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

屈原略一沉吟,便開口道:“陳相這人的大名,臣早已有所耳聞。十餘年前,大儒陳良病死,陳相帶着兄弟陳辛一起投奔了許行,然後便跟隨許行一同前去滕國。抵達滕國後,正是陳相前去說服滕君,而後滕君便在以儒家爲本的基礎上,又大量採用了農家的治國方略。

滕國由此富強,而陳相的美名也由此廣爲傳播。以陳相的名望,就算沒有參加這次考覈,擔任一郡之守也足夠了,更何況還在這次的考覈中脫穎而出呢。”

只是···

話雖這麼說,但是屈原心中依然還有所遲疑了一下,不是質疑陳相的能力,而是在質疑農家的學說。

農家對商人的控制慾極強,主張限制商人乃至打擊商人,控制市場並操縱價格。如是總總,都是對商業的遏制。

而楚國一向都是推崇商業,大商人在楚國的地位極高,且襄陽尤其是鄧縣,乃是漢水的重要渡口,若是陳相在襄陽推行農家的學說,限制商人以及商業。

偏激極端並非全是壞事,昔日商鞅變法的過程中,就顯得極爲極端。但是,楚國與秦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即便之前各地封君的實力遭到極爲嚴重的削弱,此刻他們的力量依舊不容小覷。

若是再將那些大商人也推到對立面,屈原擔心不久的將來,他會分出一部分精力來應對,來自朝中的源源不斷的攻擊。

不過,既然大王有意讓陳相擔任郡守,這事他只能在心中默默記下,待陳相赴任之時提醒對方,並隨時準備好來自羣臣的攻擊。

這是他在朝的責任,不僅需要居中統籌,還得頂住各方面的壓力。

他早已做好了準備。

接着,熊槐再次開口道:“既然郡守的人選已經確定,那麼接下來便是縣尹縣丞的人選。”

頓了頓,熊槐笑道:“兩位賢卿,這次考覈合格的人員名單寡人已經給了你們,寡人在給你們兩日時間,從中挑出合適的人選以充實漢北三郡。除了衆封君的令尹司馬,寡人還有用處意外,其他人任兩位賢卿自選,寡人將全力支持。”

屈原與接子對視一眼,然後一同行禮道:“謝大王。”

三日後。

熊槐與羣臣正式開始了對各縣權力的瓜分。

爲了將漢北諸縣牢牢的控制在手中,熊槐不得已讓出了不少其他地方的縣尹縣丞。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君臣各有所得。

另一邊,隨着這次考覈的塵埃落定,隨着楚國正式宣佈任用結果,整個郢都都沸騰了。

本次考覈結果,一下子變出現了一個郡守,漢北七個縣尹,漢南五個縣尹,原越國淮南以及吳越之地十三個縣尹,這一個郡守二十五個縣尹,頓時激發衆人極大的熱情。

這相當於一個卿,二十五個大夫,僅僅只是參與一次考覈,便獲得了令人遵崇的地位,這由不得人不羨慕。

而這個消息傳開後,更使得那些觀望的人,或者不屑參與考覈的人,紛紛嘆恨不已。

不要說郡守,那陳相本來就已經聲名在外,這是他們不能比的。

但是那二十五個縣尹,可全都是一般人,許多人自負,他們的才華比起這二十五人來,不僅分毫不差,而且還略有勝出。

只可惜僅僅只是矜持了一下,結果縣尹的位置就這麼沒了。

那可是縣尹啊!

未來還有這麼好的機會嗎?

一時間,許多人在心中火熱的同時,不由暗自悔恨。

更恨不得時光倒流,給自己一個後悔的機會。

並且,隨着這個消息的傳播,楚國的這次考覈,狠狠的在天下人的心中震動了一把。各國得知此事,也紛紛爲之側目,這次的楚國,貌似很不尋常。

當然,隨着各處官職的公佈,與其他高興眼熱的人想必,郢都中還有一羣人,則是很不痛快。

因爲就在今天,楚王正式公佈了各地封君令尹的人選。

沒錯,是公佈,完全沒有跟羣臣商議,就直接公佈了令尹的人選。

不僅如此,公佈的同時,楚王還下令,讓諸封君三日內,帶着自己的令尹返回封地。

封君得知此事,不管是江漢的還是江淮的,全都跟吃了蒼蠅一樣!

噁心!

尤其是江淮的二十多個封君,得知自己的令尹就是之前羕陵君等人舉薦的自家令尹後,更是噁心非常,不僅是吃了蒼蠅,而且那蒼蠅身上還帶着新鮮的翔···

熊槐可沒有管那些封君是怎麼想的,反正事已成定局,無論他們怎麼想,都無法反抗自己的意志。

將陳相等人全都送走了以後,就在熊槐等着各縣縣尹前來索要屬吏的時候,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頓時吸引了熊槐的所有注意力。

“大王,蜀地急報,蜀侯輝反了。”

熊槐大驚,看着喘着氣的陳軫愣了愣,然後才皺起眉頭確認道:“陳卿,消息可曾確認,果真如此嗎?”

陳軫點了點頭:“大王,經過臣的再三查驗,事情確認無誤。

十天前,蜀侯輝聯合蜀相,殺掉了蜀地原本屬於司馬錯的部下,控制軍隊並徵召百姓入伍,然後下令阻塞南鄭前往蜀地的道路,正式起兵稱王了。”

熊槐聞言沉默了一下,然後感慨萬千道:“當年秦國偷襲寡人,寡人接連派人前去遊說蜀王之子蜀侯通,企圖讓蜀侯反叛秦國,結果都被蜀侯拒絕了。而後,秦國查知此事,將蜀侯賜死,並立自己的兒子公子輝爲蜀侯,以穩定蜀地。

寡人得知此事,一直引以爲憾,以爲失去了一顆牽制巴蜀的重要棋子。不想,十年後,寡人並已經放棄打巴蜀的注意,結果,這個時候,蜀侯竟然反了!”

說着,熊槐莞爾一笑:“秦王蕩與蜀侯輝本是兄弟,秦王駟這纔去世多長時間,惠後還依然在世,這種情況,蜀侯竟然就反了。”

說到這,熊槐想起楚國的情況,想起那些關係已經極爲疏遠的公室貴族,更加堅定了收權的決心。

“人心難測,親情在利益面前竟如此脆弱,連自己兄弟都靠不住,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陳軫聞言,立即微微低着頭,虛閉眼睛,面無表情,好似沒有聽到一般。

此時,熊槐看了一眼陳軫,然後下令道:“傳詔,請羣臣前來議事。”

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