城南門洞開,楚將項君率領大軍出城。”

“楚軍陣勢如何。”

“項君所部陣容嚴謹,絲毫不亂。”

“嗯!知道了。”

“報將軍,楚國敗軍出城,正倉惶南逃。”

“再探。”

“諾。”

“將軍,一大批楚軍打着黃君旗號,正從南門而出。”

“出城楚軍陣型如何?”

“軍陣齊整,不見亂象。”

“···”

“將軍,楚將項君所部在南門十里處停下,正在列陣備戰。楚國敗軍還是繼續南逃。”

“咦。”司馬錯正露出意外之色。

此時,又有一個斥候來報:“將軍,剛剛在陳城南門處發現楚國令尹昭雎的旗幟,昭雎率敗軍出城了。”

司馬錯心中一喜,連忙問道:“昭雎所部陣容如何。”

“陣容依舊完整,不見混亂。”

司馬錯聞言皺了皺眉,暗暗嘆道:“楚相昭雎不愧是楚國名將,遭遇如此大敗,竟然還能保持軍隊陣容。”

說着,司馬錯想起秦王的囑託,下一戰,將會是秦魏韓三國圍攻楚國漢北。爲了減輕下一次伐楚的壓力,這一戰必須得僅最大可能消滅陳城的楚軍主力,尤其是昭雎率領的郢都精銳。

只是,眼下楚軍陣容依舊齊整,他現在貿然去截擊楚國逃軍,必然是一場惡戰,最後,即便他能攔住楚軍,恐怕自身的傷亡也不會輕。

所以,如何可以,他更傾向於順勢掩殺。

但是,他一想到穎水之上的楚國水師,不禁皺了皺眉。若是現在不攔住楚軍,等楚軍跑到穎水,被楚國水師接應,那麼陳城的敗軍必然逃走大半。

故,他雖然心中不願,但也不得不去攔截楚軍。

想着,司馬錯心一定,立即大喝道:“傳令,立即派人請四國大軍來援,與我秦軍一道絞殺楚軍,務必要將楚軍絞殺在穎水之北。”

“諾。”

“傳令,大軍出擊,攔截楚軍,不要放跑了楚軍。”

“諾。”

隨着戰鼓聲響起,秦軍迅速向前方發起衝鋒。

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