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

秦惠文王聞言,臉色的喜色頓時凝固,反應過來了。

甘茂鄭重的點了點頭,見魏章等人還沒有想明白,開口解釋道:“相國所言有理,楚國移師東向的事情,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向我們秦國示好,表面楚國和齊國絕交的誠意。但是楚國此舉同時也在逼迫我們秦國儘快出兵齊國。”

“如若不然,連楚國都出兵伐齊了,而身爲聯盟盟主的秦國,卻依舊按兵不動,這樣的行爲,會導致我們秦國的聲譽大跌。到時恐怕不僅趙魏兩國生出異心,而且連韓燕兩國都會對秦國不滿。”

“所以說楚國景翠的行動,在楚國即使者之後的第二步行動,目的還是爲了聯合三晉,離間我們秦國和其他各國的關係,同時,景翠的行動讓楚國的外交行動更加有利了。”

樗裡疾想明白後,大怒道:“楚國用將軍隊調往東方的事情來逼迫我們秦國,難道就不怕我們秦國一怒之下興師伐楚嗎?”

張儀苦笑一聲道:“怕,楚國當然怕,所以屈匄在修築防禦工事,打算嚴防死守,防止我們秦國攻打楚國了。”

樗裡疾啞然。

隨後大殿之中一片沉靜,一時間無人開口,紛紛思索如何破解楚國的第二招。

秦惠文王沉默良久,突然開口對魏冉道:“將軍可再去查探景翠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即回報寡人。”

魏冉行了一禮道:“唯。”

魏冉離去後,秦惠文王向殿中的羣臣道:“楚國如此逼迫秦國,寡人憂之。如果秦國被楚國逼着伐齊,即使我們秦國勝利,這也是楚國的勝利,寡人深以爲恥,不知衆卿何以教寡人。”

衆人沉默了一會兒後,甘茂勸道:“大王,君主受到恥辱,身爲臣子理應用鮮血去洗刷國君之恥,但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此時天下的目標依然是齊國,對付楚國的行動需要暫時押後。”

張儀憂心忡忡道:“大王,秦國欲霸天下,齊國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本來,五國伐齊後,再興兵攻楚,必然能弱齊削楚,而讓大王成就霸業。”

“可是如今楚國已經在積極聯絡三晉,試圖加入聯盟之中,如此一來,三晉在攻打齊國之後,能否出兵伐楚就是一個未知數。”

“只要三晉尤其是魏國不出兵伐楚,那麼我們秦國即使戰勝了齊國,那麼也難以打敗楚國,楚國不備削弱,大王的霸業自然也就難以實現。”

秦惠文王點點頭,他剛剛也是想到了這一層,纔會發揮發出感慨。

張儀接着道:“大王,我們秦國我們秦國要想成就霸業,所面臨的障礙無非是齊國和楚國罷了。”

秦惠文王贊同道:“相國所言不錯,正是如此。”

張儀繼續道:“大王,齊國因爲冒天下之大不韙,已經惹得天下震怒,故而合天下之力削弱齊國,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大王,對於楚國,微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選擇。”

秦惠文王眼前一亮,笑着對張儀道:“願聞其詳。”

張儀道:“大王,上策是讓出巴國,然後在楚國拉攏魏國之前,立即出兵齊國,合秦趙魏韓燕五國之兵伐齊救燕。”

“對於這種情況,楚國有兩種選擇,其一是趁機偷襲,其二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面對第一種情況,我們秦國只需要以重臣防守蜀國漢中武關,小心戒備,那麼憑藉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那麼楚國難以從我們秦國這裡佔到便宜,就選擇其他國家。”

“除了我們秦國,無論楚國選擇出兵韓國還是魏國,都對秦國有利無害。一旦楚國出兵,那麼我們聯盟就有了伐楚的藉口。”

“到時憑藉秦國燕國以及被楚國偷襲國家的支持,完全可以逼迫趙國和另一個國家同樣出兵伐楚。如此一來,楚國無論吃下去多少,那麼都需要雙倍吐出來。”

秦惠文王問道:“要是楚國按兵不動呢?”

張儀回答:“大王,如果楚國按兵不動,那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必然要聯絡其他國家,趙魏兩國就是楚國的主要目標。”

“一旦伐齊一事結束,那麼我們秦國可能會失去趙魏兩國中的一國,也有可能全部失去。”

“如此一來,那麼我們秦國聯合韓國燕國,對抗以楚國爲首的聯盟,必然陷入長期相爭之中。如果發生這種事,那麼齊國和越國,也要牽扯進來。”

秦惠文王愁眉不展道:“楚國這幾十年來,主動大規模進攻其他國家的事情,只發生過三次,其中一次是魏國和齊國相互尊王,前楚王一怒之下出兵伐齊,兵圍徐州,齊國霸業就此中斷。”

“而第二次是因爲魏國糾結其他五國相互尊王,現在的楚王一怒之下出兵伐魏,一舉奪取魏國襄陵等八邑。”

“幾年前五國攻打我們秦國,楚國雖然是盟主,但是我們秦國卻只和三晉發生交手,三晉戰敗後,楚燕兩國望風而逃,根本沒有和我們秦國交戰。”

“而楚國第三次出兵,就是去年齊楚聯軍攻打我們,結果我們戰敗了,丟掉了從魏國奪取過來的曲地。”

“所以寡人擔心,以楚國的一貫做法,可能不會出兵偷襲,而會選擇拉攏趙魏兩國,如此一來,爭霸一事必然曠日持久。”

秦惠文王停頓了一下,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對張儀道:“請問中策。”

張儀答道:“大王,這中策就是我們秦國做出攻打齊國的表象,然後暗中出兵偷襲楚國。”

“偷襲楚國!”其他人聞言大吃一驚。

和上策不一樣,剛剛張儀攻打齊國的計劃,秦國佔據道義的制高點,講究以力壓人,實施起來自然毫無壓力。

而這中策一旦實施,秦國在天下必然聲名狼藉,尤其是現在正在和齊國相持,等待秦國援軍的趙魏燕三國,必然大失所望。

張儀點頭道:“不錯,如今天下所有的人全都希望我們秦國先攻打齊國,而楚國也在頻頻活動,逼迫我們攻打齊國,這就是一個機會,一個偷襲楚國的機會。”

樗裡疾疑惑道:“敢問相國,如今楚國的屈匄已經在修建防禦工事防備我們了,我們如何才能偷襲楚國?”

張儀笑道:“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要想偷襲楚國,就先要讓楚國放鬆警惕。而要讓楚國放鬆警惕,我們秦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出兵攻齊。”

“出兵攻齊!”秦惠文王若有所思。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宮驚變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