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

韓王聽到公仲的話,頓時想起宋國小鳥生大鳥的事情來,想着,不由恨道:“難怪這些年總是有謠言說楚王是天命所歸,天命在楚。看來必然是楚王得到這件神器之後,內心極度驕傲自大了,這纔出此狂言,並滅了越國,以證天命。”

此時,公仲見韓王與公叔都還未徹底從被石磨的震驚中反應過來。於是,立即拜在韓王面前深情款款的道:“大王,臣之所以不敢死在楚國,之所以兵敗之後馬不停蹄的趕回韓國,就是爲了帶回這件神器,以獻大王。只是,卻萬萬沒想到,秦楚兩國竟然未爆發決戰。是以,爲了彌補臣的過錯,臣請大王用臣的首級以消樗裡疾與甘茂的怨恨,並用神器交好秦王。

並願交出大王先王以及大王賞賜給臣的所有賞賜,以討好楚國,只要秦楚兩國中有一國願與我韓國交好,則我韓國必能免去此難。”

韓王聞言注視公仲許久,然後搖頭嘆道:“公仲起身吧,算計秦楚兩國,這是一心爲國,寡人豈能以此怪罪於你。”

公叔聞言,張了張口,然後看在石磨,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頓了頓,韓王向公叔道:“公叔,稍後讓韓珉秘密送石磨去秦國,就說這就是公仲直奔韓國的原因,寡人不願私吞,願與秦王共享神器。另,同時派人秘密去趙魏齊宋四國,向他們表明寡人的心意,告訴他們石磨的製作之法,以交好各國。”

“唯!”公叔應着。

接着,韓王沉默了一下,想起公孫衍所部楚軍來。若是圍攻齊魏兩國退兵之後,楚王會不會趁機大舉攻伐韓國,而秦國會不會趁機落井下石。

想着,便咬牙道:“稍後請公叔親自去一趟郢都,獻上魯陽以北十城,爲楚王壽,就說寡人願與楚國講和。另,請公叔探望公主,若是公主產子,則寡人再拿出三城,作爲楚王之子的食邑。”

公叔遲疑了一下,然後拱手應道:“唯!”

大梁。

魏王臉色蒼白的坐在王位上,臉上滿是不甘之色,沉默許久,再次向殿中田文與樓庳問道:“兩位賢卿,楚國大破秦韓聯軍的事情是真的嗎?”

田文點了點頭道:“大王,此事千真萬確,韓國那邊傳來的消息,公仲已經回到新鄭了。”

接着,樓庳沉着臉道:“大王,楚國那邊傳來的消息,秦軍已退,斷後的三萬秦軍已經全部投降。目前,犀首正率領楚軍前往陳城。”

羅比一說完,田文接着道:“大王,犀武將軍傳回的消息,楚軍大勝秦韓聯軍的傳出後,齊魏聯軍士氣大跌,已經無力攻城了。目前犀武與聲子已經率領聯軍退到陳城以北三十里外,請大王下令。”

“這···這···”魏王喃喃許久,然後一臉灰敗,失力的坐在自己腳上,依然難以置信的道:“怎會如此,不久前楚王還打算割讓陳地二十餘城給寡人,一副楚國難以堅持的模樣。眼看楚國大敗在即,眼看寡人就要攻下陳城,怎麼突然之間秦韓聯軍就敗了呢?”

魏王的話充斥着無盡恨意,更有無窮的悔恨,早知如此,當日就應該答應楚國的求和。

田文樓庳聞言,全都低下了頭,沒有說話。當初楚國來求和,魏國上下一致認爲,在秦韓兩國的強大壓力下,楚國因爲會任魏國宰割,應該對楚國獅子大開口,應該狠狠的從楚國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結果···

形勢變化的真快!

此時,魏王一想起原本即將到手的陳城,甚至已經到手的陳城以北二十餘城,馬上就要被楚國奪回。

想着,頓時一口氣堵在胸膛中,上不來下不去,堵的異常難受。

接着,魏王又見田文與樓庳全都低頭不語,心中更加難受了。

頓了頓,魏王才無力的開口道:“相國,傳詔給犀武將軍,讓他退兵吧,放棄此前奪取的陳城周圍的十餘城,堅守襄城。若是楚軍意圖圍城,則放棄這次奪取的所有城池,退回魏境。”

“唯。”

接着,魏王爲了避免率先遭到楚國的報復,又開口道:“樓卿,有勞賢卿去一趟楚王,就說寡人願意與楚國講和!”

“唯!”

齊國。

齊王向儲子感嘆道:“相國,寡人嘗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今看來,果然如此。先前趙王要立子蘭爲王,寡人心中還不情願。現在想來,若是沒有立公子子蘭,而是立太子橫。恐怕楚國就會極少的代價,就能完成誘敵深入,分化秦韓聯軍,然後各個擊破。

如此一來,楚國豈有丹淅之敗?”

說着,齊王有讚道:“楚國能有這般強勢,從上將軍昭鼠以死詐敗之中,就可見一般。有此忠臣,國家怎能不強大呢!”

儲子聞言沉吟了許久,然後皺了皺眉,然後搖頭道:“大王,這段時間以來,臣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哦!”齊王笑了笑道:“相國有何疑問?”

儲子問道:“大王,如果楚國沒有丹淅慘敗,那麼秦韓聯軍會分兵嗎?”

齊王一怔,然後遲疑的道:“丹淅之間有十萬楚軍,若是這些精銳全部退往有五萬精兵防守的楚國重鎮宛城!那麼,秦韓兩國在十五萬大軍的強大壓力下,肯定不敢分兵,而是集中主力圍住宛城,然後聯絡楚國各地驅逐郢都的楚王槐,讓楚人迎接子蘭回都。

在秦國已經暗中謀算義渠國的情況,時間拖得越久,就越對楚國不利。如此,便是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說着,齊王驚疑不定道:“相國是說丹淅之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對,寡人聽說丹淅主將葉公,已經快年近花甲了,這麼大的年紀,突然猝死再正常不過了。如此,只要葉公一死,楚國也可以對秦韓兩國詐敗,然後大軍潰走宛城鄢城,秦韓見此,極有可能也會分兵,最終的結果還是被楚國各個擊敗。”

說着,齊王想起楚國景鯉之死,不由感嘆道:“楚王仁慈之名在楚國廣爲流傳,大概也只有這等仁義之君,才能讓臣子能心甘情願的以死報國吧!”

儲子雖然心中疑惑楚國忠臣何其多也,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以楚王的仁義,這種事情的發生,是極有可能的。

想着,便長嘆着點了點頭。

此時,齊王臉色一沉,皺着眉道:“相國,以楚王之仁,能讓其百官之首的令尹景鯉主動赴死以平息國中不滿,又有上將軍昭鼠,或許還有葉公這等臣子主動以死用詐。

這樣的國家,君臣上下相合,國內智者層出不窮,百姓樂爲效死。故,寡人深爲之憂,恐難以力敵,不知相國可有計策?”

儲子聞言皺了皺眉,然後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