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

郢都。

熊槐看着昭雎送回來的戰報,輕聲囔囔道:“五國改變攻城策略,齊魏宋三國主攻東北兩面,而秦韓兩國主攻西面。”

說着,熊槐皺了皺眉頭,然後看向陳軫問道:“陳卿,這五國既然改變了攻城方式,難道他們就沒想過改變策略,不再強攻陳城,轉而避實擊虛,突襲我空虛之地嗎?”

陳軫搖頭道:“大王,不是他們沒想過,而是沒有采用。據內應傳來的消息,秦韓兩國本有意沿着穎水汝水南下伐我楚國,但是,這一提議卻被齊魏宋三國否決了。”

熊槐一聽,不由遺憾的嘆了口氣。

楚國在五國來勢洶洶的情況下,不僅在陳城北部施行了堅壁清野,而且將穎南很多地區的士卒都抽調一空,並全部集中在陳城。

如此做爲就是爲了給韓國,不,應該是給秦韓兩國以可乘之機。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分裂五國聯盟。

一般來說,要想瓦解敵方的聯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重禮收買其中一個或兩個,只要收買成功,那聯盟就很容易破裂。

同樣,聯盟自我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分贓不均。歷數以往的所有聯盟,其中大部分分裂反目的原因,不是因爲目標不一,就是因爲分贓不均。而且,其中大部分反目成仇的,都是因爲分贓不均的緣故。

當年三晉剛剛從晉國獨立,三國依舊好的跟一個國家一樣,但僅僅只是一代人,短短二三十年間,到了三晉的第二代,三晉就開始反目了。

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爲趙國分的好處太少。

所以,這次楚國分化五國聯盟,就是同時從這兩處着手。

收買聯盟的國家,這是楚國早就開始幹了,甚至五國還沒有調兵的時候,楚國就開始收買五國中的大臣了。

戰爭開始後,楚國刻意留下穎南,並讓昭雎率重兵攔住齊魏宋三國,這就是爲五國聯盟製造矛盾,促使他們更快的分化。

只要秦韓兩國一去穎南,並獲得大片穎南土地,以韓國的實力,根本就沒辦法拿出自己的土地來答謝其他四國。如此,只要聯軍長時間無法攻破陳城,必然心懷怨氣,眼紅韓國。

這就是楚國破壞聯盟的機會。

至於穎南的土地,就憑韓國的實力,不是楚國看不起韓國,只要楚國不是遭到天下各國針對,即便韓國有秦國或者魏國的援軍,那楚國要想從韓國手上奪回穎南,還是很容易的。

這就是楚國快速瓦解聯盟的辦法。

可惜的是,計劃沒成功。

想着,熊槐甩了甩腦袋,好像一瞬間就將遺憾甩了出去。接着,熊槐又開口問道:“陳卿,收買五國大臣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陳軫點了點頭道:“收買五國大臣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無論是齊相田文季子,還是秦相甘茂,亦或者是韓相張開地,他們對我楚國送上的禮物全都笑納了。”

“只是···”陳軫遺憾的搖頭道:“只是他們雖然收了禮物,但是卻沒有爲我楚國說話。”

熊槐笑了笑道:“不急,如今五國伐楚纔沒多長時間,各國之君全都在期待伐楚的戰果,此時還不到時候。”

說着,熊槐笑着看向北方:“不過,寡人想來用不了多久,遊說各國的事情,就會迎來一個有利的時機。”

陳軫聞言,笑着點了點頭道:“大王英明。”

五國伐楚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

六月,韓相張開地病死,親秦派大臣韓辰接替韓相。

七月初,魏太子政病死,魏國親齊派公子,公子遫繼任太子。

七月中旬,韓國因舊糧即將耗盡新糧還未收穫,而陷入青黃不接。

於是,韓國一面派人向秦魏兩國借糧,一面派人向兩週徵糧。

數日後,楚國收到韓國內應傳來的韓國缺糧的消息。

“機會來了。”

熊槐一聽到韓國的消息,頓時大喜過望,接着立即將在朝的重臣招了過來。

楚宮。

熊槐將韓國缺糧的事情公佈後,喜道:“諸卿,之前我們一直都在收買以及遊說五國,但是卻收效甚微,其原因所在想來大家都清楚。現在,韓國出現缺糧,這正是我楚國離間五國的絕好機會。”

“已經等這個消息等了很久了。”

羣臣一聽這個消息,全都露出興奮之色。

早在各國伐楚之前,楚國就已經開始針對韓國進行佈局,如今韓國遭逢危機,這就是他們苦等良久的機會。

此時,熊槐頓了頓之後,看向屈原道:“左徒,寡人要你立即發動我楚國所有的齊魏兩國力量,務必要借這次韓國缺糧的機會,讓齊魏兩國同時向韓國施加壓力,逼迫韓國全力伐楚,以離間齊魏兩國同秦韓兩國的關係。”

“唯。”屈原立即應道。

而後,熊槐看向昭常吩咐道:“左尹,之前遊說秦國的事情一直都是卿在負責,這次瓦解五國聯盟最重要的事情,讓秦國退兵的事情,還是交給卿來處理。”

說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面色沉重的道:“此次遊說秦國,若是秦國同意以漢中十座的代價,從陳地退兵,這是最好不過了。若是秦國不願,那寡人的底線就是漢中之半,漢中的長城一定要控制在我楚國手中。”

昭常用力的點了點頭,應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負大王所託。”

接着,熊槐的目光從剩下的羣臣中掃了一眼,然後將目光放在鹹尹範環身上:“鹹尹。”

“臣在。”

“不久前韓相張開地病死,新任韓相韓辰接替不久,其在韓國的地位並未穩固。寡人要賢卿去一趟韓國,攜重禮恭賀韓辰任相。這次恭賀的目的,乃是趁其立足未穩,要他進一步分裂韓國與齊魏兩國的關係。”

範環聞言,遲疑的道:“大王,韓辰一向與我楚國不太對付,臣擔心韓辰未必會聽我們的。”

熊槐笑了笑道:“無妨,寡人也知道韓辰不會聽的,所以,這次賢卿去韓國的時候,順便給公仲帶一封家書回去。

公仲在我楚國做了多年的人質,想必也想家了。”

範環一怔,接着露出一絲笑意,拱手道:“大王英明。”

不久,羣臣離去後,熊槐又將公孫衍之孫,繼承了公孫衍臨海君爵位的公孫澤召來。

“臨海君,這次寡人找你來,是有一件重任託付於你···”

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三百章 會盟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