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

太子地聽着齊王的最後一聲感嘆,頓時想起他父王即位之時,與孟嘗君之父的種種矛盾,頓時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當時田氏初立,許多國人還心向呂氏,故而先王才大量任用田氏之人爲將。

但是,現在田氏立國多年,依舊大量採用田氏將領,那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最早的田忌,後來的田嬰等等,全都實力雄厚,更重要的是,當年的田忌還曾起兵謀反,率軍攻打臨淄。而孟嘗君之父田嬰,也曾意圖在薛地自立,築城自守。

如是種種,公室的實力,早已引起歷代齊王的警惕。

尤其公族不比旁人,若是公族謀反失敗了還好,一旦成功,齊國各地的大臣,肯定不會爲先王報仇的,因爲這是田氏內部之爭。

想着,太子地沉默了許久,才應道:“父王放心,兒臣一定會對楚王保持十足的戒心的。”

齊王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而後又皺了皺眉,然後吃力的將手從被子中深處,接着一把抓住太子地胳膊,將太子地拉近自己,告誡道:“太子,楚國強大,爲父不擔心太子會放鬆對楚國的警惕,而擔心太子會放鬆燕國的警惕。”

“燕國?”太子地一陣,想起那個如小丑一般上躥下跳,卻被齊國深深的打擊到,只能沉迷後宮,四處尋仙問道的燕王,頓時不屑的一笑。

齊王見狀,立即用力的抓住太子地的手,厲聲道:“太子,你忘了爲父剛剛所說的嗎?人不僅會變,也會成長的。昔日的楚王,就是現在的燕王,寡人更擔心的是,現在的楚王,就是未來的燕王。

火焰爆烈,人人畏懼,故而被火燒死的人寥寥無幾。水流柔弱,人人親近,然被溺死者何其多也。

這楚王如同火焰,寡人並不擔心太子會輕視楚國,寡人唯一擔心的,就是那個日漸成長,心機漸深,卻時刻打算向齊國報仇雪恨的燕王。

當年紀侯向周天子告發齊侯,結果周天子烹殺齊哀公,這一筆帳,齊國可沒有忘記,到了齊襄公時,一舉將齊國滅亡。孔子議論說: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寡人殺掉燕王噲,殺掉了燕太子平,還有燕國諸多公子公室貴族,這筆賬,刻骨銘心,別說現在的燕王,就是燕王之子,也不會忘記的。”

太子地認真的點了點頭:“父王放心,兒臣是不會忘記的。”

齊王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然後再次在牀上躺好,接着目光遊離,想起昔日的往事,笑道:“太子,僅僅是不忘記燕國對齊國的仇恨還不夠,太子更需要做的,乃是徹底解決燕國這個後患,完成爲父以及齊國曆代先君的夙願。”

太子地再次點頭道:“父王放心,兒臣不敢忘。”

“好。”齊王滿意的點了點頭,正想再說些什麼的時候,此時,一個侍者突然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急道:“大王,不好了,相國儲子的嫡長孫來報,相國儲子剛剛薨於相府。”

“什麼?”齊王渾身一震,頓時面如死灰。

侍者的話猶如一柄鋒利冰寒的利劍,狠狠刺入齊王的心間,讓他心痛難耐。

那個自他即位之時起,就在他身後出謀劃策的心腹重臣,竟然在這個時候先他而去。

齊王喘着氣,良久,本想起身親自去送相國,但卻發現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力氣,連起身都困難。

見此,只能痛苦而遺憾的對太子地道:“太子,代寡人送相國,以重禮相送。”

“兒臣領命。”

齊王在太子地離去後,再次想起往日之事,良久,最終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另一邊,齊太子地拜祭完相國儲子之後,剛剛離開儲子府邸,一陣寒風吹過,太子地頓覺全身一寒,接着,一片雪花從眼前飄過,太子地微微擡頭,見鵝毛般的大雪突然降下,不禁囔囔道:“下雪了。”

話音還未落下,此時,一個侍者驚恐的來到太子地身側,痛哭道:“太子,不好了,大王剛剛駕崩了。”

太子地聞言,腦袋頓時一片空白。

相國儲子死了,現在他父王也隨後而去,一天之內,齊國最重要的兩根頂樑柱,竟然全都轟然倒塌,那他現在該怎麼辦呢?

突然之間,太子地發現整個齊國都落在他的肩膀上,沉重的壓力落在他的心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但,僅僅只是數個呼吸之後,太子地定了定神,然後一面回宮一面吩咐道:“傳令,立即準備爲先王舉行國葬,向各國發布訃告,並派人出訪各國,表明齊國與各國的交好之意。”

“唯。”

“傳令,立即舉行即位儀式,孤明日正式既齊王位。”

“唯。”

“傳令,讓大臣季子代相國位,先行處理國事。”

“唯。”

“傳令,讓章子將軍繼續留在清河城,小心戒備楚國。讓聲子將軍去北地,小心戒備趙燕兩國。”

“唯。”

“傳令,速去魏國大梁,請魏相孟嘗君田文回國參加葬禮。”

“唯。”

“傳令,立即派人去滕國拜訪滕相翟強,向他送上孤的禮物,並告訴他,現在齊國兌現昔日的諾言,助其登上魏國相國之位,望其不要辜負了孤的好意。”

“唯。”

···

會稽宮中。

熊槐滿臉笑容的坐在王位上,一手攬着宋美人,享受着宋美人的服侍,並看着吳美人在殿中翩翩起舞,臉上露出一股發自內心的喜悅。

江東的變法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現在江東在唐昧的主持下,人口已經清查完畢,連土地的清查也已經進入尾聲,只剩下一些偏遠無人的荒地還沒有查清,但是這些無主的荒地,已經不影響大局。

現在,熊槐已經可以確認,江東之地大局已定,只要安安穩穩度過幾年,江東就是楚國的江東。

更重要的是,熊槐原本以爲楚國在江東的變法會引起各國的警惕與干預,但這半年來,雖然江東發生了這麼多的大事,但是各國也沒有大的異動,更沒有趁機伐楚,這讓熊槐大感意外的同時,也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距離江東最近的齊國,中間還隔着一個淮南呢。

若是齊軍真的攻打淮陰城,或者渡海而來,那熊槐就要讓齊國看看,楚國水師天下第一的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

本來楚軍水師已經做好準備了,可惜是齊軍沒來。

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