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

因爲兩人的封地距離壽縣近,而且百姓已經提前徵召好了,連夜趕路只需一天的時間。故而二人都在幹自己的事情,等到了楚王安排好壽縣的主將後,再連夜趕過來。

不想,廖君今日早上才從楚王的使者那裡得知江淮一帶的主將是令尹景翠,剛剛纔給二人傳出消息。結果,還沒到中午,景翠便到壽縣了。

更倒黴的是,他本來已經送出重禮託壽縣公穩住景翠。本想讓六君逯君先行趕來,先混過去再說。

結果,沒想到景翠一到壽縣就立即要召見諸將,一刻都不等。

···現在事發了。

另一邊,景翠見諸將全都低下了頭,半點聲音也不敢發出,頓時臉色一冷,大喝:“傳令,立即給六君逯君傳出本令尹的軍令,告訴他們,限他們三日之內率軍趕到壽縣,否則他們就不用來了,直接提人頭來見。”

“諾。”一個傳令士卒應聲而去。

接着,景翠再次向衆人看了一眼,心中算算了,沒有發現有左近的封君缺席後,猶不放心的向吳羣問道:“壽縣公,距離壽縣兩百里之內,除了六君與逯君之外,可有其他縣以及封君的隊伍還沒有來?”

吳羣不敢看景翠,低着頭應道:“回令尹話,沒有了。”

景翠聞言盯着吳羣看了好一會兒,才輕輕冷哼一聲:“好,那就好。”

接着,景翠又問道:“壽縣公,截止今日,趕到壽縣的軍隊有多少了?”

“回令尹,包括壽縣的軍隊在內,此刻壽縣已經聚有六萬八千餘軍隊。另外,我水師主力已經在水師主將沈宜甫的率領下,從巫郡趕到淮水。目前水師已經分別駐紮在淮陰壽縣陳地三地,另有一支水師正在淮水各處巡視,以保證淮水在我楚國的控制之下。”

“七萬不到?”景翠皺了皺眉,雖然壽縣公後面說了一大串水師的事情,但是景翠還是第一時間察覺到了軍隊數量的不對勁。

軍隊數量有些少!

想着,景翠不由冷哼一聲。

軍隊聚集的速度遠比他預計的要慢,看來行動滯緩的人,遠不止六君逯君兩人!

不過,有了兩個榜樣那就夠了,再多,就會引起反彈。

景翠知道,之前楚王給所有的封君派令尹,以及給各縣派出縣丞縣尉,已經引起諸多權貴的不滿。

想着,景翠沒有繼續追究,而是開口問道:“齊魏兩國那邊如何,兩國已經聚集了多少軍隊,主將是何人?”

吳羣應道:“據探子來報,魏國那邊已經在陳地聚集十二萬大軍,其主將正是魏國名將公孫喜。至於齊國,則是以匡章爲主將,目前已在清河城聚集十萬齊軍。”

“公孫喜?匡章!”景翠臉色沉重的點了點頭,這兩個人在齊魏兩國都是頂樑柱,全都不好打。

而且···

景翠一想起齊魏兩國聚集的大軍數量比壽縣的還多,頓時心中再次冒出一股怒火,要知道,楚國得到消息的時間,遠比齊魏兩國早,而且在第一時間下令徵召軍隊。

結果,楚軍集結的速度遠比齊魏兩國慢。

想着,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頓了頓,景翠再次轉移視線,問道:“可知宋國那邊的情況如何?宋國是否有意與我楚國開戰,是否有異動。”

吳羣聞言,臉上露出一股奇怪的表情道:“回柱國,據探子來報,齊魏兩國都曾邀請宋國出兵伐我,但是卻遭到了宋王的拒絕。接着,以田不禮爲守的羣臣正在宋國中鼓吹伐楚之利,但是卻遭到了宋國太子貞的反對,現在田不禮一羣人正與太子貞一派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

不過,根據最新的情報,太子貞一派已經落入下風。”

景翠點了點頭,不久前太子貞之女才進入楚宮服侍楚王,現在正值楚國與太子貞的蜜月期。而且,太子貞手下有一大幫親楚派大臣,不,應該說一大幫親楚派大臣在楚國的示意下投靠了太子貞。

所以,太子貞反對伐楚自然理所當然。

至於田不禮,這個傢伙可是姓田的,肯定是爲齊國考慮了。再加上現在田文還是魏國的相國,田不禮有齊魏兩國的支持,佔據上風並不奇怪。

想到這,景翠突然想起宋王與宋相仇液來。

這兩人一個代表宋國的意志,一個代表趙國的意思,他們的態度很關鍵。

“壽縣公,那麼宋王與宋相可曾表態?是保持中立,還是有意伐楚?”

吳羣搖頭道:“回令尹,據傳回的消息,目前宋王與宋相全都沒有表態。”

“沒有表態?”景翠奇怪的問道:“宋王這是什麼意思?南鄭之戰一觸即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結束了,宋王此時還不表態,戰和不定,他打算幹什麼?”

······

另一邊。

六地。

六君與逯君得到廖君的消息後,正準備拋下大軍,然後自己帶着親隨快馬趕去壽縣,結果,還未出門,就得到了景翠傳來的軍令。

得知事發後,二人大驚失色,連忙帶着大軍趕往壽縣。

與此同時,江淮的其他地方,也得知令尹景翠親自趕到壽縣指揮作戰後,立即加快了前往壽縣的速度。

一天後,六君與逯君同時率軍抵達壽縣。

楚軍軍營大帳。

“末將拜見令尹,末將有罪,請令尹責罰?”

“責罰?”景翠看着在帳中拜伏請罪的六君與逯君,冷冷的道:“這話現在對本令尹說沒用,還請二位自己去對大王解釋吧!”

二人對視了一眼,這事被令尹報給大王了?

想着,二人同時出了一身冷汗,連連叩拜道:“請令尹開恩,給我二人一個待罪立功的機會!”

二人求了許久,景翠臉色才緩和下來:“罷了,爾等的罪行先暫且記下,本將給爾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若是此戰爾等用心殺敵,事後本將自會在大王面前爲爾等求情。

若是此戰中爾等再如現在這般,消極怠戰,貽誤戰機,那麼休怪本將無情,兩罪並罰,先斬後奏。”

二人聞言,心中一鬆一急。

接着,二人拜謝之後,六君這纔開口道:“令尹,不知大王那邊···”

景翠聞言冷哼一聲:“本將可沒有將此事通告給大王,但是,莫非爾等以爲這事能瞞過大王不成?”

說着,景翠直接一揮手:“退下。”

帳外,六君與逯君面色沉重,再次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咬牙切齒的大罵道:

“知北涯!”

“本君的好令尹!”

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嚇暈太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