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

這話一出口,司馬錯自己便明悟過來:“匡章該死,他一定是知道下一次伐楚,秦魏韓三國將圍攻漢北,是以才故意貽誤軍機。一則讓狗急跳牆的楚軍與我秦軍拼得兩敗俱傷。

二則故意放走昭雎以及陳城的楚軍,給我三國下一次伐楚之時製造麻煩,讓我三國無功而返,不給我秦國壯大的機會。”

就在此時,一個斥候從前線快速跑來稟報到:“報將軍,楚軍瘋狂向前突圍,前面頂不住了。”

司馬錯一愣,還未開口說話,身後又跑來一個士卒:“報將軍,楚國數萬水師從穎水上岸,正向我們後陣殺來。”

司馬錯一驚,立即回頭一看,果然,身後遠處煙塵漫天,正是大量軍隊行動的跡象。

見此,司馬錯一咬牙,立即下令道:“傳令,讓大軍讓開道路,放楚軍突圍,然後我們趁勢掩殺。”

“諾。”

隨着秦軍讓開道路,楚軍迅速突圍而出。

而後,司馬錯見楚軍突圍大半後,又沉聲道:“傳令,擂鼓,全軍突襲,追殺楚軍。”

“諾。”

此時,楚軍大部突圍而出,眼看前方有援軍在接應,眼看前方不遠處就是穎水,眼看自己已經劫後餘生逃離生天,現在哪裡還管得了身後追殺的秦韓聯軍?

大部分的楚軍將士,全都恨不得爲自己插上一對翅膀,瞬間飛到穎水以南。

此刻,楚軍再也不復方纔萬衆一心,萬死不避的狀態。

楚軍中,昭雎將大軍的狀態全都看在眼裡。

之前他的目標是爲了突圍,眼下楚軍突圍成功,他接下來任務就是儘量保全楚軍的元氣,免得楚國虛弱不堪,各國全都大肆從楚國割肉。

想着,昭雎轉頭四望,不禁皺了皺眉。

全軍都在逃亡,兵無戰心,將無戰意,此時能讓誰斷後呢?

來援的水師?

昭雎立即搖了搖頭,一則水師距離還遠,二則水師成軍困難,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不能浪費在這裡。

各地封君?

昭雎又搖了搖頭,眼下這狀況,他隨是令尹,可指揮不動已經逃亡的封君。

除了這兩者,剩下的,那就只有郢都精銳了。

正想着,項君快步來到昭雎身側,一臉沉重的道:“令尹,秦韓聯軍追之甚急,而我軍大部已經兵無戰心將無戰意,而我軍人數衆人,從浮橋到穎南也需要一些時間渡河。若是任憑秦韓聯軍追殺,即便大軍渡過穎水,也必然死傷慘重。”

昭雎正爲此事擔憂,騶然聽到項君的話,立即問道:“不知項君可有良策。”

項君聞言,一臉死志的拱手道:“令尹,在下願領所部斷後,阻攔秦韓聯軍。”

昭雎一怔,詫異的看向項君。

如今秦韓聯軍正在追殺本方敗兵,而且更後面還有大量的齊魏宋三國聯軍,此時領兵斷後,十有八九無法脫身。

以項君的地位,以及他剛剛血戰突圍的功勞,若是此時一心想走,大可直接渡過穎水,便可脫身。

事後,誰也無法說什麼。

但項君卻主動請命留下了。

此時,昭雎突然想起項君的封地所在,頓時若有所悟,問道:“項君一心爲國,雎欽佩異常,此戰之後,本將定然會在大王面前爲項君請功。”

“多謝令尹。”項君拱手一謝,然後又開口道:“令尹,在下有個不情之請,還望令尹答應。”

“項君請講,若是雎能辦到,定不會推脫。”

“謝令尹。”項君拱手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向身後一招手,接着,一個年紀十八九歲的青年快步走到項君身側。

項君指着青年道:“令尹,這我嫡孫項慎,今年十九,一向仰慕令尹才華,一直希望能侍奉令尹左右,增長見聞。在下厚顏,希望令尹不以項慎愚鈍,能讓他隨侍左右。”

項慎一聽,急道:“祖父,我···”

項君一聽項慎開口,心中一急,反手就向他臉上打了一個巴掌,“啪”的一聲大響,將項慎的話全都打了回去。

此時,項君纔再次向昭雎行禮道:“不知令尹意下如何。”

昭雎深深看了一眼項君,他知道項君這是什麼意思。

如今陳城已破,楚國再也無法阻止五國聯軍殺入穎南,而且此時穎南地區的楚軍早已被調往陳城,可以說,現在穎南諸地,已經算是五國的地盤了。

而項君的封地就在穎水南岸,而且還是首當其衝,身爲封君,自然就有守土之責,如此,項君一家就要與項地共存亡。

現在項君讓其孫項慎跟隨他,正是希望項慎能跟着他回郢都,免去項慎一死。

對於這樣的請求,昭雎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好,請項君放心,此事本將應下了。”

“多謝令尹。”項君說完,全然沒有理會一旁急躁的項慎,直接轉身就走,一邊走着一邊吩咐道:“傳我將令,立即讓我們南城的軍隊在前方整頓,準備反撲秦韓聯軍。”

“諾。”

“傳本君之令,立即傳訊世子,讓他立即率領全族堅守項城,我項氏一脈深受大王之恩,現在是我項氏一脈報恩的時候了。”

“諾。”

此時,昭雎身側的黃君聽到項君的聲音,臉色一愣,若有所思。

黃地雖然在項地以南,但是黃地同樣也位於淮水之北。若是楚國接下來沒有頂住各國的攻勢,那黃地同樣也有淪陷的可能。

想着,黃君心中不禁有些遲疑道:“我是不是也要跟項君一樣,需要提前安排後路了。”

而昭雎在項君走後,向悲痛的項慎招呼了一聲,然後立即吩咐道:“傳令,催促大軍向南,儘快渡過穎水。”

“諾。”

大軍向前走了沒多久,昭雎便聽到身後傳來陣陣廝殺聲,回頭一看,卻見身後大部分的將士正在狼狽逃亡,而有一支軍隊卻正在向後面發起決死衝鋒。

看罷,昭雎再次吩咐道:“傳令,讓大軍加快速度,速速撤離。”

“諾。”

大軍亡命狂奔中,很快,大軍便抵達水師的接應處,接着,經過水師的防線不久,大軍便抵達穎水北岸。

此時,昭雎見橫跨在穎水之上的五座浮橋,以及正在源源不斷運送士卒去南岸的船隻,頓時鬆了一口氣。

接着,昭雎回頭一看,見秦韓聯軍還未殺過來,心中石頭算是落地。

這下是真的逃出來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