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

儲子沉吟許久,然後開口道:“大王,眼下這一場戰爭已經結束,各國雖然合力削弱了楚國,但以楚國之大,這點損失,並沒有傷筋動骨。而且,這一戰還以楚國成功擊退各國而結束,令楚國威望大增。故臣以爲,短時間內楚國並不可圖。”

說到這,儲子露出一臉沉重之色,拱手道:“大王,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之前十餘年,我齊國與各國大戰不斷,損失慘重,百姓益貧,國家益弱。

我齊國衰弱的同時,南方的楚國吞併了越國,西方的魏國藉機修養數年,武卒再次擴大到三萬,西北方的趙國在壓服樓煩林胡之後,還在不斷攻略中山國,北面的燕國也在不斷向北擴張土地。

當此之時,臣以爲對齊國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將精力以及剩下的實力繼續與強楚消耗,而是趁機與楚國講和,修養生息,避免繼續與楚國作戰。並且應該主動將楚國的目光轉移到他處。”

聽着儲子的話,齊王臉色同樣變得沉重起來。

自從齊國滅燕失敗之後,國力大損,騶然虛弱,結果被各國當成軟弱可欺,接連不斷的遭到各國圍攻。

即便他與齊國羣臣勉力維持,耗盡心力,這才扭轉外加不利的局面。可是,面對楚國的接連不斷的入侵,齊國還是不可避免的日漸衰弱。

而齊國衰弱的同時,周圍的各國卻在不斷強大。

想到這,齊王突然發現齊國的周邊的局勢,似乎已經不容樂觀。

接着,齊王不由長長一嘆,感嘆良久,然後擡起頭來看着眼前的儲子,拱手長拜道:“請相國教我,此時此刻,寡人應該如何做?”

“不敢!”儲子立即向齊王一拱手一拜,直起身體後,這纔開口道:“大王,依臣之見,眼下對內應該休養生息,之前季子提出奢靡之策,理應立即停下來,大力提倡節儉。

雖然奢靡之策能讓富貴者拿出府庫中的錢糧用於滿足個人所需,百姓也因此暫時得利。但是,富貴者的錢糧也不是用之不盡的,奢靡數年,如今權貴富人家中的積蓄已經有所不足。這一兩年來,他們爲了滿足個人所需,紛紛加重了對普通百姓的盤剝。

更加可怕的是,百姓之間同樣攀比成風,鋪張浪費情況嚴重,我齊國大量的財富就此白白流失。

與此同時,國家戰事不斷,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如今,齊國百姓已然貧苦疲憊,不堪重負,民間咒怨四起,戾氣橫生,長此以往,必有大患。

是以,臣以爲,大王理應立即暫停奢靡,而向羣臣百姓號召節儉,讓百姓得以歇息,並積蓄國力。”

齊王聞言立即應道:“好,稍後寡人便召見季子,商議暫停奢靡,以及如何推行節儉之事。”

儲子見齊王滿口應承,一直擔心的齊王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的問題,似乎並不是什麼問題。

接着,儲子想起齊王的王后,頓時放下心來。齊王都能直面王后,難道還無法剋制奢侈之心嗎?

想着,便拱手行禮道:“大王英明。”

齊王搖了搖頭,然後又問道:“相國,寡人在國內號召節儉容易,但是國外呢。楚趙燕這三個國家強大起來,寡人深爲之憂慮,且爲之奈何?”

儲子應道:“大王,燕國其實不難對付。燕國雖大,但是人口不足,即便燕國能在北方擴地千里,也沒有足夠的人口來轉化爲國力。而且,燕國不斷向北擴張,不久後就將增加匈奴朝鮮這兩個敵人。尤其是朝鮮,乃是箕子所立,源遠流長,國力並不弱。

東胡與朝鮮,乃是脣亡齒寒,東胡戰敗必請朝鮮,朝鮮見燕國勢大,爲求自保,必然會與燕國。故,只需我們聯繫朝鮮,給朝鮮以支持,讓朝鮮國與東胡人不斷的在後面騷擾燕國,那麼燕國就會在北面戰事不斷。如此,燕國將在數十年內無法對我齊國造成威脅。

等這個對我齊國充滿仇恨的燕王一死,燕國的繼任者,未必會延續燕國對我齊國的仇恨。”

說着,儲子嚥了咽口水,繼續道:“至於趙國,位於天下之中,與秦魏韓燕齊五國接壤,只需我齊國交好秦國,並且緊密與魏國保持同盟,只要三晉不團結在一起,那麼趙國就不足爲慮,即便趙國吞併了中山國。”

齊王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看着儲子,急忙問道:“相國,那麼楚國呢?”

“楚國!”儲子笑了笑:“大王,臣聞老子有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以,臣以爲,既然楚國暫時不可與之爲敵,那就交好楚國,示之以弱,以向天下各國展示楚國的強大。

各國圍攻楚國的目的是削弱楚國,這次戰爭的失敗,雖然會讓各國暫時與楚國講和,但是這卻不會改變各國對楚國的恐懼與敵視。只要一有機會,那麼各國就會再次聯合起來削弱楚國。”

“那麼下一次的機會在哪?”齊王遲疑的問道。這一次各國借楚國滅越的機會聯合起來,結果卻被楚國擊退,同時,聯盟內部矛盾浮現,六國聯盟四分五裂,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再次聯合在一起。

“大王。”儲子伸出右手,豎起食指與中指,笑着道:“不久的將來,就兩次聯合伐楚的機會。”

“兩次?”齊王一怔。

儲子點頭道:“大王,這第一次便是宋國,這一戰宋國鯨吞楚國淮北地五百餘里,以宋王的貪婪,肯定是不願意將土地全部歸還楚國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聯合魏國交好宋國,給宋國足夠的底氣,佔據更多的土地。如此,楚宋兩國間的矛盾就無法和解。

然後,我們繼續推動滅宋一事,擾亂宋國內部,只要宋國一亂,那麼以楚宋兩國間的仇恨,楚國必定會出兵伐宋,以收回失地。而我們齊國便夥同魏國響應楚王的號召,三國一同瓜分宋國。宋國一滅,到時我齊國便可再次聯絡各國,聯合弱楚。

這就是用楚國滅宋,然後我齊國獲得宋國的方法。就如同這次楚國滅越,齊國與楚國瓜分了越國,齊國獲得了越國淮水以北所有的土地,卻沒有那個國家認爲我齊國貪婪,殘暴,強大。”

齊王聞言哈哈大笑,然後大喜道:“寡人聽說楚國一直都在聯絡宋國大臣,意圖立宋太子爲王。既如此,那麼我們就幫楚國一把。相國,發動我們的人,一同擁立宋國太子,給宋國那個老傢伙找點麻煩。”

“唯。”

頓了頓,齊王又開口問道:“相國,那麼第二個機會是什麼?”

感謝書友癢癢003的千賞!

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