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

次日。

在令尹景翠的請求下,熊槐正式下詔,准許百姓自薦,前往楚國賓館報名,以參與十一月初一的考覈,但凡通過者,將則由選拔爲楚國各縣的屬吏,若是特別優秀者,則可直接任命爲縣尹。

消息一經傳出,郢都頓時一片沸騰。

雖然這只是在招募各縣的屬吏,但是,一句優秀者可擔任縣尹,便足以令人激動難耐。

雖然楚國現在已經在給各縣安排屬吏,縣尹的權勢將會被削弱,但是,這好歹也是一縣之長。若是以前,縣尹可自稱爲公,在一縣之地爲所欲爲的時候,縣尹縣公之職,那可是非大賢貴戚不可擔任,擔任縣尹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楚國公室之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楚國的縣尹除了權勢大意外,地位也是極高的。若是被楚王召回朝中用事,最起碼都是一個下大夫的職位。若是任上優秀,被任命爲卿甚至是令尹也不是沒有可能,這都是有先例的。比如說孫叔敖與吳起,這兩人就是直接從地方升任令尹的。

現在,楚王竟然下詔,可以准許人自薦,即便只有半成機會,那也是機會極大了。即便做不了令尹,那也還可以做屬吏。

成爲屬吏,升任縣尹,被楚王看中,任命爲令尹···

如此人生,簡直完美,一些人彷彿已經看到自己走上孫叔敖的人生軌跡,在史書上留下千古美名,可以不朽矣。

於是乎,楚王下詔招賢的消息,猶如爆炸一般,迅速從郢都擴散開來,向各地傳播。

此時。

景翠府中,得知景翠向大王進言下詔招賢后,大夫景邵立即趕了過來。

“令尹,如今大王聽信屈原的讒言,改變我楚國維持了數百年的舊制,攪得整個楚國都人心惶惶,霍亂我楚國不淺矣。令尹無法勸阻大王也就罷了,爲何還主動進言,請大王招賢以充實地方呢?”

景邵看着景翠,嘆恨不已的繼續道:“令尹如此,不就是在表明我景氏贊同屈原之言,打算改變各地舊制嗎?如此一來,各地抵制令尹也站在大王屈原那邊,豈不人心惶惶,可不終日矣。而且,還極大的助長了屈原的囂張氣焰,令屈原更加目中無人!”

景翠聞言,長嘆道:“在下豈能不知,只是,各地舉薦的人,實在難以入目,若是不如此,待考覈之後,數百人竟無一人合格,且爲之奈何。”

景邵搖頭道:“如此,豈不是更好嗎?大王見此,知道大勢不可爲,必然會如上次一般,驅逐屈原,以穩定人心。”

“大王驅逐屈原,是一件大好事,怕就怕···”景翠看了景邵一眼,心中閃過一陣無奈,搖頭道:“就怕到時大王驅逐的人,不僅僅只有屈原一人啊!”

“除了屈原,還有誰?”景邵疑惑的問道。

“難道你忘了虞丘子之事了嗎?”

“虞丘子!”景邵聞言一愣,隨後臉色一變,接着沉默了下去,不在言語。

現在他知道景翠爲何向大王進言了,若是真的對各地舉薦的那些賢才不聞不問,等到考覈之日,雖然大王很有可能會知難而退。

但是,身爲主持招賢的令尹景翠,遍訪全國,卻找不到一個可用之人,那麼天下人會怎麼看。

到時,爲了替大王堵住天下悠悠衆口,非得搭上主持此事的令尹不可。

而且,地方縣尹雖然對景氏很重要,但是,景氏一族的根基,還是在朝中。就算用十個縣尹換一個令尹,景氏都要虧得吐血。

想着,景邵吐出一口氣,然後向景翠拱手道:“令尹請放心,在下已經明白了,稍後就去族中安撫族人。各地對大王的詔令陽奉陰違,實在是太過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景氏這一次一定會站在大王這邊的。”

“好,那就有勞了。”景翠頓時鬆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一個賓客前來稟報道:“君上,上官大夫他們求見。”

景翠聞言與景邵對視了一眼,然後微微搖頭道:“邵,羣臣來訪,必然是爲了大王的詔令,本君不便與羣臣相爭,還請邵爲本令尹安撫羣臣。”

景邵沉重的點了點頭,拱手道:“請令尹放心。”

說完,便向外走去。

就在景邵與前來拜訪景翠的大臣說話的時候,另一邊,道墨農儒四家領袖,也得到了一份楚王親筆書信,邀請他們派出青年弟子前去參加十一月的考覈,以爲楚國各地屬吏。

郢都城外,一間臭氣沖天的工坊中,工尹已齒拿着楚王的書信,與一旁的左工許行對視了一眼,然後長長的一嘆。

“許子,不知大王所請,你意下如何?”

許行聞言,毫不遲疑道:“既然大王有請,自然是聽從大王的詔令了。在下的那些弟子們,一直跟從在下規劃水渠,如今水渠的規劃已經全部完成,並且今年大王會修養生息,不會徵召百姓修建水渠。”

說着,許行笑了笑道:“在下的門人子弟不比墨家人才濟濟,故而,爲了替大王分憂,在下打算將所有學有所成的弟子,全都派去參加考覈。”

已齒聞言搖頭笑道:“許子說哪裡話,我墨家雖然人多,但是大都是一些遊俠工匠,這些人,大都已經在大王效力,自然無法去參與考覈了。而通曉治理地方熟悉地方事務的人,我墨家卻也沒有多少。”

許行聞言,笑道:“工尹說笑了,天下人都說,遊仕之人,不是儒生便是墨者,儒墨並稱當今兩大顯學,豈會無人。”

說着,許行沉吟了一下:“工尹,在下門人稀少,也就這幾年,弟子才增加到百人,其中學有所成的,不超過二十人。能治理一地,恐怕不出一掌之數。”

此時,許行看着已齒,試探的問道:“不知墨家能拿出多少人?”

已齒想了想,纔開口道:“十年前,我墨家爲大王堅守丹水,八百墨者幾乎全都死在戰場上,幸得大王仁慈,拿出錢糧撫育戰死勇士的妻兒,讓他們的子嗣跟隨我墨家學習。如今十年過去,我楚墨元氣已然恢復,這次···大概能拿出一百多人吧!”

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三百章 會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