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

不多時,身在淮陰的重臣便陸續趕到,接着,熊槐將打算出兵伐齊的決定向衆人一說。

羣臣一聽是這件早已商議完畢的事情,自然沒有任何人有異議,尤其是在齊國水師還在燕國境內的情況下,更是全力支持。

見羣臣沒有反對,熊槐微微頷首,然後看向一旁的水師主將沈宜甫:“將軍,水師準備的如何了?”

沈宜甫一聽楚王心中,按捺住心中的大喜,立即應道:“請大王放心,淮陰的三萬水師,還有隱匿在廣陵的兩萬水師,早已準備就緒,只待大王一聲令下,便可會師淮陰,出兵伐齊。”

“好!”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向淮陰君令尹靳尚問道:“賢卿,水師伐齊的物資準備的如何。”

靳尚立即應道:“大王放心,一起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裝船。”

“好。”熊槐應了一聲,然後下令道:“既如此,那就傳寡人詔令,讓廣陵的水師立刻北上淮陰,與淮陰水師主力匯合。還有,水師北方的物資,從明日開始,便開始裝船,只等南方水師一到,立即出兵遠征齊國。”

說着,熊槐再次看向沈宜甫:“將軍,這次遠征齊國的事情,寡人就全拜託你了。”

“請大王放心,末將這次一定全勝而歸。”沈宜甫立即單膝拜道。

熊槐點了點頭,如今齊國主力以及水師全都不在國中,這種情況下,若是水師遠征齊國依舊大敗而歸,那他這個水師主將也別幹了,直接死在齊國好了。

接着,熊槐將遠征齊國的事情全都交代完畢後,一臉肅然地向屈署道:“賢卿,請燕國使者與公子安來見寡人。”

“唯。”

很快,屈庸與公子安便在屈署的接引下進入大廳中。

禮畢。

熊槐見屈庸與公子安全都期待的看着他,不由微微一笑,然後開口道:“使者,燕國的事情寡人聽說後也很擔心,二位賢卿日間所求,寡人思慮再三,始終難以下定決心。

二位賢卿也知道,如今淮陰這邊,只有八萬楚軍再加上三萬水師,八萬楚軍攻打五萬齊軍堅守的清河城,實在力有不逮,而三萬水師還得用來防備泗水上的兩萬齊軍水師。

正因爲如此,不是寡人不願強攻齊國,而是寡人實在是有難處。”

屈庸之前聽說楚國柱國昭雎面見楚王,其後,沒過多久,楚王便召見了羣臣,並也讓他在一旁等候,並讓公子安作陪。

本來屈庸以爲楚王深夜議事,並召見他,是已經決定出兵齊國了。

畢竟,這十天來,公子安可沒少給楚國重臣送禮,更是給身爲楚軍的主將之首的柱國昭雎送去了最重的禮,而昭雎也毫不猶豫的收下了。

爲此,屈庸還滿懷期待的來見楚王。

結果,現在楚王一開口,便是向他敘說楚國的難處。

楚國的難處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說外部齊魏秦三國,就說楚國新佔領的江東,都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這也是他得到楚王的答覆後,沒有過多催促的原因所在。

但是,現在楚王一開口,他想起北面那個雖然出兵,卻按兵不動的趙國,一顆心頓時沉到低谷。

就在屈庸準備勸說之際,那邊,熊槐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不過。”熊槐長長一嘆道:“自燕王即位以來,楚燕兩國關係親密,燕王一有好東西總是不會忘記寡人,即便楚燕兩國相距千里,也依然派出使者分給寡人一份。並且還多次在楚國困難之際,對楚國施以援手。”

說着,熊槐滿懷感激的看了公子安一眼,這燕國的公子安,楚國的安石君,正是燕國派往楚國的使者。

公子安聞言,見楚王深情流露在外,臉上滿滿的都是對燕國對他的感激之色,心中頓時激動不已,並默默大呼:楚王沒有忘記楚燕兩國的交情,楚王沒忘···

與此同時,屈庸一聽楚王言語出現轉折,似乎有出兵的意思,頓時萬分緊張的看着楚王,生怕漏過半個字。

此時,熊槐見屈庸二人全都緊張的看過來,心中暗暗一笑,臉色卻惋惜的搖頭道:“之前,寡人聽說趙國出兵救燕,以趙燕兩國的交情,以趙國多次成功救燕的經驗,寡人本以爲只要趙國出兵,再加上楚國在齊國南部援助,就會成功讓齊國從燕國退兵。”

說着,熊槐見屈庸一聽自己說起趙國,臉上頓時露出三分憤怒兩分痛恨,便知道自己所言已經激起了他對趙國恨意。

見此,熊槐再接再厲道:“結果,寡人萬萬沒想到,這次趙國出兵後,佔據了中人昔陽,已經到了齊燕兩國的交戰核心曲逆之外,卻突然停了下來,止步不前。”

屈庸一聽趙軍止步不前,再次想起顧城外齊軍大敗燕軍的事情來。

若不是趙國暗通齊國,借道給齊軍,燕軍豈能如此輕易便被齊國大敗!

那十二萬燕軍,不僅是燕王十幾年來一點一滴的積攢下來的,也是他屈庸多年努力的結果。

結果,顧城一戰,燕國十幾年的積蓄毀於一旦,而他的努力成果,一個日漸強盛的燕國,也在一瞬間化爲烏有。

想着,屈庸心中對趙國的痛恨更加深了。

此時,熊槐見狀,繼續道:“寡人聽說救急如救火,須臾不可等待。對於趙軍在昔陽止步,寡人甚爲震驚,不知趙軍這是因爲何故。

雖然寡人心中不解,不知趙國是否有什麼謀劃,但是,如今燕國危在旦夕,寡人心中甚是焦慮,想起燕國的危難,連晚膳也難以下嚥。

是故,今日清河的戰事一結束,寡人便召集羣臣商議,看看如何能救援燕國。”

說到這,熊槐長長一嘆道:“寡人與諸卿商議了一番,全都以爲以淮陰目前的實力,要想攻破清河十分困難。”

說着,熊槐見屈庸臉色一黯,立即接着道:“但是,爲了能救援燕國,爲了能逼迫齊軍回援,即便寡人此刻力有不逮,寡人還是決定出兵齊國。

畢竟寡人可以等,但燕國現在不能等,而曲逆城更加不能等。”

說到這,熊槐看着屈庸興奮喜悅的臉,一字一頓的道:“寡人決定不等江東的楚軍了,直接將江水的水師全部調來淮陰,然後聚集我楚國所有水師,渡海北伐齊國,以逼迫齊軍回援。”

此言一出,屈庸與公子安全都滿臉震驚。

楚國爲了救援燕國,竟然浮海北伐齊國。

這···

這一個石破天驚的計劃,頓時將二人震撼住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